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何宗英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云南曲靖 650000)
脑瘫是引起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患儿表现为病侧姿势异常,包括运动障碍、运动控制障碍、平衡功能异常等,严重影响其骨关节发育[1]。肌内效贴是一种不含药物成分的贴布,将其贴在体表,可产生生物力学及生理学效应,发挥缓解疼痛、抑制痉挛、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异常姿势、加强感觉输入等作用[2]。中医将小儿脑瘫归为“五软”“五迟”等范畴,针灸在该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而电针是在普通针刺治疗基础上增加电刺激,能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起到调节神经递质的作用,改善脑部功能[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2月收治的100 例脑瘫患儿为对象,分析电针联合肌内效贴在其康复中的作用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 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脑瘫的临床诊断标准[4];(2)能听从并理解指令,配合相关的治疗及训练。排除标准:(1)入组前3 个月内接受过手术治疗;(2)伴有其他脑部疾病或颅脑外伤;(3)伴有外伤史;(4)伴有其他先天性疾病。本研究通过了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患儿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同意。按照患儿的住院时间排名,将单数50 例设定为研究组,双数50 例设定为对照组。研究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2~9 岁,平均年龄(5.55±0.25)岁;身高90~115 cm,平均身高(102.63±12.28)cm;体重13~20 kg,平均体重(16.69±2.93)kg;病侧分布:左侧33 例,右侧17 例。研究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2~10 岁,平均年龄(5.56±0.24)岁;身高为90~116 cm,平均身高(103.02±12.30)cm;体重13.5~20 kg,平均体重(16.98±3.01)kg;病侧分布:左侧32 例,右侧18 例。两组患儿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采用肌内效贴治疗。(1)“I”形贴布法改善胫前肌收缩:将肌内效贴固定于患儿胫骨外侧上1/3,向内外侧延展,止于足背处。(2)“Y”形贴布法促使小腿三头肌放松:协助患儿取俯卧位,使其充分背屈踝关节,将肌内效贴固定于足跟部,沿腓肠肌肌腹延展,止于腘窝下。每24 小时更换1 次肌内效贴,连续治疗3 个月。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1)取穴:头针:四神聪、颞三针、智三针。体针:弛缓型患儿取手三里穴、足三里穴、血海穴,手腕下垂患儿加阳池穴、后溪穴,下肢膝软患儿加申脉穴、绝骨穴、膝眼穴,手握无力患儿加三间穴、液门穴;痉挛型患儿取曲池穴、少海穴、天宗穴、风市穴;手足徐动型患儿取太冲穴、外关穴、曲池穴。(2)操作方法:采用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贵州安迪药械有限公司,黔械注准20182270011,规格:0.35 mm×25 mm),刺入穴位后反复捻转,直至患儿感觉酸、麻、胀气,连接6805-A 电针仪[汕头市医用设备厂有限公司,粤食药监械(准)字2013 第2260499 号],设置电针频率为60 次/s,持续30 min。每周治疗3 次,连续治疗3 个月。
(1)平衡功能:治疗前后,采用Berg 平衡量表(BBS)[5]对患儿进行评估,量表包括独自站起、坐下、闭眼站立、转移、双脚行走等项目,总分21~40 分提示患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在辅助下步行;总分41~56 分提示患儿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步行。
(2)运动功能: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6]对患儿进行评估,量表包括A、B、C、D、E 共5 个区,其中A 区为翻身、卧位,计51 分;B 区为坐位,计60 分;C 区为跪、爬,计42 分;D 区为站立,计39 分;E 区为跳、跑及步行,计72 分;总分264 分。分数越高,说明患儿在某一个区的运动功能越好。
(3)肌张力:治疗前后,通过跟耳试验、左右两侧足背屈角、股角对患儿进行评估。①跟耳试验: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双脚尽可能地向同侧耳朵靠近,保持骨盆不离开床面,测量其足跟及髋关节连线与床面的角度,该角度过小说明肌张力高。②足背屈角:协助患儿取仰卧位,检查者用手握住其小腿及足跟的位置,并使双足向小腿方向背屈,测量足背与小腿角度,该角度过大说明肌张力高。③股角:检查者握住患儿膝部,使下肢伸直并缓慢拉向两侧,测量两条大腿之间的最大角度,该角度过小说明肌张力高。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BBS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的BB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BS 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BB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BB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GMFM 评分及总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GMFM 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研究组的各项GMFM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GMFM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GMFM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两组的跟耳试验角度、足背屈角、股角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肌张力指标水平均改善,且研究组的跟耳试验角度、股角均大于对照组,足背屈角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肌张力比较[(),°]
表3 两组肌张力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运动障碍是脑瘫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若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会对其肌肉、骨关节等发育造成影响,导致患儿出现机体运动残疾。目前,临床尚无治疗脑瘫患儿运动障碍的特效方法,多通过异常姿势矫正、针对性运动训练等改善其运动功能。肌内效贴在运动防护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可通过对组织产生牵拉力量,结合肌力学及生物力学的原理,实现对肌腱、筋膜的矫正,以强化肌肉功能;并可提升感觉的输入性,减轻肌肉痉挛的相关症状,改善肌肉张力[7]。由于脑瘫患儿普遍肌张力较高、力量弱,因此,能够改善肌张力的肌内效贴在其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8]。肌内效贴技术能帮助患儿重新建立或纠正肌肉与筋膜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提升其对运动的控制效果[9]。
虽然肌内效贴的应用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有一定效果,但康复时间较长,临床还应考虑联合其他干预方式,以增强治疗效果。中医对脑瘫的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是针刺,可通过对疾病相关穴位进行刺激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因此,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在脑瘫患儿运动障碍治疗中的运用逐渐增多。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BBS 评分、各项GMFM 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跟耳试验角度、股角均大于对照组,足背屈角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脑瘫患儿采用肌内效贴联合电针治疗能提高其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并改善高肌张力状态。脑瘫可归于中医的“五软”“五迟”范畴,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造成体内瘀阻、肝肾脾虚,而致发病[10]。头部针刺能促进患儿脑部细胞功能代谢及神经元网络重建,且头部是气血汇聚之处,通过针刺可有效促进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9]。中医学认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人体的十二经脉均集中于头部,对应脑瘫的发病部位,针刺头部穴位可对经脉和穴位进行刺激,继而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11]。体部针刺根据患儿的具体脑瘫类型,结合肢体功能情况进行辨证取穴,可疏通全身经络。电针是在针刺基础上增加电刺激,可通过增强刺激程度而进一步提升针刺疗效[12]。
综上所述,将电针联合肌内效贴应用于脑瘫患儿中,能有效改善其平衡能力、增强运动功能,并能有效改善其肌张力,对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