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霞
(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500)
梅毒属于慢性性传播疾病,现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疾病之一。为减少梅毒对我国公民健康的影响,需尽早进行筛查、诊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为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1]。以往临床常采用正向梅毒筛查流程进行输血前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即先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然后再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正向梅毒筛查流程在面对日益增加的检测样本量时,常常会因为样本需要稀释、手工操作繁琐和反应时间长等因素而存在漏检或误诊的情况,加之该方法的检测结果需要医者用肉眼进行判断,因此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筛查模式进行改进,寻找一种简单、可靠的筛查方法,以提高梅毒筛查的准确率。化学发光法(CLIA)具有自动化、操作简便、高通量等优点,现已成为筛查大批量梅毒样本的主要方法[3]。基于此,本文采用CLIA 对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逆向筛查,同时采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测,再对TRUST 检测后呈阳性的标本进行滴度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对我院产科2019 年1 月至2021 年3 月期间接收的需要进行输血前梅毒筛查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共9012 例,年龄为19 ~44 岁,平均年龄为(28.69±5.89)岁;其中初产妇3664 例,经产妇5348 例;文化程度:小学962 例、中学1225 例、大专3841 例、本科及以上2984 例。共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清样本9012 份。
仪器与试剂:本次研究所用的仪器有:Axceed360 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博奥赛斯(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WLR-H5000 型数显混匀器(中国苏州东吴医用电子仪器厂)。本次研究所用的试剂有:CLIA 试剂盒﹝博奥赛斯(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RUST 试剂(中国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TPPA 试剂(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质控血清(中国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先采用CLIA 对9012 份血清样本进行初筛,对初筛结果呈阳性的样本给予TRUST、TPPA 复测,对TRUST 复测呈阳性的标本行滴度检测。检测操作需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并对质控血清进行测定。
对血清样本经CLIA、TRUST、TPPA 及滴度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根据结果设定阳性、阴性对照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用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² 检验,±s用以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012 份样本经CLIA 检测发现有129 份(1.43%)呈阳性,对129 份初筛呈阳性的样本进行TRUST、TPPA 复测,结果发现:129 份样本有43 份(33.33%)经TRUST、TPPA 复测后均呈阳性;有1 份(0.78%)为TRUST 检测呈阳性而TPPA 检测呈阴性;有78份(60.47%)TRUST 检测呈阴性而TPPA 检测呈阳性;有7 份(5.43%)TRUST、TPPA 复测均为阴性。由此可知,在129 份初筛呈阳性的样本中,TRUST、TPPA 复测呈阳性的概率分别为34.11%(44/129)、93.80%(121/129),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9 份初筛呈阳性样本的TRUST、TPPA 复测结果见表1。
表1 129 份初筛呈阳性样本的TRUST、TPPA 复测结果(份)
对129 例经CLIA 初筛后呈阳性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结合实际情况对其病史进行了解,再根据病史进行分组,发现129 例患者中有23 例为一期梅毒患者,13 例为二期梅毒患者,4 例为三期梅毒患者,24例为隐性梅毒患者,57 例为治疗后梅毒患者,8 例为非梅毒患者。详见表2。
表2 初筛呈阳性的129 例患者的诊断分析
对经TRUST 复测为阳性的43 份样本进行滴度检测,发现滴度值为1:1 ~1:64,统计发现其中一期梅毒、三期梅毒、隐性梅毒、治疗后梅毒的TRUST 滴度均≤1:8,滴度偏低;二期梅毒的TRUST 滴度最高为1:64,滴度偏高。另有1 例非梅毒患者的TRUST 滴度为1:1。详见表3。
表3 经TRUST 复测为阳性的43 份样本的滴度检测结果分析(例)
梅毒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会对人体的多个器官、组织进行侵犯,从而严重影响机体功能,降低人们的身心健康程度。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制品传播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本病不仅危害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4]。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近年来梅毒在世界的流行范围越来越广,每年约有1200 万新发病例,患病率逐年递增,加之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了隐性梅毒,在临床诊断中误诊、漏诊的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与疾病转归[4]。临床针对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外周血清出现的两种抗体(非特异性抗体与特异性抗体),将梅毒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分为两类: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与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其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包括TRUST、性病实验室试验(VDRL),是以牛心肌磷脂为抗原,对待检样本中是否出现抗心磷脂抗体进行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包括TRUST、TPPA,以梅毒螺旋体的成分为抗原,对待检样本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检测。TPPA 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为梅毒的确诊方法,其使用的是双抗体夹心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梅毒血清确认试验。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体内会终身有抗体存在,采用TPPA 对患者进行检测不会受到治疗方法、病情发展及干预措施等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有良好的稳定性,检测出的假阳性结果较少,对各期梅毒的检测均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该方法自动化检测的难度较大,操作步骤繁琐,所用时间较长,无法储存原始数据,需检验人员用肉眼进行观察,当样本数量较多时,难以实现批量筛查,不能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这也是该方法在梅毒鉴别诊断中未能得到推广应用的原因。以往临床对输血者进行梅毒筛查时常用的筛查模式为正向筛查流程,即先对血液样本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进行初筛,对初筛呈阳性的样本再使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进行复测[5]。这种方式适合样本量较少时的筛查工作。近年来,临床进行梅毒筛查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正向筛查流程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医疗需求,临床亟需寻找一种自动化、高通量的筛查模式[6]。基于此,国内外医学研究者尝试进行梅毒筛查时使用梅毒血清学逆向程序,即先使用CLIA 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进行初筛,然后再使用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对阳性样本进行复测,以评估梅毒的活动性[7]。
本次研究中,9012 份样本经CLIA 检测发现有129 份(1.43%)呈阳性。CLIA 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时间短、重复性好、高通量等优点。该方法虽然可用于梅毒的诊断,但其检测结果呈阳性只能说明患者正处于梅毒感染期或有梅毒感染史,并不能对梅毒的活动情况进行判断,其检测灰区的假阴性结果与S/CO 的假阳性结果并不能作为临床治疗依据。因此,为提高梅毒筛查效率,还需对经CLIA 检测呈阳性的样本进行复测[8]。本研究中对129 例经CLIA 初筛后呈阳性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发现其中有23 例为一期梅毒患者,13 例为二期梅毒患者,4例为三期梅毒患者,24 例为隐性梅毒患者,57 例为治疗后梅毒患者,8 例为非梅毒患者。TRUST 是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的常用方法。患者感染梅毒螺旋体后释放出的物质而产生的自身抗体即为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又称反应素,其出现时间比梅毒特异性抗体晚2 周左右。因此,在疾病初期,患者的检测结果通常会呈阴性。梅毒在非活动期或治疗期间,非特异性抗体会转阴或下降,因此TRUST 对一期梅毒、三期梅毒的检出率较低,易出现假阴性结果[9]。TPPA 为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是以苍白密螺旋体为抗原,对血清中的抗螺旋体免疫球蛋白M(IgM)和/或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进行检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但在操作过程中易受到手工操作、血清稀释和U 型板清洁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而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因此无法对大批量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加上无法保留原始数据,令其临床使用价值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0]。本次研究中,在129 份初筛呈阳性的样本中,TRUST、TPPA 复测呈阳性的概率分别为34.11%(44/129)、93.80%(121/129), 两 种 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PPA 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TRUST 高。由于方法性能、诊断性能存在局限性,因此任何一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都无法达到梅毒诊断的需求。欧盟疾控中心推荐先使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进行初筛,并以另一种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作为确证,这种方式不包括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滴度检测。TPPA 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已成为临床公认的梅毒抗体检测的确证方法。TRUST 检测呈阳性的样本需要进行滴度检测,以便对梅毒的活动性及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进行判断。本研究结果显示,一期梅毒、三期梅毒、隐性梅毒、治疗后梅毒的TRUST 滴度均≤1:8,滴度偏低;二期梅毒的TRUST 滴度最高为1:64,滴度偏高;另有1 例非梅毒患者的TRUST 滴度较低,为1:1,可能与血清固定或因怀孕而产生生物学假阳性有关。
综上所述,与正向梅毒筛查流程相比,逆向梅毒筛查流程更适合样本量大的梅毒筛查工作,不仅能够提高筛查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还可降低假阴性的发生率。对于CLIA、TRUST 检测呈阳性但抗体水平较低的样本,为防止生物学假阳性的出现,建议对其行确证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