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彦青
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素养,帮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认识到音体美教育的重要性,助力小学生全面发展。体育和健康课程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康教育的开展对小学生的身心發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部分小学生缺乏锻炼,体育健康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质,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为进一步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教师需要紧随时代发展趋势,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构建逻辑清晰、系统连贯的体育教学体系,重点传授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这样的体育教学才能够实现体育健康教育目标,让学生形成不畏艰难、努力拼搏的精神,从而助力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一、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使学生掌握基础体育知识,具备相应的体育技能,并且学会正确的锻炼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进而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健康知识是体育课必修必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提高抵抗力。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小学生抗打击能力、适应能力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多留意学生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状况,能够为其良好健康行为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任重道远。
二、现阶段小学体育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体育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部分学校在教学安排上很少为体育健康课程留出充足的时长,通常设置一周一节体育课,甚至有些文化课程会在学期末占用体育课程的课时,这使得体育教学的开展得不到保障,难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部分学校体育器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未为学生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这使得体育教学收效甚微,甚至影响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此外,部分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内容较为单调,教师很少进行拓展和延伸,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体育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足
学生是体育健康教育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才能够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部分小学生并不重视体育锻炼,甚至认为参与体育锻炼是没有意义的。部分小学生虽然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也不高。部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存在过度肥胖等问题,他们排斥体育课,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小学生的运动能力较弱,在遇到一些困难时会直接选择放弃。可见,这些学生并未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观念,对体育健康教育的态度不端正,甚至是无视体育健康教育,这些问题会直接阻碍体育健康教育的开展。
三、小学体育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重视体育健康教育,增强体育健康意识
体育健康教育内容并非单一的枯燥理论,其涉及很多健康知识及相关运动经验。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重视体育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学校在此过程中必须积极承担起领导者和组织者的重任,落实体育教学改革主体责任,大力宣传体育健康教育,成立体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学校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注重对体育教师的师德培养,关心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能力,保证体育教学工作有质有量。学校需要对体育健康教育的成果进行检验,确保体育健康教育的高效开展,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学校需要加大对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确保体育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此外,学校还要确保体育课开足、开齐、上好,在课时安排上要多向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倾斜,保证学生每周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学习健康知识。
(二)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游戏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课堂游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放松身心,学习相关的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例如,在“树立安全意识,学习自我保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情景剧表演游戏,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如果你在上学的路上遇到陌生人给你东西,你会怎么做?”。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构思剧本,分别扮演路人、陌生人、小学生等不同的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人物间的对话能够体现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表演结束后,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要与陌生人保持距离,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也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这样的游戏形式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
(三)增强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传统的体育教学局限于体育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技能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获取的体育知识和掌握的运动技能十分有限。要想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改变单一教学体育知识或某项技术的现状,从综合育人、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明确体育健康教育的目标,适当开展情境式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促进综合育人目标的实现,提高体育健康教学质量。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积极解决体育课程教学长期存在的项目繁多、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打破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局限性,抓住教学重难点,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传授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做到多反省、多思考,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完善教学评价方式,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体育健康教育的作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鼓励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此外,教师要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参加体育教研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体育健康教育。
(四)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理论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多数时间,这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体育健康教育效果不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设计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个人比赛、小组竞赛等。在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下,小学生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感受体育健康课程的乐趣。例如,在“列队队形”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训练小学生的反应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小活动,并讲清楚活动的规则:学生围成一个圈,随着音乐慢跑,当教师喊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后,学生需要根据数字指令与周围的同学组成对应数目的队伍,最终落单的学生会被淘汰出局。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游戏的主体,他们会高度集中注意力,这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反应能力。
(五)开展家校合作,增强体育健康教育效果
体育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多方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需要关心孩子的多方面发展。教师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家长重视体育锻炼,引导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可以鼓励家长成为孩子的学习榜样,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向家长询问孩子在家的运动情况和心理健康状态,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疏导,从而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结语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和坚强意志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对于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把握学情,注重个体差异,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体育课、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不畏困难、不惧失败的意志品质,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全方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文县石鸡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