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学生媒介实践与技术赋权的新思考

2023-10-08 21:08潘智琦
西部学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赋权场域高校学生

潘智琦

(江南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无锡 214122)

2022 年末,ChatGPT①ChatGPT:全名为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OpenAI 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于2022 年11 月30 日发布。ChatGPT 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论文等工作。的发布瞬间火遍全网,在全球各领域引爆焦点关注。 在教育界,ChatGPT 的发明者——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的传奇经历成为讨论热点:8 岁学会编程,在斯坦福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大二退学创业一举获得3 000 万美元的风投……[1]步入AI 时代,这一天才式创新人才是否存在“可复制性”,在中国教育界引发热烈讨论。 本文现就ChatGPT 爆火后关于高校学生媒介实践与技术赋权作一探讨。

一、ChatGPT 崛起引发的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讨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2]作为中国青年的关键组成部分,2020 年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为4 183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3]。 助力学生成长为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的匹配人才,当务之急是审视学生的综合素养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 高校学生不仅承担着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重任,锤炼个人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创新与实践素质也尤为关键。 结合当前网络行为在学生中的流行与普遍性,以新媒介领域作为研究载体,媒介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能针对性地反映当前学生的群体特征。

基于高校学生的媒介实践考察,本文尝试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观察并挖掘新媒介时期高校学生在媒介实践的新变化,呈现当前学生群体在媒介实践的参与度、具体行为表现、话语权变化等表征;第二,结合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判断媒介实践中学生综合素养内质;第三,尝试将高校学生的媒介实践行为与综合素养提升关联为一个经验性规范框架,以利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媒介实践的变化

在技术赋权的加持下,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媒介实践发生了较大变化,实践行为依托微博等新媒介特有的传播机制,在特定的场合发酵、传播。 但在实际的媒介实践过程中,因主体参与的时长、嵌入度以及新事物的未知性,使学生的媒介实践变得丰富但不可控。 正如最近爆火的ChatGPT,虽然作为有史以来向公众发布的最好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存在,它深度学习的特质、出色的语言理解和文本对话生成能力,能够更快更好地回答客户问题[4],但它的生成式模型是根据问题本身联想出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是“学习消化”后的产物,无法保证答案肯定是对的[5]。 新兴事物就像把双刃剑,ChatGPT 在传播便捷性、编辑智能化等某些方面占据优势,但在传播的实际到达率、信息真实性上存在短板,需要辩证看待与使用。

(一)社会参与:学生与网络全方位捆绑形成的“媒介在场”常态

邓建国[6]提出人的存在主要有两种形式:依赖技术的“媒介在场”和依赖用户身体、空间和传播的“社会在场”。 时代尤其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为高校学生在新媒介场域开展媒介实践提供了可能。 步入AI 时代,网络在高校学生中的覆盖率与使用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网络实现全方位捆绑,“媒介在场”成为学生社会参与的主要途径。

新媒介信息发布的强时效性以及科技的新颖性,结合学生天然强烈的好奇感,将学生紧紧黏在了新媒介场域,原先相对独立的“社会在场”被进一步侵占。以学习场域为例,依托于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等平台开展的线上课程,无法达到传统课堂中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物理隔离程度,时不时跳出的最新信息,使学生的媒介实践变得“一心两用”。 本应“社会在场”的教师无法实时到场监管,这给学生媒介实践带来了更多的未知性。 此外,对比网红直播、热门抖音等夺人眼球的内容和形式,学习场域中的绝大部分传播内容、形式都较为传统,导致新媒介“娱乐至死”的吸引力侵占至原先纯粹的学习场域,一定程度拉长了学生“媒介在场”的时间。 加之科学技术的不断更迭,对学生的吸引力似乎永远保鲜。

(二)社会标签:适应力超强的学生被烙上“网络先锋”称谓

社会属性是学生的根本属性,而网络化作为新时代多元社会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时代特征,与网络适应力超强的学生一拍即合,学生被烙印上“网络先锋”的社会标签。 结合网络发展进程看,无论是博客、微博、微信,还是当前爆火的ChatGPT,学生都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群体。

在传统媒介时代,绝大部分学生无权干涉信息的选择、加工与发布,媒介控制权大多掌握在社会精英之手,阅读、观看成为学生媒介实践的主要方式。 新媒介的网络化进程将传统媒介时代的“暗箱”转移至一个相对敞亮的公共空间,任一用户均可利用新媒介的开放性、裂变性、交互性等特征发声,具备了自由表达和传播的权利。 相较于其他群体,作为“网络先锋”的学生第一时间占据了QQ、微信、哔哩哔哩、抖音、知乎等新媒介平台,并在使用过程中游刃有余。 原先可聚集进行的常规阅读、观看、收听等行为,也因疫情防控等转为个人行为,与新媒介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搜索、点赞、关注、留言、转发、发布等成为独属于这一时代的媒介实践方式,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喜好、情绪状态等单一或多种因素自由选择。 多样的实践方式需依靠信息作为传递介质,而一旦信息本身失真,实践也就失去意义,甚至引发负面效应。

(三)社会可能:学生主体素养存在展现载体

赋权通常也被称为增权,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西方管理学界以“赋权管理”这一概念被率先提出后,逐步在诸多社会科学领域应用,如政治学中的“自我赋权”、社会学中的“双重赋能”等。 赋权理论最先以弱势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如农民工、妇女、少数民族群体等,该群体内的个人或部分成员通过学习、参与等过程,增强达成目标的能力,提升权力或地位,进而完成社会权力关系的调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介赋权成为传播学者的关注重点,与之前的赋权理论在研究对象方面存在的区别是:凡能使用新媒介的人都存在借助这一工具达成技术赋权目的的可能,赋权范围更加广泛,赋权过程更加丰富,更易对整个社会权力结构产生影响。

传统媒介时代,媒介作为信息传播中介和工具的特征,从来不是简单映射与反映社会现实,而是建构意见领袖认为应该被作为“现实”接受的内容,经过加工,变得看似必然、“真实”和常识性,并在受众中获得普遍传播。 面对学校发布的政策、规定,高校学生的现实表现通常为配合安排并执行,存在异议的学生因缺少公共发声渠道,信息以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为主,传播范围小,几乎无法形成舆论气候,话语权彰显较弱,未实现赋权。 新媒介时代,每个学生都手持“麦克风”,成为自我赋权主体,赞成或反对意见在个人意愿的作用下,依托于新媒介去组织、去中心化、裂变的传播模式可实现较大范围传播,学生主体依托自身素养存在联盟和增权可能,实际效果与学生素养高低成正相关。

三、学生实现技术赋权的可能性探究

赋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要求,注重过程与结果,而学生技术赋权必然也在实际的媒介实践过程和结果中产生[7]。 高校学生赋权的程度与效果,亟需在高校各事件中体现。 从话语权角度看,媒介实践的变化给予学生主体联盟和增权的可能,但学生存在的强烈自我意识、集体无意识、从众、敢于对抗权威的特征,让他们在赋权的过程中往往缺少独立、全面的思考,人云亦云,极易造成舆论的发生,实际产生减权效果,降低学生群体的社会评价。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一步侵占了高校学生传统的互动交流方式,转移至新媒介场域的程度加深,加之新媒介难控的传播特性、新媒介素养的缺乏等因素都给学生自我赋权的实际效果带来了影响。

(一)新媒介的传播特性使舆论不可控

1.新媒介场域中,任何意义的产生均依赖于符号的传递和解读。 符号虽然能传递传者的信息、会话、请求、娱乐、教育、表达情感等,在传播过程中有一定的便利性和丰富性,但符号在被受者阅读时,并不是简单地直接转换,而会结合受者自身偏好、情感以及社会规约等再次加工,容易造成意义偏差。 这就导致高校学生在该场域互动、交流时,会因“媒介在场”及阅历低浅产生误读等情况。

2.新媒介场域内,传播主体具有不确定性。 QQ、微信、钉钉等App 是高校学生聚集的网络平台,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多其他未知用户。 这部分用户可能是专业的教育人员,也可能是文化水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的其他人员,他们在这一场域内的传播内容、形式与方法难以监管。 此外,还存在较多在学生中极为流行,但暂未成为社会主流的平台,如哔哩哔哩、抖音等,它们信息发布、传播的低门槛使得信源多元化,让新媒介环境浑浊难辨,学生把关能力的欠缺易使自己被“当枪使”。

3.裂变传播加快舆论生成力。 新媒介提供的随时随地任何人可以发帖、跟帖、转发、关注、点赞等基本功能,突破了以往传统媒介的线性传播模式,形成了链状、环状、树状的对话结构,为舆论的聚合和裂变带来了可能[8]。 “信息的运动不像流星一闪而过,而是像原子的裂变反应,由一种信息扩充出许许多多联系,又从许许多多联系折射出不同形态的结构。 信息的力量就产生于整个的裂变过程中”[9],一些关系到学生利益、反映社会矛盾的事件发生后,在裂变传播的加持下,极易发生网络舆情。

(二)新媒介素养的缺失使“噪音”难以消除

新媒介素养是指新媒介用户了解、分析、评估网络媒介和利用网络媒介获取、创造信息的能力[10]。 在所有社会群体中,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整体处于前列,总体素养水平与新媒介的普及、深入程度较为同步,但水平参差不一。

1.“守门人”语言单一和互动缺失。 高校学生处于离家求学状态,教师作为教育学生的关键主体,一直以来都是被视作“守门人”的存在,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严谨、朴素、言简义明是他们较为普遍的语言风格。 新媒介场域中,新颖、生动、图文并茂的语风大受欢迎,在短时间内一些教师无法驾驭这一感染力、穿透力极强的表达方式,这就使他们保持原先语言的影响力存在难度。 此外,区别于传统课堂中师生的“社会在场”互动,教师能全方位、实时反馈学生状况,新媒介宣扬的互动性强,但实则不在场的“现场”具有滞后性、虚假性,这对教师针对性调整传播方式,最大程度保证育人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2.“把关人”识别机制不完善。 青年学生作为“半社会化”的准成年人,受到社会阅历、知识储备、情绪特征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面对新媒介海量、鱼龙混杂信息时自我把关能力不足,无法正确区分信息的真实和虚假、进步与落后,这一客观能力的缺陷易使学生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在传播内容中读取并受到传者负面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三)公共环境的变化使关注度偏聚

随着科技的进步,公共环境相应发生变化,事物的新兴程度直接挂钩公众的关注度,尤其影响与事物相关的人群,关注度会出现偏聚情况,学生也不例外。

1.学生经验不足,有的沉浸海量信息中无法自拔。公共环境变化时,学生生活、学习节奏被突然打乱,对新兴事物充满好奇的学生,既担忧又迷茫,只能通过不断从新媒介海量信息中去吸取最新资讯填补空洞。结合新媒介源源不断的信息发布,学生只能以无限投入自身的时间、精力,来应对自身相关事件的经验不足,避免成为沉默、无助的一方。

2.学生适应力欠缺,有人无法积极调整应对。 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既是适应者,也是应对者。 作为“网络先锋”的学生,依托于新媒介场域成为主要活动方式,这些变化对具备新媒介技术天然优势的学生不存在操作上的难点,甚至具备优势,但在对新事物的适应力、辨别力方面,学生的状态从最开始的“自信满满”,中期的逐步觉醒,到后期的恍然大悟,会经历一个缓慢、向上的变化过程。

四、关于“媒介实践中学生减权实效”的思考

结合媒介实践中学生技术赋权可能性效果分析,因裂变性传播、信息“噪音”、学生主体能力缺乏等因素影响,学生减权实效成为较大可能。 本文通过将学生的媒介实践与技术赋权关联归因后,尝试从根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为未来研究和实践层面提供经验性借鉴。

(一)打破媒介实践中传统与新兴平台的桎梏

高校学生应打破惯常仅在新兴的新媒介场域开展媒介实践的局限,重视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介的发布信息,对信息的判定具备自我思考能力,拒绝偏居一隅,实现全域媒介实践,保证相对客观。 这就要求,一方面,主流媒介应发挥好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主动占据新媒介高地,牢牢把握传播主动权,保证在全域媒介中唱响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注重线上阵地的挖掘与线下阵地的结合,贴近实际、贴近人心,使学生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期均能接触到信息并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学生应该注重个人政治意识、协同意识和大局意识的培养提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进头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入脑、入心、入行”。 需要注意的是,打破媒介实践中传统与新兴平台的桎梏需多方协同进行,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

(二)提升媒介实践主体的新媒介素养

新媒介素养的生成与媒介主体的行为特点息息相关。 学生行为受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情感特征等诸多因素影响,决定了他们无法以自我教育为主要手段,需依赖系统的教育引导,这就要求高校等相关部门应针对学生群体,开展新媒介素养提升工程建设,推动新媒介素养教育常态化环境的形成。 例如,开设专门的新媒介素养教学课程,依靠学校教育对象广泛、教学规范、效果良好的特点,保证教育效果;定期开展新媒介素养讲座、专业培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关注自我媒介素养提升;高校教师在课程中潜移默化融入新媒介素养内容,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效果。 学生的新媒介素养应在持续不断的教育与影响中,达到对新媒介场域中传播的信息具备较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客观的评价能力,对不良信息具有较强把关力,能熟练且正确地创造和传播信息,并有效利用新媒介相关功能促进自身成长成才。

(三)重视媒介实践中圈层文化的作用

圈层是由趣缘、利益、情感和关系等要素划分而成的社会结构[11]。 区别于传统媒介阅读、收听和观看行为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灌输性和被动性,新媒介实践中存在独有的圈层文化,同圈层中的朋辈群体在信息传播中具备的亲和性、融汇性、新颖性等特点,能够增强信息传播的到达率和转换率。 从这一角度考虑,重视新媒介中优秀学生群体的建设,利用其言论影响力、榜样示范力,在学生赋权过程中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就要求在新媒介学生队伍建设中重视学生党员、班团骨干等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优秀学生的培养和选拔,以他们带动周边学生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全局观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体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结合不同育人需求和学生特点,在学生群体中选拔组建高匹配性朋辈队伍,“对症下药”,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重视新媒介队伍的管理和培训,系统化提升理论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等,使其自我提升的同时,成为高校育人中的生力军之一;三是新媒介引领要注意创新工作办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来推进,尊重个体差异,以情服人、以理服人,使学生最大程度参与其中,保证圈层文化引领的成效。

猜你喜欢
赋权场域高校学生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试论新媒体赋权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基于改进AHP熵博弈赋权的输变电工程评价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