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花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幼儿教育中融入游戏,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使当前的课程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具有创新性,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具有诸多特点,如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娱乐性、趣味性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不仅能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还能够优化当前幼儿课程活动的设计,推进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依据幼儿的特征,以游戏为核心设计和安排各种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其实际需要,为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尊重主体地位,丰富教学内容
在開展幼儿游戏教学时,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就是活动的主人。例如,在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时,教师可以给幼儿充足的时间,鼓励幼儿利用这段时间自主设计一些语言和动作,帮助幼儿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为了更好地将游戏应用于幼儿启蒙教育之中,教师应认真整合游戏的内容,丰富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中查询各地的经典游戏,并将查询到的游戏进行系统整合,去掉不适合幼儿开展的游戏,挑选出蕴含着民间文化、能够提高幼儿参与兴趣的游戏,如丢沙包、翻花绳等。此类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眼、手、脑的协调性,增进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保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应认真对待幼儿的游戏,在网络中查询各类游戏的信息,结合现有的游戏资源,丰富幼儿启蒙教育的内容,以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幼儿游戏的开展效果。
二、结合游戏特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幼儿教育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益智类、平衡类游戏,如“打弹珠”“滚铁环”“抽陀螺”等,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思维能力,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自控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表演类和美术类游戏,如“丢手绢”“捏泥巴”“剪纸”等,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能够感知和理解一些规则。游戏是当前幼儿园开展一日活动的重要方式,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依据游戏的特征,将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例如,在区域活动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玩“石头剪刀布”“翻花绳”等动作幅度较小的游戏;在课间或者饭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玩“炒蚕豆”等运动量小的游戏;在户外活动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跳皮筋”等运动量大的游戏。这能够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各种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习惯。
另外,课程游戏化对幼儿体能和智力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促进幼儿的主动思考。例如,在开展“玩陀螺”游戏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要用一个鞭子去抽陀螺?”“为什么抽得越快,陀螺转得越快?”等。教师运用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帮助幼儿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开展区域活动,创设良好环境
教师可以在开展区域活动前设计与幼儿年龄特征相符合的教学内容,如在“植物角”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有关植物生长规律、土壤特点的教学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在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引入游戏,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自然材料,如稻草、树叶等。最后,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并通过多种渠道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游戏资源。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创设具有乡土特色的环境,让幼儿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幼儿的亲自然情感。
例如,在开展“有趣的秋天”游戏活动时,笔者在区域中放置了丰富多样的盆栽,然后将幼儿分组,让他们细致观察盆栽中的树叶,并引导幼儿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以树叶为核心进行艺术创作,有的幼儿利用树叶创作了美丽的树叶画;有的幼儿将树叶做成了小动物或小花;等等。最后,笔者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棵用卡纸做成的大树,并让幼儿利用自己做出来的树叶贴、树叶画装饰这棵“树”,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教师利用这种方式开展区域活动,不仅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还能促进幼儿与自然和谐共处,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四、利用游戏资源,发挥德育作用
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应充分了解游戏的价值和特点,利用身边的游戏资源对幼儿开展德育,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德。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家乡风土人情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家乡的印象,促使幼儿了解家乡的特色资源;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渠道向家长宣传游戏与幼儿德育的关系,使家长意识到游戏在幼儿德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加深家长对游戏的认识;最后,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探讨游戏在幼儿德育中发挥的作用。
游戏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参与实践的重要辅助工具。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开展幼儿园德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资源,将其与课程内容结合,充分发挥游戏资源在多元活动中渗透德育的作用,以增强幼儿的探索意识,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组织开展“我是小小志愿者”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走出幼儿园,到社区、街道、公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参观和走访调查,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帮助别人,并与他人展开合作,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帮助幼儿养成文明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并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并创设多元活动环境,引导幼儿体会、感受生活的美好。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如结合当地的农作物、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设计游戏内容和主题活动。
例如,在开展“走进自然”活动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不同种类的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抱大树”游戏,教师随意喊出一个数字,让幼儿根据数字寻找相应数量的伙伴抱住一棵树。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幼儿近距离接触自然,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
又如,在开展“美丽景点”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置“萝卜蹲”游戏。教师可以让幼儿选择当地的一个景点,并将其名字作为自己在游戏中的名字。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随机喊一个景点,而选择该景点作为名字的幼儿应蹲下,然后由这名幼儿喊其他景点的名字,以此类推,蹲错的幼儿会被淘汰,直至剩下最后一名幼儿。教师可以表扬或奖励最终的胜利者,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这种方式开展游戏活动,不仅能够引导幼儿在参与游戲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家乡的景点,还能够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幼儿的思考能力。
再如,在开展“多种多样的动物”活动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前往动物园,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加深幼儿对动物的了解,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配对”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将不同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并给幼儿分发不同的卡片,如写有“短尾巴”的卡片、写有“毛茸茸”的卡片、写有“胖乎乎”的卡片等。然后,教师可以随机指出一个动物图片,让觉得自己手中的卡片可以描述该动物特征的幼儿站起来。最后,看看哪名幼儿的准确率最高,并予以奖励。教师采用这种方式开展游戏活动,不仅能够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结语
课程游戏化是指教师将游戏融入幼儿教育,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育内容,帮助、支持和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充分认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发掘身边的游戏资源,并将游戏与课程内容融合,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幼儿园教师还应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利用游戏开展多元活动,不断丰富幼儿教育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活动内容,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达板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