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哲学意义上的两种直觉知识

2023-10-04 15:49芮珩硕王依萍
新楚文化 2023年10期
关键词:转换

芮珩硕 王依萍

【摘要】为克服直觉研究中两种对立的理论解释,详细分析了科学创造中和哲学分析中直觉知识这一术语的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用法。然后进一步论证,两种不同的直觉知识存在某种意义上的、非一一对应的“相互转换”关系,从而为直觉的统一解释提供一种可能路径。

【关键词】直觉知识;形而上;形而下;转换

【中图分类号】B8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0-0084-05

直觉不仅在哲学中有其重要性,在科学创造中也至关重要,故直觉研究从来都是哲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文献[1]综合了大量的国外研究文献,分析了哲学中有关直觉观念的分歧与争论。目前国内有关直觉讨论的一个视角是“一般能力说”和“神秘能力说”分析,基本的观点都承认直觉“一般能力说”[2][3]。除这个视角外,还有将直觉与知觉加以对照,并论证直觉作为一种直接的被动呈现,其在辩护中作用[4]。最后,还有属于非哲学层面的对直觉方法在其他学科中应用的研究[5]。

本文从哲学的层面研究直觉,论证无论在科学创造中或在哲学研究中都存在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直觉知识,并试图表明没有严格区分这两种不同涵义上的直觉知识,可能是导致直觉的“一般能力说”和直觉的“神秘能力说”相互对立的根本原因。

一、科学创造中的两种直觉知识

科学创造中的直觉,根据上下文可理解为直觉知识,也可理解为直觉认知方式或认知过程。直觉知识就是直觉认知所形成的成果,即知识的呈现形态。从知识形态讲,尽管科学创造中的直觉知识主要是一种用科学概念形式表述的形式知识。但严格分析表明,科学创造中的直觉知识仍存在无法用概念形式加以表达的形态。

在科学理论涉及重大变革时期,总会有一流的科学家讨论科学知识创造的直觉认知与直觉知识。相对论提出者爱因斯坦在讨论科学知识创造时就曾明确指出,从直接经验(ε)到假设或公理(A)的提出是一个直觉过程而非逻辑过程,从A推导出可检验的命题(S, S, S”)虽是一逻辑过程,但运用ε对其验证的过程仍是直觉的过程,如图1所示。

总体而言,爱因斯坦认为,“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的,而从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则是逻辑性的”[6]。日本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在其《创造力与直觉》中指出,科学中的抽象思维起作用的条件是直觉的存在[7]78。著名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昂利彭加勒在提出他原本认为不存在的富克斯函数中,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出现直觉知识的过程。他认为,直觉出现于针对问题进行大量工作后的某个非工作的休整期间。在这个时期,先前努力工作所激活的问题主题仍活跃在无意识工作中。没有先前有意识的努力工作,也无所谓激活的问题主题。无意识工作中,围绕问题主题各种相应的解决方案大量涌现,只有那些具有美感的方案能够超过意识的阈值而突然呈现于意识而出现直觉知识[8]。加拿大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马里奥·邦格在其《直觉与科学》中指出,直觉就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分析或精确命名,或者我们没有兴趣分析或命名的各种理智机制(intellectual mechanism)的集合[9]68。

不论对爱因斯坦还是彭加勒、汤川秀树,当直觉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时,直觉知识都是指可以用概念形式表达的形式知识。虽然与彭加勒有关直觉过程机制的解释不同,邦格将直觉过程归结为“理智机制的集合”,但邦格仍然认为直觉知识为形式知识。因为不能表达为概念形式的判断或命题,就无所谓“理智机制的集合”。

科学中以概念形式表达的形式知识,都是有关时-空中事物或对象(即有形事物或对象)的属性及其派生的各种复杂关系的判断。为说明时-空中事物或对象的属性,科学的做法是将这种属性解释为构成这些事物或对象的更深层面的实体(有形实体如原子或基本粒子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功能。如通过加热气体的温度有所提高,可解释为加热提高了气体分子运动的动能。科学创造中的直觉知识,自然也属于这种性质的知识,可称为形而下的知识。

与科学创造中形而下的直觉知识相对应,还存在有形而上的直觉知识。即使在科学中,也不是完全没有这种形而上的直觉知识,只是科学知识的形而下的规范性使这种直觉知识忽隐忽现,不为人们所注意。譬如,汤川秀树作为日本物理学家,深受中国老庄哲学的影响。他曾说:“我相信这样的一天将会来临,那时我们将知道基本粒子的内心,即使这一切不会像庄子知道鱼的内心那样轻而易举。”[7]53-55所谓“庄子知道鱼的内心”即《庄子外篇》“秋水”中“知鱼之乐”对话中,庄子通过直觉思维方式获知鱼内心的快乐状态。这种直觉知识是一种形而上的直觉知识,是对鱼存在状态本身的直觉知识。

当然,即使知道了基本粒子的内心,这种直觉知识是不为科学所接受的。只有将该种直觉知识转换为科学的判断(形式知识),即形而下的直觉知识,才能为科学所接受。比较牛顿的万有引力和生物学中新活力论,这一点就非常明确了。新活力论针对断肢再生、一些物种能从切成几块的早期胚胎中发育出正常的机体等现象,提出生物体内存在某种无形的活力引导有机体合目的地引导有机过程。这种活力论没有为科学所接受就是因为它没有给出这种活力与可测量的时-空属性的关联。万有引力本身虽然也是无形的,但牛顿将这种无形的万有引力与事物或对象的时-空特性关联了起来,从而使万有引力为科学所接受[10]。

二、哲學中的两种直觉知识

在西方哲学传统中,理性主义的哲学分析基本上都会涉及直觉。柏拉图在讨论知识的获取时认为,所有知识都是认知者在外部经验的提示下回忆起原先心灵中存在的相关事物及其关系的绝对理念或形式(相关事物只是分有这些绝对理念或形式)。这种回忆既不是通过经验的概括的过程,也不是通过逻辑推理的过程,而是在分有绝对理念或形式事物的提示下通过直觉获得新知识的。柏拉图认为这种绝对理念是人类灵魂先前拥有的,故将这种认知过程称为回忆,其本质就是非感觉认知、非推理性理智认知的直觉认知的过程。

笛卡尔尽管在推导其第一哲学原理时,没有使用直觉认知,但在第一哲学原理建立起来后的知识大厦的建构中,还是通过证明上帝的存在,并通过上帝确保清晰、明确的知识为无需证明的知识进行的。这种知识就是直觉知识,它是自明性的知识,一旦拥有这种知识就知道它是正确无误的。

康德的直觉论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讨论,一是在纯粹理性领域作为任何对象呈现方式的直觉(intuition,中文通常译为直观),另一是在实践领域作为理性对象即绝对实在认知方式的直觉。邦格在《直觉与科学》的“哲学直觉主义”分析中,只讨论了康德的前一种直觉理论。在康德看来,任何对象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呈现的,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任何对象的先天形式。对任何对象的认知只是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中直观它们,直观中的对象不是物自体,物自体本身是不可知的,即对象是建立起来的对象。将任何对象都剥离,对时间和空间本身进行认知就是所谓的“纯直观”。因此,直觉对于其他哲学家是“一种第一真理 (knowing first truths) 的认知方式,它对于康德仅是外部经验的一种可能性”[9]7。在实践理性领域,道德意识是我们触及绝对实在的地方,对道德法则的直觉理解与对时空体系中任何物体的逻辑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无条件的绝对原则在实践理性的范围内被承认是有效的,即使在时空的世界里没有得到任何实践也是如此。责任原则就属于实践理性范围内通过直觉认知的,不管是否有所实践,责任原则仍是明确有效的。故实践领域中绝对有效原则的认知类似责任原则的认知,即非通过感觉也非通过论述性推理认知的,而是通过直觉认知的。

胡塞尔为寻找事物的本质或知识的确定性,提出了现象学的还原方法。任何出现于认知者意识中的对象,无论其以何种方式呈现于意识中,现象学都要求将与其相关任何假定都排除,即将相关的权威、偏见、传统和实证科学的知识悬置起来。最后对象以纯粹的给予呈现于认知者意识中,这实际上就是现象学所谓的现象。认知者是以直觉的方式直面并认知呈现于意识中的纯粹现象。意识中呈现的现象与一般的现象不同,它可以是对象或实在的本质现象。在现象学看来,意识呈现的纯粹给予不仅是一个独特给予,同时也是有伴随这个独特对象本质的给予呈现于意识中。这就是现象学中强调的“本质还原”[11]。一旦还原则就形成了对其直觉认知,也就是所谓的理智直觉。

除胡塞尔外,当代哲学中强调直觉的典型代表还有柏格森。他在《形而上学导言》中指出,当代哲学家尽管存在各种分歧,但都同意“区别两种极其不同的认知某东西的方式。第一种意味着我们迂回于对象的外围,第二种则意味着我们进入它内部”。相应地,“第一种知识可被说为相对知识,第二种知识,在那些可能的情形中可被说成获得绝对知识”[12]21。迂回于对象外围只能观察事物的表现、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等,相应的知识就是形而下的知识,科学知识属于此类知识。进入对象内部就是对事物本身的存在状态进行认知,相应的知识就是形而上的知识。“由此可以推论,绝对的东西只能在直觉中获得,而其他任何东西则属于分析的范围。直觉意味着一种理智的共鸣,通过这种共鸣人们将自身置身于对象内部以便与其中独特的并因此无法表达的东西达成一致。”[12]23这与科学方法形成鲜明对照,“甚至最具体的自然科学,那些关涉生命的科学也将自身限止于可见的生命形式,它们的器官和解剖学要素”。但是,“形而上学是要求不用符号的科学”[12]24。

对哲学中诸多直觉理论的分析表明,哲学意义上的直觉知识也有两种不同的涵义,即形而下的直觉知识与形而上的直觉知识。这一点在柏格森的形而上学理论中,表述得最为明确。康德纯粹理性领域中有关对象的直觉知识与实践理性领域中的有关道德与责任的直觉知识也明显不同,前者属于形而下的直觉知识,后者则为形而上的直觉知识。

西方哲学中形而上的直觉知识与东方哲学中的直觉知识,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代世界著名印度哲学家S.拉达克里希南指出:“印度教思想家使用aparok?a(直接智慧)这个术语来表示非感官的直接知识。这种直觉知识源自于心灵与现实的亲密融合。这种知识是通过存在而非通过感官或符号实现的。它是通过同一而实现对事物之真理的意识……被知的对象不是作为外在于自我的对象而是作为自我的一部分而被看见。直觉所揭示的与其说是教条,不如说是意识,是一种心灵的状态而非对象之定义。”相反,理智处理的“无论什么对象,物理的或非物理的,理智总是围绕着它,并且不能将我们带入其核心”[13]。

三、形而上的直觉知识与

形而下的直觉知识

直觉知识的两种不同涵义必须加以清晰区分,否则就会引起类似“一般能力说”和“神秘能力说”截然不同的观点。但这两种不同意义的直觉知识又是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首先应当说明,胡塞尔的直觉知识是一种彻底经验主义的直觉知识,现象学是排斥形而上学的。因此,现象学意义上的直觉知识是不存在两种不同直觉知识的,更谈不上“相互转换”。康德哲学中两种直觉知识分属纯粹理性领域与实践理性领域,它们也无所谓“相互转换”。实际上,康德在纯粹理性领域的目的是要限制知性范畴的无限使用,他在该领域没有给形而上的直觉知识留有余地。当然,在实践理性领域,康德有关道德、责任的形而上直觉知识是可以“转换”为有关具体行为的形而下直觉知识。

为了便于理解所谓的两种直觉知识“相互转换”的含义,以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中较为典型的一则案例为例。他说:“再以我在小说中得知他的活动事迹的人物来说吧,作者可以給他的主人翁性格加上各种各样的特征,可以任其所好地描绘主人翁的言举止。但是,如果我有一刹那能够使自己与主人翁本身同一起来,我就会体验到一种单纯而不可分割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与作者的上述这一切描绘不等值的。对我来说,人物的言行举止之出自这种不可分割的感受,犹如涓涓不息的泉头。”[12]21所谓一刹那形成的认知,就是形而上的直觉知识。这种直觉知识是深入人物内部对其存在状态本身的认知,它与外部的言行举止或行为表现方面的知识自然是不同的。一旦有了这种主体内在存在状态的直觉知识,也可直觉地知道主体的其他外部行为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形而上的直觉知识与形而下的直觉知识并非一一对应意义上的可转换关系。当出现对某人存在状态本身的形而上的直觉知识时,除非有足够的经验,否则无法准确直觉认知到此人的真实行为表现而给出直觉判断的。因为可以设想,当同样的情感或情绪出于同一个体的不同成长阶段时,他在这些不同阶段上的外在行为表现很可能是极为不同的。尽管如此,仍然可以说主人翁的情感或情绪与其言行举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甚至可以说,直觉认知到主人翁的内在存在状态就能直觉认知到主人翁的外在言行举止。

对人物对象两种直觉知识之间的转换是较容易理解的,但对于非生命对象或自然实体对象而言,两种直觉认知也具有相类似的关系。前述有关活力论与万有引力就是有关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形而上的直觉知识与形而下知识的转换的典型案例。

万有引力概念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正因如此,这一概念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如惠更斯和莱布尼茨……他们暗示,牛顿把引力说成是物体之间遥远作用的一种力,这种观念等于恢复了新近被自然科学所否定的神秘性和精神力量。”[14]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下卷)中曾评论道,牛顿所谓的“‘力则被想象成推什么或拉什么的时候所经验到的那种东西”[15]。这里“所经验到的那种东西”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知识,从柏格森的观点看,对它的认知是一種直觉认知,相应的知识也就是形而上的直觉知识。有关“力”的直觉知识,一定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有作用,尽管不能说是它们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转换关系。

尽管不存在有关万有引力定律是否作为直觉知识而出现的报道,但至少可以说万有引力有关“力”的形而上的直觉知识是影响万有引力定律提出的。这种形而上的知识与形而下的知识的关系,本质上也是形而上的直觉知识与形而下的直觉知识之间“相互转换”的关系。

四、结语

(1)直觉认知可分为形而上的直觉知识与形而下的直觉知识。科学中虽也涉及形而上的直觉知识,但基本上都为形而下的直觉知识。西方哲学中有涉及形而下的直觉知识理论,但形而上的直觉知识理论占有相当比例。东方哲学中所涉及的直觉知识理论基本都是形而上的直觉知识理论。

(2)形而上的直觉知识是有关事物或对象本身存在的知识,它是无法用语言说明的知识。形而下的直觉知识是有关事物或对象外部行为表现的知识,它是可以用概念形式表述的形式知识。这两种直觉知识是可以“相互转换”,但这种“相互转换”并非一一对应地转换,而是在形而上的直觉知识下根据对事物或对象的各种经验塑造出形而下的直觉知识。

(3)仔细区分两种不同直觉知识的概念,可以为当前直觉知识研究中的“一般能力说”和“神秘能力说”不可调和的研究方向找出一条中间道路。

(4)本研究主要关注两种直觉知识的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但如何获取形而上的直觉知识及其向形而下的直觉知识“转换”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将涉及默会知识及其向形式知识的转换,涉及默认知理论。

参考文献:

[1]曹剑波.哲学直觉方法的合理性之争[J].世界哲学,2017(6):52-60.

[2]曹剑波.直觉是有理论负载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35-39.

[3]宋群.直觉作为一般的认知能力如何可能?[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10):38-42.

[4]梅剑华.直觉、知觉与辩护[J].社会科学,2023(4):23-31.

[5]王馨.整合逻辑与直觉悟思创新祛偏差——高层次情报分析的认知基础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6):10-15.

[6]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许良英,李宝恒,赵中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719-729.

[7]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8]昂利·彭加勒.科学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1-44.

[9]M Bunge. Intuition and Science[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1962.

[10]C G 亨佩尔.自然科学的哲学[M].陈维抗,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80-81.

[11]维克多维拉德-梅欧.胡塞尔[M].北京:中华书局,2002:66.

[12]Henri Bergson.A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M].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1999.

[13]S Radhakrishnan. An Idealist View of Life[M].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32:138.

[14]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188.

[15]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9.

猜你喜欢
转换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
变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自动温度补偿原理与调节方法
浅议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对当代书法艺术性的思考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论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