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大学生体质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3-10-09 01:42亚力昆赛依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体育课

■ 亚力昆·赛依都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体育课应当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乐趣,帮助学生增强体质。这些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和目标①。体质健康对于当代大学生至关重要,是他们能够顺利就业创业的前提。高校需要对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深层次的了解,明确具体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探究应对措施。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从大学生体质提升视角探索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目前很多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一些大学生只是在体育课堂上按照要求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但是在课下时间很少运动,而且部分学生还出现了超重等情况。大学生体质呈现出一种递减趋势,而且大部分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此外,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大学生的生理机能有所下降,具体包括肺活量、视力等[1]。

第一,大学生身体形态状况。要想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需要对身高、体重等数据进行监测,以这些数据为依据来分析大学生身体的发育情况和身体形态状况。从全国各个地区对大学生体质的统计情况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生平均身高与前几年相比有很多提高,但是BMI指数也在上升,大学生群体中,肥胖人数不断增多,导致大学生患多种疾病的风险也有所增加。其中,男性大学生以肥胖问题为主,女性大学生偏瘦,但是这些都是体质下降的体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第二,大学生身体机能状况。在体质监测数据中,肺活量是衡量大学生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开展肺活量测试,不仅可以掌握大学生肺部功能状况,而且还能判断出他们的体育锻炼情况。但是从近几年高校的体质监测数据来看,在同一评价标准下,男性大学生中存在很多肺活量指标不及格的情况,而且肺活量明显下降;女性大学生的平均肺活量指标下降速度稍慢一些,但是总体上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时期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强的时期,大学生也应当是最具生命活力与爆发力的群体,但是实际却并非如此。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背后的影响因素,寻求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缺乏主动锻炼意识。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非常重视文化成绩,忽视了体育课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缺乏重视[2]。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强,没有形成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相应地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

第二,学校重视度不够。一些高校在体质健康方面的重视度不足,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分析,部分高校的体育课次数较少,大多为一周一次或两次。同时,体育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形式一般是常见的体育锻炼活动或者体能测试,体育课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此外,高校体育课程大多流于形式,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主要是进行自由活动,很少会针对大学生体质实际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

二、高校加强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群体,不仅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而且还能为祖国建设发展提供助力。体质健康对学生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强,体质健康水平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增强他们的体质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增强学生终身体质意识的需要。体质健康是大学生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高校应当深化对体质健康的认识,通过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活动,帮助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教融合实施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体质健康的积极影响[3]。所以,高校在注重智育的基础上,还要加大对体质健康的重视力度,在教育教学中关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

第二,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需要。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佳,要想切实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必须加强体育教学改革。从社会角度来看,大学生只有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推进国家建设发展进程。因此,高校需要加强体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体质健康培养,从而持续不断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劳动力,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从个人角度来看,大学生德智体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这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忽视。如果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高,那么会对他们的品质发展、健康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高校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从高校角度来看,各大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对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积极想方设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由此可见,从上述三个角度出发,要求高校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三、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目前部分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仍旧沿用传统教育思想,没有紧跟时代发展要求进行教学观念的革新。一些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主要是教授学生运动技能。然而高校体育教学除了要提高学生运动水平,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但当前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陈旧,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进程,逐渐偏离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与要求。

(二)体育课程设置不太合理

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而言,高校体育教学是提升其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应当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然而实际教学中,部分高校体育课时安排相对较少,大多情况是每周只安排一节体育课。由于体育课时量不足,学生锻炼时间得不到保证,运动负荷较小,不仅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还制约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

(三)教学内容枯燥

当前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以竞技类运动项目为主,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运动技能教学上,整个体育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小学开始体育课大多是跑步等运动项目,缺乏新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较低。另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进行标准动作示范,然后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其余时间都是自由活动,很少有学生会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四)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中,所运用的都是分项教学法,将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分别教学。在这一教学方式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运动项目,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在实际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学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关注度不高,指导性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是进行期末终结性评价,而且理论与实践考核比重失调,体育理论内容占比较小,甚至部分学校就不会对学生的体育理论内容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此外,一些高校开展的过程性评价,主要以课堂上的体育评价为主,大多是对学生出勤情况进行的,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进行评价,而且缺少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导致课程评价的效果不佳,没有将督促学生体育锻炼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四、基于提升大学生体质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革新体育教育理念

高校基于提升大学生体质视角对自身体育教学进行革新,首要是更新教学理念。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大学生体质状况以及实际学情,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以大学生体质健康为主要目标,从整体上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体育教师应当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任务,在健康第一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促使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掌握运动技能,真切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4]。另外,体育教师应当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改变以往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目标,确立以提高体质为主的教学目标,并且适当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观念,为他们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体育课程设置

基于提升大学生体质的视角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当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改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体育课时数,为学生留出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无论体育基础设施如何完备,体育教学课程如何丰富,如果课时数得不到保障,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就难以提高。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高校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体育课时数,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充足的时间,促使学生在掌握体育锻炼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身体素质。高校开展体育教学,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形成优良的运动习惯。高校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当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并将其运用到体育实践中,为运动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体育实践教学,做好教学示范[5],比如,教师可以将户外拓展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体系,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渗透合作精神与竞争精神,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愉悦,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收获更多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多样,而且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充分发挥体育课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提高他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比如,在开展足球、篮球等体育教学时,高校教师应当在现有比赛赛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提高比赛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在制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结合实际需求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6],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确保体育教学内容的难度适宜,与大学生体质发展相契合,从而高质量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是富有朝气的群体,每天活力四射,比较热衷于一些新兴的体育运动,或者在高中时期未接触过的体育项目[7]。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高校可以开设一些娱乐性的体育课程,比如瑜伽、交谊舞等,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促使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找到乐趣,从而真正爱上体育课。

(四)优化体育教学方式

与其他科目相比,体育教学的惯性相对较强,在教学改革中比较滞后。在传统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固化教学方式,整个课堂过程比较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更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结合体育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方式,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成效[8]。基于提升大学生体质的视角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等,充分尊重大学生在体育课堂的主体地位,将他们体育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和探索,在提升课程教学实效的同时,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五)完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而言,评价方式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大多采用结果性评价和技能性评价,忽视了教学过程评价,也没有进行学生体质评价。部分教师只注重进行体育运动技能传授。因此,基于提升大学生体质的角度进行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革新。一方面,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高校体育教学评价,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纳入其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进行动态监测,将检测结果当作评价教师体育教学的核心评价指标,促使教师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并且将其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创新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在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时,需要对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运动意识、体质健康水平等进行全面考核,将过程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通过全过程考核引导学生认真进行体育锻炼,形成优良的体育锻炼习惯[9]。

五、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大学生体质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社会生产效率提升以及国家发展水平提高都有积极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体质不佳等状况,高校需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革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完善教育评价机制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注释:

①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省教育厅体卫艺处负责人就《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方案》答记者问(2022-01-28),据河北省教育厅:http://jyt.hebei.gov.cn/col/1575448237070/2022/02/10/16444 85877018.html。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体育课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