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平
【摘要】作为一门实践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大.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重要的内容,对于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技术创新要落实到实践应用中,满足社会发展所需,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程学习途径.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展开了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有效性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丰富课堂的形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信息技术的使用还能够丰富教育资源,使教师不再受教材、教案的局限,也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甚至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节奏.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问题积极寻找策略,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深度融合.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关键点
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创新性教育辅助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一样都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关键点.教师对教学要点的管控如何会直接给信息技术课堂带来影响,所以做好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很有必要.
(一)时间要点
所谓时间要点,是指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应用过程中关于时间方面的各项内容,其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笔者曾在与同事的交流中发现,大家总是觉得课堂时间不够用,因为想将知识更加完整、全面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但课堂时间有限,要讲的内容太多,所以如何分配时间成了难题.对于信息技术而言,其作为一项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创新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对自身功能的发挥,让教师在课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节约课堂时间.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做好对信息技术应用模式的管控,就有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做好对时间要点的控制非常重要.
从课堂教学角度来看,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时,需注意的时间要点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应用时机的选择和应用时间的控制.其中,应用时机是指教师要在课堂上哪个时间段对信息技术予以应用,才能够获得最佳效果;应用时间是指信息技术在课堂当中的应用时长要控制在多少,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教育辅导作用.通常情况下,在应用时机的选择方面,教师要根据自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予以确定,明确课堂当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是什么.例如,教师想要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可以选择在课前导入环节对其予以应用;倘若教师想通过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理解,就可以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对其予以应用,以求得到最佳的应用效果.在应用时间方面,部分教师认为越长越好,笔者觉得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辅助技术,其优势在于新颖性,所以教师对其的应用必须得当,使用时间控制就是其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时间以学生的反馈为主,只要学生的反馈达到既定的标准,笔者会即刻结束信息技术的应用;如果学生始终无法给出想要的反馈,那么信息技术的应用在3分钟之后也会结束,因为在达不到效果的状态下对其予以应用就是在浪费资源和时间.
(二)思维要点
思维要点也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予以应用的关键点.所谓思维要点,是指教師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时,一定要以学生的思维为核心,在保证学生的思维可以被信息技术引导的同时,实现对他们的思维需求的满足,从而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提升信息技术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笔者在与同事进行教研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设计时,常常会忽视学生的思维要点.这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受到影响.这恰恰印证了笔者对思维要点的猜想.所以,教师在尝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先做好对学生的思维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设计,让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教育辅助价值,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信息技术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的创新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其贯穿于每个细节,同时融合于各个环节之中.所以,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必须抓住数学教育的特点,将信息技术真正地融合于其中,保证其可以带给学生思维、行为上的引导,从而进一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育辅助功能.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能搜集到的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了,充分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为了让教学实现创新,教师需要接受新鲜元素,在教学中进行改革.教材是传统教学的主要资源,教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然而,随着现实的需求不断扩大,仅仅通过教材来开展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面临的学业负担也比以前大了很多,考试的变化对他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考查也从基础知识转移到了应用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有效渠道.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源的整合.首先,教师可以在一些提供课程资源的网站上进行搜索,整理教案,优化自身的课程设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共享成为现实,这有利于教师通过更多渠道汲取教学经验,丰富自身的教学本领.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进行教学资源的分享,让学生利用好自己的碎片时间.小学生比较爱玩,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督促,那么他们很容易浪费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最后,当学生不在学校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共享,利用各种教学软件向他们分享数学小知识、小智慧,让学生借助身边的例子进行思考.这样,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就能达到丰富教学资源的目标.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情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数学学习可能会比较枯燥,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情境,能够了解当前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很少会将情境的创设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一般都是通过直接授课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免缺乏趣味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动力会下降.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方式,尽可能地丰富教学的形式,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对称、平移与旋转”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镜子中的数学”这部分内容入手,让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练习.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面镜子,在讲课时拿出来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能够看得更加清楚.教师也可以借助实物开展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诸如“镜子中的你距离现实中的你有多远”等问题,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通过动画展示,让学生对“对称”“平移”与“旋转”这三个数学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丰富课堂形式,增强学习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教师要想方设法进行教学创新,使课堂形式呈现出焕然一新的局面.丰富课堂形式,也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对于活跃他们的思维来说是很有效的.因此,教师要丰富课堂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购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买文具”“买衣服”等.购物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场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有机会跟随家长一同去购物.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自然也要高一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场景,让学生扮演店员、顾客等角色,进行模拟购物体验.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体验会增强,对所学知识也会产生更深的感悟.
(四)组织学生交流,开拓学生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打造交互式课堂也是如今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教师应该让学生交流起来,在课堂上保持比较灵活的状态.交流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打开,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还能够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状态,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性格特征等因素,把他们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并且指定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的大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摸球游戏”.根据每一次所摸得的球的情况,学生会发现这一过程中似乎存在着某种概率,而这个概率的大小究竟是多少则需要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课堂中融入数学游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来回走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且及时与他们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动脑,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
(五)优化作业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的形式有很多,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传统的书面形式.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书面形式作业能够有效地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反馈他们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查缺补漏,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有新的变化.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改革作业的布置形式,让学生从多个维度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完数学知识以后,一定要通过作业进行及时的巩固,否则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而重新捡起来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可以优化作业形式,燃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动力,主动积极地去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探索“购物小票”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到网络上去搜索可用资源.购物小票上会有很多“小数点”的存在,那么小数与小数之间是如何进行加法与减法运算的呢?通过探究,学生便能发现其中的奥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量体重”的活动,这一活动既可以借助网络来开展,搜集小伙伴们的体重,又可以从生活中获取资料,学生可以调查身边人的体重,然后进行加减运算.这样一来,作业形式优化了,学生不仅完成了书面作业,还可以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网络探索和实际生活探索,更好地巩固学到的知识.
(六)创新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师自身要具备过硬的技术素质,要能够灵活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在这一方面,学校也应该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以解决突发状况.教师要定期参与教学培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来应对教学中的种种问题.鉴于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设备故障、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注意力偏离等,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还应该提高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这样才能够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深度、完美的融合.为了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合理,教师也要与同行展开交流,可以通过参与公开课讲评、优质课评比等活动,接触更多教学实例,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创新教学实践,教师能够始终走在教育队伍的前列,优化教学设计,构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结 语
综合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达到创新的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一,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这种方式营造班内的学习氛围.其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浏览可用的教学素材,改进教学过程,从而丰富教学资源.其三,教师可以优化作业形式,改变传统的以书面为主的模式,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其四,教师可以丰富课堂形式,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其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让学生开动脑筋,增长智慧,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其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实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培.基于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中小学电教,2020(11):19-20.
[2]王美玲.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1):1.
[3]马梅.信息技术在小学數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47-48.
[4]廖燕萍.教育资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