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类高校的文化育人具有建筑行业背景和特色。为实现文化育人目标,思考建筑类高校的教育特色与文化育人关系,探究建筑类高校教育教学特色内涵和文化育人的契合路径,以及教育特色思政与文化育人的融合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筑类高校的教育特色融合文化育人的体系和机制。通过培养和建设特色文化育人师资队伍,建立健全特色文化育人机制以及建设系统化的教学、管理等基层特色文化育人协同机制,构建建筑类高校的完整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建筑类高校传承、弘扬和建设包括教育教学、制度、言行等方面的建筑特色精神文化,开拓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应用新时代媒体平台等文化载体,形成建筑类高校的立体化特色文化育人架构。教育特色与文化育人的融合路径探究对建筑类高等教育落实文化育人,实现特色人才培养具有探索性意义。
关键词:建筑类高校;文化育人;特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2-0006-05
文化育人已经成为一个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教育指导思想之一。落实党中央的文化育人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重要任务[1-5]。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6]这标志着文化育人从20世纪80年代“文化素质教育”的阶段,经过21世纪初的文化育人指导思想酝酿、出场阶段,正式进入现在的实质性实施阶段[7-10]。
建筑类高校大都从近代中国的工科教育体系衍生而来,有的历史比较悠久,有的属于后期演化。2017年,由北京建筑大学发起,国内外44所建筑类大学成立了“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业的科学技术随着信息科技革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建筑设计、建造、土木工程、测绘学以及建筑环境与能源等为发展特色的建筑类高校,具备鲜明的行业特色,其文化育人的条件和背景,尤其相较于其他综合性大学具有差异性。那么,在人必居其屋、有人必有建筑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建筑类高校如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呢?
依憑建筑类高校具备的建筑特色人才培养环境和条件,开展文化育人的路径探究,才能切实找到建筑类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特点、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规律,从而强化文化育人质量,达到“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育人目标。
一、教育特色内涵与文化育人的契合路径
(一)特色教育教学培养过程中的文化育人
建筑类高校的教育教学要贯彻文化育人的方针,需要融入新时代的育人使命,尊重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建设学校建筑特色文化,打造建筑类学校自己的品牌。建筑类院校的特色文化来源于专业教育教学,也构建于人才培养的各项教育教学的专业、学科特色活动之上。将建筑类、土木类专业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入建筑特色文化,将其构建于建筑艺术、结构艺术、3D打印、数字建筑设计、BIM技术、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洪流之中,定能够实现文化育人和建筑特色教育教学完美契合。
(二)特色教育文化价值取向中的文化育人
建筑类高校的发展历史,蕴含各自的文化价值与取向。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和精神,会激励新时代大学生自立自强、攻坚克难。因此,文化价值取向是建筑类高校文化育人与特色教育文化的契合点之一。用什么样的文化来培育人是高校文化育人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专家学者普遍认为,高校育人文化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高校自身积淀的特色文化[2]。
建筑类高校应从学科背景、典型案例等方面入手确定建筑特色文化价值取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建筑学科专业自身价值取向为融合抓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精神环境,重视校风校训等校史文化宣传,形成积极向上的特色教育文化精神风貌。
(三)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文化育人
建筑文化需要传承和创新。在文化育人的指导方针下,建筑文化该如何?建筑类高校的文化育人中,建筑文化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早期中国的建筑教育是“师徒制”的。大师童寯有这么一段话:“学徒制度,已公认为教建筑之最完善制度,盖良师益友之利,唯于此得完全发展。如何做设计的知识和方法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习的最佳途径唯有观察和模仿有经验的建筑师做设计的方法,靠自己的悟性来体会。”这段话说明,中国建筑文化或建筑文化教育,传承自中国传统私塾或书院文化。
老一代建筑大师让人缅怀的地方,是他们在将做人的道理融于设计之中传达给学生,把他们所知所学倾囊传授。在身心涵育的氛围里,师生之间建立了一条精神纽带,让学生学会真诚待人、待物。信息社会日新月异,人们不得不接受社会瞬息万变的运行方法、制度和规则。但是建筑类高等教育,仍要继往才能开来,勿忘建筑文化之传承,以人为本,在信息科技革命时代坚持以建筑文化育人。
二、教育特色思政与文化育人的融合路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以来形成的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部分组成。在党中央要求“三全育人”“文化育人”的要求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成为高等思政教育的必修内容[11-13]。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才能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积极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教育特色文化不仅要彰显自身领域的底蕴和内涵,还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融合,与思政教育一道,更好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国民思想政治觉悟、道德素养,国家及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性。思政教育和文化教育并举,才能使所培养的人才具备自觉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二)教育特色中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
建筑高校一般都具有特色教育文化。从“梁柱”观念和思想,到“树木树人”的土木、结构教育特色;从梁思成、林徽因等大师对中国古建筑的守护情节,到现代北京建筑大学发展古建筑保护学科群的建筑育人特色,无不渗透着建筑文化。“水木清华”就足以体现建筑文化的名声和传承。这些都是建筑教育特色的价值所在,也是建筑文化的价值所在。有必要对建筑文化价值与思政、文化育人的关系进行辨析。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文化育人思想突出了“人”的主体性。文化育人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才培养过程中,诸如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说法,都离不开文化的影响。谈到教育育人,教师就必须具备文化传承素养。一言一行,言传身教都是文化育人的价值所在。
(三)教育特色与文化育人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筑特色教育自然地执行着文化育人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特色教育过程中,建筑文化育人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育人相融合。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产生的意识形态。在开展价值观教育时,教师并非以专门的授课形式向学生传递价值观的内容,而是将价值观引导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筑文化育人也一定要从最基础、最核心的价值教育有所取向。党中央指出,高校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高校必须在文化育人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确思想和行为。
三、构建建筑类高校的特色文化育人体系
建筑类高校想要贯彻实现中央关于文化育人、全员育人的指示精神,就应该建设、构建具有自己建筑类高校特色的文化育人机制。加强文化育人的工作统筹、咨询决策、督查落实、评估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文化育人机制,丰富完善文化育人体系。在进行文化育人工作体系的建设时,需要融入建筑高校文化特色,其中包括文化环境、价值取向、特色教育教学以及建筑文化传承创新。
(一)建设特色文化育人队伍
1. 培育和培养思政、管理、基层党组织的专职教师队伍,传承和弘扬建筑精神文化
文化育人的主体是广大教职员工。文化育人队伍首先要回答“谁来育”的问题。本质上,高校所有教师都是文化育人的主体。这个队伍不仅是高校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还是青年学生的榜樣示范。这个队伍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因此,在建筑类高校中,教师队伍的建筑精神文化培养培育首当重任。
高校中的辅导员、团干部、行政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基层党组织成员共同构成了一个专职的文化育人师资队伍。基层专职文化育人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各方面困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学生生活中注入人文关怀;在组织各类学生活动时,合理利用学校各种文化资源、弘扬建筑高校的精神和引导价值取向;帮助和服务学生、践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2. 培养教育教学专任教师特色文化育人素养,自觉践行全员育人、文化育人
建筑特色文化育人,需要包括专任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共同执行全员育人、文化育人的使命。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和设计文化育人元素,打造一支通过课堂、实践、科研和科技创新等等各个教育教学活动全覆盖的优秀特色文化育人组织队伍。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校建筑特色文化等思政文化教育精神言传身教给学生。全体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加强建筑特色文化精神导引,形成建筑精神和建筑文化特色突出的文化育人队伍。
(二)建立健全特色文化育人工作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文化育人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学校应该健全党统一领导下,各个教学单位、行政和党组织机构密切配合的文化育人协调工作机制。既要充分体现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各个教学单位、职能部门的文化传承主体作用。在正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准确把握文化育人工作的周期性规律,将建筑特色文化育人工作具体内容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系统设计特色文化育人活动和内容,建立全员育人、文化育人的工作机制。
其次,建立健全文化育人的监督保障机制。针对特色文化育人工作规划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进行调查研究,围绕建筑特色文化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建议。明确哪些部门和组织,执行监督管理的责任,哪些部门和组织执行文化育人工作活动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权限。明确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文化育人,有什么样的监督保障机制,实践和科创活动、校园活动中的文化育人,有什么样的监督保障机制。这样才能够做到有规范、有保障、有监督,才能使全员育人贯穿文化育人全过程。
最后,建立健全文化育人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筑类高校的特色文化育人,建议纳入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考核评价。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特色文化育人考核评价机制,是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问题。如果没有相关考核评价机制肯定会使得特色文化育人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学校应科学地构建文化育人的相关考核评价指标,结合党政、思政工作评价体系,有所侧重,采用多样化方式,找到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确保特色文化育人工作评价能够客观、公正,以此推动特色文化育人工作稳步推进和向前发展。
(三)建立特色文化育人协同机制
1. 改革思政工作条块分割、教管分离的现状,打造建筑特色文化育人横向协同
学校的思政工作、文化育人现状呈现条块分割、教管分离的特点。学校决策层对思政工作和文化育人往往是分配、指派责任部门,中层和底层教育教学单位组织时也是指派责任部门。这会造成具体思政工作任务和活动模糊不清、管理不实、渗入不够、缺乏协同的问题。宣传部、学工处、团委及各院系党团领导等是文化育人的管理层,应该为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实施参考和制订管理细则。
而其他院系、教研室、教工支部等,往往只觉得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意识不到全员育人和文化育人应该是自觉义务。要改革特色文化育人系统条块管理的模式,创新文化育人管理体制,须建立协同机制。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建立各类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特色文化育人的协同机制,比如学工部门和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大学生各类学科竞赛,协同指导实现协同联动;思政责任部门提供特色文化育人的绩效点位实现协同联动。
2. 明确特色文化育人主体责任,提高特色文化育人意识,打造建筑特色文化育人纵向协同
特色文化育人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由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校领导班子是特色文化育人顶层,决定着学校特色文化育人的规划和发展。院系党组织、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等是中间协同教育的重要执行者,如果组织能力不足、管理结构松散,则必然导致特色文化育人效果低下。学生组织、学生干部和学生党支部等是文化育人的基层,是特色文化育人的接受单位和传播单元。纵向来看,如果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各个子系统之间出现政出多门、信息堵塞、工作缺位的问题,特色文化育人则难以实现协同运行。
基于此,高校应建立健全各类工作机制,明确主体责任,提高全员特色文化育人意识,各部门协同运作、有机融合,如同建筑结构设计一样,打造建筑特色文化育人的纵向协同。
四、传承发展特色育人文化,丰富特色文化育人形式
(一)传承和发展教育特色育人文化
1. 传承独特的校园建筑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回溯学校发展历史,挖掘特色领域的特色精神,结合学校历史,凝练学校理念,将其转化为系统的、独特的、符合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体系[14]。只有形成特色鮮明、内涵丰富、文字简明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才能实现精神文化入脑、入心,促使广大教师和学生把精神文化体现在具体行动上;才能实现各项载体和活动与学校的精神文化有机融合。建筑特色教育具备特色精神,传承和发展自身特色精神文化,能有效完成文化育人的历史使命。
2. 发展科学的校园制度文化
培育制度文化是沉淀学校精神文化、建立科学及稳定的校园文化体系的保证。建筑特色教育仍需积极探索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努力形成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自身特色理念的学校制度。在制度文化培育的过程中,保障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公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开展制度的宣传、解读工作,让特色教育体系内所有师生广泛熟知和认同各项制度,自觉遵守制度;形成依法依规、自知自觉的治校文化。
3. 发展有建筑特色教育的言行文化
言行文化是高校各级机构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管理与学习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固定形式,在实际行动中体现高校的育人特色[15]。言行文化体现了“人”在文化中的要素地位,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是言行文化的主体,也是践行者和受益者。建筑类高校要把自己的教育特色融入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学习及各项活动之中,使建筑文化特色得到充分彰显和释放。
(二)传承和开拓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替代的培育作用[16-17]。建筑类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应具体反映出学校办学的精神风貌,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个性化发展。
1. 发展建筑特色的校园传统活动
历史悠久的高校应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活动,并将特色传统活动融入教学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高校将建筑特色文化、专业特长融入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与社会共同接轨,又能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开创师生共同参与的特色校园活动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常各高校都有教学常规竞赛、教学研讨等活动。除此之外,高校还要提倡组织教师、学生共同参加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例如,结合建筑类专业特色,开展专业认知写作、专业作品设计比赛等活动,这既能融入专业育人特色,又能促进教育教学,增强教师职业责任心,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打造新时代校园文化载体
信息时代,青年是网络应用的主体。新技术、新文化在网络上兴起和壮大,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微信公众号、QQ、微博等网络平台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特色文化育人应充分借助新时代网络载体和平台的力量[18-21]。
首先,教师教学改革、师生交流活动以及学校各项服务通过互联网紧密相连。所以,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学、管理、服务的育人路径,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网络化的教育融合是加强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其次,网络文化育人必须要紧紧围绕文化核心底蕴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该发挥青年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推动学生在校园网、微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和载体建设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弘扬中国建筑特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刘彦娜. 文化育人出路:寻找艺术和文化的契合点——基于艺术类高等教育的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20,7(11):146-147.
[2] 黄红艳. 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综述[J]. 现代交际,2020(02):119+120-121.
[3] 王永友,董承婷. 高校文化育人质量的出场语境:概念、要素及评价[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01):129-136.
[4] 吕倜然.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现状及对策[J]. 西部学刊,2020(13):113-115.
[5] 侯雅洁,韩忠治,姚晓红. 高校文化育人的三重困境与创新对策[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6):26-28.
[6] 翟金忠,周生芳. 高校文化育人的现状及必要性[J]. 学园,2020,13(26):75-76.
[7] 吴琼.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内涵解析[J]. 高校辅导员,2020(05):13-17.
[8] 卢秀峰.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意蕴与实践路径探索[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3):95-98.
[9] 陈金鑫. 以文化育人思想为指导,高效开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J]. 教育现代化,2020,7(37):128-132.
[10] 潘秀秀. 关于高校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04):94-96.
[11] 焦俊榕. 文化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06):36-37.
[12] 吕春宇,吴林龙.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3):22-24.
[13] 郭新春,刘科荣. 新时代红色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20(11):60-61.
[14] 李海涛,施雯. 大学校史资源的文化育人功能与实践路径探析[J]. 高教论坛,2021(06):75-77+100.
[15] 吕飘,戴荣四. 新时期高校校友文化育人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1(31):160-163.
[16] 景石红. 高校校园文化育人方法探究[J]. 新西部,2020(02):114-115.
[17] 黄耀林.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育人模式探索——以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四维”宿舍文化建设为例[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5(03):11-13.
[18] 张海燕,温娟. 以工作坊为载体的高校文化育人模式研究——以“加减乘除”文化传承工作坊为例[J]. 高教学刊,2020(04):49-51.
[19] 熊焱生,盧雷.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路径[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0,38(03):105-109.
[20] 刘云. 融媒体时代食堂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研究——以青岛大学食堂为例[J]. 高校后勤研究,2020(04):19-21+27.
[21] 张振军,高睿. 网络文化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传媒,2021(11):89-91.
(荐稿人:刘慧,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基金项目:2021年北京建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文化育人视阈下的学院楼宇文化建设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2131);北京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课题“建筑类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MS2022138);2022年第二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北京建筑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师资培训项目”(项目编号:220906340082648)。
作者简介:师洪洪(1984—),女,硕士,北京建筑大学人力资源处调配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政及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