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敏
摘要文章围绕新结构教学评范式在劳动法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开展研究。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设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情、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劳动法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设计。通过议题呈现、情境推进、活动开展实施教学。创设有梯度的“四维一体”教学进阶,深度践行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探索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新结构教学评范式在劳动法课程中的实践,旨在为法律课堂注入全新活力,激发学生潜能,推动法律课堂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结构教学评范式;劳动法;四维一体;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3.21.038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New Structure Teaching Evaluation Paradigm in the Labor Law Curriculum
HUANG Yumin
(Guangzhou Judici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40)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ew structure teaching evaluation paradigm in the course of labor law.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re set under the guid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qualities, and the teaching design is carried ou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legal affairs professionals, and the labor law curriculum standards. Teaching is implemented through topic presentation, context promotion and activities. Create a gradient of "four-dimensional integration" teaching progress, deeply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explore the active and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Keywordsnew structure teaching evaluation paradigm; labor law; four-dimensional integration; core literacy
新結构教学评范式是指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价值引领,通过梳理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设置大单元概念,把教学内容整合成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创设情境开展教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采用“习得性学习”“应用性学习”“拓展性学习”“适应性学习”四维一体的教学进阶设计,开展有梯度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实践的创新模式,新结构教学评范式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劳动法课程中第四单元的“劳动合同法”为例,探讨新结构教学评范式在法律课堂的实践与应用。
1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
1.1 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新结构教学评范式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促进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建构的目的。通过具体案例创设情境,设置相关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层层深入教学,学生采用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引。
1.2 学情分析
新结构教学设计以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心理特点等学情为现实基础,根据《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进行设定。授课班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结伴同行,自尊心较强,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适时的教学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迎接挑战并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对纯理论的讲解兴趣不大,为增强上课的趣味性,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运用牛刀小试、法律思辨、头脑风暴、法律咨询、连线律师等教学方式进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通过学生课前课中练习正确率对比、课堂参与度、法律思辨等环节适时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1.3 价值引领
新结构教学评范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依据《劳动法课程标准》,围绕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本单元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本单元“善用劳动合同法,护航职场成功路”是劳动法的重要章节,主要涉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形成的法律问题。通过系统学习劳动合同法,学生扎实掌握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理念和劳动法律规范,培养增强履行劳动义务的自觉性以及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学法遵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二是树立劳动精神、奉献精神,培育时代新风貌。通过对劳动合同诚实信用原则、劳动合同解除条件、赔偿金以及补偿金计算等法律问题的学习,学生了解劳动法制定背后的原因,崇尚健康的劳动精神,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推进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2 优化法律课堂教学实施内涵
新结构教学评范式以大单元概念为统领,通过议题呈现、情境推进、活动开展实施教学。议题、情境、活动三要素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其对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2.1 议题呈现,目标进阶
结合“如何履行劳动合同?”的总议题,设置三个分议题: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有哪些内容?劳动合同如何解除?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议题设计围绕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与学习。课前,鼓励学生结合议题自行探究。课中,以议题为主题进行教学实践,突出教学的针对性,集中解决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
2.2 情境探究,纵向推进
在总情境“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中遇到的各种劳动纠纷”统领下,分设三个情境:①学生在找工作中遇到性别歧视、外貌歧视、捏造假证书等违反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等原则的劳动法问题;②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中遇到长期加班、工伤、违法约定试用期等劳动纠纷;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教学情境紧扣议题,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代入感。通过模拟法律援助咨询现场、播放微课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情境教学,以情境带入问题探究。法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情境教学贴合学生学情,便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思考,提高教学有效性。
2.3 开展活动、内化知识
在结构化活动“解决劳动纠纷”中,设计“走进生活,法律援助”环节,根据法律专业学生的特点,模拟法律援助咨询解答现场,让学生结合具体案例情境分析劳动合同中的法律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咨询的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分享、邀请律师走进课堂等方式对法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把知识内化于心,提升职业素养。
3 创设有梯度的“四维一体”教学进阶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设计“习得性学习”“应用性学习”“拓展性学习”“适应性学习”四维一体教学进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通过多角度深入教学环节实现教学目标。
习得性学习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直观学习,实现对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本环节议题为“什么是试用期?”主要涉及试用期的概念、时间、工资、社保等法律知识。设置情境“中职毕业生小梅在试用期的烦恼”引入课程。播放微课视频“试用期法律知识小锦囊”,通过动画微课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化繁为简,运用动画图标解说加深学生对试用期时间规定的了解。针对微课中小梅的法律咨询,学生认真倾听案情,仔细做好记录,并尝试全面分析案情“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反试用期法律规定的情形?若有,请列举出来。”各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展示小组观点,教师针对薄弱知识点精心点拨。本环节中学生侧重对基础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应用性学习即学生结合所学法律知识,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简单分析与运用。本环节议题为“在试用期,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如何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也是引起法律争议的重要原因。设置情境“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与小梅的劳动合同”,学生角色扮演“用人单位眼里的小梅”,呈现小梅在试用期让用人单位不满意的表现。在情景模擬后组织学生进行法律辩论:小梅的表现有哪些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通过法律辩论了解学生对试用期“录用条件”的理解程度。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录用条件”主要从道德品质、技能水平、身体健康等方面进行考核,渗透诚信友善、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教育。最后开展头脑风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谁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劳动合同法为何这么规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感知法律的严谨,领悟劳动合同法是构筑文明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力保障。本环节教师精讲,学生辩论,运用所学法律知识结合劳动纠纷案件进行分析判断。
拓展性学习指拓宽教材资源中的分析应用,学生结合具体案例或者情境引申学习,吸收内化为自身的学习习惯、品德。在学生全面深入学习试用期法律制度后,教师播放优秀师兄的采访视频。师兄结合自身顺利通过试用期考核的经历,总结职业素养,包括掌握技能扎实、端正品行修养等。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成为一名劳动者,如何提升职业素养?”通过讲述身边的劳模故事,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认知内化素养。本环节学生通过学习模仿劳动榜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适应性学习指学生把所学法律知识内化于心,能综合运用到具体实践场景中,体现为学以致用。本环节提出议题“试用期遇到侵权,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设置“走进生活,法律援助”的情境:对小梅遇的劳动法侵权行为提出法律咨询意见。课前学生制作PPT课件,经过课堂小组讨论,小组成员修正、完善课前准备的咨询方案并派代表进行发言。针对学生的回答,邀请律师走进课堂,结合法律实务中如何解决试用期遇到的侵权问题,对各小组方案进行点评。在教学中渗透双元制育人模式,引入法律实务前沿理念,推动学生进行理实一体化学习。
4 深度践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4.1 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对比反思
课程组在全面分析班级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了知识、技能、素养三维目标,以目标达成度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本课三维目标分别为:能说出劳动合同中关于试用期的时间、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基本法律规定,会简单判断试用期的违法情形;能结合具体案例,运用基本的法律知识简单开展相关的法律援助工作,提供初步的法律咨询意见;培养良好的口头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劳动观念。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树立崇尚法治、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学评价体系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完成度进行设计。
4.2 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
教学评价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从知识掌握情况、活动表现、核心素养提升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课前和课后考核各占15%,课中考核比例为70%。
课前考核主要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前预习,培养小组合作沟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辨的能力。主要评价内容为完成课前测试题,为课中议学活动做好充分准备;能较好地与组员进行沟通,初步结合具体案件分析试用期遇到纠纷该如何解决。
课中考核主要是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代表小组发言、 参与小组讨论、参与场景模拟等活动,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选出最佳小组,进行教学评价。组员互评“最佳辩手”进行学习评价。
课后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拓展延伸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课后通过云班课平台阅读关于试用期的资料;关注相关劳动法微信公众号,进行课后拓展阅读。
4.3 积极探索增值评价
增值评价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变化,考核教师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净增值评价,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结合问卷星课前练中错误率较高的习题,通过云班课平台开展“牛刀小试”课堂练习,根据云班课平台现场答题调查数据,检查学生对试用期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对比课前和课中答题的正确率,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探索增值评价。
5 总结
采用新结构教学评范式进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场景模拟、头脑风暴、小组合作、法律思辨等方式進行教学,教学方式丰富多样,贴合学情,课堂生动有趣。通过习得性学习、应用性学习、拓展性学习、适应性学习“四维一体”教学进阶进行教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采用一案到底,切换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结合毕业生小梅在试用期遇到的烦恼,开展三幕情境:毕业生小梅法律援助咨询、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遇到侵权如何维权,结合不同的情境对试用期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分析。教学中以价值观引领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劳动素养、奉献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以立德树人为引领,通过设置活动、开展情境,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进行科学评测,为法律课堂注入全新活力,激发学生潜能,推动法律课堂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平.构建新结构教学评框架有效反思和改进学习测评[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6):52-58.
[2]王萍.基于新结构教学评框架的学业评价[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4):78-81.
[3]雪刚.新结构教学评视域下的法治意识培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6):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