赵帅
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学的有机交互过程。教师要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让学生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过程中,学会主动思考、积极提问,提高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主体人格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师生间缺乏实质互动,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还有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师生互动中没有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导致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互动效果不佳。因此,增强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互动性是很有必要性的。本文探讨了互动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角色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
(一)更新教学观念,当好学生的引导者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启发、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动态变化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通过问题引导、合作探讨等,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的引導者。
(二)创新师生关系,重新定位角色
师生之间要想顺畅地交流,就要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健康融洽的人际观,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和谐相处,建立相互理解、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在生活中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指引者,在合作中成为学生表达的倾听者、探索的支持者、问题的共同探讨者。这样的师生互动,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三)科学引导学生,促进主动参与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成长的指引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将数学思想、方法传递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打开知识探索的大门。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发挥最大教学效能和学习效能。
二、营造氛围,提供创造机会
(一)营造愉悦氛围,创造互动空间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民主、融洽的氛围,促进学生分享交流,让学生彼此分享观点、碰撞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乐于参与分享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教授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勾股定理”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一边播放相关视频导入教学主题,为学生积极探索勾股定理提供背景素材,一边向学生提出问题:“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前,他到朋友家做客时发现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种特征(如图1所示),请观察一下,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你有新的结论吗?”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并在必要时给予恰当的指导。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补全、分割、旋转等方法,得出大正方形的面积,并通过拓展教学,让学生体会“赵爽弦图”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质疑,从而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重视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
面对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学生往往难以独立地解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发挥集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互助、互辩、互问的方式,在和谐有序的互动氛围中提高表达能力,促进个性发展。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能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还能够通过倾听他人观点发现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授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可能性的大小”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实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与数学归纳能力。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面装有2个红球、8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在实验中,每个小组成员从盒子中摸出1个球,记下所摸球的颜色,再放回后摇匀,让其他同学轮流摸球,记下摸到红球、黄球的次数,并计算出频率。在小组活动中,有的学生负责组织摸球,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验证猜想,大家共同合作,并通过讨论,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多少有关。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问:“如果你和篮球运动员打一场篮球,谁赢的可能性大?如果你要买一支品牌钢笔,在甲和乙两家店铺中,你在哪家购买的可能性更大?”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可能性还与技术水平、信誉好评有关系。
(三)关注课堂提问,培养问题意识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积极思考的过程,师生之间围绕问题展开交流,能使学生形成有深度的理解。部分教师喜欢提一些内容简单、封闭的问题,这会制约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难以产生深入的思考。教师要提出有启发性、互动性、新颖性、挑战性的问题,并不断“制造”变式,以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促进他们对问题的深度理解。此外,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针对部分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愿意主动提问的情况,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营造乐学、好问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乐意提问,从而引发他们探究未知世界的渴望。
比如,在教授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第二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可以取任何实数吗?”学生有学习一次函数的经验,而一次函数图像与x轴、y轴都有交点,因而学生会产生疑问:“这个函数的图像与y轴有交点吗?因变量y可以取任何实数吗?这个函数的图像与x轴有交点吗?”教师以问题设疑,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产生探究的兴趣。接着,教师追问:“如果x取正值,那么y的值呢?如果x取负值,那么y的值呢?这个函数图像能在第几象限?当x>0时,随着x的增大,y的值会怎样变化?如果x<0,随着x的增大,y的值会怎样变化?通过以上问题,你能说出这个函数图像的基本概貌吗?”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不同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它是一个曲线,且分成两支,学生初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借数想形”,根据函数表达式中x、y的取值范围及相互关系,初步估计图形的位置、趋势等基本概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多样互动,引发深度思考
(一)依托情境互动,引发学习兴趣
环境的变化会引发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教学情境,依托情境互动,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使他们的思维获得发展。
比如,在教授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节“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早点店师傅在做手工拉面时,将面条用力拉长再对折,如此反复操作,便制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你能算出连续拉折6次后共有多少根面条吗?”然后,教师可让学生结合乘法知识的经验,拿出准备好的绳子进行模拟操作。经过操作,学生能准确得出结果是6个2相乘。接着,教师又追问:“如果连续拉折30次可以制成多少根面条?”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更简单的记忆方法,逐步了解乘方的概念。
(二)引导探索互动,参与深度探讨
学生的思维是在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的,当学生有想学的愿望时,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留出探索求知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寻求答案、解决疑惑、总结方法。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求知。
比如,在教学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五节“分式方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解整式方程的步骤,让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来求解,让学生经历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将系数化为一的过程。在学生去分母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求各分母中系数最小公倍数、所有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再将它们相乘作为公分母。在学生对结果进行检验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討论、探讨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学会判断所求得的根是不是分式方程的增根,让学生通过探讨交流,学会检验的方法。
(三)参与质疑互动,带着问题探索
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才不会故步自封,才能激发出创新意识。在教学互动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堂上的质疑,有时看似无序,但能从中窥见学生的活跃思想,这比单调乏味、缺少活力的课堂更有价值。学生有疑惑,就会独立思考、尝试解答,或与同伴一同寻找答案,这能最大限度地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动态的,他们的很多想法有时会令教师惊奇,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探讨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有深度的理解。
(四)参与整理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分析内在联系,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变得系统化,这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考虑不到位之处,教师要及时察觉,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将重点内容与分析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能力。
结语
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学生学习时会感到枯燥。在新课改推动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发学生的多向思考,促进信息的交汇、智慧的碰撞,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