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余爱娣,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实验小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30年,从1999年9月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获浙江省师德楷模、温州市师德楷模、温州市名班主任、温州市优秀班主任、温州市巾帼建功标兵、温州市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撰写的多篇论文、案例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主持的课题在市级获奖。所带班级获全国“动感中队”、温州市“先进班集体”称号。
回眸30年教育工作历程,当班主任给了我成长的舞台,让我一直前行,一路风景!
一、机缘巧合:与班主任的初遇
1993年,从浙江省乐清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偏僻的小岛,成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看着一起分配的同学都当上了班主任,我很是羡慕。虽然没当上班主任,但是课余时间我很喜欢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每到周末,住校的我就会约上几个学生一起去爬山,碰到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我也会利用休息时间无偿地为他们补课,他们私底下都叫我“鱼姐姐”。
1999年,我调回老家的镇中心小学任教,和我搭班的语文老师担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再担任班主任工作,至此我终于成了一名班主任。当时,这在县里也算是开了先河,很少有数学老师同时任教两个班还兼任班主任工作的,这里面的辛苦可想而知。但对于圆了梦的我来说,“班主任”这三个字值得我全力以赴。可在接下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才深刻地体会到,幻想和现实的距离十分遥远。原以为,班主任工作无非就是班级常规制定、学生纪律管理、班干部培养和学生谈话等一些常规性事务,可真正实践起来却发现有很多困难摆在我面前:班级常规设置哪些项目、哪些学生适合当班干部、如何指导班干部开展工作、怎样转化特殊学生……还好,同办公室的班主任都是有带班经验的老班主任,他们不吝赐教,我在观察中学习,在询问中领悟:要关爱特殊学生、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成为学生和家长的良师益友……除了吸收同事的工作经验,我还购买专业书籍、订阅专业杂志,把最新的班主任育人方法應用到班级管理中,跨越式地提升自身的班主任工作能力,而这一切都只为学生,只为最初的梦想。
二、上下求索:陪伴学生成长
经过两年的带班实践,我对班主任工作已经驾轻就熟了。每次开学之前,我会先找原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了解学生情况,熟记每个学生的名字。开学第一天,我会给学生们制造一些“惊喜”:精美的姓名牌、包装漂亮的新书本、双色棒棒糖、红润的橙子;开学第一周,我会和学生制定一套班级管理制度,提交班级大会通过;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谈话,转化“特殊”学生成了我工作的特色;我不断调整自己的带班思路和方法,丝毫不敢忘记一名师者的初心。
(一)师爱,让学生触手可及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巨大的潜能。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相信学生,用爱心陪伴学生成长。
小张同学的个性比较强势,喜欢和父母对着干,属于典型的叛逆型孩子。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就借助各种“巧合”和小张同学谈心,把父母的苦心委婉地告诉她。一次学校组织小歌手比赛,我发现小张同学音质特别甜美,于是推荐她参加学校的歌手大赛,并且和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对其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家长在我的建议下也花费了很多精力对她进行培养,让她跟随老师学声乐、学钢琴。小张同学慢慢体会到父母对她的用心,学会了体谅父母,自己也开始努力学习。后来,她考取了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杭州的一名中学音乐老师。
小陈的父母在他3岁时就离异了,父亲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他常年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家照顾他生活起居已经很困难了,学习方面根本无力顾及。刚接班时,小陈一下课就跑到操场捉虫子,上课铃声响了才满头大汗地冲进教室。他上课不认真听讲,橡皮擦、铅笔、书本、纸张、美术袋里的陶泥成了他消遣的对象,他的小手每天都是脏兮兮的。这样的学生缺少父母的关爱,我尽可能地用我的爱补足他所欠缺的家庭温暖。课堂上,我悄悄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提醒他收起和上课无关的东西;安排他当课间管理员;放学后留下来帮他巩固最基础的知识……慢慢地,他的字写端正了,课堂上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值得一提的是,每次他回答正确后,全班同学都会自发地为他鼓掌。渐渐地,小陈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我经常看到他课间拿出自己设计的表格管理着班级课间纪律。
这样的学生,每一届班级中都会出现,虽然转化他们困难重重,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无从计算,我也曾有过放弃他们的念头,但最后我都会用这句话为自己加油:“困难是化了妆的机遇,学生是教师成长最好的教科书!”是的,这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学生成就了班主任的事业,让班主任工作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二)垂范,让学生触目可见
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垂范。
用时光照亮学生。早出晚归是我的工作常态,我知道农村的学生早晨起得早,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们将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于是,每天天蒙蒙亮,我已迎着晨光来到学校,带领学生们进行晨读;我和学生一起跑操,做广播操、眼保健操;和学生一起就餐,开展“光盘”行动;我要求学生遵守校纪班规,自己触犯班规,也要和学生接受相同的惩罚;我要求学生认真做作业,自己对学生的作业也从不马虎……农村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不要说辅导学生,就连学生每天的作业都不知道。因此,我不但批改学生的课堂作业,也要批改学生的家庭作业。很多家长对我说:“余老师,真是太谢谢您了,您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下午放学,我和学生们一起值日,检查好班级大小事务后我才回家。
用脚步丈量责任。回顾第一届班主任生涯,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到学生家里家访。那时候电子通信并不普及,交通工具也不多,我靠的就是自己的一双脚。为了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开学初,我利用周末时间走访每个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详细信息,为进一步做好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学生和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后来,接班之初的家访成了我班主任工作的惯例,一学年中每个学生至少入户家访一次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三、勤巧相融:打造成长舞台
勤巧相融,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智慧体现在推陈出新、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班主任不仅要勤于做事,更要寻找教育之“道”,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
(一)制度: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们班学生最期待的分组活动马上开始了。大家很期待“组长”这个岗位,因为它是我们班的“高层领导”,管理一个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午餐等在学校的所有事务。本学期设置8个组长,报名人数却达到13人。这13名学生根据抽签的顺序确定自己竞岗演说的序号。演说结束后,同学们根据他们平时的工作能力、服务态度及工作思路进行无记名投票。然后,由计票员和监票员进行公开唱票,票数高的前8名同学当选为本学年的“组长”,并能获得班主任送出的聘金。
接下来进行组长选组员环节。8个组长也以抽签形式确定自己选人顺序,1号组长先选自己小组的副组长,接着2号组长、3号组长……第二轮倒着来,由8号组长先选,按照8、7、6……的顺序,第三轮重新从1号组长开始。这样操作,组长们所选的组员水平大致相当,又是与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便于后续的小组管理、小组竞争。在组长选组员的过程中,组员如果不愿意加入这个小组的,可以拒绝,等待其他组长的选择。这样操作有利于让每个人的选择都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小组成员确定后,我们讨论小组的“组规”、小组的奋斗目标、小组的口号。我们还选举产生了“卫生组长”“作业组长”“礼仪组长”“纪律组长”等,分管小组具体事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小组的座位根据组员意愿选择,可以随时调整,全班的座位进行顺时针循环轮换,每两周更换一次。一个学期下来,大家几乎可以坐遍教室的每一个位置。
分组完成之后,8个组长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了班级公约讨论稿,交由每个小组讨论补充,最后在班级大会上进行表决通过。
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组长组员选,组员组长选,大家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组建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自主选择同桌,自由轮换位置;在讨论协商的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每个人都是制定者、执行者、维护者,学生感受到班级生活的自由、民主、平等、公平、公正。
(二)活动,让学生成为成长的主角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从学生入小学时,我就思考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优良道德行为的现代公民。在学校德育处的指导下,我和工作室的成员承担了这项任务。我们从学生成长实际出发,结合“四品八德”主题内容、《中小学生守则》和学生需要达成的品质联结点,分层落实各学段“四品八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活动载体和实施途径,做到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系统、持续地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具体见下表安排)。
如诚实守信这个主题,在一、二年级(小学低段),要求学生不说谎话,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偷看、不抄袭,捡到东西主动归还失主或上交;在三、四年级(小学中段),要求学生说到做到,想做的事情要坚持下去,对自己要真诚,真实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学习;在五、六年级(小学高段),正确分析判断诚实守信的行为,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改进,知错就改,看到不诚实的行为要敢于制止。
每个人的品格素养都来自长期的教育养成,在分段式、体验式的课程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形成品格素养序列化,把品格养成落在细处、小处、实处。同时,辅以“五星评价”,帮助学生和优秀品格做朋友,最终全面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品格素养。我们坚信:每月有主题、有策略、有体验、有评价的持之以恒的活动,必能促进学生的品格素养进入螺旋式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形成优秀的品格保驾护航。
在我们班级里,除了品格养成型活动,还有特色班级传统活动。第一个班级传统活动是进阶式“赠书”活动。第一阶段我们的仪式比较简单:同学们在生日这一天为班级赠送图书,可以是一本,也可以是幾本,同学们送上生日祝福,集体唱生日歌;第二阶段我们增加了“夸夸小寿星”环节、“感恩”环节、小组同学赠送亲手制作的生日贺卡环节;第三阶段我们为同一个月过生日的同学一起过集体生日,在生日当天将班级的图书以班级名义回赠给小寿星,还增加写“送给考上大学的自己”心愿卡环节。每一阶段不同形式的生日祝福让大家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同学的情谊、在和谐的大家庭里生活的幸福。第二个班级传统活动是旅行见闻乐分享活动。每个寒暑假、节假日很多学生会外出旅行,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景色,也为了把我们的行为植入旅途中,我们把旅途中的风景、行为、感悟做成演示文稿和同学们分享。把旅行冠以班级活动的名义,个体的行动变成集体的行为,多元价值得以集中体现。第三个班级传统活动是班级实践活动,我们走进超市,学会各种商品摆放规则;我们到交警大队参观全区道路实时监控画面,到路口执勤制止交通违法行为;我们参观法院,体验法官审案过程;我们参加志愿活动,感受服务社会的乐趣……
在班级生活中创设有价值的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价值感知,直面价值冲突,形成理性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班级是学生展现自我、成长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能站到舞台的正中央。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成长,让学生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人,我们还有很多仍需努力的地方。唯有学习、唯有创新,才能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
回首近30年的教学生涯,我庆幸自己一直与班主任结缘。班主任工作,让我们身上的光有更多的去处,让学生的光尽情闪亮。陪伴学生成长,让我累并快乐着,一路风景一路感动,一片桃李一颗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