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华
【摘要】深度教学是指教师借助教學情境,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知识符号的学习,进入内在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注重挖掘知识内涵的一种教学形式,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总结深度教学的含义以及深度教学的意义,运用案例分析法,从创设教学情境、整合学习内容、精心设计追问、组建合作小组、扩展数学知识、完善总结评价等角度出发探究得出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有效优化路径,旨在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生态环境,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有效策略
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深度思考,其是在深度教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仍有部分教师秉持着传统的教育理念,侧重于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思维的发展,致使教学只流于表面,并未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以“深度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最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与学科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一、深度教学含义
深度教学代指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三方面出发,根据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以及思维能力水平开展的促进其深度学习发生的一种教学方式.首先,从教学目标上进行分析,区别于浅层教学,深度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挖掘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在开展深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数学语言及数学符号的深层内涵、本质规律进行深度把握,建立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把握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有效实现学科知识从单一维度向多维度的突破;最后,在教学过程方面,深度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思维活力,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帮助其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实现自我发展.
因此,深度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生的有效手段,“教”是为“学”而服务的,教师应严格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帮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二、开展深度教学的意义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中强调:所有有深度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深度教学策略,能够突破传统一言堂、灌输式的浅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教师深度的指引下思考知识的本质及内涵,促使其通过积极参与、体验探究获得发展,把握学科的本质以及思想方法,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与此同时,深度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使之触及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热情,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所存在的状态低迷、学习积极性较低等问题.
由此可见,开展深度教学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重视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目标的考量,从而构建深度教学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开展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已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为实现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教师应从为知识而教转变为为知识和能力、思维而教,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壁垒,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开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优化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借鉴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情境能够起到唤醒学生已有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积极作用.在深度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趣味故事、科普视频、动态影音等方式,构建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深度学习的开展提供良好平台.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为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克与千克相关知识点,并且能够在具体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借助“曹冲称象”这一故事进行导入,并为学生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学生重温“曹冲称象”这一故事的梗概,并对故事中的称重、重量等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可以顺势引入克、千克及吨这些基本单位,唤醒学生的深度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克与千克混淆的情况.对此,教师同样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曹冲称象”这一手段,引导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天秤,独自探索500克砝码、1千克砝码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深化“1千克=1000克,两个500克为1千克”的概念.在良好的自主探究氛围下,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动手操作能够进一步感受不同物品的重量,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
因此,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突破传统单一化教学模式的桎梏,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通过自主探索深化所学知识,在教师提供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进而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二)整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度理解
为实现深度教学,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更加全面、深度的把控,对其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深度挖掘、灵活运用,帮助学生明晰思维逻辑,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如上,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整合,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三)精心设计追问,促进深度学习生长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在深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突破传统单一化的提问方式,重视对学生的追问以及学生思维的生成,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帮助其在深度思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深度学习的生长.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为例,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以及对三角形的了解,尝试自主动手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此过程中,由于经验较为有限,大部分学生可能会采取测量的方式,但此种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值准确性有待商议.这时,教师应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了更清楚地测量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可以将三角形拼接成一个我们较为熟悉的图形呢?”在教师的指点下,学生提出可以将两个三角形拼接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接下来,教师继续追问:“大家回忆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图形特征,该怎样运用其内角和的计算方式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进行三角形的拼接,并将其组合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然后发现这两个图形的四个角都为直角,每一个角都是90°,所以其内角和应为360°,若将其拆分为两个三角形,则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应为180°.在此基础上,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生长,教师也可以继续追问,引导学生自主探寻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度数,深化其对图形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因此,有效的追问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通过层层问题的驱动将学生引入深度思考,最终促进其深度学习的发生.
(四)组建合作小组,提供深度学习契机
合作学习是教育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深度教学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合作学习理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共同探究教师所提出的任务,为深度学习的发展提供契机,促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为例,在本课学习中,学生接触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法以及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在讲解完毕基础性任务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组织小组合作,并布置“测量校内绿化面积”这一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富有趣味性的任务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合作之中.在实践过程中,组员可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出面积测量的多种方法,比如:将校内绿化区域进行划分,单独测量每块绿地的长、宽,还可以将形状相似的图形拼接在一起,组成便于计算的图形,然后计算面积,也可以将形状相似的图形整理分类,单独计算并相加在一起求得总面积.在合作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各组学生分享本组的计算方法,在良好的氛圍下促使学生吸收他人学习经验,提高自身学习水平.
因此,合作学习模式的设计能够打破传统孤立性课堂的僵局,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意识,最终在深度学习中获得成长.
(五)扩展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之中的常见问题,为其未来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深度教学之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关联,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拓展,为其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练习题目,实现深度教学,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强化理解,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这一课为例,本课的重点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以及比例的应用意义和性质.在课程开始前,教师首先出示自己打印的两组照片,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看一看这两组照片有哪些不同.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并提出:“两组照片内容相同,但是大小不同.”之后,教师就可结合学生的答案引入比例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比例知识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为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中国地图及世界地图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中的比例尺,并利用工具测量地图中各地到各地之间的距离,运用比例知识尝试计算具体数值.知识的扩展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比例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感受用比例绘图的便捷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鼓励大家利用比例的性质自主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如:在地图中温州到杭州之间的长度为15cm,比例尺为1∶3000000,温州到杭州之间的真实距离为多少?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愈发深入,也能有效深化比例知识.
因此,知识的扩展能够帮助学生深度挖掘所学内容,探求知识本质,感知数学在生活之中的重要应用,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深度教学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
(六)完善总结评价,强化深度教学质量
完善的总结与评价是深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强化深度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浅层教学之中,部分教师忽视了评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无法从评价中有所收获.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进而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因材施教,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取得进步与成长.
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这一课为例,通过本课的知识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分米、厘米、毫米这三种基础性的计量单位,并且能够在具体情境之中进行应用.在基本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价,并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环节,提出自己在本课所学之中存在的疑惑以及获得的进步.在此环节,部分学生可能会提出自己在学习之中容易将分米与厘米相混淆、在单位换算中对单位名称的记忆存在疏漏等问题.针对学生的反馈,教师可及时调整深度教学方法,为学生增设实践环节,鼓励大家通过动手测量,亲身体验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关系,让每名学生都能够通过实践的方式获得进步,及时掌握并夯实基础知识.与此同时,为切实强化深度教学质量,教师也可以设计“意见箱”,鼓励学生向箱内投放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困惑以及想参与的数学游戏,从而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便于对深度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
因此,对总结与评价的完善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活动与评价环节孤立的局限,使评价嵌入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强化深度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深度教学模式,能有效助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促使其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通过积极探索、交流思考探寻知识的本源,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有效提高自身核心素养,为后续参与初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子斌.深度教学理念的教学过程观下的数学课堂构建[J].名师在线,2021(36):41-43.
[2]马凤梅.深度教学下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J].知识文库,2021(23):40-42.
[3]于迎春.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2):48-49.
[4]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