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卓
早期阅读活动是幼儿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能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要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合理选择早期阅读材料,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搭建框架,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故事、散文、诗歌等早期阅读材料,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并理解相关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绘本的兴趣,促进他们閱读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他们的自主表达,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与阅读能力,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目标设计、合理的时间安排,让所有幼儿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实现能力的发展。
一、转变观念,提升专业素养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要设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对早期阅读活动价值的认识,促进早期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师要加强学习,明确早期阅读的总体目标,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在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在阅读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要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幼儿对阅读区环境的想法;教师是阅读活动的观察者,要观察幼儿的阅读行为,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教师是阅读活动的指导者,要在观察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一定的阅读方法指导,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让幼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做好园内外培训
幼儿园管理者要请一些专家学者开展关于早期阅读教学的讲座,讲座内容应包括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环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以提高幼儿园教师开展阅读活动的能力。幼儿园管理者还要让教师参加园外的相关培训,并鼓励他们与园内教师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幼儿园之间要通力协作、共同研讨,帮助教师了解更多关于早期阅读活动的热点,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此外,“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给教师提供了许多便利。教师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参加有关早期阅读活动的线上培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满足幼儿对早期阅读活动的需求。
(三)参与多样化的研讨活动
教师要积极参与有关早期阅读活动的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交流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实施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充分发挥教育机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提出解决各类问题的策略,以提升专业素养,不断优化早期阅读活动。
二、根据实际情况,创设阅读环境
(一)根据人数合理摆放桌椅
幼儿园的桌椅摆放会影响早期阅读活动的效果,科学的摆放方式能促进幼儿间的互动交流,让幼儿在分享、协作中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因此,教师要针对班级人数合理摆放桌椅,以保证绘本阅读活动的效果。对于人数较少的班级,教师可以将幼儿的桌椅摆放成一个圆圈,与幼儿之间进行有效互动。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两排,将桌椅摆放成弧形,尽量保证所有幼儿参与活动,以增强早期阅读活动的效果。
(二)单独设置阅读区位置
在规划阅读区位置时,教师要全面分析班级的整体空间情况,将阅读区与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从空间上隔开,做到动静相宜,让幼儿有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使其在阅读活动中免受干扰,以保证阅读的效果。另外,光线充足是衡量阅读区设置合理的标准之一。教师要合理利用自然光线、灯光等,保证阅读环境的明亮度。除了光线,阅读区大小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师要确保阅读区面积的大小与班级幼儿的总人数、进区人数相匹配,以免因阅读区过于拥挤而引发幼儿之间的冲突,进而影响幼儿阅读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主题墙
幼儿大部分时间会在教室中活动,他们每天都会看到主题墙的内容。教师可以在主题墙上展示与阅读活动有关的内容,吸引幼儿阅读,促使幼儿借助图片理解故事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创设“我爱飞”主题墙,搜集飞行动物的资料和照片,并将其贴在墙上,引导幼儿与主题互动,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三、科学选择,合理投放阅读材料
(一)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阅读材料
早期阅读材料的类型多样。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读物用于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时,教师不应将阅读材料局限于故事、散文、诗歌,而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语言发展水平及兴趣特点,选择丰富多样的材料。例如,3~4岁的幼儿具有喜欢模仿、好奇心强、喜欢色彩鲜艳的物品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选择图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绘本;4~5岁的幼儿喜欢听情节曲折的故事,教师可以选择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绘本;5~6岁幼儿的词汇量和想象力较为丰富,对外界事物的探究欲较强,教师可以选择童话故事、自然科学类的绘本。
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近期的教学内容,如社会交往、学讲礼貌用语等,为幼儿推荐合适的绘本。教师也可以根据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为幼儿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促进早期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对传统节日充满好奇这一特点,选择《中国节:我们的传统节日故事》这一套绘本带领幼儿阅读,让幼儿了解除夕、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二)通过多种途径投放科学
适宜的阅读材料
在开展集体阅读活动时,教师要给幼儿更多自主空间,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也要秉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顺应幼儿的天性,通过多种途径投放阅读材料。除在阅读区投放幼儿喜欢的语言材料外,教师还要从互联网上搜集故事、童谣等的视频或音频,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的阅读材料应具有情景化、生活化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的共鸣,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不断与材料进行互动。例如,幼儿对动物感兴趣,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有关动物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自主探究,促进他们与环境、材料的进一步互动。阅读材料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以调动幼儿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的认知结构在顺应与同化中获得发展。
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教师要为他们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可以选择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拟人的方法编写成绘本故事,引发幼儿的想象,增进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另外,童话故事富有想象空间,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内容丰富的童话故事,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三)科学投放辅助性材料
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准备阅读的书籍,还要为他们准备一些手偶、头饰等辅助材料,方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代入角色,自主演绎故事情节,让幼儿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师可以在阅读区放置地毯,让幼儿舒服地坐在上面阅读。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喜欢绘画的特点,投放纸、笔等材料,让他们以各种符号表现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书写能力。
四、合理安排,科学开展阅读
活动
(一)根據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活动时间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兴趣等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阅读活动的时间。例如,小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教师可以选择篇幅简短、易于理解的语言材料,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主。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如果时间过长,幼儿的注意力就会分散,进而影响早期阅读活动的效果。而中班、大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长,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教师可以适当延长阅读活动的时间,中班控制在20分钟左右,大班控制在25分钟左右,避免幼儿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
情况。
(二)选择丰富的教学方法开展阅读活动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要运用角色扮演、游戏、续编故事、朗读等方法,丰富早期阅读活动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阅读《狐假虎威》这一绘本故事,并让幼儿思考“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戴上老虎、狐狸及其他小动物的头饰,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表演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扮演中理解故事的内涵,明白是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其他小动物。
又如,在诗歌《乌龟怪脾气》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先采用猜谜的方式导入,对幼儿说:“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先别着急,猜出谜语你就知道了。谜语内容是‘小小碉堡,露出腿脚,谁在里面,缩头缩脚,请大家猜一猜吧。”在幼儿猜出谜底后,教师可以引出诗歌《乌龟怪脾气》,先拿出小乌龟指偶与幼儿打招呼,让幼儿产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展示与诗歌内容有关的图片,并借助问题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意思,如“乌龟碰到了谁?”“蜗牛是怎么说的?”“乌龟摔到山谷底,有没有朋友来救他?为什么?”等。最后,教师可以让幼儿阅读诗歌,自己则利用小乌龟手偶再现诗歌情境,让幼儿理解诗歌中乌龟不愿意说话的缘故,从而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让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
结语
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幼儿掌握阅读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教师还要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精心投放科学的阅读材料,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加强对幼儿阅读方法的指导,以促进幼儿阅读素养的提升,为幼儿将来的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