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理蕃政策研究综述

2023-10-08 21:08:12包萌萌
西部学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殖民原住民政策

包萌萌

(内蒙古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呼和浩特 011500)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 台湾山林广袤、资源丰富,无疑是日本“殖产兴业”之宝地。 1895 年6 月17 日,日方委派的殖民机构台湾总督府第一任总督桦山资纪(以下简称桦山)赴职,日本殖民台湾50 年的序幕开启。 同年8 月,桦山公布《训示》,首次提到“若欲拓殖本岛,非先驯服生蕃”①清代称原住民为“番”,日据初期总督府改称为“蕃”。 原住民为“蕃人”,原住民所居地为“蕃地”。 1903 年总督府根据归顺程度由高到低分为“熟、化、生”三类,按七族划分法,除东南部所居邹、阿美、雅美三族为熟蕃与化蕃外,其余均为生蕃。 1935 年总督府正式将生蕃改称高砂族、熟蕃改称平埔族。 台湾总督府警务局编《理蕃誌稿:第一编》,台湾总督府警务局,1918—1921 年,第180-183 页。。 日本侵略者将规训蕃人进行殖产教化之事业称为“理蕃事业”,统治蕃人蕃地所施行的政治、经济等方针政策统称为“理蕃政策”。 对于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理蕃政策,诸多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探讨,本文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介绍。

一、中国大陆学界研究现状

大陆学界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为主要研究力量。 学者们将理蕃政策纳入同化政策、原住民抗日斗争进行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台湾民族运动、殖民地教育、两岸关系等方面,对理蕃政策本身缺乏整体性研究。

(一)研究著作

通史著作中,陈碧笙所著《台湾地方史》、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与《台湾史事解读》,田钰、傅玉能主编的《台湾史纲要》,刘大年等著《台湾历史概述》,周仛、魏大业编著的《台湾大事纪要》等著作,较为详细准确地介绍了台湾自原始社会至复归祖国的长时段史实。 此类著作大多就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进行了详实的分析解释,对日本殖民者的所谓理蕃政策仅略有提及。

厦门大学学者陈小冲所著《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1]一书,详尽地展现了日据时期台湾社会的历史状况。 此著作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原住民抗日斗争多方面就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进行了梳理。关于日本殖民者的理蕃政策,作者提出该政策将“镇压与抚育”作为两条主线,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895—1901 年“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着重镇压汉人武装斗争,对原住民采取怀柔政策;二是1902—1909 年在对汉人武装进行有效镇压后,对蕃地采取“推进隘勇线(日据时期,日本殖民当局为切断台湾原住民与汉人的联系而设置的警戒线。 编者注)与抚育政策”相结合的手段,并通过调查活动全面掌握原住民生存状况;三是1910—1915 年全面推进“隘勇线”、收缴原住民的枪支弹药,实施大规模军警联合镇压活动。 陈小冲认为,日本殖民者“理蕃政策”实施的最显著特征为通过“隘勇线”分隔汉蕃,达到封锁蕃地、防范汉蕃联合抗日以便进行资源掠夺之目的。 此著作篇幅有限,未对理蕃政策作进一步探讨,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敏锐的洞察力为后续研究开辟了道路,是一部经典的必读书目。

陶道强、李颖合著的《台湾少数民族政策研究(1624—1945)》,对1624—1945 年间台湾原住民政策进行了广博的史实梳理。 其中,两位学者指出台湾原住民尚未有家国之观念,使其面对侵略时,以保全本民族为重进行考量与周全。 此观点突出原住民的主体意识,理清了原住民所处社会状态对其心理产生的影响,凸显了民族史研究中的人文情怀。

(二)研究论文

关于日本殖民者理蕃政策的研究成果大多零散于各类论文中,侧重于对警察制度、山地经济掠夺以及抗日斗争进行探讨,仍留有较多空白。

李颖、陶道强撰写的《日据后期台湾山地政策述论》[2]对雾社事件(1830 年爆发的南投雾社少数民族泰雅族武装抗日事件。 编者注)后殖民当局着重推进蕃地“教化”这一阶段进行了具体分析,突出其对原住民传统文化的破坏性,揭示文化侵略之本质。 学者连慧珠在其论文《被驯化的猎人社会 台湾日治时期〈理蕃の友〉呈现的少数民族政策》[3]中,以台湾总督府刊行的官方杂志《理蕃之友》为着眼点,指出殖民当局通过山林开发与集团移住政策改造原住民传统社会,寻求台湾原住民与日“同化”。 在作者看来,殖民当局的理蕃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其殖民本质,注定会引起斗争与反抗。 学者曾国良所作《“理番政策”与台湾少数民族社会变迁刍议》[4]一文,总结了理蕃政策成效的具体表现,即少数民族传统政治结构留存的同时出现军事领袖逐渐没落的情况;社会经济结构并未因封锁而没落,“授产政策”实施后蕃地樟脑、水产等行业日渐发达,但仍旧改变不了经济侵略之实;蕃童与蕃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进步与发展,但也使原住民同胞对日本文化侵略产生抗拒心理。 此文是探究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原住民社会生活变迁影响较为系统全面的重要资料。

关于蕃地警察政治之研究,学者范建鏋在《日据时期台湾警察与经济殖民政策之推进》[5]中详细剖析了蕃地警察与推进殖民经济之间的具体关系。 另有杨晓斌《日据时期台湾“蕃通”养成探略》[6]一文,展现了为顺利对原住民实行殖民统治,总督府培养蕃地警察成为“蕃通”,解读了“蕃通”如何发挥其功效及其对于警察政治产生的推动作用。

董建辉与周慧慧《从雾社事件看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7]一文以原住民抗日斗争为切入点,探讨理蕃政策发生转向的原因,直言雾社事件爆发宣告了日本殖民当局理蕃政策的失败,更进一步探讨了理蕃政策下原住民族群关系的变迁。

二、中国台湾学界研究现状

中国台湾学界则以“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及台湾大学历史系为主要力量,从事台湾总督府档案资料汇编、私人文献和口述历史挖掘等方面工作。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台湾省通志稿》《台湾总督府档案中译本》,周宪文、杨亮功、吴幅员编《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等,均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

(一)研究著作

史学名家连横所著《台湾通史》,参考了大量的正史、方志,以及搜寻的私家记载和传闻。 连横先生在日据台湾的背景下,不忘宣扬民族大义,详载台湾人民反侵略斗争,其著作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高明士、林玉茹、李毓中主编《战后台湾的历史学研究(1945—2000):第七册:台湾史》一书,囊括了史前至光复后的台湾史研究,并附有史料与工具书,为我们了解日据时期台湾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 这类通史著作将日本殖民者的理蕃政策纳入日据时期殖民大框架之内,对我们把握基础史实益处颇多。

傅琪贻(又名藤井志津枝)作为日据时期台湾史研究的著名学者,其著作《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的理蕃政策》将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对“平地及蕃地”“汉人与原住民”实行的统治政策进行综合研究,对1930年前的理蕃政策进行了全面探析。 此著作除详细介绍理蕃事务沿革外,将重点放置于日俄战争与佐久间左马太任总督后推行的“五年理蕃计划”,既有史实铺陈,又有以小见大,是理蕃政策研究之重要成果。 但该著作尚未提及1930 年后日本殖民者的教化政策,有待学界予以补充。 该学者另著有《日本统治时期台湾原住民抗日历史研究——以北台湾泰雅族抗日运动为例》,该著作以斗争与妥协、绥抚与镇压作为两条主线,展现了殖民统治下原住民捍卫自身权益的斗争,具体分析了理蕃政策的成效与其失败之处。

(二)研究论文

台湾学者对于日本殖民者理蕃政策的研究以理蕃机构、两次五年理蕃计划与原住民教育等论题居多。

在台日本学者石丸雅邦所作《台湾总督府理蕃机构的演变》[8],着眼于理蕃专职机构的升格与降格,探讨雾社事件与理蕃机构变迁之关系。 作者通过研究理蕃机构来理解日本在台湾的民族政策特质,这一角度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总督府的殖民本质。

吴秉聪所作《佐久间左马太总督之前期理蕃》[9]对佐久间左马太总督任职前期的理蕃政策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作者肯定了五年理蕃计划的功效,认为除侵占蕃人财产导致的汉蕃暴动使理蕃事业遭受挫折之外,其余的抚育与讨伐均较为成功,虽未彻底征服原住民,但也有效震慑了台湾的抗日势力。

亦有学者从原住民教育、隘勇线变迁等方面进行研究。 张耀宗的《〈台湾蕃人事情〉报告与日治初期官方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形成》[10]与《“蕃秀才”与部落发展》[11]两篇文章,详实地对日本殖民当局的教化政策进行分析,对机构变迁、蕃童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作者提出,理蕃政策的推行使得台湾原住民从猎人社会逐渐转型为农耕社会。 在原住民特性逐渐磨灭的情况下,殖民当局看到了将其转变为“国民”的可能性。 此时施行基础教育,给原住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但此种改观是否是积极正向的,需要针对原住民部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郑安晞的《日治时期隘勇线推进与蕃界之内涵转变》[12]与林一宏、王惠君撰写的《从隘勇线到驻在所:日治时期李岽山地区理蕃设施之变迁》[13]两篇文章均就隘勇线进行研究,前者系统地介绍了隘勇线推进始末与其功效成败,后者利用大量地图、文献与实地调查,探究隘勇线作为警监设施与警察政治之关系,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隘勇线与理蕃事务之关系。

日据时期理蕃政策研究中,学界大多以“生蕃”为重点对象,往往忽略了“熟蕃”。 仅有学者詹素娟《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的“熟番”政策——以宜兰平埔族为例》[14]一文以“熟番”为主体,通过对地方行政与理蕃政策脉络进行梳理,讨论了1893—1903 年日本殖民台湾期间,总督府如何通过利用族群界限压制“熟蕃”,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此外,王学新、许守明《日治时期东台湾地区原住民劳动力之利用》[15]一文在殖民当局开发山地资源计划推进中对原住民劳动力“生产要素化”的过程进行研究。 他们提出,强制性集体迁村使原住民走出山地后,总督府将原住民劳动力投入开发计划甚至战争前线,其中所牵涉的剥削、歧视等问题均体现了理蕃政策的殖民属性。 台湾学界对蕃社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仍有不足,亟待后人继续探讨。

三、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日本学界以东京大学、中京大学、天理大学、关西大学为主要研究力量,培养了若林正丈、石田浩等日本台湾学会骨干成员。 日本学者多以微观研究为主要方式,注重从日方视角审视台湾与日本关系,分析殖民统治者内部矛盾及对台湾的影响,探讨其作为殖民地在政治上的特殊性。 由于中国国内对日本学术资料利用存在些许障碍,难以窥探研究全貌,笔者仅就可见资料做简单介绍。

(一)研究著作

通史著作中竹越与三郎所著的《台湾统治志》对日据台湾初期的殖民统治政策进行梳理与介绍。 理蕃政策虽在日据初期不能窥探其具有连贯性与一致性,但可通过此著作看出绥抚政策的雏形与其成效。此外,书中详尽地对台湾地区原住民社群、习俗等方面进行介绍,可作为史料加以运用。

山崎繁树、野上矫介所著的《台湾史》,以时间顺序对日本殖民当局的理蕃政策进行梳理,同时政策的改变对应了机构的变迁,将理蕃政策分为“绥抚”“中止”“讨伐”“威抚”四个时期,对应“抚垦局”的成立到废止再到“蕃务局”的成立,并以较大的篇幅来探讨佐久间左马太总督在任期间的理蕃事务。 该著作的不足之处是未能将日据五十年的理蕃政策进行连贯的探讨。 作者立足殖民当局,以政策施行者的角度讨论政策的可行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角。

岩城龟彦所著《台湾的蕃地开发与蕃人》(『台湾の蕃地開発と蕃人』)一书是系统研究理蕃政策的著作。 作者以台湾总督府警务局研究人员身份从事蕃地开发与调查事务,亲笔著书,无疑为我们理解理蕃政策的形成提供了更为直观的线索和思路。 书中对总督府的蕃地调查、农业、畜牧业经营等进行细致研究,作者将自己在蕃地调查中所经历的案件甚至蕃人眼中的社会形象均进行叙述,亦可作为史料加以运用。

除上述著作外,近藤正己所著《总力战于台湾——日本殖民地的崩溃》一书探讨了总力战(总体战)下的殖民体制与其所存在的问题,在第四章节简要介绍了雾社事件后的理蕃政策,由于篇幅限制并不能详尽地阐述理蕃政策全貌,但其中所运用的文献资料可为后续研究之参考。

“二战”中,随着日本占领地的扩大,占领地内的民族成分亦趋复杂,人类学、民族学愈发受到重视。学者坂野徹所著《帝国日本与人类学者》(『帝国日本と人類学者』)一书,是在梳理日本人类学发展史过程中,将这一时期殖民当局积极地将民族调查研究成果融入殖民政策之中,并为殖民统治提供政策依据的史实悉数展现。 文中单列一章殖民统治下台湾的人类学研究,为研究理蕃政策出笼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日本殖民范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论文

由于日本学界与我国学界未能流畅地进行资源共享与学术探讨,笔者仅将可见且角度新颖之研究成果加以介绍。

关于殖民地教育问题,北村嘉惠所作《“蕃童教育所”普及過程における台湾先住民社会の変容》[16]一文,探讨了教育所就学与原住民阶层移动之间的关系,考察了原住民精英出现之意义,在述论原住民教化政策落实的基础上,凸显原住民教育实质,最终讨论殖民当局“日本化”之成败。

陈颖祯、青井哲人所作《清末から日本植民地時期までの台湾阿里山地域における蕃產品交易所に関する研究——交換事業者劉闊の活動を中心に》[17]一文,以清末至日据时期汉人与殖民政府在阿里山建立的贸易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原住民地区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探讨该地区商业空间的形成和变化,是理蕃政策下蕃社经济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

Arnaud Nanta(法)所作《日本統治下の台湾における植民地人類学,“理蕃”政策,先住民族の人種化過程》[18],研究日据时期殖民当局如何对原住民进行改造和整合,并将原住民身份转变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原住民身份再造时期,由殖民当局组织日本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对台湾原住民进行详实的调查,企图切断台湾原住民与大陆之关系,鼓吹日台同源,以此为依据解释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合理性;二是“旧惯”调查与理蕃时期,以殖民当局镇压与原住民反抗为路径进行研究,随着殖民当局对原住民的亲缘关系、继承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日渐透彻,提出“原住民作为民族只存在殖民地权”这样荒谬的理论来将殖民合法化。此文展现了殖民当局通过建构人类学理论达到统治目的,这无疑是一个新颖的研究角度。

四、结语

目前日据时期台湾史理蕃政策研究成果以研究论文为主,1930 年后的理蕃政策研究出现断层,对于理蕃政策本身是如何发生阶段性转变、日据后期理蕃政策下原住民的社会情况以及光复后理蕃之遗毒等问题缺乏研究热情。 灵活运用多学科交互的研究方法,与人类学、民族学学者齐头并进,进一步完善理蕃政策研究,是学界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猜你喜欢
殖民原住民政策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12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中国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 19:31:41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殖民岂能有功
消失的殖民村庄和神秘字符
从原住民地权判例看澳大利亚原住民政策的变迁——从灭绝、同化到多元共存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