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述评与展望

2023-10-12 00:59郎君立陶林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10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展望

郎君立 陶林

摘    要:近五年来,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课题。现有成果主要包括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在理论上,主要从研究基础、时代内涵、内在逻辑、形成机理和价值意蕴等方面展开;在实践上,主要从现状、原因、提升原则、提升措施、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成果取得重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化理论研究、注重实证研究、重视大学生视角研究、加强重点内容研究。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述评;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10-0088-05

一、引言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进一步将思政课亲和力研究推向高潮。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针对怎样把握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等问题,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系列成果。作者以“思政课亲和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共搜索到研究论文144篇,现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进行述评。

二、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理论研究

(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理论基础

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有着独特的研究视域,也有着广泛的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相关论述。其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内容包括人的本质的论述、人的需要的论述,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等。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研究以尊重人的本质,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2]。其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主要通过分析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来指导教学过程中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最后,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3]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成为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研究的主要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相关论述,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论述,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论述。这些都属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既包括古代教育思想,也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古代德育思想和现代政治教育理论。首先,古代中国的教育思想,如“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人是万物之灵”的主体意识[4],还有孔子、孟子、庄子等的教育思想。其次,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如古罗马政治家M. T. 西塞罗(M. T. Cicero)的“人道”教育思想、英國思想家J. 洛克(J. Locke)在《教育漫话》中的相关论述等[5]。最后,现代教育理论,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不少学者用主体间性理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问题[6],等等。总之,这些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第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许多学者借鉴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实践。比如,人本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提倡尊重学生[7];人格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强调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人际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主张创设良好氛围,促进师生交往[8]等。一些学者从心理契约论出发,探讨高校思政课师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学者借鉴心理学中人的需要理论和接受理论,从大学生角度出发研究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问题。

(二)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时代内涵

关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时代内涵,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进行了阐释。

第一,侧重从“亲”的角度阐释。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指“思政课对大学生所具有的亲近、吸引的潜在功能,以及大学生对思政课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9]。也就是思政课和大学生之间相互亲近、相互吸引的状态。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主要包括“亲其师”“亲其术”“亲其道”[10]。第二,侧重从“和”的角度阐释。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核心是“和”,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指“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具有的在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接近、趋同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特征”[11]。他们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本质是“认同”,包含理论认同、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第三,侧重从“力”的角度阐释。大部分学者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一种“力”,即“亲近与结合的力量”[12],“一种能够吸引人、感染人、凝聚人、塑造人、引领人的力量”[13]等。因此,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是单一的力,而是一种合力。例如,“二力说”,认为一是思政课自身所散发的亲和力,二是大学生主动靠近的力[14];“三力说”,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就是思政课对教育对象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15],或者认为是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凝聚力”[16]等;“四力说”,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的感召力、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教学方法的吸引力,以及教学话语的感染力”[17];“五力说”,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思政课内在“感染力、吸引力、说服力、渗透力、移情力”[18],等等。

(三)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内在逻辑和形成机理

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内在逻辑和形成机理的研究可以梳理为三个维度。

1.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构成要素的维度。这也是大部分学者进行论述的维度。关于高校思政课的构成要素,学术界有“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六要素论”“七要素论”等,这些观点并不矛盾,主要是因为角度不同或者每个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导致的。比如,“三要素论”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取决于主体因素、中介因素和学生因素,其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推导的[19];“四要素论”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制约的[20]。除了这些要素外,还可以补充和细化更多要素,如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话语、考核方式等。关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部分学者认为其是由这些要素的合力组成的。在众多要素中,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生成有四重逻辑,教师的感召力是前提,教学内容说服力是基础,教学方法吸引力是关键,教学话语感染力是保障”[17]。也有学者认为,“教材的亲和力是前提,教师的亲和力是关键,教学内容的亲和力是核心,教学方法的亲和力是保障”[21]。除了静态地分析要素亲和力之外,有些学者还动态地分析了要素之间相互的力,如高校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合力等。总之,学者基于动静两个视角从构成要素的维度分析了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形成的内在逻辑。

2.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系统论的维度。因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需要进行系统研究,统筹推进。有学者提出要从“整体亲和力和要素亲和力、结果亲和力和过程亲和力、外在亲和力和内在亲和力、理论与实践等关系出发”[22],研究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形成。也有学者认为要从“亲”“和”“力”三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形成的内在逻辑,这三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亲”是前提,“和”是手段,“力”是旨归,三方面需要系统研究,整体推进[23]。

3.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过程论的维度。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既是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形成的落脚点,也是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出发点[24]。有学者提出,研究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价值思考是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逻辑起点[25]。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从过程视角看,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形成主要遵循着“期待—参与—认同”的路线。还有学者从心理机制的角度对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进行分析。从以上分析可知,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形成是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系统工程。

(四)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价值意蕴

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多数学者认为,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适应社会思潮复杂性的需要、应对信息科技革命的需要、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需要,也是适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的需要,是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实践研究

(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现状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学校、教师等不断努力的实践基础上,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和实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调查发现,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各地区、各高校重视程度不同,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和实效性存在不平衡问题;其次,还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足、实效性不强的问题。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亲近感、认同感不高,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出勤率不高、抬头率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等。

(二)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足的原因

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第一,课程的原因。教材语言文件化、学术化,影响大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亲近感。此外,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思政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这使得高校思政课缺乏挑战性和新奇感。第二,教师的原因。部分教师“功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理论功底不深、教学技能不强、人格魅力不足等方面。另外,少数教师对教师职业不够热爱,教学工作积极性差,这也是导致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足的原因之一。第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属性、价值定位存在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上具有功利主义倾向,认为思政课就是空洞的说教,对求职就业没有多大帮助,还有部分大学生受到社会上或网络上的不良现象或者不当言论的影响,对思政课产生了莫名的抵触情绪。第四,环境的原因。教学环境是指各种影响和制约教学活动的客观条件,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等,教学环境中出现的与思政课相悖的杂音和干扰,削弱了思政课的亲近感和可信度。比如,受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潮对思政课造成负面影响,社会、家庭、学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均衡,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都是影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和实效性的原因。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原则

第一,坚持正确的方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是高校思政课坚持的首要原则,也体现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高校思政课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第三,坚持协同育人原则。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是系统工程,需要各主体、各要素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坚持师生平等交往原则、坚持时代性原则等。

(四)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措施

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具体措施是学者关注和研究比较多的部分。总的措施方法就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具体来说,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教学环境等方面着手,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

教学理念方面,应遵循“三大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应立足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等。教师方面,在坚持“四有”和“六要”的前提下,教师着重从政治定力、人格、学识、教学、情感等方面进行提升。總之,思政课教师要综合运用勤学、修身、用情等诸多措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教材方面,应该做到内容及时更新,充分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思想和最新实践;增加教材的知识含量,降低思政课教材内容的重复率,转化教材的语言风格,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教学内容方面,要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度”,体现理论的彻底性,避免碎片化现象;要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温度”,贴近生活,提升教学内容的鲜活性;要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力度”,回应和解决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困惑问题等。教学方法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对话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方法,师生交流互动,实现理论互通、信息互通等;要注重实践教学,探索课内课外体验式教学方法,加深对理论的认知和体会;要注重技术创新,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探索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拓展时空领域,拉近思政课与大学生的距离,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教学载体方面,有学者探讨了微信、弹幕语言、网络新词等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还有学者探讨了诗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这些载体都对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教学环境方面,需要建立家庭、学校和思政课的协同机制。

(五)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避免放弃原则,一味迎合学生、迁就学生。第二,要避免淡化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质。有些教师为了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用知识性取代意识形态性。第三,要避免教学娱乐化倾向。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借助视频、游戏等手段使教学课堂娱乐化,却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第四,要避免教师过度自我化。过度自我化,即过多强调个人经历和魅力,导致脱离书本太远。总之,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为了达到思政课教学的目的,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教师不能舍本逐末,为了提升思政课亲和力而偏离最终的教学目的。

四、评析与展望

近五年来,关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其研究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基础不断拓展,既涉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也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既涉及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理论,也涉及心理学家的理论等。第二,研究角度多样化,由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所以在概念界定、内在逻辑、形成机理等方面出现不同角度的解读,有助于全面把握高校思政课亲和力问题。第三,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理论研究上既包括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意义,也包括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形成机理等;实践上既包括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现状、原因等,也包括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原则、提升措施和路径、应注意的问题等。

同时,关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研究不够系统。其一是概念边界模糊,界定不清。如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应该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有些学者直接借用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概念,有些学者把两个概念等同使用。关于思政课亲和力的概念还需要系统的研究和清晰的界定。实际上,从概念的关系看,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大概念,思政课亲和力是小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这是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该进一步厘清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在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上缺乏共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理论根据不同,概念阐述不同,内在逻辑也不同。关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研究是在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体系,很多方面还存在分歧,缺乏权威的观点共识。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概念、边界、特征、构成要素、理论依据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第二,缺乏全面的、权威的实证研究。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如何提升,效果如何,不是一个简单的主观判断,而是需要大量的不同地区高校的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目前,研究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实证研究成果比较少。从仅有的研究来看,一是缺乏实践中反映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权威指标体系,在研究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现状方面,学者用的指标体系不尽相同,有的调查内容是大学生思政课的出勤率,有的调查内容是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等;二是在研究中选取的样本量较小,很难准确反映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整体状况;三是在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具体措施方面比较笼统,很多都是宏观表述,实践可操作性略显不足。第三,研究视角狭窄。一是学者大多从研究者或者教师的视角来研究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问题,缺乏师生互动的视角和学生的视角。二是在理论和实践关系上,学者大多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实践,缺乏以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实践经验的总结来推动相关理论的研究。第四,研究存在一定的低水平重复现象。在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和提升措施方面成果不少,但有些老生常谈,有些泛泛而谈,存在一定的低水平重复现象。

针对以上分析,作者认为需要继续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研究,未来研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在研究基础方面,不仅要拓展研究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不同理论研究间的联系,不是孤立地借鉴一种理论进行研究,而是在全面把握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理论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对内部规律进行探索,形成独有的研究体系。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实证研究。问题的研究最终要为实践服务,所以必须直面实践问题,设计全面、权威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计划等,进行大样本的问卷调查、课堂考察、深入访谈等,获得丰富的、权威的调研资料,找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足的症结所在,包括受到的挑战和面临的制约等,进而根据资料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服务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第三,拓展研究视角。其一,加强从大学生视角的研究。高校思政课是否具有亲和力,除了思政课亲近、吸引大学生外,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份亲近力和吸引力,并愿意亲近和接受思政课,所以,除了研究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研究大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研究如何让大学生乐于学、善于学、益于学。其二,需要从思政课的话语转化、教师自身修养、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构建、多种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开展研究。其三,重视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现有研究多从教育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研究视角比较狭隘。学者应该重视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以社会学理论重塑新时代教学主体互信的关系,以传播学理论提高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传播效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营造新时代活跃的课堂气氛。总之,以跨学科视野开展研究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创新、亲和力提升提供了新视角,拓展了空间,具有研究价值。第四,在研究内容方面,一是应加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内涵的研究,搞清楚“是什么”这个基础问题,进而搞清楚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形成逻辑,为实践研究提供准确的指导。二是应加强对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足的原因的研究,搞清楚“为什么”这个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研究出具体有效的提升措施,真正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三是具体到高校五门本科生思政课,不同课程的亲和力策略应该是不同的,应该结合具体课程的课程特点,开展实践探索和深化研究。尤其对于新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更需要高度重视,加强研究。

五、结束语

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完美结合。夯实理论基础,拓展实践探索,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思政课的多个构成要素上共同发力,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亲和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OL].求是,2020(17):4[2022-08-01]. http://www.qstheory.cn/qs/mulu.htm.

[2]  谢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3]  马忠.以话语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深层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136.

[4]  屈桃.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5]  郭亚如,陈俊钊.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几点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12):138.

[6]  邵西梅.主体间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3):101.

[7]  孟晓蕾.以“共情”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路径研究[J].大学(思政教研),2021(12):142.

[8]  张静,李苏婷.心理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与培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4):8.

[9]  吴潜涛,王维国.增强亲和力、针对性,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7.

[10]  燕连福,温海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关键在教师[J].红旗文稿,2019(10):21.

[11]  刘旋,周其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理论内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3):107.

[12]  芮鸿岩.高校德育亲和力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江苏高教,2018(1):86.

[13]  赵天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0(4):82.

[14]  蒙慧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提升研究[D]. 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8.

[15]  佘远富,李亿.以提升亲和力为导向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与实践[J].江苏高教,2018(9):99.

[16]  袁芳,颜吾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三重逻辑[J].中国高等教育,2019(21):23.

[17]  张敏雅,梁涌.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生成的四重逻辑及其提升策略[J].高教论坛,2021(3):11.

[18]  王红卫.新时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有效之道[J].理论观察,2020(11):147.

[19]  陈妍,洪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61.

[20]  吴太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四化融合”机制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2):105.

[21]  涂刚鹏.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四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69.

[22]  白显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把握的几重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7(4):17.

[23]  唐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及其内在逻辑研究[J].学术论坛,2018,41(6):170.

[24]  杨宝忠,詹妍.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34(3):122.

[25]  胡艺华.以“四个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9(8):50.

收稿日期:2022-08-11                                                          修回日期:2022-09-20

作者简介:郎君立(1977—),女,山东聊城人,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研究”(2017SJBFDY533);南京中医药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开放课题“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发展重要论述及其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研究”(2022XSX009);南京中医药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建设项目“两个课堂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NZYSZG202202);南京中医药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开放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性研究”(2022XSX008)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展望
国外城市休闲化研究述评及启示
近几年来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研究述评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