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高中语文课堂的韵律之美

2023-10-13 21:44何文伟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韵律板书语文课堂

何文伟

我们常说的“韵律”一般指诗词中的音韵节律,或是音响的节奏规律。“韵律”不仅存在于诗词、音乐中,也广泛存在于建筑、舞蹈、体操、美术、摄影等艺术形式中,传递着美的情致。作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场景,并与多种艺术形式密切联系的语文课堂,更是天然有着对美的追求。“语文课堂教学韵律,是指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有步骤、有规律地施加教育影响力,从而在师生共同努力中创造出的有节拍变化的和谐完美的氛围。”对高中语文课堂而言,韵律主要指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和课堂进程的收放张驰。上语文课仿如在演戏,戏要演出彩,就要在课前作好全面的教学设计,通过韵律之美的建构和影响,使学生有感于艺术、会乐于学习、能渴于探求,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语文课堂韵律之美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审美”一词提到23次,透露出新课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视。新课标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难以在课堂40-45分钟的时间内始终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和高效率的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呈现波峰波谷起伏的状态。最初1-5分钟注意力不稳定,学生心理或是处于课间活动的兴奋之中,或是处于前一堂课学习结束的疲惫之中。其后20-30分钟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的最佳学习状态。下课前5-10分钟,学生的学习疲劳期出现,注意力又开始慢慢下降。

著名语文教师于漪曾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调子要有变化,要讲究艺术化的教学节奏。她认为:“课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需要反复斟酌,让学生的思想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课中要张弛结合,学得愉快。课的结尾力求余音绕粱,启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性趣。”这再度凸显了建构语文课堂韵律之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必须在制定教学预案和开展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基本素质及其波动情况。我们要做到的是:让每堂课的前奏引人入胜,更富有趣味性;让最有效率的课中30分钟主旋律如高壑振林,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每堂课的尾章恰余韵袅袅,更具有启发性。鉴于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打破传统教学只注重工具性特点的模式,将审美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的范畴。教师应该确立审美目标,深度挖掘文本中的审美因素,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高中语文课堂韵律之美的实践策略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在某种意义上隐喻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所谓的刚柔相济、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错落参差等这些关乎韵律的词汇,向我们诠释了何为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只有把握最佳的韵律,才能取得最好的艺术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遵循这一规律,以建构语文课堂上的韵律之美。笔者拟结合某些具体教学个案探究其实现的技术性细节,谈谈建构语文课堂韵律之美的实践策略。

(一)教学过程是建构课堂韵律之美的关键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加的一个统一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的脑力劳动应当跟学生的脑力劳动相结合,而最终目的还是学生开展积极的脑力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该是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上课伊始,我们一般不宜立即进入实质性的教学内容,而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可以或是讲述一段新奇的故事,或是提出一个有趣的疑问,或是导入一个贴近时代和学生的话题供学生短暂讨论,在最短时间内引导学生注意力开始集中到课堂上来。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所引的故事、疑问、话题必需与本堂课或是近期教学内容相关联,应避免“为话题而话题、为故事而故事”的本末倒置情形出现。

随后,便进入了一节课最佳的教学阶段。此时学生注意力逐渐趋于高度集中。此时,要把握好课堂的韵律,就需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及内容,可以选择布置阅读、思考,也可以让学生提出疑问或者进行討论,让课堂的各学习环节能环环相扣,如水银泻地,不留凝滞。在这一阶段,我们要解决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要将重难点内容讲深讲透,不要留下“死角”和“空白”。

到了临近下课的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又逐渐下降,我们可以及时变换课堂教学的活动方式,停下喋喋不休的讲解评述·变为组织课堂讨论或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还可以适当将话题延伸到课外,内容可以是与本课学习存在某种相联性的知识点甚至是小故事,使学生重新凝聚注意力。然后立即趁机拉回教学内容,以作业、练习或思考题等形式,趁热打铁地巩固课堂所讲的知识和技巧。以求得“一课一得”、“学有所得、得有所练”的最佳教学效果。

例如,在拓展学习《荆轲刺秦王》时,我首先提问:"文学有四大名著,娱乐有四小鲜肉,我们班有四大犀利哥,谁知道先秦时传说中的四大刺客是谁?”学生开始时淡然,之后大笑,然后气氛便活跃起来,有人喊:“肯定有荆轲!”我赞许了他的急智,然后花了2分钟简单提了专诸、聂政、豫让其人,话锋回转,说“专诸鱼肠藏剑——有智:聂政姐弟英烈——有信:豫让吞碳涂漆——有忠:但荆轲却能名冠于四大刺客之首,原因何在呢?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同时,我婉拒了个别学生要求详细介绍三人故事的要求,让他们有兴趣课后查找资料。如此,学生们在3分钟内从低潮走向了兴趣盎然,之后的课堂中无论是讲授文言知识还是归纳归纳,学生们都情绪高涨,教学进行顺利。最后临近下课前2分钟左右,我布置了一道见仁见智的思考题:“荆轲是英雄还是莽夫?刺秦是值得还是不值? '”学生们都若有所思,下课后纷纷走上讲台与我交流,一课结束而余韵不绝。

(二)教学语言是建构课堂韵律之美的钥匙

课堂中我们要把握教学语言的韵律美,或娓娓道来、润物绵绵;或抑扬顿挫、激情洋溢。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结构的具体需要来确定,一般开课导入时:语速宜稍快、力求精彩、少讲套话、废话,语速放慢但语调高昂;进入教学主题和知识讲解时:语速适中,声音洪亮,重点部分要适当重复,留给学生思考和记录的时间;课程将要结束时:语速稍快,或干脆利落、戛然而止,或言语已尽但余意无穷。必须处理好导入、展开、高潮、结尾四环节。要注意首尾照应自然,高潮设置及时,过渡衔接得当,以体现教学韵律的和谐美、曲线美和整体美。

这样处理,让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曲线恰好成相反趋势,能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疲劳区”问题。同时教师富有韵律美的语言能带给学生最佳的教育享受。课堂教学语言应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做到直观生动,富有艺术性。应少一点雷鸣电闪、咄咄逼人,多一点黄钟大吕、优美动听;少一点平淡无奇、平铺直叙,多一点荡气回肠、激情洋溢:少一点语言散漫、絮絮叨叨,多一点娓娓道来、细致洗炼。寓情于理和融理于情的语言才是富有韵律之美的教学语言,能够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提高课堂师生互动交流的质量。

实现教学语言的韵律之美,还要求语文教师必需具备一定的语言诵读基本功,以期通过教师的示范,带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诵读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点在我们教授古代散文、诗词等内容的时候更显得尤为重要。

如苏轼的《赤壁赋》,散文首段便极富文采,且句式错落参差,长短有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面对如此文脉淙淙、文气溶溶的不朽杰作,作为语文教师应当适时进行诵读指导和训练。而教师在范读和指导学生诵读时,就一定要把握好语言的韵律,或是低徊轻哦如秀士游林,或是高亢悠扬如空山幽鸣,或是清远空灵如绝俗禅音。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住作品情感和语言诵读技巧,诵读得不尽如意;或者是从来都是播放诵读录音而没有亲身的实作,难免会让学生心有微憾。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也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评价。一个不“读”书或是“读”不出韵律之美的语文老师,难以称得上是优秀的语文教师!

(三)情感变化是建构课堂韵律之美的联珠红线

于漪认为:“‘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学,深有所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如果没有教师动情以教,也就不会有学生动情以学。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需要通过教学过程中情感跌宕起伏式的韵律变化来获得。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体验学习的愉快和乐趣是教师的责任,课堂教学仅有条理性、逻辑性是不够的。如果课堂教学中只有理性的梳理概括和条分缕析,那么课堂将是硬邦邦、冷冰冰的,缺乏人文关怀的脉脉温情,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愉悦和兴趣就无从谈起,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难以有效实现。

语文教学涉及的对象是学生,也就是个体的人,它关注的是人的情感和价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因为教学双方都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寓教于乐是最值得提倡的教学理念。因为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他们对快乐的定义具有多重性,但对任何差异化的个体学生而言,快乐都是感性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以语言、图画、或者是音像、动漫等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建构一个富有情感的学习空间。课堂教学不同于看电视、看电影,有许多活生生的人物、事件、画面、有许多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来吸引学生的关注。语文课上有些内容是讲究逻辑的,极富理性的,它要求受教者高度地集中思想,认真思考,用心领悟;还有些内容是极为感性化的,它要求学生转换角色,代入情景,以心会情。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任何令人紧张不快、烦恼不安、厌倦疲惫的气息都将防碍师生精神的专注和情感的投入,从而影响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

语文课堂的情感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人情-动情-析情-移情”这几个阶段,把握好这几个阶段的韵律转变极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能先一步感觉到所教授内容中蕴含的各种文学之美和独特的诗情雅韵,就如同品鉴国画时能沉浸在线条与墨彩的绵延里,就像欣赏《荷塘月色》时可以陶醉于月光的朦胧中,吟哦诗词时能品味到文字与声韵缠绵的节律美、情感美。教师应当如电影导演一般,引领学生进入这个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要用语言、神态、动作、媒体等各种课堂语言去感染学生,他必须具备对学生心理状態、精神面貌、情感变化有一种出于职业本能的敏感性,能及时将学生带入情境,并动之以情,分析课文时言而有情,最后让学生们能移情入文,终有所悟。老师要时时保持与学生情感交流的通畅,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工具是建构课堂韵律之美的必要手段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教学工具的适时调整。教学工具包含了硬件教具(如电子白板、投影仪、平板电脑、传统黑板),以及软件教具(如传统黑板板书、多媒体课件、相关音乐及影视作品等)。这些教学工具与教师的语言口头表达一样,都是教学信息的物质载体,是教学内容的传输介质。语言口头表达是教师用字音说话,板书、课件等等则是用文字、图像、音乐来说话,它们同样都存在着韵律调整和处理的问题。

有的新教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常常缺乏必要的重点知识的黑板板书,学生面对多媒体课件上的海量信息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哪些该做笔记,哪些只需要听听而已。而有的老教师,不太喜欢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习惯于用纯粹传统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往往日久生烦,感到枯燥无趣。而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可以将多种教学工具穿插结合之处。

例如,在给学生上《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将节选好的87版《红楼梦》电视剧放给学生看,其中那些经典的片段:凤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放诞张扬的出场、贾宝玉金玉其外疯癫其行的摔玉等等,演员的精彩演绎让人物鲜活可感,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物和情节,在欣赏完电视剧之后及时进行人物分析、情节梳理,随后将相关知识点板书出来,让学生看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记,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音乐也好,口头语言表述、板书也罢。它们都是一种视觉、听觉信息符号,接受时除了要动用人的大脑思维系统外,还要使用人的其他感官系统如眼、耳、手等才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课堂教学就是一场多角色、多元的感官交往活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板书、多媒体、口头语言表述的处理、安排,要有一个合理的层次节奏,这也是课堂的韵律。在课堂教学中,最忌讳让学生一抄就是一大堆内容。抄写时间过长,容易使学生疲乏,产生厌倦情绪。但如果整节课下来,让学生记录的内容太少,就难以突出教学重点。因此,在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影音图的处理上,应注意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能少写的绝不多写,该明确的绝不省略甚至不写。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的需要,让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影音图分层次、有节奏的出现。并要注意板书、多媒体课件影音图和口语交叉处理,以形成“交叉式韵律感”,其课堂审美效果必然上佳。在交叉中,板书、多媒体与口语三者的有规律的间隔进行,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波浪式的起伏变化韵律之中。快和慢、高和低、缓和急,一切有序而有致,便呈现出语文教学的独特韵律魅力。

课堂的板书要讲究字迹工整、字形美观、字列井然且错落有致,我们同时还应当注意书写的速度,教师的板书速度应该略快于学生书写的速度。否则,就会让学生处于“写-等写-等”的非正常循环中,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不和谐的影响。我们完全可以在每堂课前做好适当的预案:哪些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课间时间板书到黑板之上,哪些是可以在讲授时边讲边写。一般来说较长的内容和程式化的知识点可以先写,而那些常常是老师灵光一闪而出的观点、格言警句式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可以后写。学生在自主探讨、回答提问时所表述的比较好的观点、答案,出于對其积极性的鼓励,可以优先写。而老师的预设腹稿和标准化答案可以在后面补充或者干脆不写。我们要做到将各种教学工具使如臂指,令其各司其职、各得其所、韵律和谐,自然能够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语文课堂的韵律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其涵盖的内容远不止于此。还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时间设定、对象安排: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层次参差的以点带面式提问预设;相对于整个学期教学进度而言的不同课程长短期合理调整;课文教材教授与作文训练讲授时间的合理交错等等。限于篇幅笔力,难以于此尽述。

总而言之,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韵律谐和;教学活动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若合雅韵;教学过程张弛有度。动静结合,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层次分明,契乎节律;教师遣词用语字字珠玑,起伏有致,疏密相间,恰似乐音;教学方法上重视启发诱导,虚实相生,合于天性;教学内容上有内在的科学性:教学过程中应让师生情感得到充分的交流;教学工具宜被合理充分运用。这些都集中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韵律之美。

如何更好建构语文课堂的韵律之美,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穷一生去钻研和探究的、永远没有终结点的重要课题。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韵律板书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韵律之美——小黄村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