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条件下云南狄青寺的养老事业

2023-10-08 21:08张凯璇
西部学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法师佛教养老

张凯璇

(云南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昆明 650091)

佛教以超越生死轮回为终极目标,在养老和临终关怀方面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今天仍然具有其生命力和影响力。 本文以昆明狄青寺为例,对佛教界开展养老服务进行探究与分析,以期助力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佛教界投身养老事业、丰富社会养老模式、减轻国家养老负担的实践。

一、佛教生死观和慈善养老传统

佛教生死观作为佛教理论的重要部分,引导着在狄青寺内居住的老人进行内观的生命思考,为老人提供心理支持,改变其已有的心理防御机制,让老人逐渐相信“死亡只不过是换一个时空再见”,从而减轻了其死亡焦虑。

(一)佛教的生死观

“了生脱死”是佛教的重要命题,从诞生之日起,佛教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生死”。 根据原始佛教基本经典《阿含经》[1]记载,释迦摩尼作净饭王太子时,从迦毗罗城四门出游,见生、老、病、死四苦,深感人生无常,决定出家作沙门。 这反映了佛教对于人生的看法:人类所属的有情生命是充满苦恼的,人生应该追求断除苦痛,即苦的寂灭。

这种生命观影响了佛教的死亡观,使得佛教徒认为:普通人是在经历着六道轮回、分段生死,不间断地由业力牵引,从一种生命形态转换为另一种生命形态。 这既是生命的相续,也是苦难的相续,想要跳出这种死亡的痛苦,只有成为佛陀那样的觉悟者。

随着佛教的发展,在修行的道路上出现了一条更加方便的道路,即“净土法门”,主要是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的修持者相信通过助念等方式,临命终者可以通过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去往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没有痛苦,在那里修行会事半功倍。

与佛教丰富的“生死”议题相对的,是现代人对于死亡的恐惧。 中国的传统文化忌讳谈“死”,人们对死后会发生什么惧于了解和想象,正是这种对死亡认识的不足,使得对死亡的恐怖情绪笼罩在诸多老人和重病患者的心头。 佛教强调生命的有限性和痛苦性,以及相信永恒超越性的存在,对于如何消解人类对生的执着和死的恐惧,拥有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

(二)佛教的慈善养老传统

佛教的慈善传统根植于佛教的“布施”精神和“因果报应”理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实践历史。 “慈善”一词便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才使用的[2]。 从佛教史来看,布施的精神一直引导着佛教从事慈善事业,发挥着弘法利生的作用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其中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养老事业,是佛教慈善组织以信仰为纽带走出寺院,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

民国时期,太虚大师进行佛教改革,提出了“人生佛教”的构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兴起。 普度众生的理念鼓励着佛教徒广行布施,积极参与包括教育、救灾、医疗、养老等多项裨益社会的慈善公益事业。 相比古代,这些实践涵盖面更广,拓展了传统佛教慈善事业的内容,扩大了佛教的社会影响。

佛教自改革开放后逐渐复兴,接续了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旗帜,将“人间佛教”的概念深植入信徒心中。 各地佛教协会和寺院纷纷组织成立慈善机构,开展慈善活动,发挥大乘佛教积极入世的慈悲精神。

2012 年,国家宗教局发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明确肯定了宗教界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产生的良好的社会影响[3]。 佛教组织在养老领域不但进行了大量探索,还随着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转型,成为新时期促进社会化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力量。

由此可以窥见,佛教的生死观和生命关怀理论与慈善、养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为佛教组织参与养老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狄青寺养老事业的基本情况

狄青寺始建于元朝初年,历经岁月沧桑之后,庙宇年久失修几近荒废。 2014 年开始,宏净法师带领信众用了两年的时间,将这间破败的乡村小庙恢复成为综合性的禅院。 在筹集建庙资金的过程中,宏净法师做了大量的佛教法事,并经历了两位至亲的离去,这些经历使得他发心要帮助处于生命末期的人。 他判定老年人为最需要死亡关怀的群体,因此决定以狄青寺为基础,在已有的临终助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养老事业。

狄青寺的养老事业分为三个部分:用于养老的慈心善意安养院、用于医疗与临终关怀的云轴医院、流动性的对将亡者的临终助念。 这三个板块涵盖了老人和重病患者从养老到病重再到临终及殡葬的整个过程。 正如宏净法师所说:“狄青寺不再单纯的是一个实验,而是全昆明乃至云南省唯一的一个集养老、医疗、临终关怀、殡葬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宗教慈善服务组织。”

(一)狄青寺的临终助念服务

2014 年7 月,狄青寺正式向社会提供临终助念服务。 这起源于宏净法师在长期佛事实践中的发现:临命终者无论平时有无宗教信仰,在面对死亡的巨大恐惧时,都希望能有人陪伴,有一个心灵的寄托,佛号助念能够帮助他们走得更加安详。

狄青寺助念团体的成员均是佛教居士,由宏净法师联系教友们自觉组织集结,无偿提供助念服务。 服务对象不限于佛教徒,但凡家属尊重支持,临终者本人对死亡感到恐惧,有心理需求的都可以申请服务。自2014 年起,狄青寺一共为3 000 余人进行助念,对象大多是重病患者和年事较高的老人,他们几乎都是在了解到狄青寺助念服务的好评积累之后,由市民口口相传介绍来的。

助念仪式从老人去世前1 小时左右开始,到去世后至少24 小时结束,助念成员每8 小时轮换一班。 所有临终者在死亡的过程中,起初都比较恐惧,但在佛号声的陪伴下,大部分人最后都能够比较平静地离开。 这些亡者往往身体柔软、头顶温度较高,依照佛教教义,宏净法师和助念者相信这些亡人已经往生善道。

一场助念服务下来,助念团队的成员相信既帮助了他人,也为自己积累了福报;亡者祥和离去,其家属感到满意;狄青寺收到了大量市民的赞扬和亡者家属的感谢,社会的温情在这三方之间传播,达成了共赢的局面。 鉴于以上成果,狄青寺于2020 年在昆明杏德医院及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新增两处临终助念场地以回馈社会。

(二)狄青寺安养院

从临终助念开始,狄青寺树立了一定的口碑,为更多市民所了解,因此狄青寺慈心善意安养院应运而生,并于2019 年4 月正式营业。 安养院位于昆明市金马寺公园旁,环境清幽,主楼共三层,设有床位70 余张,配有食堂和医务室。 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有较高医疗需求的老人,安养院有专业的护理人员24 小时陪护。 对于有自理能力的老人,白天由义工交流陪伴,帮助其擦洗身体、理发、打扫卫生等。

狄青寺安养院的入住没有门槛,向全社会开放,前后入住过150 余位老人,大多都是鳏寡孤独与残障人士,平均年龄在55 岁以上,年龄最大的有90 多岁。绝大多数老人在安养院的费用都是全免的,老人或家庭能够承担并支付费用的不到百分之十。 安养院对所有老人平等对待,确保其一日三餐有肉、有牛奶,行动不便者有人照顾。 每周末会有社会上的慈善团体定期前来探望,并经常给老人们带来节目表演。

狄青寺安养院虽然由佛教团体组织创办,却并未把佛教信仰作为招收入住者的标准,而是发扬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慈悲精神,尽力服务与满足一切有需求的对象:入住的老人有的有宗教信仰,除个人行为外,安养院并不安排日常的集体宗教活动。

除了专业护理人员,安养院的义工多是佛教徒,都是自愿免费为老人们提供服务,目的是让贫穷、残疾的老人们摆脱低人一等的感觉,感受到平等与尊重。 据老人反映,在宏净法师的有效管理下,安养院全体成员组织有序、态度温和、服务质量高。 有了工作人员的关怀和陪伴,老人们在这里的生活不是消极被动地等死,而是充满温暖。 宏净法师告诉笔者,许多失去家人的老人在弥留之际,喊的都是法师与护工的名字。

这种爱与慈悲的对待,使得生活在狄青寺安养院的老人与普通养老院里的老人相比,精神状态更好,生活态度也更加积极。 这正是狄青寺作为宗教界力量,通过建立安养院在缓解居家和社会养老矛盾上做出的尝试与贡献。

(三)狄青寺临终关怀医院

由于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疾病,为应对突发情况,满足狄青寺安养院老人的医疗需求,也为了帮助更多的临终者,从2017 年5 月起,狄青寺与昆明西山区云轴医院合作,耗资100 余万元建立了临终关怀医院,用于接纳狄青寺安养院和其他医院转移来的病人。

临终关怀医院设有住院床位75 张、工作人员17名,包括医生1 名、值班护士3 名、专职救护车驾驶员1 名。 医院关怀科从成立开始先后送走30 余位重症病人,无偿资助了9 位僧人及5 位特困患者的安宁疗护,垫付各项医疗费用逾17 万余元,捐赠药品逾10万元。

狄青寺临终关怀医院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治老人是零门槛的,只要家属或社区、街道签署免责协议即可。 安养院转来的老人,常常是进入弥留之际的病人,伴有严重的多器官衰竭;社会上转来的老人,有一部分是因为家庭贫穷无法负担,已经放弃了治疗;还有一部分是现有医疗手段无法医治,或是从上级医院转来接受安宁疗护的。 这些老人都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虽然他们在医院里生存的时间最长不超过2 个月,但每天仍需花费大量的治疗费,用于购买营养液、止疼药、聘请专业的医护人员等,能够支付这些费用的老人极少,绝大多数治疗费用都由狄青寺一并承担,整个医院的运营一直收不抵支,靠宏净法师凭借信仰之力支撑。

作为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医院,临终关怀医院的病人到了弥留之际,经医生诊断评估后,不割喉、不插管,仅接受针对疼痛、水肿等不适症状所采取姑息治疗措施,避免了过度医疗的情况。

三、狄青寺养老事业的社会影响及启示

狄青寺参与养老事业的缘起是佛教的理论基础、慈善传统和住持宏净法师个人的信愿,最终受到信教群众的支持与社会的认可。 2018 年宏净法师的事迹被云南广播电视台播报[4],媒体在采访中特别介绍了他“让每个人能够体面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发愿,也报道了狄青寺养老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2019 年底,因为疫情导致义工和社会志工的减少,以及资金的短缺,狄青寺养老事业规模缩小,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因此,本章想要探讨以狄青寺为代表的宗教养老组织在发展中的得失及借鉴意义。

(一)狄青寺养老事业的特点和优势

由于狄青寺以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开办养老事业,工作人员往往亲近佛教,大量服务的义工均是佛教徒,因此在满足入住老人日常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工作人员服务恳切,同时照顾到了其身、心、灵需求,既“养身”也“安心”,老人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较高。 此外,狄青寺安养院、临终关怀医院的服务为半公益性质,根据入住者的家庭情况收费,对于苦难者视情况减免、半免乃至全免费用,对于有条件支付费用的家庭仅收取不以营利为目的低廉费用。

(二)狄青寺养老事业的薄弱之处

狄青寺投入养老事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在创办安养院和提供佛化殡仪时从有条件支付的家庭那获得的收益,由于收费远低于市场标准,以及宏净法师“不在每位有条件支付的老人身上赚取千元以上费用”的发心,这部分资金一直数量有限。 在这过程中,政府政策扶持力度有限,使得狄青寺安养院发展规模一直无法满足养老市场的需求。 资金的匮乏使得狄青寺的临终关怀医院缺乏专业的医疗和护工人员,只能依靠大量的流动性社会志工,这部分志工主要是在周末和节假日前来为老人提供“走流程”和表演式的服务,在陪伴之余能真正帮助到安养院和医院的不多。 此外,这种无私奉献的经营方式,增加了部分家属和老人的依赖性,部分患者在能够负担费用的情况下,有拒绝支付合理费用并要求享受免费服务的行为,出于慈悲和与人为善的出发点,狄青寺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往往是满足老人与家属的苛刻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养院和临终关怀医院的盈利与资金循环。

(三)狄青寺养老事业可采取的改善措施

首先,狄青寺从事养老事业应努力争取政府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以获取更多的资金、资源支持。 其次,应加强与专业医院的合作,由医生根据医学指标判断是否达到入院标准,而并非单纯因怜悯患者而承担绝大多数费用。 事实上,疫情之后临终关怀医院经过翻新后重新接收病人,已经开始注重此点。 此外,狄青寺应加强设施建设,并在社会志工之外吸纳更多的养老和临终关怀的专业医护人员,以获取更多专业的医疗和心理支持。

(四)狄青寺养老事业的借鉴与启示

宗教力量应该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的局限性,努力为广大的老人提供服务;养老事业应该身心俱养,重视老年人的生命尊严与家属的抚慰工作;临终关怀尤其是带有宗教色彩的生命关怀,对将亡者生命尊严的维护与提升,对临终者死亡恐惧的化解具有显著影响。

四、结语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全社会养老压力逐渐增大,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相应增加。 各种社会力量,包括宗教界经由各种渠道参与养老成为一种趋势[5]。佛教的生死观和生命关怀理论与慈善、养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鼓励佛教界人士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引导佛教养老事业的现代化转型,对于缓解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法师佛教养老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养生不是养老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不见悲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