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 淳洁 杨毅恒
主持人语: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依。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保障,文化自信的树立需要倚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化高质量教育的延续。炎黄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根植炎黄大地,源远流长,不仅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还具有传教育人、凝聚民魂的教育价值。本期高端访谈,大学编辑部专访信阳师范大学校长李俊教授,一睹炎黄学研究院推进炎黄文化学科化之风采,共行文化浸人、思政育人的建设之路。
栏目介绍:《大学》“高端访谈”栏目开设于2009年,是展示学术研究成果及教师风采,宣扬优秀教育思想,弘扬学术正气的重要学术阵地,旨在积极传播高等教育领域前沿学术思想,助推理论创新与科技进步。栏目自开设以来,已采访过如教育部领导、中外高校领导人、企业高管、学术领军人、科研新星等多位专家学者,访谈对象有着比较广阔的学术视野,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对学界热点问题有着敏锐的直觉。栏目围绕采访对象教育理念、学术研究成果、教学成果等进行专访,采访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问题,如高校建设与管理、高质量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
嘉/宾/介/绍
李俊,男,法学博士。现任信阳师范大学校长,二级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合作指导教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历任马列教研室主任、政史系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科研处处长。2003年10月至今在信阳师范大学工作,历任副校长、校长。多次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先后获湖北省省属高校学科带头人、第四届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培养和提升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增强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团结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文化自信的凝聚与提升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浸染与传承和现代教育的传播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的相互交融是新时期开展思政育人的重要路径。文章对信阳师范大学炎黄学研究院展开的炎黄文化学科化实践之路进行探索,以期推动传统文化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的理论体系纵深发展,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凝聚人心人魂、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炎黄文化;炎黄学;思政育人
一、炎黄学的学科起源
记者:信阳师范大学在国内率先成立炎黄学研究院,开启炎黄学学科建设的先河,是出于何种考量?
李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文化自信”,并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富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炎黄文化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源头,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古老中国的创世英雄。纵观中国几千年艰苦卓绝的振兴历史,炎黄在中国上古时期文明创造、民族发展、国家形成中的核心地位和开创、凝聚作用应该得到认可,特别是要从学理的角度,有根有据有理地分析。这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事,也是炎黄学研究院成立的初衷。
炎黄学走向学科化建设的时代契机,也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密切相关。2017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要求。这吹响了包括炎黄学在内的国学学科化与进校园的集结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究炎黄文化,积极推动当今新形势下炎黄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提炼并发掘炎黄文化、炎黄精神的当代价值,充分发挥炎黄文化在新时代的育人作用,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持。
信阳师范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炎黄学研究院,开启炎黄学学科建设的先河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知。文化自知就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起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成立炎黄学研究院,开启炎黄学学科建设,对于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自远古而来的文化特质,厘清炎黄与中华民族的关系、炎黄精神与中华精神的关系、炎黄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建立充分的中华传统文化自知并达到文化自信和自觉都有重要意义[2]。
其次,信阳在炎黄文化版图上具有特殊地位。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指出,远古时期的中国有华夏、东夷和苗蛮三大集团,华夏集团发祥于今天陕西、甘肃的黄土高原,逐渐向东发展,先与居住在山东以太昊、少昊、蚩尤等为首领的东夷集团交战并融合,后与居住在湖北、湖南一带的苗蛮集团冲突与交融,最終凝聚形成了华夏族。信阳正好位于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活动区域的结合部,处在黄河文明、长江文明、淮河文明的交汇处,在炎黄文化史和中华民族史上占据着特殊地位[3]。
最后,目前河南已形成以郑州大学的“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群”、河南大学的“黄河文明学科群”、信阳师范大学的“炎黄学学科群”为代表的三大特色学科群,三个学科群互益互补,共同推动中华文明研究。
二、炎黄文化学科化的理论与实践之径
记者:请您结合炎黄文化的学科化,谈一谈“把传统文化学科化”的当代价值。
李俊:炎黄文化的学科化,首先是指用“学”梳理出学界关于炎黄文化的基本脉络,凝聚几代学者关于炎黄文化的研究共识;其次以“学”打造炎黄文化核心学术生产力,并将其转化为炎黄育人的精神财富;再次依托“学”,推动炎黄文化研究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后在“学”的旗帜下建立起文化自信与自觉。炎黄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正是在于把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建立在文化自知的基础上[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炎黄文化研究的热度一直未减。但是长期以来,炎黄文化研究一直存在着结构性困境,在由“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这一点上,以往的炎黄文化研究虽有一定作用,然而无法实现建立炎黄学科的重要目标。因此,只有通过“炎黄学”学科建设,以学科为依托,利用好学科平台,才能突破炎黄学研究的瓶颈,解决炎黄学研究不够科学、系统的问题。
于是我们成立炎黄学研究院,开展学科化的研究,凸显炎黄文化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只有在科学性和系统性基础之上,才能实现从“文化自知”走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这也是把炎黄文化研究提升为炎黄学的价值之一[5]。
炎黄学课程的价值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强化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因此,一要明确炎黄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炎黄学学科建设不仅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有着广泛的社会文化需求。二要明确方向,紧抓重点。炎黄学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紧抓重点,要把炎黄学学科建设与中华文明探源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要加强学科团队建设,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有意识地吸收相关学科优秀人才资源,壮大学科力量。三是强化特色,突出亮点。炎黄学学科建设要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不断凝练和提升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通过不断推出代表性的教育教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为文化自信自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炎黄文化走向炎黄学历经了几个阶段,有何特点?
李俊:炎黄文化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从炎黄文化到炎黄学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于右任编纂的《黄帝功德论》被学界视为炎黄学研究之“前奏”,直到1991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炎黄文化”才作为一个概念或关键词被正式提出与使用。第二个阶段,2007年4月,“炎黄学”在西安召开的“黄帝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作为一个名词和学科名被正式提出并命名。霍彦儒于2012年发表《炎黄学论纲》,对“炎黄学”进行了初步建构,奠定了“炎黄学”的基本观点。这一时期,尽管炎黄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炎黄文化来说远远不够。第三个阶段是2017年信阳师范大学成立炎黄学研究院以来,炎黄学迎来了走向学科化建设的时代契机,并进入了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发展的炎黄学新时期。
记者:信阳师范大学在炎黄学学科建设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一)炎黄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工作
首先,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炎黄学学科化。炎黄学由学问之学转变为学科之学,一定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以及相关的教学、教材环节上来。自2018年9月开始,我们借鉴国学的“公开课”经验,在信阳师范大学持续开设炎黄学公开课。该课程为本科生公选课,前期以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授课为主,以“传帮带”的形式培养校内青年教师授课,并逐步实现授课教师的“本土化”。炎黄学自开设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炎黄学公开课已经在全校逐渐推广,并有计划地向全省、全国推广,旨在把炎黄学公开课建设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力发挥炎黄文化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
其次,课程建设还需要教材与课程体系建设,2021年信阳师范大学炎黄学研究院出版了《炎黄学概论》,初步构建了炎黄学学科体系。在此基础上,炎黄学研究院着力编写大学本科通识课程教材《炎黄学教程》,以真正实现炎黄学课程的有本可依、有本可教、有本可学。课程体系包括大学、中学、小学的系列课程,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相配套。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因此,炎黄学育人体系建设,应从基础教育抓起,把炎黄文化育人“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在推动炎黄文化进校园方面,信阳师范大学积极推动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与信阳市中小学合作共建,推广炎黄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积极推动大、中、小学炎黄文化育人的一体化建设。
(二)炎黄学科建設取得的相关成绩
炎黄学科建设以来收获了不错的成效。2020年6月,信阳师范大学炎黄学学科群成功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021年10月,信阳师范大学炎黄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另外,在课题和奖项方面,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炎黄学概论”已经顺利结项;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炎黄学研究”正在研究中,还有省级以上的与炎黄学相关的教改、课改项目四项。著作《炎黄学概论》获得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三等奖;《“百家言黄帝”的时代语境与〈史记〉黄帝形象的建构》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0年12月,《炎黄学概论》获批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重点项目。此外,炎黄学研究院成立以来,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并被有影响力的机构转载,出版了如《炎黄学概论》等一系列著作,主办了一系列高端学术会议,共同展现出信阳师范大学在炎黄学学科建设方面的全面成果。
三、炎黄文化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之道
记者:“两个结合”背景下,高校应如何落实炎黄文化与思政育人的结合?
李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两个结合”重大论断,以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祖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这表明,从古至今,“中华”“中国”之称谓,都是与炎黄、华夏紧密联系在一起,落实炎黄文化与思政育人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和提升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增强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力,能极大提升民族自信、促进国家团结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就炎黄学来说,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有以下几个注意的方面:
首先,要充分认识、挖掘炎黄精神中的思政元素。炎黄二帝在缔造中华民族、创建中華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炎黄精神。所谓炎黄精神,就是以炎帝为首的姜炎族和以黄帝为首的姬黄族及其后裔在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在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和文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实干、创新、务实、进取、和合、献身等伟大精神[7]。这种精神,已成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共有的一种民族精神和力量源泉,成为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炎黄精神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敢为人先的实干实践精神;百折不挠的创造创新精神;造福于民的求真务实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进取精神;崇德尚仁的共襄和合精神;无私无畏的奉献献身精神。这些都是落实炎黄文化与思政育人的重要元素。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富裕,需要弘扬炎黄精神;文化的繁荣,文明的提升,道德的重建,需要弘扬炎黄精神;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需要弘扬炎黄精神。
其次,注重炎黄文化与思政育人表现形式的融合创新。“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高校思想教育的要求,要把炎黄文化融入高校课程中,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一定的课程体系。还要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增进课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前充实大量的资料,使学生对炎黄文化有一个大致了解。信息资料的搜集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并能提高课堂实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实效。如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探究性、启发性的问题,也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反馈,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交流探索的过程,以此引导和支持学生学习[8]。加强炎黄学概论的实践性,引导学生课下走访炎黄古迹,使学生了解炎黄时期的历史故事,了解炎帝黄帝的发展脉络,丰富炎黄文化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炎黄文化的体会,进一步普及与传承炎黄文化、弘扬炎黄精神。
再次,发挥校外炎黄文化资源与校内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为了落实炎黄文化与思政育人的结合,我们炎黄学研究院的团队积极走出大学校园,进入中小学开展“炎黄文化进校园”活动,指导一线教师将炎黄文化有机融入语文课程教学。炎黄二帝是为民造福的英雄,在讲到神话的时候,引导学生讲述炎黄故事,使其在讲述炎黄故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炎黄精神。还开展“炎黄文化小先生”行动,通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设置炎黄文化元素,让学生直观体验与感知炎黄文化,充分发挥炎黄文化的育人作用。将炎黄文化引入学生的课间生活,举办以炎黄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等,都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除此之外,我们还广泛利用校外的炎黄文化资源开展研学合作。我们与新郑、随州等地的炎黄文化开发景区建立紧密联系,利用假期开展炎黄研学课程,与研学基地或者炎黄相关文化资源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实践基地,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 王震中. 炎黄学学科化建设又添力作—— 《炎黄学》序[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3(01):138-140.
[3] 李俊,梁枢,沈长云,等. 炎黄学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笔谈)[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2(06):81-90.
[4] 尹全海. 中原学的地域性与开放性[J]. 河南社会科学,2019,27(07):61-64.
[5] 王震中. 炎黄学:炎黄文化研究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03):64-66+133.
[6] 李俊. 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 河南社会科学,2020,28(09):94-99.
[7] 霍彦儒. 试论炎黄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05):21-27.
[8] 赵婧,王雨心. 炎黄文化融入中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