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驱动数字内容生产视频化的表征、风险及防范策略研究

2023-10-08 20:50刘睿林黄婷婷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8期
关键词:受众数字内容

刘睿林 黄婷婷

[摘要]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在具有超高速度、超低延迟、万物互联等特点的5G技术的加持下,传播呈现数字内容生产视频化的突出特征,具体表现为交往视频化、知识视频化、搜索视频化。然而,数字内容生产视频化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而媒体失真信息可信度降低、网络舆论内容监管难度提升的潜在风险。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5G技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文章针对数字内容生产视频化的潜在风险提出防范策略:在技术上,强化视频内容生产的技术监管能力;在制度上,形成视频内容生产监管的相关制度体系;在人力上,形成热爱真实生活的道德情趣。

[关键词]5G技术;视频化;风险、策略

关于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马克思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往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產力还要多,还要大。”[1]当前,移动通信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不亚于蒸汽和机器引起的工业革命。随着5G技术在传播速率方面的提升,数字内容生产由传统的文字、图片转变为当下的视频内容,视频内容拥有更丰富、更生动的表现形式,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范式和方法。

一、5G驱动数字内容生产视频化成为可能和趋势

随着5G应用于超高清视频直播,VR/AR、终端与云端数据处理能力增强,视频生产呈爆发式增长,为数字内容生产提供了全新的创造和传播方式。

第一,5G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提升为数字内容生产视频化提供技术支撑。5G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特点,既能够满足4K、8K等超高清视频直播和VR/AR内容传播超高速度、超大带宽的技术需求,又能够适应超高清和超视频化数字内容具有强交互场景和混合渲染的特点,并利用“5G+云计算”的处理方式,快速地通过云端处理数据加载环节,减轻终端数据处理压力,降低受众使用成本,使信息传播朝着视频化和超视频化,甚至全息化方向发展,从而增强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有效地满足受众对传播的需求。未来传播趋势必然是实现无时不传、实时在线的视频流化,甚至是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超视频化。

第二,5G激发受众“在线”与“在场”的体验需求。实践证明,虽然4G在短视频、直播行业中迸发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其在带宽、速率以及延迟等方面无法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超高清视频等高质量数字内容的体验需求。在新冠疫情期间,随着线上教学、视频会议和居家学习、办公等需求激增,5G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央视频、人民网等媒体借助5G对当时医院建设工地的全景和近景进行画面直播,仅2020年1月30日该直播就有超过6000万人次在线观看。随着“5G+超高清视频”“5G+AI”“5G+VR/AR”的融合,人们对“在线”与“在场”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两者的界限也愈加模糊。远程医疗、VR课堂、全息科普等新兴产业通过“5G+”的方式,将不断推动高质量视频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受众“在线”与“在场”的新体验。

第三,5G与数字内容产业高度融合催生视频化的需求。数字内容产业是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高度融合的产业形式,涵盖数字游戏、互动娱乐、影视动漫、立体影像、数字学习等,具有“互联网+文化”的融合基因,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文化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数字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5G通过超高的网络速度、超低的网络延迟,也在数字游戏、影视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5G+VR/AR”的方式,游戏、动漫等使受众不再单纯地观看传统高清视频,还进一步获得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从而满足受众在数字内容体验上对视频化、真实化的需求。

二、5G驱动数字内容生产视频化的具体表征及其潜在风险

实践表明,5G并非简单的移动通信技术提升,而应被视为一种信息传播的范式转换[2]。要探索5G技术带来的传播变革,技术逻辑与人文社科视角缺一不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其中: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31亿,占网民整体的96.5%;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占网民整体的94.8%。早期数字内容生产主要以文字为主,在文字创作过程中凸显创作表达水平,涉及人的阅历、见识、知识、思想等[3]。而当前数字内容生产以视频为主,这让即使缺乏文字表达能力的群体也能通过视频在社会中获得更多关注,甚至通过制作视频取得可观的收益。

(一)5G驱动数字内容生产视频化的具体表征

数字内容生产不同于一般生产活动,其生产流程大致可分为: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存储/检索、信息分发、信息展示五个部分。传统的数字内容生产对生产者的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不仅需要视频剪辑工程师,还需要能够高效处理视频内容的CPU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视频内容的创作发展。而5G赋予云技术更大的存储空间和更快的算力,通过搭建“5G+云+人工智能”的数字内容云生产链,可使遍布城市的智能传感设备为视频生产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让生产者可以使用云桌面进行项目管理、资源管理和工具管理,并通过云端服务器,利用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加工和内容下沉,再将处理好的内容以云专线加密分发至各个终端,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在云端完成。这种新的视频生产方式会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第一,交往视频化。“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离不开社交,而网络社交的基础是通信,社交应用中的内容主题与网络通信技术息息相关。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人们口耳相传的传统传播方式,不仅缩小了物理空间中的距离,也缩小了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人人既是信息的创造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在4G时代,随着UGC的内容生产架构和大数据算法的日益发展,短视频平台应运而生,其中智能视频剪辑、“美颜”特效等功能极大地满足了受众“主角光环”的心理需求,让“草根”也有了被大众关注的机会,让告别了“容貌焦虑”的人们能够以此结交更多的朋友,从而扩大社交圈。随着5G时代的来临,5G传输更高速、资费更便宜、耗电发热更低,会彻底改变即时通信的“带宽”,使受众获得高可靠、超低时延的体验,这让视频这种社交媒介具备普及的基础条件,也便于超高清和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社交媒介。5G所带来的视频化社交体验不仅是清晰度、流畅度上的简单提升,而且让真实信息融入真实环境,增强人们社交的真实感、信任感。5G的技术能力和网络优势使还原真实社交关系成为可能,用户对社交的旺盛需求将推动网络社交模式和平台的不断创新发展[4]。然而,随着5G发展,文字生成软件、变声软件、图片精修软件等不断涌现,且基于种种因素叠加,建立网络社交信任势在必行。

第二,知识视频化。当前,短视频的迅速发展正在重新定义传播,如何将知识性内容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思,“视频+知识”是一种解决方案。当前,5G的发展既增强了短视频的表现力,也激活了中长视频的发展潜力,使两者优势互补,为受众提供更广阔的认知体验。知识视频化可降低受众生产和传播知识的门槛,使直观又富有感染力的知识内容更有效地走进广大受众视野。近年来,知识性视频内容日益发展,彰显越来越突出的影响力。例如:在B站上,@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一段关于5G的测评视频,获得了2807.6万的播放量,在微博上该视频更是获得4262万播放量,并被央视、《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转载,这也让大众对5G有了更为深刻的看法;罗翔的“法外狂徒张三”系列视频将刑法通俗易懂地讲解出来,该内容让罗翔在90天内涨粉386.7万。由此可见,大众对知识性视频内容广泛欢迎和喜爱。在具有超高清、超互动、超沉浸等特点的5G技术加持之下,知识性视频在生产、传播、表达上将会释放更大的活力。

第三,搜索视频化。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大众通常通过搜索引擎进行问题检索。互联网利用5G抓取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让受众通过搜索引擎精确定位内容,获取帮助,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随着视频化的发展,这种依赖搜索引擎的检索方式或许将会被改变,搜索视频化会成为一种趋势。一位微博网友感叹,“关于生活方面的问题我还习惯性地用搜索引擎时,我妹反手一个短视频链接让我意识到我真的是太老了”。随着短视频成为越来越多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受众获取信息的动作也从“刷”页面转向“搜”视频。搜索视频化让受众可以通过搜索一条仅十几秒的视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受众与其在茫茫文字海洋中寻找信息,不如通过视频直接、直观地实现“所搜即所得”,甚至某些搜索软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为受众提供“识万物”的功能,虽然受限于数据容量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识别功能的精准度还有待提高,但是当5G应用于超高清4K/8K视频,VR/AR等沉浸式体验不再受到速度限制时,镜头边界监测、关键帧提取、基于语义概念的视频索引等视频智能搜索在算法的加持下[5]可使视频元素被提取,并作为关键内容参与检索,为受众提供服务。随着知识视频化的进一步发展,视频化搜索将日益完善,这种表现更为简洁、直观的视频搜索也会在视频化时代迸发强大的生命力。

(二)5G驱动数字内容生产视频化的潜在风险

视频化的表达方式相较于以往的内容表达凸显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短视频,其通过直观的表现方式、丰富的表现手法,既降低了受众信息获取的难度,又满足了受众快节奏的生活需求。然而,随着5G的发展,视频的生产、表现方式在产生变化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潜在的风险。

第一,媒体失真,信息可信度降低。5G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技术,不仅会影响信息传播的质量,还可赋能信息传播,提升传播效率,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信息技术领域的协同发展。一方面,5G助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使视频内容生產效率得以提升。另一方面,AI换脸、信息茧房等技术的弊端将在5G高速率的助推下进一步凸显和放大。例如:AI换脸技术允许将一个人的脸部特征映射到另一个人的视频中,这可能导致视频内容真实性的丧失,让人们难以分辨视频内容的真假,导致伪造视频和虚假内容传播;推荐算法和个性化推送虽然能使人们更多地接触符合自身偏好和观点的内容,但是这种信息分发也容易被标签化,形成信息茧房,使人们缺乏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从而影响人们对事实的全面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可接受的信息的数量和真实度降低。

第二,网络舆论内容监管难度提升。如今的舆论监管主要通过大数据对文字内容进行关键字筛查,而短视频内容和视频直播则主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监督,如直播间的“房管”。随着5G激活视频化内容,超视频化内容数量爆发增长,并实现更快的传播速度,万物互联所带来的超大连接和数据爆炸也使部分低俗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甚至会有被思想渗透和攻击的风险。因此,在视频化下,舆论监管必须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综合效应,利用5G超高速、大连接的特点,为云计算、边缘计算提供支持,提升监管实时视频上传能力,并利用人工智能对视频库数据的深度学习能力,对视频内容进行大数据筛查,隔离和删除检测出的风险内容。尽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结合为视频内容监管提供了方案,但在具体视频监管技术上也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难题亟待破解。面对5G驱动数字内容生产视频化的趋势,只有真正破解内容监管技术问题,才能守得住5G时代互联网的风清气正。

三、5G驱动数字内容生产视频化潜在风险的防范策略

5G驱动数字内容生产视频化在推动视频化内容传播的同时,也暴露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算法结合的深层次信息传播问题,这亟待防范和解决。

(一)在技术上,强化视频内容生产的技术监管能力

第一,推动内容审核技术升级。随着5G普及和网络传输速度的提升,视频内容的产出和传播会更加迅速和广泛。因此,强化内容审核技术至关重要。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如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高效地自动检测和过滤包括虚假信息等不良内容,也可以对视频中的文本、声音、图像等元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快速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内容。

第二,强化数字标识技术研发应用。数字标识技术是一种在视频中嵌入不可见的标识信息的技术。数字标识技术可以追踪视频内容的来源和传播路径,有助于防止盗版和侵权行为。一旦视频内容被非法传播或盗用,数字标识技术可以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强有力的证据,维护内容创作者的权益,并促使网络平台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第三,建立监管技术协作平台。对数字内容进行监管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任务,这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合作。监管部门和互联网企业共同建立监管技术协作平台,可以实现监管数据和技术的共享,提高监管效率,拓宽监管覆盖范围。监管技术协作平台也可以促进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置,加强对不良内容的监测和清理,防止不良内容在网络中传播,从而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和秩序。

(二)在制度上,形成视频内容生产监管的相关制度体系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随着数字内容的视频化和5G的普及,数字内容的产出和传播速度大幅增加,这需要相关部门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明确数字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责任与义务,包括内容创作者、平台运营商和用户的权利和义务,并明确不良内容的定义,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和秩序。

第二,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建立数字内容行业的自律组织是行业规范和监督的重要手段。这些自律组织可以由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和专家共同组成,并制订行业准则和标准,推动内容规范和行业良性竞争。自律组织也可以促使内容创作者和平台运营商自觉遵守规范,确保内容质量和合法性,并及时处置不良内容,以保障受众权益。

第三,建立跨国合作机制。虽5G的全球普及使得数字内容在跨国范围内流动更加便捷,但也带来了跨境流动的不良内容和违规行为的挑战。因此,各方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跨国合作机制。跨国合作机制可以包括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资源整合,以便快速有效地识别、处置和阻止不良内容的传播。此外,跨国合作还可以加强全球网络治理,推动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三)在人力上,形成热爱真实生活的道德情趣

第一,加强教育引导。教育引导是解决人们虚拟逃避现实问题的基础。学校、社会机构和教育部门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和社会人员正确认识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区别。教育引导也可以增强人们对虚拟世界的理性认知,使他们意识到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的负面影响,并学会自我调节。

第二,鼓励现实参与。人们更多地投入现实生活可减少对虚拟世界的过度依赖。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应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户外运动、文化艺术活动、志愿服务等,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实践体验,培养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和热爱,使人们避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

第三,加強人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解决人们利用虚拟逃避现实问题的关键。通过网络素养和信息安全教育宣传,人们可以了解虚拟世界中可能出现的诱惑和陷阱,提高对网络娱乐的警觉性,并了解自身的需求和欲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保持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爱。这包括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和虚拟平台;主动选择优质内容,避免低俗内容的影响;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增强现实社交和体验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ANDREWS, J G,BUZZI S,CHOI W,et al. What Will 5G Be?[J].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2014(06):1065-1082.

[3]彭兰.视频化生存: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J].中国编辑,2020(04):34-40,53.

[4]卢迪.媒体智能应用落地靠5G,视频社交需要想象力[EB/OL].(2019-07-09)[2023-07-25].https://blog.csdn.net/dQCFKyQDXYm3F8rB0/article/details/95259008.

[5]王文诗.基于内容的视频信息智能搜索算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21.

[基金项目]2023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及防范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YS23440)。

[作者简介]刘睿林(1997—),男,河南洛阳人,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黄婷婷(1999—),女,重庆涪陵人,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受众数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