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

2014-01-25 04:52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消化性

何 源

(贵州省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镜室,贵州 贵阳 550002)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

何 源

(贵州省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镜室,贵州 贵阳 550002)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与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38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针对患者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表现及与幽门螺杆菌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众多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对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的观察,加强对非甾体抗炎药的再认识,充分了解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利于对非甾体抗炎药利用的综合评价以及安全性分析。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幽门螺杆菌;关系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螺旋状、微需氧气性细菌,感染部位主要在胃部以及十二指肠部位。据相关调查显示:人群中几乎有一半的人为终身感染,而在胃溃疡老年患者中,其中有90%以上都受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控制病情,并预防并发症发生,但是与此同时,非甾体抗炎药会增加患者的胃黏膜损伤,提高溃疡发生的风险[1],因此,导致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两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即是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但是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在患者消化溃疡发生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尚无定论。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1岁,男22例,女18例,本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序、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情况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与指标

以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两组患者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表现及与幽门螺杆菌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χ2检验,计量资料用()来表示,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0.05。

2 结 果

经临床观察,本组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不良反应症状不同,12例胃肠道反应、11例肾脏不良反应、9例为肝毒性、8例有心血管风险。另外,本组随机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38例患者,与不根除患者相比,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内镜下的特征表现为:40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均在入院后2 d内给予胃肠镜检查。内镜下可见共性为:胃肠道黏膜部位充血,水肿,多发性浅表糜烂症状,伴随点片状出血症状。内镜检查下,胃溃疡患者共计30例,内镜诊断下显示患者溃疡部位多出现在胃体小弯侧或后壁位置;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共计8例,复合性溃疡患者共计2例,以上溃疡性患者内镜下可见溃疡区域多呈椭圆形、不规则形状态,且直径均在3.0 mm单位以上。

3 讨 论

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种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中[2]。而在胃溃疡老年患者中,其中有90%以上都受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控制病情,并预防并发症发生,但是与此同时,非甾体抗炎药会增加患者的胃黏膜损伤,提高溃疡发生的风险,因此,导致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2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即是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但是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在患者消化溃疡发生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尚无定论。

3.1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肾脏不良反应、肝毒性、心血管风险等,这与本组的研究结果相似,经临床观察,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不良反应症状不同,12例胃肠道反应,11例肾脏不良反应,9例为肝毒性,8例有心血管风险。临床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最主要的问题是胃肠道反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非甾体抗炎药服用患者中,将近有4%以上的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胃肠道不适症状以及相并发症,一般而言,非甾体抗炎药对患者造成的消化道损伤包括下消化道损伤和上消化道损伤(内镜多表现为胃黏膜细胞的减少、分泌功能的下降,同时可检出消化道的损伤直径)。与此同时,内镜下还可反应血管裸露以及活动性出血的发展情况,同时合并检出是否存在伴渗血以及血凝块现象。

3.2 非甾体抗炎药与Hp关系

目前多数的临床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与非甾体抗炎药是两种相互独立地导致胃黏膜损害的因子,二者以不同的机制对胃黏膜造成损害,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消化道溃疡发生的概率,但是非甾体抗炎药与幽门螺杆菌通常都是并存在的,但是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没有统一性,虽然一些研究学者发现二者之间共享了一些致病机制,而二者协同作用仍旧无法确定。有报道指出,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者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有利地消化性溃疡愈合作用,还有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患者可以加速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愈合。为提未要提倡根除治疗。如本组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38例患者,与不根除患者相比,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尤其是对于首次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其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可以证实,Hp感染的根除成功,可以控制患者溃疡和出血风险的发生。

综上所述,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不同人群会有众多不良反应,且表现各不相同,但是非甾体抗炎药作为缓解和治疗众多疾病的主要利器,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这就需要广大医学专业加强研究,加强对非甾体抗炎药的再认识,充分了解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利于对非甾体抗炎药利用的综合评价,做到趋利避害,促进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更多造福人类。

[1] 刘谦,许晓芳,夏兴洲.幽门螺杆菌与非甾体抗炎药引发胃溃疡的内镜特征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1):886-890.

[2] 田家晖. 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十二指肠损伤的胃镜特点及临床表现分析[J]. 中国医疗前沿,2012,7(22):26.

R9

B

1671-8194(2014)23-0128-02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消化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