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25-羟维生素D、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侵蚀的预测价值

2023-10-13 13:31贾自晓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后骨非甾体抗炎药

贾自晓

(通许第一医院检验科,河南 通许 4754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侵蚀性、伴多个小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骨侵蚀可造成关节结构破坏,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僵硬、畸形和功能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1-2]。目前,RA患者骨侵蚀性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尚不明确。非甾体抗炎药为RA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既往临床评估RA患者骨侵蚀情况多采用X线检查,但X线仅能显示病变的特征,对骨侵蚀情况无法进行量化分析。有研究显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eptidase,MMP)-2、MMP-9活性可延缓或预防关节滑膜的早期侵蚀性改变[3]。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作为RA患者常见检查指标之一,对RA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RA早期诊断的临床指标[4]。但将抗CCP抗体应用到活动期RA诊断中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将抗CCP抗体水平作为活动期RA患者发生骨侵蚀预测指标的报道更少。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研究指出,体内25-(OH)D表达不仅与钙磷代谢有关,且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是维持机体健康、细胞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5]。此外,作为类固醇的衍生物,25-(OH)D可通过结合维生素D受体,使体内骨盐大量堆积,且可增加免疫系统紊乱风险[6]。目前,血清抗CCP抗体、25-(OH)D、MMP-2、MMP-9与RA患者骨侵蚀发生的关系及其对骨侵蚀发生的预测价值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抗CCP抗体、25-(OH)D、MMP-2、MMP-9与RA患者骨侵蚀发生的关系及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通许第一医院收治的RA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7]中RA相关诊断标准;(2)接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者;(3)首次接受治疗者;(4)符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适应证者;(5)RA活动期者;(6)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伴有重要靶器官严重损伤(如心、肝、肾等);(2)伴有恶性肿瘤者;(3)伴有呼吸、泌尿等多系统感染者;(4)近期具有创伤史、手术史者;(5)近3个月接受免疫制剂治疗者;(6)接受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方案治疗者。本研究共纳入RA患者83例,其中男9例,女74例;年龄48~58(53.45±1.40)岁;疾病类型:骨关节炎36例,结核病关节炎22例,强直性脊柱炎25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南京易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6213,每粒25 mg)1粒,口服,每日3次,连续用药4周。

1.3 基线资料收集

于治疗前,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晨僵时间、受累关节数目等一般资料。

1.4 骨侵蚀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完成4周药物治疗后接受X线检查,并参照《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7]评估骨侵蚀情况。Ⅰ期:骨质正常或伴有骨质疏松;Ⅱ期:骨质疏松,关节面下骨质侵袭较轻微,关节间隙出现轻微狭窄;Ⅲ期:骨质明显被破坏,间隙明显狭窄,可伴有关节半脱位畸形;Ⅳ期:出现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X线分期Ⅱ期及以上者为骨侵蚀。根据X线检查结果将RA患者分为骨侵蚀组和非骨侵蚀组。

1.5 实验室指标

(1)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水平:于治疗前,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5 000 r·min-1离心 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水平,试剂盒购自莱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2)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水平:于治疗前,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6 mL存放于含有枸橼酸钠抗凝液试管中,取其中3 mL样品,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CO2培养、冲洗等处理, 3 000 r·min-1离心 10 min,去上清,加入10 μL 白细胞介素-17A-PE-Cy7试剂(北京盛科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室温避光孵育15 min,磷酸盐缓冲液冲洗2次,使用流式细胞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检测Th17水平。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行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偏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治疗后骨侵蚀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水平对RA患者治疗后骨侵蚀发生的预测价值;双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

83例RA患者中,发生骨侵蚀患者44例(骨侵蚀组),未发生骨侵蚀患者39例(非骨侵蚀组)。骨侵蚀组患者的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非骨侵蚀组,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骨侵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晨僵时间、受累关节数目及Th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

2.2 RA患者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RA患者治疗前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水平为自变量,治疗后骨侵蚀发生情况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过表达和25-(OH)D低表达是RA患者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RA患者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 水平对RA患者治疗后骨侵蚀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水平预测RA患者治疗后发生骨侵蚀的截断值分别为493.979 ng·L-1、400.554 ng·L-1、0.18 Ru·L-1、28.885 μg·L-1,特异度分别为0.818、0.795、0.841、0.864,敏感度分别为0.769、0.744、0.667、0.872,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13(95%置信区间0.715~0.910,P<0.001)、0.809(95%置信区间0.710~0.909,P<0.001)、0.852(95%置信区间 0.772~0.932,P<0.001)、0.867(95%置信区间 0.783~0.950,P<0.001)。结果见图1。

图1 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水平对RA患者发生骨侵蚀的预测价值ROC曲线

3 讨论

RA患者因体内炎症反应呈进行性加重,导致滑膜衬里细胞大量生成,进一步加剧骨及软骨组织受损程度,增加治疗后骨侵蚀发生风险,进而导致临床治疗无效或不佳,甚至诱发精神类疾病[8]。研究指出,在RA发生后的前3个月约25%患者发生关节破坏,前2 a约75%患者发生关节破坏[9]。在本研究中,给予RA患者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仍有53.01%(44/83)患者发生骨侵蚀。因此,建议临床应尽早识别RA患者骨侵蚀的发生风险,并给出针对性建议以指导干预。

研究发现,关节炎的病理进展与MMP水平密切相关[10-11]。MMP-2、MMP-9是较为常见的MMP,本研究结果发现,骨侵蚀组患者的血清MMP-2、MMP-9水平显著高于非骨侵蚀组,血清MMP-2、MMP-9过表达是RA患者治疗后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说明MMP-2、MMP-9与RA患者骨侵蚀发生有关。其可能机制为:MMP-2能促进多种趋化因子及炎症介质合成及释放,继而加重关节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程度,不利于关节炎患者预后[12]。明胶B是炎症性和退行性关节疾病中的关键酶,MMP-9对变性胶原蛋白及细胞外基质大分子表现出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可降解胶原纤维、细胞外基质等,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程度加重;且MMP-9产生依赖于巨噬细胞分泌的无活性原酶,其含量的异常提示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异常,而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加重RA的病变程度,增加骨侵蚀发生风险[13]。但是MMP的临床监测结果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病程、药物等,其具体的价值还需进一步验证。

有研究显示,外周血Th17水平异常增高与RA患者病情进展及骨侵蚀有关[14],但并未进一步分析Th17对骨侵蚀的影响是否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因此,其具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尚不能明确。本研究发现,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反。原因可能为:RA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疾病,其发病机制和病情进展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等);也有可能是本研究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导致。

抗CCP抗体为免疫球蛋白G类抗体,在早期RA患者体内可呈阳性,已被证实与RA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15]。25-(OH)D是维生素D的常见表达形式,维生素D能够影响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吞噬作用,进而影响单核巨噬细胞因子的生成,最终参与免疫调节[16]。本研究结果显示,骨侵蚀组患者的血清抗CCP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非骨侵蚀组,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骨侵蚀组;血清抗CCP抗体过表达、25-(OH)D低表达是RA患者治疗后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说明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25-(OH)D异常表达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骨侵蚀的发生有关。原因可能为:抗CCP抗体中的CCP能够刺激RA患者体内T细胞大量增殖,增加细胞、体液免疫功能紊乱风险,进一步加重RA患者的病变程度[17]。此外,有研究显示,CCP可能与RA患者外周血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激活有关,可促使机体内产生大量的促炎因子,加剧炎症反应程度,诱发骨侵蚀[18]。25-(OH)D能够抑制体内B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分化,减少免疫球蛋白及相关抗体的生成,进而抑制体液免疫[19]。同时,25-(OH)D还可抑制树突细胞的成熟及分化,在降低机体内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23等促炎因子水平的同时可提高体内抑炎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20]。当RA患者体内25-(OH)D水平降低时,不利于抑炎因子的产生,导致炎症反应的进一步发展,加剧骨膜的受损程度,继而增加骨侵蚀风险。

此外,本研究中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分别预测RA患者治疗后骨侵蚀发生风险的AUC均>0.80,说明其对RA患者治疗后骨侵蚀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通过监测RA患者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的变化,对早期识别骨侵蚀的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临床进行RA患者骨侵蚀预防时,可从MMP方面寻找治疗靶点;同时,可指导患者多接受日光照射、服用维生素D制剂等,从而降低骨侵蚀风险。

4 结论

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过表达和25-(OH)D低表达是RA患者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此外,血清抗CCP抗体、25-(OH)D水平、MMP-2、MMP-9水平对RA患者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骨侵蚀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后骨非甾体抗炎药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浅析术后急性疼痛治疗中非甾体消炎药的应用与不良反应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后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非甾体抗炎药在犬病治疗中的应用
冰敷预防急性闭合性小腿骨折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效果观察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在骨折后骨缺损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