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权煜 刘耀辉 程红丹
(武汉科技大学法学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作为经济社会中重要力量的民营企业,其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以及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质量进行分析,有助于聚焦民营企业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问题解决,进一步探究有效提升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质量的发展新路径。
本文基于武汉科技大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课题组2022 年对湖北省7 个市州160 家民营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质量现状及转型程度,并试图分析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最后提出加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质量的有效路径。
通过对受访企业的调研发现,当前影响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人才数字化、运营与管理数字化、产品与营销全流程数字化以及数字化平台运用等方面,这也是提高民营企业数字化参与水平的建设重点。
技术与人才是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因受限于企业自身规模、就业吸引力和融资渠道等因素,仅凭单一企业很难自主研发出关键核心技术或吸引高精尖技术人才,建立技术壁垒。加上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繁多,特别是对于传统制造业民营企业而言,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数字技术的转型面临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挑战。
调研显示,受访的160 家企业中,128 家受访企业(占80%)的数字化人才占在企业总人数仅在20%以内(详见表1)。65%的受访企业就表示由于企业很难接触到先进技术或拥有专业化数字人才,使得自身在数字化转型中进展缓慢,数字化水平仍然较低。从表1 我们还可以得知,数字化人才占比高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相较数字化人才占比低的企业要快,数字化人才占比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呈现显著正相关性。
表1 受访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与数字化技术人才的相关性
表2 受访企业对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水平
然而,从受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应用水平来看,尚未应用的企业已达26.88%,能够“成熟运用”管理类软件的企业只有5 家(占受访企业3.13%),处于“全面优化”的企业占比8.13%。大多数企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进展20%以内),比例高达41.88%;而进入“初步实施”阶段(进展20%~50%)的企业已有32 家,比例达到20%。问及“企业管理层是否已安排专人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时,能够“成熟运用”及“全面优化”的比例达到10.63%,尚未涉足的企业占23.13%。大多数企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进展20%~50%),比例达到21.88%。
管理体系与运作流程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阵地。企业管理是企业内部工作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通过在日常的行政组织、财务运作、人事管理、远程决策等管理与运作事务中广泛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自身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内部办公效率。同时,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与运作流程中实现数字化转型可以增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员工的日常影响,推动员工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提高企业人员对于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绩效的信心。
调研显示,87.5%的受访企业表示为了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企业自身生命力,现已在管理与运作环节开展了数字化转型。目前仅有约15%的民营企业在日常管理与运作环节的数字化程度超过了50%,但有近60%的受访企业管理与运营数字化转型程度不足20%。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更多集中于生产环节的技术引用和运用,在管理方面的转型升级缓慢牵制了企业整体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和转型质量的提高。
产品与营销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质量与企业的收益呈现显著正相关性。那么,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创新升级,不断完善自身产品与服务的性能,是民营企业生存的立身之本。调研显示,受访民营制造业企业中有53%已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帮助改善企业产品质量。此外,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平台迅速发展和“直播带货”热的出现,利用互联网营销来增加企业的销售额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应关注的重点内容。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借助大数据实现精准推送服务,吸引顾客进行购买消费,增加企业营业额;同时推动销售渠道数字化,提升销售渠道的稳定性和流通效率,由此改变过去单一、片面的营销渠道货销售模式,实现销售额增长。但我们调研得知,互联网销售额占比超过80%的受访企业数量仅占1.88%,而91.88%的受访企业其互联网销售额占比还在30%以内。
4.对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水平
平台应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使用平台技术带来的协同效益对推动民企数字化转型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民营企业又难以凭借自身力量搭建一个完善的平台来服务自身转型与发展。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合理有效利用平台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优化社会资源的运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调研显示,超过70%的受访企业在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方面不足20%,处于全面优化(进展50%~80%)的企业占9.38%,能够成熟运用的企业仅有2.5%。可应用的平台资源不足、企业对平台资源的运用较浅已显现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平台应用方面的一大特征。
基于上述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重点内容的分析,进一步识别当前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并对其背后的成因进行分析。
民营企业普遍意识到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但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够深入[1]。调研结果表明,86.88%的受访企业管理者表示自身对数字化转型有一定的了解,“非常了解”的比例仅占7.5%,尤其是高层管理者“非常了解”比例为0,很显然容易造成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不强(见表3)。为实现民营企业的降本增效,往往需要引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基础设备和技术[2]。但大部分受访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还比较浅薄,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理没有理顺,没有掌握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地方政府在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方面给予的支持较少,民营企业能够获取到的外部支持和资源十分有限。同时,数字化转型关注企业的长期绩效,故投资回报期较长。如果缺乏长远眼光,势必对数字化转型存在“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等现象。调研得知,有36.9%的受访企业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后,其营业收入相较以前不会发生变化,甚至还有1.25%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化转型后企业的营业收入反而会下降。
表3 受访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了解程度
民营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缺乏深刻了解和整体规划布局,势必造成对数字经济的建设思路不够清晰,数字经济机制没有理顺,加之缺乏数字化人才,都会影响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在多因素影响下,部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只是对数字化基础设施简单改造和各种数字化软件的盲目应用,对实质性的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进程缓慢,造成投入产出比低,短期内看不出明显的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绩效改善。部分企业发现同行数字化转型收效甚微后,反而降低了自身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近年来,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门槛,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但仍未能有效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湖北省各市州经济发展基础和配套政策各异,故各地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也存在较大差异。调研显示,在160 家受访企业中,35.6%的企业表示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资金紧缺的压力,特别是恩施、潜江等数字化转型基础薄弱的市州,存在资金紧张且融资困难的受访企业比重达到43%。融资受限使民营企业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数字化转型,进而导致数字化转型的程度不深,质量不高。
究其原因,民营企业融资难背后既有企业自身因素,也有政策影响因素。从企业角度来看,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进而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及转型风险;另一方面,又缺少足够的抵押物,加之受自身征信评估等级不高的影响,难以持续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从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等政策影响角度而言,为规避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融资贷款时会对企业提出一些附加条件,特别是对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信用体系相对不完善的市州,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往往持更谨慎的态度,这也导致信贷资金难以流向民营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受访企业中有65.6%就认为当前惠企政策落实效果不佳,很多都与融资环境有关,企业呼吁能从融资配套方面来提供惠企政策。
新冠疫情冲击影响下市场需求收缩[3],使得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压力倍增。据人民银行数据统计,2023 年1 月末人民币存款增加6.87 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05 万亿元,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社会对未来缺乏足够信心。社会流通领域中的大量资金被存储在银行而未流向实体经济,往往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行,同样也会影响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可持续资金供应情况。例如,58.8%的受访企业表示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加强,导致企业订单、供应链等都存在波动,使得企业本就在数字化转型中投入资金不够的情况更加严峻。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中,30.4%的受访企业表示竞争日趋激烈。后疫情时代,公众消费欲望低迷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在营业收入状况不佳等条件下,民营企业虽有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缘由和动力,但显得能力和信心不足。加上数字化转型的风险难以把控、转型后的成效难以评估等因素的客观存在[4],都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投入规模和质量产生深刻影响。
数字化平台能够强化企业间的融通连接,破除以往企业间沟通壁垒,并弥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资源和能力上的不足。但在数字化转型的初步探索阶段,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供应链平台应用的初步探索阶段,难以通过平台获取相应的资源和强有力的支撑。没有相应物质资源支持,使得转型难以推进。
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提供坚实的底层技术支撑,但在新兴深度技术方面的运用还不够广泛和深入。诸如边缘计算、AI 技术、3D 打印在受访企业中的应用不超过5%,5G、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足10%,物联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只有20%左右(见表4),先进技术的应用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利用技术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民营企业在受到上述诸多限制情况下无法将现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真正运用到实际生产中,难以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程度,从而推动自身发展。
表4 受访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使用情况
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面临认知不够、能力有限、信息不全、技术缺乏等诸多障碍,故数字化转型的动能不够。为此,应该在数字化转型中对标先进,通过转型成功的企业实例激励民营企业,打破信息壁垒,推动信息跨越和交流,学习标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举措和经验[5]。
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应依托产业集群,发挥标杆企业引领作用。一方面,在产业集群中,通过发挥标杆企业的辐射效应,实现“先转带动后转”的联动效应,通过强化产业链合作推动大、中、小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另一方面,借鉴标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形成低成本、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样本推动大规模民营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此外,还可以在产业集群中,通过打造数字化场景,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数字化转型环境,在标杆企业数据共享、技术扩散的过程中,推动产业集群中众多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
经我们调研分析后发现,资金问题是制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超三成的受访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内部因素。事实上,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还要有平台支撑。数字化转型质量归根结底需要民营企业有用于转型的资金预算,因此完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强化企业转型的金融支撑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财政、市场监管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建立综合资金效应评价和追踪问责机制,既重视资金倾斜力度,更注重资金产出效能,使资金效用最大化。与此同时,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及各地政策性产业引导基金的作用,构建面向民营实体经济的投资基金群,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资金不足的困局。
二是加快“设备上云”制度建设,建立企业生产数据征信体系。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具有高风险性、不稳定性、不透明性等特点,导致贷款额度较小,征信融资难度大。推动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备上云联网,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以企业真实生产数据作为企业贷款的凭证,破除民营企业融资结构性障碍,保障企业转型现金流稳定。
三是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形成科技创新与创业投资基金、银行信贷、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金融方式深度结合的模式和机制,鼓励有影响、有实力的金融机构积极介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融资困局,通过设立创投基金、投贷联动,设立服务平台等方式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持续的投融资支持。
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之所以信心不足,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对其进行精准帮扶。数字化转型所需资金大、转型回报期长,加之民营企业的自身特性,使其数字化转型“步子”迈不开。相关政府部门出台有关的数字经济政策扶持措施时,要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建立一个合理的缓冲与容错机制,保障民营企业在转型中的基本生存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大胆试错,适当降低数字化转型的各类风险。
为此,政府应破解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信息交流不畅、互通学习缺乏等难题,强化政企之间的日常互动交流,为其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信息交流与业务指导的数字化服务平台;针对民营企业对市场持悲观态度、转型信心不强的现实问题,政府应当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适当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加快5G 网络、物联网等数字基建的建设,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增强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信心;针对民营企业害怕转型失败、难以承担转型后果的担忧,政府可以建立相应保障机制,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缓冲地带,通过政策帮扶、政府兜底等多种方式降低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风险。
企业是追逐经济利益的理性经济人,因而引导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劲驱动力是数字化转型的未来绩效。转型绩效能否在民营企业可接受的时间周期之内落地是民营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其转型步伐慢的原因之一。必要的要素供给,尤其是对数字化转型起决定性作用的数据要素,对民营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自身收益极为关键。
通过加强民营企业转型过程中所需的数据等要素供给,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业务情景的全方位分析,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调配,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增加企业利润,突显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的成效。本文认为,政府要促进数据互通环境的建立,加大数据要素对于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减弱由于市场信息交换过程中存在的封闭性和滞后性给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是民营企业对中央战略部署的响应。但不清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和质量,必然无法高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因此,建立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理清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和问题,量化数字化转型成果,准确把握转型节奏和方向,做出有效举措,也可以帮助政府提出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助力打造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最终形成。
根据文献查阅,本文建议从“数字化参与度” “资源占有度”“政策支持度”“环境满意度”等不同维度选取指标,建立数字化转型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部因素入手,了解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与难点,急企业之所急,帮助民营企业科学评估不同模块全流程数字化转型的质量,利用有限资源有针对性地补足短板,明确重点突破方向,调整数字化转型策略,进而加快企业战略数字化、业务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人才数字化及管理数字化等转型进程,从而得到良好的数字化转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