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霖
在中国四大古桥中,洛阳桥恐怕是其中最独特的一座了。第一次听到洛阳桥的时候,人们都会以为这是一座建在河南洛阳的橋。其实,这座桥不在洛阳,而是在与洛阳相隔千里之远的福建泉州。
泉州的洛阳桥始建于宋代。皇祐五年(1053年),北宋名臣、时任泉州知州的蔡襄开始主持修建洛阳桥的工程。当桥开始修建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洛阳江海口的狂潮急水,传统的建基方式根本不适用于这一水利条件复杂的江海交汇处。造桥的工匠与蔡襄商讨之后,决定采用全新的“筏形基础”。通俗来说,就是桥墩两边都造成尖的,像一个船的两端,这样可以减少海浪和江水对桥基的冲击。
桥梁修建好以后,如何加固它也是一个难题。蔡襄结合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最终采用了“种蛎固基”的方法。通俗地说,就是在桥下大力养殖海蛎等水生物,因为海蛎会吸附在桥墩上,它们的分泌物和尸体可以将桥墩的石头牢牢地凝固在一起,这一方法使得洛阳桥在潮涨潮落中屹立不倒。
然而,采用养殖海蛎作为加固桥墩的手段最让人头疼的问题竟然是“防盗”!洛阳桥下的海蛎自桥梁建成开始,就频频遭到盗挖。北宋元丰年间,就曾有官员上奏,请求朝廷下令将盗挖洛阳桥海蛎的人判处两年监禁。
洛阳桥的修建历时将近7年,耗费1400万两白银。建成后的洛阳桥长约1200米,宽约5米,拥有桥墩46座,雄伟无比,这座跨江接海、巍峨宏伟的大石桥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跨海大桥。
洛阳桥之所以称为洛阳桥,原因就是它上跨洛阳江出海口。洛阳江的主干流发源于福建泉州的朴鼎山南麓,最后注入泉州湾。洛阳江之所以叫洛阳江,也有其渊源:相传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使得西晋京都洛阳的许多世家大族南渡至泉州附近,发现该河周边的风景和洛阳有些相似,该河遂得名洛阳江。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洛阳桥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了一层特殊的寓意。
洛阳桥建成之后,不少文人墨客都曾作诗赞颂。比如两宋之交的理学家、曾当过朱熹老师的刘子翚就为洛阳桥作过诗,首联便说到:“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度瑶琼。”这既写出了洛阳桥如虹的气势,又道明了洛阳桥为两岸百姓带来的福祉。南宋后期,文坛领袖之一的刘克庄曾为洛阳桥写过诗:“面跨虚空趾没潮,长鲸吹浪莫漂摇。”这是赞颂洛阳桥的雄伟。
而另外一首看起来比较有趣味,诗中结尾写道:“乍见桥名惊老眼,南州安得有西京。”西京指的是宋代三京之一的西京洛阳,宋代以东京开封府(开封)、南京应天府(商丘)、西京河南府(洛阳)为三京,只不过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三京早已落入异族之手,诗人虽然表达了自己初见洛阳桥时的意外之感,也折射出了对南宋朝廷前途未卜的担忧与惆怅。
洛阳桥也是中国四大古桥中距离台湾省最近的一座了,诗人余光中曾参观过洛阳桥。据说,他以83岁高龄耗时1个多小时、用了1060步走完洛阳桥。回去之后,老诗人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写出了《洛阳桥》这首诗歌:“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最后是我,晚归的诗翁……少小离家,回首已耄
耋……”
一篇《洛阳桥》道尽了游子的心声,承载了游子的几多乡愁!
(摘自《知识窗》,有删节)
总评
文章题目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行文。主体部分先后写了洛阳桥艰难的修建过程、艺术成就、得名的由来及文化价值。期间综合采用列数字、作引用、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增强了说明的力度。同时,引用了传说、故事及诗句等,增强了语言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