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富
摘要:从小说的叙述结构、描写介入、叙述视角三个方面,对郑振铎的《猫》一文进行细读,以分析“情节”为主线,理解和领悟《猫》一文传达的独特人生经验,从而使学生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与人生启示。
关键词:文本细读;人生体验;主题;启示
《猫》一文选自郑振铎的《家庭的故事》,发表于1925年11月的《文学周刊》。作者以猫为叙述对象,以养猫的故事为线索,通过对猫生存境况的描写,写出了有赖于人的爱护而生存的小生命的不同命运,表现出作者对那些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弱者的关怀与同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传递出独特的人生体验,揭示出崇德向善的主题。
一、叙述结构:表现生存境况
《猫》这篇小说在叙述时间上有着连续性,各部分情节内容之间经由主题发生关联。文章开头第一句:“我家养了好几只猫,也许总是失踪或死亡”,是对“我”家几次养猫结局的一个概括。一开头就把结局先说出来,而且结局又是这样的不好,这就暗示出下文所要说的内容即猫的失踪、死亡,也暗示文中所要讲的故事的性质——悲剧。全文的思路就在这总领的一句话的基础上向读者展开。再看文章的第二句话:“三妹是最喜欢猫的……”,这句话虽极平常,但却交代了“我”家开始养猫的原因——为了孩子的欢乐。这个交代为后来全家人都被牵扯到养猫的事件里做了铺垫。接下来就写到养猫受到的第一次打击——第一只猫的死亡。第一只猫是“新生”的猫,它形态可爱,性情活泼,对一条红带、一根绳子都好奇地、不倦地扑抢。它带给人的是愉快,使人“心上赶着生命的新鲜与欢乐”。作者两次写到太阳光,借着这光明与温暖的象征来衬托“新生”的小猫是那样的生机盎然。但是,“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它不肯吃东西,终日躺在椅子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最后,它终于死了。在这里“不知怎地”一语,是领会作者写第一只猫死亡意图的关键。作者没有说“这只猫不知得了什么病忽然消瘦了”,而是说它“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此后又写了猫的种种“毫无生意”的情状,也丝毫未透露之所以如此的底细。这样写,不仅仅是为了说明“我”不清楚导致小猫“忽然消瘦”最终导致死亡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为了道出这个“新生”的小生命所遭遇的厄运。接着,作者写了“养猫”所受到的第二次打击——第二只小猫的亡失。“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因此也就更让人觉得它可爱。但“它似乎太活泼了”,所以这又不能不使人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 ?小猫呢?”查问好几次。这里的很为它“提心吊胆”一语,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的。“我”之所以为它担心,是因为它随时都有被人“捉去”的危险。为什么它会有这样的危险呢?是因为“它似乎太活泼了”。在“太活泼”之前加了“似乎”一词,尽管作者否定这种逻辑,但现实生活确实如此。一个无害于人的小生命,连性情的活泼也成了自己遭遇不幸的原因。尽管“我”多方照看,最后小猫还是被人捉去了。最后,作者写了养猫所受到的第三次打击——第三只猫的死亡。这次养的猫与前两次不同,前两次的猫都是可爱的,这次养的却是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本来并不想养它,只是因为不愿它“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才将它从门外拾了进来留养。它本身毫无招人喜爱之处,大家都不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人对于它也不加注意,直至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而当“我”的妻子把专门供赏玩的芙蓉鸟买回来以后,这只猫在家中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先是被当作“会吃鸟”的饿猫来提防,终至被诬为“吃鸟”的罪犯而遭到一顿惩戒。最后,虽然“我”发现它是受了冤屈,但不久它竟死在邻家的屋脊上了。由此看来,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各个片段中人们对猫的态度和反应。
二、描写介入:加深情感表达
描写实际上就是时间在叙述进程中的短暂停留,从而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的“有包孕性的瞬间”。就小说而言,描写介入在于使体验变得更加真实丰满。第一只小猫死亡,“我”感到的是一缕酸辛,失去了“两月来相伴的小侣”。一个可爱的、给人以“生命的新鲜与欢乐”之感的小生命,竟不知受到什么摧残,而不明究竟地死去了,这怎么能不令人为之动情而深思?第二只猫的失踪,“我”感到的是怅然与愤恨,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怅然的是隔壁邻家看见有人捉猫而竟“不出去阻止”,愤恨的是那个不知名的夺取我们所爱东西的人。而第二次养猫所受的打击,要比第一次来得更为强烈,影响也深了一步,所以“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在这里,作者通过描写“我”对小猫亡失的种种反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论从“我”为小猫的提心吊胆中,还是从“我”对小猫亡失的怅然与憎恨中,都不难发现作者的态度与心情。
对于第三只猫,文中两次写到它忧郁的个性,同前两只小猫的有趣活泼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两次写到了“它渐渐地肥胖了”“吃得胖胖的”,表露出大家对它的鄙薄与不满,再加上后来它难看的样子——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了好几块,这就使“我”渐渐由感到它可怜而变为感到它可厌了。对于这只猫的死亡,“我”感到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因为这件事使“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虽然过后“我”也很想补救自己的过失,但是它不能說话,且已死去,这就使“我”失去了改正过失的机会。
结果,经过第三次养猫的打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这里,借“我”的自述与自责,对那些无抵抗力而又“不能说话辩诉”自己冤苦的可怜的小生命表示深切的同情,而对那些虐待弱小生命的行为则进行了强烈的谴责。文章开头说:“我家养了好几只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末尾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首句是文章思路的出发点,结尾是文章思路的终止点。从出发到终点之间,作者顺次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三次亡失的经过,一步步写出猫的亡失在“我”心中产生的影响。作者在对“我”的思想感情一步步地加深描写的过程中,表现自己对那些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弱者的关怀与同情,和对于以各种方式加害于弱者的人的愤怒与谴责。文章的思路也就是这样一步步,一层层地自然展开。理清文章的思路,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三、叙述视角:揭示深刻主题
这篇文章讲“我”家三次养猫的事,但重点不在讲如何“养猫”,而在揭示三只不同小猫的不同命运。这三只猫的共同点是弱小,其结局都是悲惨的。小说一开始,叙述者是现在的“我”,结尾又回到现在的“我”。现在的“我”对多年前那些情节的记忆还如此深刻,说明这对于现在的“我”具有特别的意义。关于猫的种种记忆,成为现在浮现出来加以审视的对象,暗含着把主题引向反思与批判的意图。巴尔扎克说:“小说是庄严的谎话。”故事中的“我”不是作者自己,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在《家庭故事·自序》中说:“我写这些故事,当然未免有几分的眷恋。然而我可以说,他们并不是我自己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绝不是旧事的纪实。其中人物更不能说是真实的。”通过“猫”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塑造的“我”是一个富于同情心而又严于责己的善良的知识分子。透过“我”的观察,明写猫,实写人。因此,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键是要理解承载的观念(意义)。第三只猫被冤死的始作俑者是“我”和妻子无疑。那些次要人物与猫有着或多或少、相似或相关的关系,其行动逻辑与现实中的人是没有区别的。三妹是爱猫的,但是她爱的是那两只长相可爱、性情活泼、喜欢玩游的猫,而不是这只长相并不好看、天生忧郁,也不爱玩游、终日懒惰的小猫。三妹对猫的爱,似乎在前两只猫的身上付出了,对第三只猫也不加注意了。三妹对猫的信任和喜爱是有条件的,当这一条件不存在时,爱猫人也可以变成杀猫人。三妹无疑是猫悲剧里无情的举报人。第二个值得注意的人是张妈。迫于主人的无奈,本不喜欢猫的张妈把猫拾了进来,当“芙蓉鸟”被吃,她的第一反应是疑惑“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面对妻子的责怪,张妈只是“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不可言说的背后,有身份的差别,有对主人观点的认同,也有对自己没有尽心的认可。张妈是猫悲剧里沉默的支持者。在文中李妈的一句“猫,猫!又来吃鸟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一个“又”字道出事情的真相。李妈显然已看见过这只猫吃鸟,为何没有说出来?正如,第二只猫被过路人捉去,周家的丫头看见却不出来阻止,她们都是淡漠的看客。所以,这些次要人物在猫的悲剧中都扮演着趋利避害的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私、冷漠的缩影。文中隱含着公正、宽容和爱的意蕴。
读小说,就是观社会,悟人性,品人生。正如作者所说,许许多多的悲剧都是那些旧家庭酝酿出来的,不过假定他们是“坏的”或“不对的”,那是他们本身的罪恶么?《猫》一文以三只猫的遭遇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的独特思考,其意义就在于使我们的内心不再盲目,有所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