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单元主题式教学策略研究

2023-10-09 10:20:45景凤云
关键词:学情教学内容历史

景凤云

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单元主题,开展单元主题式教学,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一、理解课改要求,深入分析学情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展开教学。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知道学生是否能够具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的能力等等。

学情是教育的起点,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倾注有效关注的分析手段,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提升对学情的掌握程度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学情的多角度分析可以确定教学主题。

二、确定单元主题,引领教学设计

首先要确定单元主题,有助于教师把握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单元主题是贯穿单元所有教学内容的主线,在教学内容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次,从单元教材特点上来看,展开课程需要一个特定的切入点,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氛围中。教师应当遵循历史教科书的文本主旨展开教学,可以将历史教材和史实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加强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立体化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在设计单元教学内容前,教师也应该详细分析单元内的单元导言、课时教学内容等教科书上的基础内容,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三、整合单元内容,构建知识框架

历史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实践中要具备梳理和整合单元知识内容的能力。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一单元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性规划与分析,比如如何梳理和整合该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否要整合教材中课与课的安排,划分学习专题;安排多少课时可以完成该单元的教学等等。对单元内容的梳理与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单元的知識学习目标,构建单位的知识网络。

在引导构建学生知识框架时,要注意和课程目标相结合,从教学目标中就开始设计,可以从育人目标入手,对课程目标进行设计,进而分解到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将目标分解成以上四个等级,有利于学生理解课程教学目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引导,通过“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层级构建”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是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途径。

老师在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单元教材内容,并在通过对单元内容的整体性规划,整合单元知识,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单元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顺利构建单元知识网络。

猜你喜欢
学情教学内容历史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