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铁强
[摘 要]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指标在规划设计中转换的基础,研究了如何在规划设计的五个主要相关领域(空间、交通、资源、环境、建筑)中,将生态城市中的环境指标转换为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控制指标.
[关键词]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 转换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45-01
1.转换基础
生态城市指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转换基础是生态城市发展的策略以及规划设计中应用的生态策略。
1.1 生态城市发展的策略
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空间、生态、低碳技术,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策略支撑。
(1)空间策略
空间策略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在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等传统内容基础上,生态空间策略还要考虑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和适度混合发展,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系统的紧密结合,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的减缓措施等等,以达到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出行能耗的目的。
(2)低碳技术策略
低碳技术是指在能源消耗的各领域中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减少全球碳排放的根本路径是实现低碳技术的突破。低碳技术主要涉及产业、交通、建筑、水资源、固体废弃物资源以及新能源利用等方面。
(3)生态策略
生态策略指在城市发展中运用生态学理论指导城市建设发展,形成良好的城市的生态环境。生态策略包括构建高效的自然碳汇系统、立体化的绿化形式、保护和恢复自然湿地系统等等。
1.2 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策略
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合理的空间结构,减少交通出行
研究表明生态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应优先考虑以良好步行环境为导向的开发建设,然后再是以方便自行车适用为导向的开发建设,在此基础上再倡导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最后再考虑城市的形象工程和小汽车的发展。在规划设计中首先考虑小尺度的街区格局,创建连续完整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引导短距离的绿色出行;其次提倡土地的混合使用,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供不同类别的土地用途,将就业岗位、居住空间以及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尽可能混合布置,可有效缩短交通行程,减少交通基础设施负担;最后要保证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
(2)引入生态指标控,加强指标的控制,完善规划成果
生态指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生态角度对传统的指标进行解读,另一方面根据生态发展策略提出新型的控制指标,并将两个指标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构建生态型控制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传统的指标如人口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应通过新的解读提出合理的赋值范围和控制要求,从而实现生态发展的引导控制。新型的指标可以对资源的再利用、绿色交通等生态发展的重点方面但又是传统详细规划中所欠缺的内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控制要求,作为新的发展控制要求。
(3)应用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低碳生态技术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首先考虑的是土地的碳源排放,特别是林地的退化将急剧加大土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在城市规划中要控制城市单位人口的用地指标和加大城市绿地的比例,是任何有效的能源使用条件下减少城市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关键技术,也是城市规划中控制土地利用规模和使用性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次是着眼今后城市发展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消耗,即控制能源的消耗.控制能源消耗,提高能效是减少能源需求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最经济的、并经济可行的减排方式;再其次是为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寻找恰当的替代能源,在相等的能量消耗过程中释放更少的温室气体,在规划设计中可以选择使用低碳、零碳能源。
2.转换途径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的一项公共政策,注重物质空间层面对生态城市发展策略的落实,通过集约高效土地利用、资源节约、绿色交通、生态环境、绿色建筑等途径将生态城市绩效指标转换为生态控制指标,引导城市规划建设达到“生态”发展目标。当然,每个途径又可以细分为具体的内容进行生态指标的转换.
3.转换分析
生态城市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的“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特点,以此为导向,通过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空间、交通、资源、环境、建筑等五大领域内容与“土壤、水、能源、材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关于环境的指标转换为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使用的生态控制指标。
3.1 空间
空间包含了土地的使用与空间布局,跟土壤、能源这两个要素有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空间领域包括了土地的混合利用、地下空间利用、紧凑的空间布局等。
(1)土地的混合使用
土地混合使用有利于促进短径交通,缩短工作居住距离,减少居民交通出行时间。通过土地的混合使用、功能复合利用策略,实现用地布局的紧凑及高效发展土地混合使用具有节地、节能的优点。从生态建设的角度来说,地下空间的利用具有节地,节能的优点。在生态规划编制中,应针对地下空间利用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
(3)紧凑的空间布局结构
从生态建设的角度来说,紧凑的空间布局具有节地、节能优点。在生态规划编制中用地建设强度应考虑与公共交通的藕合关系,采用公共交通引导下的城市高密度开发模式。当然这种交通节点的高密度的发展带来的环境影响不必完全在其内部平衡掉,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加以平衡。
3.2 交通
交通主要包括了交通出行、新能源及新技术的应用等,跟土壤、能源两个要素有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交通领域主要指绿色交通,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交通与土地使用的藕合
(2)城市公共交通、自行车加步行出行的城市绿色出行方式
(3)道路网络与道路通行的空间优化配置
(4)便捷、舒适、多样化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5)零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
(6)完善的道路安全设施、精细的交通工程设计
(7)合理布置的城市停车设施
(8)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的良好衔接及城乡一体化的公交系统
(9)道路安全评估机制
(10)人的交通文明建设
交通系统是城市节能减排的重点,绿色交通是为了减低交通拥挤、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发展低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多元化城市交通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协和交通运输系统。土地的利用方式是影响交通能耗的重要因素。土地的利用形态通过规模、密度、布局和设计四个方面影响居民交通行为。实现绿色交通一方面需要通过紧凑的空间形态减少出行总量和出行距离,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设施、慢行交通设施、交通清洁能源使用等手段减少小汽车出行量,增加绿色出行。当然,城市的形态、土地利用模式决定了交通的需求特征,研究表明多中心、功能混合、交通导向的城市形态能够减少居民日常出行次数和距离.
3.3环境
环境这里指建筑外部空间的微气候,跟土壤、水、能源、材料都有关。外部空间会影响到规划地块内的微气候,进而影响到规划项目的节能。所谓微气候是指一个有限区域范围内的气候状况,主要受场地环境内的太阳辐射、风向等气候要素以及场地的方位、植被、土壤等要素的共同作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微气候主要是指地块内的风环境、热环境以及湿度。
3.4 建筑
建筑主要指建筑的形体、建筑建造技术、建筑的材料等,跟土壤、水、能源、材料都有关。建筑是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的组成细胞和“神经末梢”,涉及到能源、水资源和多种物质的消耗和转化,是生态城市“节能”建设的重要对象。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领域主要指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主要考虑建筑的朝向、建筑的形体、屋顶绿化以及节能技术的运用。
4.结语:
将生态城市理念及绩效指标在规划设计领域加以转换,建立在地块层面的生态控制指标,将为规划设计专业人员提供有效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梁伟,王强,杨丹丹.“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3
[2]叶祖达.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本效益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