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路径与策略探究

2023-10-09 17:54林捷陈圣宣
新楚文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数字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林捷 陈圣宣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几千年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提高数字化采集、存储、展示与传播的科学性,要通过内容共创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相融合,为自身发展注入新活力,在推动非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2-0004-04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Y20194240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1]。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民间性、生活性和生态性的特征[2],是人民群众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自主创造、参与和传承的,体现了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凝聚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性格、融入了民族情感,鲜活生动且富有灵魂,并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和演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3][4]。

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陆续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进程。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首先是非遗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意大利Internet Culturale项目、法国国家图书馆Gallica项目、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记忆”工程,都是将本国历史文化相关的古籍、文献、藏品、影音、图片等历史文化档案资料转化为数字资源,并开放给公众获取。其次,是非遗数字资源的共享,一方面是各国国内的资源共享,例如英国、加拿大等国组织国内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合作建设相关的非遗数字资源库,丰富共享资源、提升共享水平。另一方面,是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非遗数字资源共享,例如欧盟各国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文化2000/2007-2013计划”等政策不断推动欧盟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共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中心建立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亦是如此[5]。

我国近20年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措施积极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实践,2005年《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制定和颁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提供了指引和保障。通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等一系列非遗数字化项目的实施,逐步建立起了国家、省、地市和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户网站以及各具特色的非遗专题数据库,为全面促进和提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6]。

高校和科研院所也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中来,在理论研究、技术实践、推广传播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如浙江大学“楚文化编钟乐舞数字化技术研究”“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五禽戏交互系统”,华中师范大学“虚拟巴东”等[7]。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实践路径

(一)数字化采集与存储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是非遗数字化的基础,指运用形式多样的数字技术对非遗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存储,以达到长期保存和资源共享的目的。目前,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还处在对基础数字技术的运用上,如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数字媒体方式,这些技术在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非遗是“活”态的,其中包含了人、物、空间以及相互之间的动态关系,这就对数字技术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能够运用于非遗数字化采集的新技术,如3D扫描、动作捕捉、全景影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不仅能够在非遗数据的全面记录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更能为创新展示与传播构建扎实的数据基础。

非遗数字化采集后的数据以数据库的方式进行分类存储,以实现数据管理、数据检索以及数据共享。数据的分类是否标准、数据的类型是否丰富、数据的接口是否规范都会影响数据库的实用性。目前,国内已经建设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存储了海量的非遗数据,如何打通这些数据,实现更高效的共享和使用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二)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是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推广非遗传承的重要手段。如今,传统的静态展示和线下传播方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新媒体等数字技术优势,以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数字化形态,将非遗信息触达到数字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虚拟现实(VR)是利用数字技术所创建的3D虚拟世界,任何现实世界的物体都可以经过3D建模、图形渲染在虚拟世界中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全面呈现其细节以及相关数据信息,可以用在数字博物馆、非遗馆的建设中,主打沉浸式体验。如元宇宙敦煌博物馆,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淘宝人生联合打造的线上旅游景点,以3D古风风格,完整复刻了十余个隋唐时期敦煌经典古风壁画场景。

增强现实(AR)是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它将虚拟的3D场景或者物体叠加到现实场景中,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或者佩戴AR眼镜能够看到增强之后的显示效果。如成都博物馆“舞影万物:中国皮影展”,观众戴上AR眼镜,2000余件皮影木偶藏品一下子便鲜活了起来,在虚实结合的幻境中体会这门古老技艺的传承与变化。

混合现实(MR)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混合,是人、计算机和环境之间自然且直观的3D交互,它把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融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环境,既包含增强现实也包含增强虚拟,用户可通过HoloLens或类似的全息计算设备,通过搭配更多用于在混合现实中协作的选项,获得更舒适的沉浸式体验[8]。《最强大脑》中的高科技挑战项目——仓颉造字,就将混合现实技术与汉字的构造结合呈现在了观众面前,以现代科技之美再现古人造字之美。

数字时代,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5G、大数据、新媒体矩阵等数字化传播技术与传播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非遗传播的半径,而利用社交网络将参与者转化为传播者,极大程度提高了传播的效率和质量。据《2022抖音非遗数据报告》统计,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抖音覆盖率达99.74%,国家级非遗项目视频播放总数3726亿,获赞总数94亿,濒危非遗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0%,湖北岳家拳,成为播放量增长最快的濒危非遗项目[9],可见,即使是以往很少人关注的非遗项目,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也能实现高效的传播。

(三)数字化教育与竞赛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进程中少不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在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数媒等非遗相关专业的课程中,要把非遗数字化领域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尤其是实践环节。通过项目、课题、创作等多种方式,融合人文、艺术、数字、工程等学科知识去实践非遗数字化采集、保存、展示、传播的各个环节。邀请非遗传承人、数字化项目团队现身说法,开设专题讲学、工作坊,指导学生进行非遗数字化的创作,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数字化过程,并以此去促进教学的改进,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综合能力。

另外,举办非遗数字化相关的赛事,把年轻人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以创新设计驱动非遗数字化发展,将传统文化基因融入文创、游戏、漫画等作品中,既突出非遗元素的传承发展,又体现现代设计潮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参与到非遗数字化的时代进程中来,为创造新的可能积蓄力量。如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非命题赛道“国潮非遗设计”“非遗新体验”国潮文创设计大赛等,其中不乏优秀的设计作品最终能够转化成产品,成为非遗连接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動案例。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策略

(一)与数字技术迭代相结合

云计算、5G、大数据、区块链、扩展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为非遗数字化的不断推进提供了科技支撑。目前,从国家到地方的各个层面建设了众多非遗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还存在着数据孤岛、数据壁垒、难以共享等问题,需要在技术层面统一数据管理、数据存储、数据交换策略和标准,形成数据互通、共享和协作机制。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出数据的潜在价值,还可以实施精准推送,提高非遗数字化传播的效率,扩大传播的影响力。据《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外短视频平台影响力报告》数据分析,TikTok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视频播放总量目前已超过308亿次,其中“武术”热度最高,相关视频播放次数达222亿[10]。

扩展现实(XR),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的技术迭代,它可以打造极具真实感的沉浸式、交互式、虚实融合的立体空间,利用可穿戴式设备及传感器在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之间传递信息,将进一步增强非遗数字化展示的效果。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非遗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如藏族文化艺术唐卡,由于长时间受光照及粉尘的侵害,部分出现了褪色、龟裂等问题,借助百度飞桨人工智能模型,利用对抗生成网络,实现了对唐卡图像数字化超分辨率重建,以及对受损严重的局部色彩进行修复。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快速迭代,也为非遗数字化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与数字经济产业相结合

非遗数字化要与数字经济以及文创、旅游、电影、动漫、游戏等产业发展相融合,开辟“非遗+数字+产业”的发展之路,利用非遗元素助力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产业的发展注入流量。对非遗技艺进行数字化转化,将非遗的文化、历史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至关重要。

数字赋能打造非遗IP新形态,实现共创共享共赢。如游戏《天龙八部》与宋锦传承人携手,联合打造“千秋锦绣”系列活动,让年轻人在数字世界中也能够领略传统非遗的魅力,《剑与远征》中的美猴王皮肤、皮影巧匠皮肤的设计也都出自非遗传承人之手。国内首部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连续剧《盘瓠与辛女传奇》就取材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湘西泸溪县盘瓠与辛女的神话传说。游戏《原神》中“纸映戏”解谜,灵感就源于中国传统皮影戏。通过内容共创,将非遗与数字产业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不仅能够创新非遗数字化形态,也能为非遗自身产业的发展创造新机遇、开辟新路径。

通过电商和直播,在讲好非遗故事的同时不断开辟非遗产业新市场。借助数字短视频、电商、直播平台,非遗传承人有了展示传统技艺的新舞台,不仅提高了传播的效率、扩大了传播的影响力,还开拓了新的市场,从而带动了非遗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抖音平台上,非遗项目平均每天直播1617场,同比增长642%,在直播中获得打赏的非遗主播人数同比增长427%,打赏总金额同比增长533%,老字号品牌销量同比增长617%,获得收入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34%,非遗好物销量同比增长668%,紫砂茶壶是最受欢迎的非遗商品[9]。

(三)与人才培养改革相结合

非遗数字化是一个学科交叉的领域,需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众多学科的共同参与,这就对非遗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目前,我国共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其中第五批新增传承人中,有半数年龄在60岁以上,这说明非遗传承人普遍年龄较高,后继青年人才的培养十分迫切。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是要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数字素养,让他们了解和掌握数字技术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最新应用,开阔视野。二是要扩大非遗教育的受众面,从线下到线上,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非遗保护事业当中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拓展课程的设置中就包含有“数字化记录保存和线上宣传推广”的相关内容,并且鼓励将研修培训中的一些精品课程转化为线上网络课程。三是要创新高校非遗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强化数字技术的教学内容,打造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四是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搭建非遗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平台,通过优势互补,加快非遗数字化的创新进程。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世代传承,数字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一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具备时代发展特征的新途径,通过数字化采集、存储、展示和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利用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展望非遗数字化发展的未来,不仅仅是数字形态上的转化,也不纯粹是数字技术的堆叠,而是数字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成为非遗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展現非遗的活态性及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01):25-34+171.

[2]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02):103-109.

[3]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02):49-55.

[4]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谭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04):7-11.

[6]宋俊华,王明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文化遗产,2015(06):1-9+157.

[7]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8]Microsoft.什么是混合现实?[EB/OL].(2023-03-21)[2023-04-02].https://learn.microsoft.com/zh-cn/windows/mixed-reality/discover/mixed-reality.

[9]央广网.抖音2022非遗数据报告[EB/OL].(2022-06-12).https://news.cnr.cn/local/dfrd/jj/20220612/t20220612_525861440.shtml.

[10]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短视频平台影响力研究报告:短视频传递鲜活的中国传统文化[EB/OL].(2022-06-10)[2023-04-02].https://cacta.cn/detail_BigData.aspx?BDid=4720.

作者简介:

林捷,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

陈圣宣,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保护数字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况氏武术研究
浅谈数字化变电站数据异常和检修状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