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基于高中班主任视角的学生管理路径探究

2023-10-12 09:18朱玉王颜颜
高考·中 2023年7期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立德树人

朱玉 王颜颜

摘 要: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班主任的角色发生转变,即从班级建设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路人。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如何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班主任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过程中,“立德树人”不仅是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还是管理内容的核心。本文将从管理与德育的融合出发,深入探讨当前的发展程度,明晰其中的实施原则,提出多元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班主任;学生管理路径分析

在新时期的高中教育中,传统的教育理念被打破。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班主任教师作为其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致力于将班级打造成德育的主要场所,打造成解决班级管理问题的主要载体。“立德树人”理念的合理引入既能让学生形成正向的人生信仰,又能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这也与高中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谋而合。然而,无论是日常的管理还是德育引导都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所以,教师要予以充足的耐心,一边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形成理论思考,一边将理论思考应用于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

一、管理工作与德育融合的状况分析

(一)先进性分析

1.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的主要任务便是学习,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成为班主任面临的主要问题。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陷入“唯成绩论”的陷阱中,即一切学习的内容都服从于考试需求,都是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久而久之,枯燥的探索方式无疑会让学生丧失新鲜感。为了将他们培养成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班主任教师积极引入立德树人理念,将管理工作与德育融合起来。基于两者的有效融合,学生不再执着于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先明确“我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哪些优势?”结合他们的人生信仰、人生目标,教师及时介入并鼓励他们将长远的目标划分为细小的学习目标。学生既能将学习融入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又能将学习视为一种实现人生目标的手段。当他们重构学习目标之后,将不自觉地参与班级管理,产生主人翁

意识[1]。

2.加强自我管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特点。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不难发现,受情绪波动的影响,他們中的有些人往往无法正确地纾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到身边人的正常学习、生活。在此过程中,教师借助立德树人理念,加强正向引导。区别于以往的沟通,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中实现观点的交换。基于一系列的德育渗透,学生既能正确看待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迎接,又能合理看待自己出现的种种情绪。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每一名同学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了解他们的志向和学习目标之后往往会有意识地关注他们的实践情况。通过有来有往的师生互动,学生逐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3.增强班级凝聚力

高中生的学习、生活都是在班级。因此,如何将集体赋予1+1>2的效果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学生不再将同学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而是致力于从整体的视角出发进行合作。目前,为了更好地贯彻团结、信任、责任等理念,班主任往往会开展大量的合作任务。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学生逐渐感受到信赖、尊重、服从的重要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个性被磨灭。借助班级委员会以及定期的主题班会,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班委会成员都能从近期开展的活动出发,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在有序的观点交换过程中,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管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也与集体意识的培养不谋而合。

4.践行优良班风学风

班风是德育内容的凝练与总结。班主任在制订班规之前会参考校训、校风、学风、教风。通过学校的“一训三风”与班级实际情况的结合,班主任制订精练具有指引意义的班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从整体的角度,从班集体的角度依托班风、学风形成相应的意志以及价值观,共同前进。积极、奋进的态度是可以感染人的。借助情绪上的熏陶,学生将形成内在的学习驱动力。此外,班风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依托学生的实践,教师亦可以适当地填充、删减班级的班规。

(二)现状分析

1.以班主任为核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班主任在开展日常的管理、引导工作时习惯于以自己为核心。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管理内容完全由教师制订,学生仅扮演服从者这一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自主管理被提上日程。因此,如果班主任教师“大权独揽”就会削弱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其二,从管理方式来看,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是班级管理中的管理者。与此同时,针对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一边用批评的语气指明其中的错误,一边否定他们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虽然不敢犯错误,但也与教师疏远了。所以,“以班主任为核心”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诉求。

2.重成绩,轻学习

目前,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存在一个共识,一切教学活动都服从于高考。然而,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管理理念已不符合高中教育变革趋势。一方面,班级管理并非单纯的管理工作,还包含在校学习阶段的多个方面的管理。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又能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习效果的考查、分析,不是单纯的成绩统计。通常,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大部分班主任会从分数出发,评估他们近期的学习状态。但是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来看,分数的高低不能覆盖完整的学习情况。所以,要想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还要从多方面进行观察、预估。

3.管理形式单一

当班主任将所有的精力倾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时就会形成一个新的问题,即管理形式单一。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首先会制订奖惩制度。从具体的奖惩内容来看,奖励均涉及成绩的提升,惩罚均涉及“违反了哪条班规”。虽然上述管理方式能够让学生服从班规,但这也无疑会浇灭他们自主教育、自主管理甚至是学习的热情。当他们产生情绪波动时不仅会丧失修正的意识,还会下意识地违反班规,形成逆反心理。因此,针对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班主任不能一概而论。

二、管理工作与德育融合的优化策略

(一)遵循多种原则

1.全面性原则

从前文的论述中不难发现,班主任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容易轻效果,重成绩,容易轻德育。要想解决上述问题,班主任首先要贯彻全面性这一原则。全面性与单一性对应,在日常的管理中,班主任将“立德树人”贯彻落实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而非针对某些环节象征性地使用德育要素。管理工作内容、种类繁多。因此,如何展开德育工作,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不同的管理环节成为班主任考虑的主要问题。结合多个环节的管理任务,教师一边调动自己的管理经验,一边研究德育的理论基础,通过多个环节的整合,一个完整的、详细的德育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区别于以往的管理模式,学生既能提升智育效果,又能实现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也与新时期的高中教育理念不谋而合[2]。

2.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旨在让德育工作融入实践。一直以来,班主任主要依靠说教的方式指明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然而,从实际的引导效果来看,单纯的口头说教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及诉求。与此同时,任何一个问题都并非表面现象,针对形形色色的问题,班主任首先要身体力行地践行德育,明晰其中的内涵,形成自己的思考。其次,在日常的引导与管理中,教师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性的班级活动,学生逐步体会班集体、凝聚力等词汇的重要性,尽己所能地为班级赢得荣誉。

3.因材施教原则

每一名学生都是立体的个体,受诸多要素的影响,他们的性格、擅长之处、兴趣点均是不同的,因此,要想贯彻落实德育,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多样性。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部分班主任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着构建观察档案。在档案中,德、智、体、美、劳均是其考察的主要对象。经过一系列的观察,教师发现,有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较高,具备良好的劳动观念以及自律意识。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较低,不具备劳动观念或自律意识较差。针对形形色色的学情,教师在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基于个体差异,教师予以公平、平等的关怀,在民主、和谐的沟通中,学生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分享自己的疑惑之处。

(二)路径分析

1.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班主任要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将德育要素融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就要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基于“因材施教”理念,教师绘制全面的观察表格。通过学习状态、学习态度等多个维度的观察,学生的情况变动一目了然。学生的状态是立体的,单纯的行为观察不足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因此,班主任往往还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情。首先是单独沟通与交流。一直以来,班主任经常维持一个威严的形象,久而久之,学生不敢且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了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构建起一个民主、和谐的沟通平台。在此过程中,学生一边分享自己的困惑之处,一边传递自己的情绪。经过有来有往的师生互动,学生可以形成正向的人生信仰,明晰自己的发展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门槛降低,为了增加德育的全面性,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还要加强课下时间的引导,扩大德育的覆盖面。针对最近发生的时事热点,教师一边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一边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依托“文明上网”等班会内容,学生既能明晰互联网信息的特点,又能将线上资源转化为学习资源[3]。

2.优化班级干部团队,形成良好管理体系

在新时期的高中教育中,班主任不再是唯一的管理主体。在此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已成为班主任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一个科学、高效的班干部团队必不可少。在日常的管理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班干部的选举、管理与监督。其中,在选举阶段,教师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选出最终的班干部人选。区别于以往的选举方式,整个选举的过程均在班级内进行,保证选举的透明度。在班干部管理阶段,教师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其一,在监督机制的制订中,班主任致力于避免班干部与普通学生的冲突。通过主题班会、意见箱、总结会等多种反馈渠道,学生既能了解班干部的工作范围,又能在后续的反馈中分享自己的意见。其二,在班干部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遵循差异化的管理理念,根据不同的职位,制订不同的管理方法。学习委员以及各科的课代表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当他们的成绩出现大幅的下滑后,教师要及时介入,了解其中的缘由。针对体育委员、文艺委员等综合性较强的职位,教师施行一学期一更换制度,即每一名学生都有更多的竞争机会[4]。

3.树立德育榜样,营造学习氛围

如果说班风、班训的职责是规劝,是监督,那么榜样的作用就是激励。为了贯彻“立德樹人”理念,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有学习、努力、进步的方向,教师要树立德育榜样。由于德育的内容广泛,所以德育榜样也并非一人。在日常的管理与引导中,班主任应重视言传身教,将自己视为学生的德育榜样。通过一系列的言传身教,他们能够形成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与此同时,高中生具备较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针对这一情况,在学生间寻找德育榜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促进良性的竞争[5]。

结束语

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心理诉求,为了将他们培养成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班主任首先要明确班级管理的范围和定义。在新时期的高中教育中,班主任不再是单纯的管理者,还是学生的引导者。高中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在开展引导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借助良好的管理体系,学生既能在班风、榜样的激励下提升综合能力,又能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集体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清霞.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学生管理路径探究[J].华夏教师,2022(26):34-36.

[2]孟呈祥.高中班主任提升学生管理效率的策略[J].科普童话,2019(12):123.

[3]柏佳孚.立德树人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2,38(2):40-41.

[4]兰国伟.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班级管理与德育的结合[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2022:81-83.

[5]范文玲.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班级管理与德育的结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2(4):150-152.

猜你喜欢
高中班主任立德树人
互联网环境下高中班主任如何应用新媒体手段构建高效的班级管理系统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中班主任积极开展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激励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