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莉 李月华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及信息传输效率,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对于教学来说亦是如此。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推进,学生素质的提升被列为现代教学的重点,以提升学生能力、减轻学生负担、优化教学进程为核心的“双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此模式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重新设计教学模式,变更教学重点,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而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文章主要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背景;“互联网+”技术;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3-0082-03
作业是小学教学中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有效的课后作业练习能够帮助他们巩固课堂知识,检验学习中的不足,让他们的知识框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而对于教师来说,作业能够帮助他收获有效的知识反馈,得知在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纠正方法,进而提升教学模式与学生间的适配性。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放大这一优势,让教学模式更适应课堂教学。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趣味性
趣味性是小学教学阶段教师设计作业所要考量的第一要素。因为在课后学生缺少教师监管,在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容易分散注意力,如果作业趣味性较低,作业完成度必然下降。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数学作业多以量化练习为主格调,通过反复的计算、应用题练习,让学生来熟悉知识框架,提高数学技能。但是实际上效果并不佳,因为学生在长时间的重复练习中丧失新鲜感,对知识的记忆会陷入固定框架中,虽然能够掌握知识的初级用法,但是一旦运用场景发生变化,就会显得手足无措,难以进行灵活变通。这并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反而会极大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不符合以能力提升为中心的“双减”教学理念。
(二)属性值单一
作业作为学生能力提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提升产物,它的价值是多样化的,它应该兼具巩固夯实、提升进阶、反思总结、思维拓展等多种功能。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学情有针对性地选定方向,如此才能发挥价值。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中“分数为先”的理念影响,在教学中过于看重学生的分数提升,作业也随之变成了学生提升分数的工具。大部分的作业与生活场景脱离并且不具备实践价值,导致知识缺乏“真实感”,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同时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质提升。
(三)操作性较低
操作性是考量作业是否符合学生发展实情的重要标准,其主要界定方式是考量作业的难度设计是否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匹配。操作性高的作业能够精准匹配学生的能力弱项,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的作业设计都不达标,因为教师习惯采用一套作业标准去面向所有的学生群体。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作业过于简单,那么优等生“吃不饱”;如果作业过于复杂、难度过大,那么中等生和学困生“跟不上”。这样的两极分化情况让教师左右为难,很难找到平衡点。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问题会越积越多,能力缺点会越放越大,知识断层会让学生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不利于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并且会加重学习负担。
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所在
(一)趣味性
趣味性是“互联网+”技术最为明显的优势所在。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能够得到多样化的教学开展方式。例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板书的形式展现,但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这些教学手段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具象化展示。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就可以将这些拆解作业的手段,以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远端传递,通过具象化的视频、图片来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互联网+”技术与生活挂钩,融入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将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拉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以极大提升教学效率。
(二)多元性
“互联网+”技术的多元特点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云端数据的加持让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找寻教学变化的多种可能。教师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夠对教学进行立体化全面的分析,而后合理更变教学模式,通过录像、数据分析等功能,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有针对性地找寻出学生的优缺点,提供精准的教学反馈,不断提升教学模式与学生间的适配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素质发展,将数学课后作业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
(三)针对性
“互联网+”技术的数据分析功能是能够为现代教学提供助力的。“互联网+”技术可以通过云端记录学生课后测验的成绩、临堂问答的表现、阶段性考试的分数等,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分析能力弱项,让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总结集体问题、个别问题。教师在得到这些数据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水平为出发点,对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同时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对学生进行分层,利用因材施教理念来提升学生的能力,进而让学生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一)运用“互联网+”技术,增强作业趣味性
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要想迎合“双减”理念,那么兴趣的激发是重中之重。兴趣的激发意味着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积极性能够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就会投入更多的思考,在作业完成中拥有更多的个人思维,进而提升学习能力。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倾向,将作业与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习惯相联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1]。
例如,在讲解“四则运算”这一节内容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用运算题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量化的训练。当“互联网+”融入课后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对这一过程进行改善。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与四则运算有关的动画片,如《小熊归家》。在动画片中,小熊因为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在路上见到了许多小动物,每个小动物都会出一道四则运算题目来让小熊解答,只有解答正确,才能够找到回家的方向。教师可以通过远程传输的方式,将这个动画片传送到学生群内,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观看动画片来进行问题解答,根据动画片的剧情进度来回答一个个问题。在这种作业模式中,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被动画片的剧情所牵动,剧情递进间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能使学生想要快速解决问题推动剧情。这样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内在动力是较为充沛的,并且能够拥有较为活跃的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嫁接一些数学绘本、卡通书、学生感兴趣的运动等元素,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为方向,通过互联网来放大兴趣元素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这样能够极大提升教学效率,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达到减负目的。
(二)运用“互联网+”技术,融入实践元素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忽略了数学的实践价值,大部分的作业都是围绕“书面题目”进行设计,这就会衍生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对知识产生“刻板印象”,认为特定的知识只能够运用到特定的知识场景中,一旦知识运用环境与生活发生关联,就很难举一反三。同时,大量的书面作业也会降低学生的思维活跃性,难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应思考将实践元素融入作业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和观察,学习数学知识,以促进学生的能力进阶和发展。
教师可以采用互联网微课的形式来进行课后作业设计。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这一节时,“三角形”作为一种常见图形,不仅有数学意义,其性质还为现实的建筑业、手工行业提供了依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质,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微课在课后向学生发送问题,在帮助学生预习完课程后,利用互联网微课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稳定性的案例,并分析三角形是如何参与其中的,同样,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在生活中广为应用。又如,在讲解“概率”这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摸奖”作为知识传输的蓝本,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小摊位摸奖来分析其中的中奖概率,以微课的形式展现这一生活现象,而后提出相关的问题作为课后练习作业,同时让学生参与调研,以学校周边的小摊位摸奖为媒介,以概率分析为方向,分析概率知识在其中的应用,并得出各个摸奖活动获奖的概率。以这种生活化的途径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用“互联网+”技术来添加生活化元素,能够极大提升数学作业的延展性,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建立较为生动全面的数学模型。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够激活个性化思维。
(三)运用“互联网+”技术,合理进行分层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质量,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质的提升,分层教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运用分层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教学中作业难度与学生能力水平不符的问题,让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发展。要想合理地进行分层,教师就需要了解最为客观的“情报”,包括学生课堂问题回答情况、临堂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测验成绩等[2]。教师通过“互联网+”技术,调取学生的日常学习数据,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A类对应班级中的优等生,B类对应班级中的中层生,C类则是班级中的后进生,而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
例如,在开展“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三个阶层学生能力差异,对题目的难度进行递进式的设计。C类的学生群体要做的是掌握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同时能夠将书本上的简单例题熟练掌握,再通过做一些简单题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B类的学生则要通过进阶的题目和题干中的条件变化来进行适度的思考,通过一个条件的隐藏来灵活地进行变通。A类学生除了上述的题目外,他们还要进行一些能力拔高的训练,以有难度的题型为主,完成能力的进阶。而在题目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分层的隐蔽性,将题目以“基础题、选做题、进阶题”命名,运用微课来记录相关的知识点,在课后通过微信群传输,辅助学生来解决难度题。在对这些题型进行讲解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以基础题和选做题为重心,进阶题为延伸,通过基础题和选做题解决学生集体化问题,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所在,并通过电子白板进行记录;将进阶题放在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完全攻克,让B、C类学生也能够看到知识的不同应用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在分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分层要有隐蔽性,过于明显的分层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的长期进步和能力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放大“互联网+”技术的优势,针对学生进行有效作业设计,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进阶,进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陈伟.“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及优化[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9(9):57-58.
高香琴.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3):11-13.
作者简介:李晓莉(1986.7-),女,甘肃武威人,任教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实验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荣获凉州区“优秀教师”、凉州区“教学质量标兵”。
李月华(1972.11-),女,甘肃武威人,任教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实验小学,一级教师,专科学历,2020年荣获凉州区“优秀班主任”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