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源清
教师开展科学活动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与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科学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科学的情感。教师应基于幼儿熟悉的环境开展科学活动,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帮助他们习得科学知识与技能,积累科学经验,促使幼儿产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对周围世界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一、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的理论依据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3~6岁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其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且没有守恒概念。基于此,教师要成为活动的引导者,选择契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内容,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究的环境,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开展科学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动脑、尝试、体验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知,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与经验,从而实现认知能力的发展。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的发展存在两种水平,分别是现在所处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在开展科学活动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设计活动内容,让幼儿通过探究学习达到更高的水平。教师要立足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开展科学活动,让幼儿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实现高效的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不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教育要向生活和社会拓展,让儿童从生活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基于此,教师要认识到生活环境、实践体验对幼儿成长的影響,带领幼儿走出园区,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科学活动,让幼儿以直观的方式感知世界,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教师还要为幼儿提供熟悉的环境,为他们选择适宜的活动,让他们调动自己的感官,自主发现并探索科学现象,从而提升科学素养。
二、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的策略
(一)加强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
幼儿园要统筹安排,为幼儿提供舒适的探究环境,建立友好、平等的师幼关系,让幼儿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成为科学活动的引导者,鼓励幼儿自主发现、积极探索。教师也要尊重幼儿,以平等的眼光对待幼儿,关注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的发现与遇到的问题,给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教师还要给幼儿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向他们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推动他们的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观察、表达能力。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兴趣,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结合科学活动的内容,有目的地创设幼儿园的环境,利用环境潜移默化的价值,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储备。教师要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适合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材料,并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幼儿探索。幼儿的观察能力弱,注意力易分散,为了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科学知识,教师在创设环境时要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出发,为他们创设一个可操作、可互动的体验式环境。
材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材料的数量、种类、结构等都会影响科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投放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以满足全体幼儿的探索需求,保证科学活动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利用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幼儿亲身体验操作过程,理解其中的实验原理,以促进幼儿动手操作、思考、探究等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师要多角度、多形式引导幼儿,为幼儿提供探索的场所,利用户外空间引导幼儿在自然、社会中发现科学知识,并为幼儿准备安全、实用、易操作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开展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让他们建立与生活、自然的联系,逐步加深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促使他们专注于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与同伴进行探讨和交流,从而获得有深度的探索体验。
例如,在探究“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这一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展示面团,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可以做什么。在幼儿回答后,教师可以将面团放到水中反复揉搓,直到面团变小只剩下面筋。接着,教师可以拿出面筋,向幼儿展示碘酒,让幼儿猜一猜将其滴入面粉水中会发生什么。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以往面粉水中滴入适量的碘酒,此时,面粉水会变蓝。于是,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幼儿,让幼儿了解面粉水会变蓝是因为面粉中含有淀粉。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除了面粉,蔬菜中是否也含有淀粉呢?”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拿出黄瓜、洋葱、胡萝卜、土豆、藕蔬菜,并在蔬菜上面滴加碘酒,让幼儿观察这些蔬菜的颜色变化,从而让幼儿深入理解“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这一原理。在学生对原理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开展“黑猫警士破案”游戏,并创设如下情境:“面粉仓库丢了几袋面粉,管理员很着急,想请黑猫警士去破案。”说完,教师可以展示几种小动物及其脚印的图片,并出示一张白纸,告诉幼儿“小偷”在偷面粉的时候脚上不小心沾上了面粉,还踩到了散落在地上的白纸。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上述的活动内容,想办法使白纸上显现“小偷”的脚印,从而找出偷面粉的小动物。此时,有的幼儿可能会想到将碘酒倒在纸上的方法。对此,教师可以肯定幼儿的想法,然后用喷壶向纸上喷洒稀释过的碘酒,使纸上显现出脚印,并请幼儿根据脚印说出偷面粉的小动物。
在探究“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这一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创设“破案”情境,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究欲,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其在不知不觉中感知科学现象,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实现科学素养的提升。
(三)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发幼儿对新事物的关注,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去思考,进行多角度的探索。例如,在开展有关天气预报的科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有关天气预报的视频,询问幼儿“天气预报有什么作用?”,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通过天气预报,我们一般可以预先知道多少天的天气情况?”“除预报温度之外,天气预报还会预报哪些内容?”“风力大小是如何预报的?”等问题。在幼儿回答后,教师可以再次播放有关天气预报的视频,让幼儿仔细观看。之后,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候点击暂停键,使视频定格在某一画面,让幼儿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并向幼儿介绍晴、多云、阴、风、雪、雨等几种常见的天气符号,引导幼儿用天气符号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在幼儿记录后,教师可以再次播放视频,让幼儿围绕“天气播报员在播报天气时都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等问题进行交流,并鼓励幼儿担任“小小天气播报员”,让其根据自己记录的天气符号播报当天的天气情况。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天气预报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帮助等。
幼儿的衣食住行大多由家长包办,幼儿自身不会关注天气预报,在上述科学活动中,教师借助一系列问题引发幼儿关注天气预报,并通过活动建立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结,能促使幼儿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四)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帮助幼儿打开思路,引导幼儿参与实验,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创造潜能,促进他们对科学经验的积累,从而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例如,“蜡烛燃烧需要空气”这个科学原理对幼儿来说较为抽象,对此,教师可以开展“蜡烛熄灭了”这一科学活动,让幼儿直接感受空气对燃烧的作用及空气的多少对燃烧时间长短的影响。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点燃一支蜡烛,并在上面罩一个广口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然后将幼儿合理分组,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幼儿会发现在罩上广口瓶一段时间后,蜡烛就会熄灭,从而帮助幼儿理解蜡烛燃烧需要空气的原理。之后,教师可以点燃两支相同长度的蜡烛,并罩上大小不同的两个广口瓶,让幼儿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通过实验,幼儿会发现小广口瓶中的蜡烛先熄灭,大广口瓶的蜡烛后熄灭。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相较于大广口瓶,小广口瓶中的空气量更少,使得蜡烛燃烧的时间较短。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点燃两根粗细、长短不一的蜡烛,罩上大小一样的广口瓶,会有怎样的现象发生?”,幼儿通过实验,会发现粗而长的蜡烛会先熄灭。
在上述科学活动中,教师用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探究,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并让他们借助三个层面的实验,了解燃烧需要空气、空气的量与燃烧时间有关系、燃烧时间与蜡烛长短有关系等知识,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使科学活动逐渐深入,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结语
科学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增强幼儿的探究意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在开展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优化环境设计,合理选择材料,开展有效引导,让幼儿参与猜想、实验、验证等活动,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滨海港经济区第二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