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伟
【摘要】将游戏情境融入课堂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学者探索改良传统教学模式的新成果.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小学教学,可以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核心素养的培育均有积极影响.文章以游戏教学法的主要原则为论述基点,在全面介绍游戏教学法应用价值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 言
游戏既是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正如著名哲学家席勒所说:游戏冲动是人类三大冲动之一,艺术的本质源于“审美游戏”.游戏和人类活动的密切关联,是其发挥教育教学作用的根本原理.随着教学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当代教育学者相继提出游戏教学法的主要实践原则,了解这些原则有助于游戏教学的有序开展,以及游戏教学预期作用的最大化发挥.
一、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一)结合学生认知特点
小学数学教师对游戏教学的应用,不宜模板化、形式化,而是要结合各年级学生、不同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所侧重的选择和设计.总体上看,小学年龄段群体的认知能力发展,基本处于由具象思维向逻辑思维不断完善、过渡的过程中,但小学高、低年级的表现特点也有所不同.比如,一、二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完全处于萌芽状态,对这些学生开展游戏教学时,教师应特别注重游戏情境的直观逻辑性,特别是在设计游戏机制时,应主要采用“由A直推B”的简单逻辑链,从而夯实学生的抽象思维根基;而在对五、六年级学生开展游戏教学时,教师则应避免过于简单的游戏情境设计,以免使学生产生倦怠情绪,应适当以多条逻辑链彼此穿插的方式强化游戏教学的挑战性.
(二)立足教材规划内容
寓教于乐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乐”,而在于“教”,所以在将游戏元素融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特别注意游戏的形式、风格、内容,必须紧密契合教材内的相关章节.一方面,游戏挑战的重点应与当期课程的教学重点基本重合,确保学生能够在游戏活动参与中切实提升常规应试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整体游戏情境应当实现对教材大、小知识点的全面覆盖,以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同步完成对所学课程知识脉络的清晰把握.要达成以上两点,教师需对数学课程知识点,按照彼此关联的紧密程度和单个知识点的逻辑复杂程度,进行二次游戏设计.
(三)创新趣味游戏情境
“乐”的存在,是游戏教学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优势,因而在游戏情境的营造上,教师还应特别注重教学游戏的趣味性.相比其他年龄段群体,小学生对游戏活动的喜爱,更加趋近人类天性.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情境,可以使小学生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在游戏中,小学生会执着地学习和游戏环节相关的知识;反之,仅有挑战性而没有趣味性,甚至在过程中充斥单调说教的游戏,则会令小学生早早“退场”.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情境时,应特别选取一些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背景材料,例如:针对城市小学生的游戏情境设计,教师可以将游戏背景假定为乡村、山林,强化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探索欲;针对农村小学生的游戏情境,教师可以先行营造一种高楼建筑鳞次栉比的都市气象,进而在这种陌生而有趣的环境下,引导学生展开游戏冒险,在解决一系列游戏难题的过程中,自然渗透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解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价值体现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性格与心理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因此,大部分小学生表现出活泼好動、好奇心旺盛甚至淘气贪玩的性格特点.与其他科目相比,小学数学中通常涉及一些逻辑性、概念性较强的知识.因而对于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难以直观认知的概念过多,思考过程所要求的瞬时注意力水平较高,因而特别需要趣味化的少儿娱乐元素来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数学教学中的这一难题.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教学不仅能够带领学生体验新鲜有趣的游戏过程、提升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魅力,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当中.
(二)有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对于刚刚进入系统性学习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所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特征,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这一学科的学习难度.通过调查走访可以发现,与英语、语文等其他小学主要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活跃度存在明显不足.调查数据显示,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一方面顺应了学生对于色彩多元、动态化、形象化事物的好奇天性,使学生在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主观积极性,使师生间的课堂互动有序而不失活泼;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整个班级范围内形成一股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热潮,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科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热爱.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活动,能够在课程内容与游戏内容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具体的游戏环节中,从而有效降低一些概念、公式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数学知识的速度和效率.特别是在课程导入、课堂教学以及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游戏教学法能够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帮助学生进入左右脑交替运行的兴奋状态,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实际的学习效率.游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并在后续对知识点的复习与应用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记忆切入点,使学生在巩固、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持续影响下,一些教师仍存在过度重视学生考试成绩、轻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问题.对学生应试能力的盲目追求,使得数学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在这样的教学氛围当中,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受到忽视、个性发展受到制约,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对于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引导和启发效果.为提升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教学往往通过小组竞争、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将会比以往更加频繁、活跃,学生间的合作也会越发默契.通过游戏教学,学生能够在教师、同学面前更好地展现自我,从而极大地提升自信心与人际交往能力.而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配合,逐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组织能力以及领导能力,最终带动多重学科素养、思维素养乃至健康人格的有效养成.
(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通常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单方面讲授知识点并演示公式的推导与运用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被严重忽视.因此,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状态,难以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游戏元素吸纳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系中,显著拓宽了教师构建数学课堂的认知视域,以现代化手段完成了对“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理解游戏规则、参与游戏教学以及回顾和总结游戏教学成果的过程中,学生的优势可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内在潜能也可以在游戏教学中得到充分挖掘.可以说,“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例析
(一)深刻把握教学目标,提升游戏教学实效性
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开展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并运用基础的数学技能,逐步掌握未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培养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与数学实践能力.为实现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与升级,教师应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审视和自省,树立对游戏教学法的正确认知,提高自身对游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教师有必要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游戏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在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万以内数的数法、读法、写法,掌握数的大小、顺序以及数位的含义,并对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产生初步认识.为此,教师可在完成课程知识的讲解后,通过竞赛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在游戏准备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以往的数学课堂学习表现,本着各组整体实力趋近、组员能力互补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由小组成员自主开展对本章节知识的学习、分析活动.在游戏进行中,教师利用抽签的形式在每一小组中随机选取代表参加比赛,比赛的内容既可以是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也可以是万以内数的排序和比较.通过比赛的方式,教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帮助学生收获丰富的数学知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感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合理设计游戏方案,提升游戏教学适用性
教师在利用游戏教学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不仅要确保游戏教学与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相一致,还应提升自身对游戏教學法的灵活应用能力、提升游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适用性.首先,在游戏教学方案的制订环节,教师应以教学目标和教材大纲为出发点,注重游戏设计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设计出既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游戏方案,确保学生在游戏教学环节能够学有所得.其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小学生这一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水平.为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持续的观察和分析,在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设置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游戏规则,并根据学生反馈和游戏教学实际效果适当调整游戏难度,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游戏教学的适用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钟表”一课时,学生应初步认识钟面以及钟面指针所代表的含义.由于时间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部分学生表示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难度较大,一些学生甚至难以区分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为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游戏难度上的调整.教师可以事先在黑板上画出钟表的轮廓、标出钟面上的十二个数字,并安排一名学生扮演钟面上的“时针”,请该学生随机用手臂指向一个数字,接下来请其他学生猜一猜“现在的时间是几点”.在利用简单的游戏方式帮助学生对时针产生初步认识后,教师可以逐步提高游戏难度:在钟面上添加“分针”,带领学生先读出时针所指时间,再读出分针所指时间,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认识钟面,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时间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三)灵活安排课堂活动,提升游戏教学全面性
调查显示,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往往缺少对游戏活动的统筹安排,导致教学过程出现课堂秩序紊乱、课堂节奏难以掌控的现象.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与游戏教学相关的课堂活动安排,应遵循适度原则.为避免课堂秩序失控、切实发挥游戏教学法的潜在教育优势,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课堂游戏与课堂教学的内在关联,特别要明确如下一点:游戏教学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环.游戏教学的设计与安排,应与课堂节奏相一致,既不能过于短促、流于形式,也不能太过冗长、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此外,在课堂实施游戏教学及学习小组自主体验游戏环节时,教师还应注意游戏的设置范围与总体覆盖面,尽可能兼顾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如无法在一次游戏教学活动中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则可以在多项游戏教学中分批次、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依次参与游戏,避免出现因游戏教学设置不当造成的部分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
(四)充分尊重学生地位,提升游戏教学功能性
一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都建立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在实施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充分释放学生群体自身蕴藏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有明确课堂主体,才能够有效开展游戏教学,充分发挥游戏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规律运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的讲授时,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已学知识对本节课的游戏教学进行整合式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此前所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高度”这一新变量,自然展开对长方体、正方体的数学描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对四边形由平面向立体的变化过程进行直观的游戏型演示,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立方体的认识.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将建立起动态、系统的数学几何思维框架,并初步了解数学公式推演的关键在于变量、运算方式的逐层叠加.
总 结
综上,游戏教学法的存在,为中小学教师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提供了新颖、科学的施教方向和课堂构建方法.规范的游戏教学实践,不仅显著放大了数学本身的学科魅力,而且通过彰显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大幅拉近了数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数学教学更有效率.为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稳步提升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游戏教学法在数学各版块教学中的特色化应用方式进行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罗敏文.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94-195.
[2]张建婷.思考游戏乐趣,提高课堂效率———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12):53-55.
[3]饶秀珍.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学园(教育科研),2012(14):155.
[4]陈式云.浅谈新背景下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67.
[5]杨金瑞.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4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