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2023-10-09 17:56李沛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思政教育

李沛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提供服务”。将胡杨精神的优秀品质融入新疆兵团高校德育工作对提升高校育人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新时代胡杨精神的内涵、弘扬胡杨精神的必要性、胡杨精神的时代价值,提出了胡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的育人路径。建设具有胡杨精神的新疆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传承胡杨精神,有利于提升新疆的文化软实力,达到“文化润疆”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胡杨精神;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6-0028-04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文化润疆”治疆方略,这是在新时代新疆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结合的总目标下,党对新疆治理现代化内容和路径认识和实践的深化,必将对新疆社会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胡杨精神植根于兴疆建疆的伟大实践,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胡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新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扎根边疆,自觉成为胡杨精神的守护者、传承者和践行者[1]。

一、胡杨精神的内涵

胡杨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胡杨的植物特征及其生存环境的抗争提供了许多精神价值。胡杨精神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核心。将胡杨精神与新疆发展联系起来,与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联系起来,赋予了胡杨精神更浓厚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第一,艰苦奋斗是胡杨精神的永恒本色。胡杨是一种生活在极旱荒漠区的耐旱植物,千百年来都是坚韧不拔的象征。人们赞美胡杨,一方面是因为胡杨外在挺拔的英姿,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内在的坚韧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严寒、风沙、干旱、荒凉从来不能动摇胡杨艰苦奋斗的决心。没有水源,就只能把根向着戈壁的深处扎;夏日炎热,就掉光自己的叶子来锁住水分;狂沙飞舞,就将自己的树干成长得更加粗壮。从1949年的百废待兴、一穷二白到如今的成就,这都是党领导着人民真抓实干,在艰苦的条件下奋斗出来的。如今,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艰苦奋斗仍旧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精神也有新的时代内涵。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矛盾的影响下很容易使人产生思想信念动摇。加之部分西方国家煽动境内外反华势力,贸易战等手段来打压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应对外部威胁和内部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定艰苦奋斗的信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第二,自强不息是胡杨精神的意志品质。胡杨“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朽;朽,一千年不倒”。新时代胡杨精神是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事物总是曲折前进的,人生也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磨砺,需要保持健康良好心态来面对难关。新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也要学习胡杨的精神品格,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自我放弃。对于新时代的新疆高校大学生而言,要努力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应肩负的重任。遇到困难时,要学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困境中磨炼自身抗压抗挫的能力。要全面综合发展,提高精神素养,通过劳动提高身体素养,内外兼修。

第三,扎根边疆是胡杨精神的家国情怀。胡杨精神最重要的实践体现就是扎根边疆。1949年10月,王震将军亲率部队,奔赴新疆。那时的新疆,百废待兴,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为了改变新疆贫困落后的面貌,牢固祖国的边疆,改变人民贫苦的状态,部队决定在新疆长期驻扎,开始了屯垦戍边、保卫家园的大业。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要求兵团同志“不辞长作新疆人”[2]。此后,大量的人才从祖国各地接踵而至加入兵团的序列,投身于新疆开发事业中。他们将汗水埋进土地,用双手开拓幸福。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新疆的长久发展,扎根边疆的精神依旧需要得到坚守。

第四,甘于奉献是胡杨精神的崇高境界。“甘”有甘甜的意思,这代表了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甘于奉献”可以解释为“在付出中得到快乐”。毛泽东曾指出:“你们要为新疆各族人民多办好事。”根据这一指示,新疆涌现出了一大批甘于奉献的楷模。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天当被、地当床,田野做课堂;手握笔、肩扛锄,大地写文章”是对塔里木大学最生动的办学写照;还有“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为祖国义务戍边,为抢救落水儿童英勇牺牲;还有许许多多扎根在新疆基层的驻村干部,奉献青春和自我,为当地村民解决了实际的困难。

二、弘扬“胡杨精神”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政发展的要求

新疆兵团高校都位于新疆重点建设区域,尤其是南疆兵团高校位于气候和環境较为恶劣的南疆地区。学校自建立之初,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顽强屹立于南疆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胡杨精神”已经深深烙印在新疆兵团高校的每一寸土地上,师生们用行动诠释着“胡杨精神”的实质和内涵。“胡杨精神”与学校育人深切交融,协同发展,指导和教育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教师和大学生。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兵团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一批批年轻人投身到新疆兵团高校的建设和教育工作中,尤其是未曾到过南疆的教师可能想象不到当地环境的恶劣。在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下,再加之待遇又不算很高,青年教师极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冲击[3]。因此,弘扬和宣讲胡杨精神,有利于让青年教师们不畏环境的艰苦,以胡杨精神为勉,激发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信念,卫国戍边,建功边陲,成为维稳戍边、建设边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

(三)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

新疆兵团高校的学生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来自疆外地区,新疆籍的学生中,北疆的学生也占了大半,他们对于南疆的艰苦环境并不适应,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比较溺爱,缺乏在艰苦环境下自力更生的能力,意志力不够坚定。在“胡杨精神”的指导下,有利于引领学生自觉培养独立自主奋斗的精神,为学生毕业后留在新疆,建设新疆,尤其是能为南疆地区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做好准备。

三、新疆兵团高校大学生践行“胡杨精神”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培育环境有待完善

南疆各兵团高校高度重视胡杨精神的培育,并将其作为办学方针和方向。胡杨精神在社会中的传播成效并不理想,社会对胡杨精神的培育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未给受培育者提供有利的条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作为检验胡杨精神培育成效的考场,在大学生离开校门进入社会时,胡杨精神会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意识,外化于行动实践[4]。

(二)系统性和实效性不够

新疆兵团高校主要开展与胡杨精神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缺少系统的理论学习。此外,没有相应的书籍或者文件等供学生专门学习使用,故培育内容较为分散,且系统性不强。另一方面,胡杨精神培育的实效性有待增强,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有留在新疆建设新疆的意愿,但由于现实各因素的影响,毕业后并未留在新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胡杨精神的践行更多停留在精神层面,行动力欠佳。

(三)思政课中胡杨精神的占比不足

思想政治课作为关键性课程,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新疆兵团高校在思政课中很少或者没有关于胡杨精神的板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胡杨精神教育效果欠佳。一方面,由于主观理解的差异性,教师在思政知识课讲授过程中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对胡杨精神的讲授并没有系统性的实践课程,学习只是流于形式,学习效果不好。

(四)大学生对胡杨精神知行不一

高校大学生对胡杨精神并未做到知行一致。大学课程较多,种类繁杂,致使大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但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时,就会发现其参差。新疆兵团高校大学生对新时代胡杨精神的内涵较为了解,对胡杨精神的学习也相对积极主动。新疆兵团高校在培育胡杨精神的过程中偏重理论知识的宣讲,忽略了具体的实践活动,仍停留在理论知识教育的阶段。大学生胡杨精神的培育要从点滴做起,更要在实践中深化大学生对胡杨精神的理解。

四、践行胡杨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胡杨精神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行动指引

教育是国之大计。高校是坚持党的领导、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要用胡杨精神培育学生们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用胡杨精神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努力工作,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用胡杨精神激发学生的奋斗意识,要在艰苦环境下磨炼意志,在时代大潮中,为兴边固疆尽己所能。

(二)胡杨精神是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

新疆建设兵团肩负着培育和保卫边疆的使命,屯垦戍边是加强边疆治理的重大战略举措。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兴疆建疆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用胡杨精神鼓舞兵团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到兴疆建疆的实践中,让高校成为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源头,为新疆全面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三)胡杨精神是激励干部人才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思想武器

新疆地理位置重要,新疆工作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要用胡杨精神激励干部和人才,让他们像胡杨一样,意志坚定,沉得住气,经受住各种困难的考验和磨炼,始终保持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和责任,为把新疆建设得更好、人民生活更幸福而不懈努力[5]。

五、践行胡杨精神的路径探析

(一)优化胡杨精神培育环境

环境对胡杨精神培育的影响举足轻重,良好的环境将促进胡杨精神培育。一方面,优化胡杨精神培养的社会环境。党的十九大指出,要落实新发展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另一方面。要优化大学生胡杨精神培育的校园环境。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多种途径形式和内容进行宣传普及,让学生沉浸在胡杨精神培育的氛围中,让他们感受到胡杨精神的魅力[6-7]。

(二)健全胡杨精神培育制度

新疆高校要建立完善的胡杨精神培育制度,完善培育体系,将胡杨精神的发展进行总结归纳,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订完整的规章制度。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南疆兵团高校校园文化与新时代胡杨精神融合,为高校大学生德育提供新的符合地区特征的具备地区特色的精神指导[8]。南疆兵团高校的发展和规划,要以胡杨精神为基础,必须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落实监管责任。

(三)将胡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首先,立德先立师,教师要充分了解胡杨精神的内核,不断发现胡杨精神新的内涵和意義,提高自我修养、奉献意识,并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胡杨精神与课程的关联性。其次,要增强教师理论探索的能力,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与所教学科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完成相应的培育任务。最后,要增强教师队伍对培育胡杨精神的方法创新。因此,在建设思政教师队伍时,既要继承原有的优秀品质,还要创新方法,提高思政教师的素养,使教师队伍质量提升至新的高度。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载体开展各种交流及培训活动,从上述方面努力来综合提升教师能力,进而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现提升。

(四)完善大学生胡杨精神培育途径

首先要完善大学生胡杨精神培育的理论教育。理论教育的实现,主要依托课堂教学,因此,在各学科开展教学的同时,应在课堂中体现胡杨精神的内涵及发展,做到显隐教育相结合、润物无声式的培育。其次,要增加大学生胡杨精神培育的实践教育。增加胡杨精神主题实践活动,践行胡杨精神内涵。通过胡杨精神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实践观,增强社会责任感[9-10]。

六、结语

加强新疆兵团高校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将胡杨精神的优秀品质融入新疆兵团高校德育工作对提升高校育人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杨精神不仅是新疆人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要积极开展胡杨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胡杨精神内化为精神动力,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也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培养要求。高校师生积极践行“胡杨精神”,有利于新疆兵团高校为新疆和兵团培养建設边疆、扎根边疆的可用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输送年轻力量,奋力谱写好新时代的新疆篇章。

参考文献:

[1] 毕永福,潘莎莎,陈铈光. 胡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7):96-98.

[2] 白关峰. 弘扬胡杨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J]. 当代兵团,2021(09):30-31.

[3] 李婷. “胡杨精神”融入新疆高校德育的实践探索[J]. 公关世界,2021(12):198-199.

[4] 司颖华. 传承胡杨精神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J]. 新西部(理论版),2014(21):45-46.

[5] 赵变弟. 新疆高校大学生胡杨精神培育研究[D]. 喀什:喀什大学,2020.

[6] 白关峰,张全峰. 胡杨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研究[J]. 兵团党校学报,2021(02):103-107.

[7] 古丽孜拉,胡阿提. “胡杨精神”对新疆精神脱贫的价值和意义探讨[J]. 昌吉学院学报,2019(05):1-6.

[8] 卿涛,王婷婷. 兵团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思政课研究——以“兵团精神育人——名师思政导航课”为例[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05):12-15.

[9] 安妍. 发扬“胡杨精神”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J]. 文教资料,2021(28):54-57.

[10] 罗云方,谷建杰.新时代兵团精神新实践新内涵研究——“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主题教育实践与经验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20(03):249-250.

(荐稿人:刘杰,新疆政法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思政教育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高校校企合作中构建第三方平台的路径研究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