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2023-10-07 19:05顾玉军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28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文明道德

●顾玉军

乡村文明是生活在乡村场域中的人们世代相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力量,它涵盖了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维系和处理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社会等关系的纽带。乡村文明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素材,可以为乡村学校提供具有乡土特色的道德教育资源。乡村学校是传承乡村文明的重要场域。它除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外,还传递为人处世之理,进而培养学生对人、自然、社会乃至国家的情感。在此过程中,乡村学校要凸显乡土教育气息,若没有乡土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体现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的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1]。乡村文明作为一种道德教育资源,只有将其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才能体现地域性和乡土性,也才能根植于学生思想意识中,进而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的情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既是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已有的研究视角

乡村文明与道德教育领域的研究较多,但将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主要涉及乡村文明和道德教育两个方面,而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需要借助乡村学校场域才能具有生成性和传承性。因此,基于多维视野探寻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路,需要基于乡村学校场域来解析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与路径。

(一)时空转向:乡村文明研究的时代意蕴

近年来,学界对乡村文明的研究主要有如下三个维度。一是乡村文明话语研究。乡村文明话语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呈现新趋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乡村文明话语空间得以拓展,而且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只有建构乡村文明话语体系,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2]。二是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文明研究。在城镇化进程中,发展乡村文明要尊重文化的自然属性,使城乡文明协调共生发展[3]。城镇化是一种空间生产,必然会对“空间正义”产生冲击甚至使之削弱,乡村文明不能因为空间的重构而被削弱。因此,要对城镇化所产生的“空间正义”进行理论审视,只有回归人的存在与发展,乡村文明才能得以重建[4]。三是基于乡村振兴的乡村文明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明出现话语转型现象,只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实现乡村文明话语体系的建构和价值观念的传播[5]。乡村文明蕴含着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以及时代背景,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乡村文明的价值和作用,围绕主体唤醒、资源拓展、顶层设计、力量整合、机制创新和环境优化六个方面来实现乡村文明的价值重构[6]。在新发展阶段,要通过重建乡村文明来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要着眼于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乡村的传承与创新[7]。

(二)人文观照:道德教育研究的价值追寻

道德教育作为培根铸魂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其价值导向要凸显人的未来发展。重视道德教育研究,就要观照人的未来发展。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道德教育内涵及本质研究。道德教育有多重内涵,它符合道德教育活动与现象的客观事实,也有利于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根据不同情况有选择性地实施不同的道德教育[8]。道德教育的宗旨是养成人之为人的基本德行,遵守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则规范,激发养成人类的基本“同情”。学校道德教育需要建立合理的道德教育目标,要尊重道德教育发展的个体差异[9]。可见,道德教育有丰富、多元的内涵,而且在学校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二是道德教育价值研究。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育德塑人,即培养人的德行,使其成为具有公共的理性精神、公共德行品质以及公共参与能力的“公共人”[10]。显然,这是基于社会的视角来强调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更加凸显了个体的社会公德意识及品质。道德教育除了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外,还具有个体层面的价值,即“道德教育的生活性”。学校道德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道德实践能力的人,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生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11]。道德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不能偏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如此,才能发挥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三是道德教育路径研究。道德教育具有时代性,影响道德教育的因素是多元的。其中,现代性困境会使许多人成为“抽象的人”“孤独的人”和“冷漠的人”。因此,需要道德教育的理性重建,通过理性重建来追寻真诚性、正当性和进步性,进而实现“真实”的社会交往并凸显道德意蕴[12]。在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不能只停留于个体层面,而要实现道德教育的共同体化。道德教育的共同体化,就是将个体放置在公共空间中,使其道德行为符合社会公共生活规范的要求,同时促使个体保持对他人、对社会的积极关切。道德教育要在参与、交往以及关怀等方面凸显“公共性”,要体现公共道德规范意识和公共伦理美德,最终实现“公共人”的养成[13]。因此,道德教育要关注社会人、公共人的培养,要让学生立足生活世界,面向社会,融入公共空间,走向美好未来。

(三)育人导向: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研究的目标取向

在学校,学生既可获得科学知识,也能不断获得道德成长。乡村学校要有效开展道德教育,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乡村学生的需要。然而,目前对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已有研究中,有学者认为,乡村文化对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会产生一定影响,乡村文化的优势就在于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能对个体的道德体验、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个体选择有道德的生活方式[14]。在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受到冲击,而破解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难题的首要任务是更新道德教育理念。乡村学校要围绕道德教育目标、内容、资源、方法等进行路径探索,以此提高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效果[15]。有学者基于“真、善、美”的视角,探讨了乡村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理路,认为“真、善、美”既是培养学生的目标,也是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方向。因此,“真、善、美”融为一体的德育课程是解决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问题,提升道德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16]。而乡村文明中蕴含的勤劳上进、尊老爱幼、与人为善、邻里和睦等道德教育元素,体现了“真、善、美”的融合统一,也是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遵循。

(四)实践取向: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研究的范式转换

乡村文明、道德教育及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受到学者广泛关注,他们通过多学科视角肯定了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价值,为深入开展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照。但总体而言,已有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其一,关于乡村文明与道德教育的研究多聚焦于学理层面,尽管也有实证层面的研究,但侧重于对存在问题的探析,缺乏路径建构研究。其二,已有研究视角比较宽泛,研究对象缺乏指向性,尽管对乡村文明与道德教育有所研究,但对二者融合的研究较少。其三,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甚少,研究的区域特色不够明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发展必然包括乡村文明乃至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但关于二者融合的研究还较少。因此,现有研究需要转变思路,要从广泛关注乡村文明范式转换到研究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范式。而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要立足乡村学校场域,突出“在地化”特色下的实践性与生成性,重点把握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实然状态,剖析其存在的困境,并据此探寻其突破的路径。

二、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实然困境

乡村文明作为乡村社会中存在与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它在推动乡村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发挥乡村文明的时代价值,以不断引领乡村社会向前发展。乡村学校作为培养乡村学生的教育场域,要不断探索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而学生发展,重在健全人格,特别是道德情感的培养,这就要求乡村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中包括对乡村文明融入道德教育的探索,但乡村学校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道德教育方面尤其是乡村文明融入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师资短缺: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难以组织实施

乡村学校开展道德教育要有师资保障,否则,即便学校制定了道德教育工作计划,也会因缺乏师资而难以组织实施。近年来,乡村学校中有极小规模的学校,如果按照师生比配备乡村教师,根本不可能配齐所有学科的教师。笔者曾调查了三所乡村小学,第一所小学有26 名学生,配有5 名教师;第二所小学有2 名学生,配有1 名教师;第三所小学有12 名学生,配有1 名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学校教师只能确保完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很难保证其他学科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因此,受师资短缺影响,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实施难以实现常态化。比如,三所乡村学校中,只有一所小学配备了1 名教师负责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其他两所小学各有教师1 名,还要承担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而且,承担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较大。平时,除了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外,还要进行班级管理。可见,在乡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更谈不上对各种道德教育资源,尤其是乡村文明的开发和利用,他们只能利用主题团队活动给学生讲一些乡村文明方面的道德教育内容。因此,师资短缺成了制约乡村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因素。

(二)教育断裂: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难以形成常态机制

乡村学校师资短缺,没有开展道德教育的专任教师,导致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存在断裂现象,并因此缺乏连续性,难以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化发展。在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实施并没有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乡村学校承担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也会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但次数很少。有的教师在大半学期的时间里,只给学生上过两次“道德与法治”课。有课程而无教学,就会造成教师因教学设计活动少而缺乏对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运用,就会出现随意性。教学的随意性使道德教育实施难以呈现连续性,也就不会对学生产生连续、持久的道德教育影响。除了“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外,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团队活动也是道德教育实施的组成部分。尽管乡村学校也会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但活动的层次及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有限,往往是侧重活动形式,而缺乏对活动育人功能的充分体现。实际上,出现道德教育断裂现象,难以形成常态机制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师资短缺。道德教育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得通过专任教师开展的道德教育活动来实现,但对目前的乡村学校而言,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时间和师资等条件来保障。

(三)素材零散: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难以生成系统的教育资源

乡村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式,它由多种文明元素构成,既包括传统文明元素和现代文明元素,也有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元素,这些元素将乡村文明汇聚成一种文明综合体。乡村文明中的传统元素主要包括家庭伦理道德和一些需要人们遵守的传统美德,比如尊老爱幼、遵纪守法、邻里和睦、勤劳善良等。乡村文明中的现代元素是在传统元素基础上的发展,它将乡村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比如当下乡村的人居环境、生态保护以及乡村振兴下的乡风乡貌等。可见,传统文明元素和现代文明元素存在交织现象,并非是绝对分离的。乡村文明中能体现时代特点的新元素,是指具有时代特点的文明元素,是在现代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文明现象,比如城市文明和网络文明等。各种文明在乡村都有汇聚,也会共同影响乡村的进一步发展。在乡村文明进校园的过程中,乡村学校并未将乡村文明进行系统化分类,而是在道德教育中涉及一些比较零散的乡村文明素材,且具有随意性。乡村文明作为一种道德教育资源,它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但由于乡村学校缺乏师资,无法确保道德教育的有序性和规范性,乡村文明也就难以生成一种系统的道德教育资源。

(四)规范缺失: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难以建构评价管理体系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要有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管理制度使教育教学活动有了实施依据,管理措施使教育教学活动有了实践策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也要有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如此才能保证道德教育在乡村学校的实施与发展。尽管有些乡村学校制定了道德教育工作计划和相应的管理措施,但缺乏规范性。根据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对乡村学校实施道德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有乡村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但在具体落实方面没有保障措施,导致工作计划与实施环节相互脱节,难以生成系统化的道德教育实践。在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工作计划中,尽管要求乡村学校的道德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发展规律,但对其如何落实没有明确规定,在操作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不管是乡村学校校长还是教师,他们对乡村文明进校园活动都表示认可,而且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也融入了乡村文明素材,但具有随意性和主观性,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学校没有乡村文明进校园方面的评价管理体系。要使乡村文明更好地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既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更要有相应的评价管理体系。如此,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才能有序开展,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才会有实施依据和实践策略。

三、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突破路径

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为培养乡村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了基础,乡村文明为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既是教育资源融合的有效路径,也体现了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地域性和选择性,它让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社会生活成为现实。但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实然困境制约着二者的有效融合,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使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可能。

(一)情系乡土:立足乡村场域,建设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队伍

乡村学校开展道德教育要立足乡村社会场域,乡村教师要挖掘道德教育中的乡土元素,将其作为道德教育资源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乡村文明作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也是一种道德教育资源,它更符合乡村学校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也更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既包括课程类的道德教育,也有活动类的道德教育。课程类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乡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还有在其他课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教育元素;活动类的道德教育,则主要体现在学校开展的各种专题教育活动和团队活动中。对乡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而言,由于缺乏专任教师,难以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因此,乡村学校的道德教育就主要体现在各学科教学中的道德影响以及乡村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团队活动等领域。这就要求乡村教师既要了解乡村社会,又能将乡村社会中的道德教育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以,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是发展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关键。乡土情怀既是乡村教师对乡村社会的热爱,更是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有了乡土情怀,乡村教师就会结合乡村学校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将乡村文明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二)行走乡土:实施乡村教师“走教制”,确保道德教育有稳定师资作支撑

乡村学校教师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乡村学校课程的“开足、开齐、开好”,但由于乡村学校学生人数少,按照师生比的要求,教育管理部门不可能为乡村学校配备更多的教师。然而,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必须要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否则城乡教育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乡村学校的学生发展也就失去了保障。在乡村学校,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能正常进行,其他学科因缺乏师资而难以实施,其中包括承担德育工作的教师。根据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学校地域分布,可以探索乡村教师“走教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结合乡村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实施乡村教师“走教制”。乡村教师“走教制”的地域范围,可以是一个学区所辖的各小学,以德育教师为例,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为一个学区配备1 名德育教师,这名教师负责该学区管辖的各小学的德育工作。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这名教师每天前往一所学校,一周可以走完五所乡村小学,如此就能保证乡村学校有开展道德教育的专任师资,道德教育实施就能落到实处。当然,教育管理部门以及乡村学校要在政策和制度方面提供支持,确保乡村教师“走教制”的顺利实施,让乡村教师行走乡土没有后顾之忧。

(三)开发课程: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建设规范的道德教育课例库

乡村文明作为一种道德教育资源,在其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乡村教师要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或教学资源。只有将乡村文明转化为道德教育方面的课程资源或教学资源,才能发挥乡村文明对乡村学校学生的道德教化功能,这是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但在乡村文明进校园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乡村学校没有形成实施道德教育的常态机制,乡村文明就难以实现与乡村学校课程教学的融合;另一方面,由于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缺乏系统性和生成性,使得乡村文明在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随意性。因此,乡村学校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以及道德教育开展情况,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在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挖掘典型素材,将其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有德育专任教师的乡村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将乡村文明融入道德教育的素材、过程,形成规范的道德教育课例,建设规范的道德教育课例库,才能使乡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与地域性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提高道德教育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四)建立制度:实现常态发展,为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保障

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这是道德教育有序化和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否则,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就只会是一种形式而已。在发展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以及乡村学校尽管有道德教育工作实施计划,但由于缺乏执行力而没有很好地落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缺乏承担道德教育工作的专任教师,没有师资保障,道德教育就难以实现常态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缺乏规范性以及相应的评价措施,没有规范化的管理也就不会引起高度重视。因此,乡村学校要结合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加强道德教育方面的制度建设。有了制度也就有了执行的规范依据,也才能保证道德教育的常态化发展。乡村学校在加强道德教育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对道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尤其是对乡村文明融入道德教育的评价。乡村学校教师对乡村文明的应用要注重其时代内涵和育人价值,挖掘乡村文明的时代元素,进而培养乡村学校学生的家园情怀。可见,乡村文明进校园,也是乡村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确保乡村文明融入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常态。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文明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