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贺连民 侯春玲
摘要:文化是民族之魂,打造齐鲁样板,振兴齐鲁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山东是文化大省,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诸如历史文化名人、古代文学名著、历史文化遗存、红色革命文化等文化资源,遍布全省各地乡村。深入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文化资源 乡村振兴 实践途径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扛起农业大省责任,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提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因为山东具备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坚实基础,只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将齐鲁文化资源与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就能够完成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光荣任务。
一、乡村文化振兴资源之一:齐鲁文化名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家学说都出现了许多文化名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山东各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鲁西一带地近鲁国,孔子的很多弟子都来自这一地区。如果说儒学诞生于鲁,则鲁西便是儒学最早的传播之地。孔门之中的很多佼佼者,籍贯都属于鲁西,如学业和政绩都十分优异的冉雍、冉求和子贡,德行高尚的冉耕,还有为儒学传承做出极大贡献的子夏等。孔子的另两位弟子宓子贱和巫马施,先后在单父(今菏泽单县)为宰,以儒学精神勤政为民,留下了“鸣琴而治”与“披星戴月”治县的千古佳话。在复兴儒学的北宋初期,倡导重视经学、文风革新的重要人物王禹偁是菏泽巨野人。再比如受齐文化深刻影响的淄博,出现了姜太公、齐桓公、管仲等历史文化名人。
有鉴于此,各地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人的效应,让文化名人在乡村振兴中起到重要作用。挖掘这些文化名人的遗迹,在他们的故里修建规模大小不等的纪念馆,条件成熟的可以将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带动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
例如,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尽管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领,但他自幼学习儒家学说,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从而成为了一位文武兼备、以身许国的伟大的爱国词人。为更好地纪念辛弃疾,发扬光大辛弃疾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辛弃疾故里四风闸村可以建设成为具有齐鲁样板意义的民俗村。四风闸村现有180多户村民,其院落大部分为近年所修建。辛弃疾所生活的年代为北宋南宋之交,与现今的村貌相距甚远。为了打造一座具有宋代特征的民俗村落,使之具有文旅功能,可将现有的部分院落房屋进行全方位重建,对另一部分院落房屋进行程度不同的改造。村中可以打造一南一北两条主路,路两侧修建若干座宋代民居院落。同时,修建辛弃疾故居,建造辛家祠堂,为辛家祭奠其祖先提供活动场所,亦为村中议事之处。
中国古代的农村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因此村内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作坊齐全,如油坊、酒坊、染坊、豆腐坊、铁匠铺等,可依照宋代特点分别建造。村内建造一处私塾学堂,为少年读书学习之处。村中央修建一座井台,为村民取水之处。在村外打造农家体验田园,供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从事简单的农业劳作,如锄草、采摘、浇水等。沿四风闸村北面约300米长的东西道路,可建造一条具备文旅功能、带有宋代建筑风格的坊巷,在道路南侧,建造十几座宋代院落,前店后院,包括各种店铺、客栈、茶馆、饭店、药铺等。特别是要建造一处演艺场所,将辛弃疾的代表性词作用各种艺术形式进行表演,供人们欣赏互动。辛弃疾20岁时便组织2000多人的义军投奔耿京,足以证明他不仅具有军事才能,而且还具备了训练士卒的实践经验。可在四风闸村的东面打造一练兵处,让人们重温辛弃疾当年“沙场秋点兵”的豪放气势。要让辛弃疾纪念馆成为各地青少年研究、学习辛弃疾爱国主义精神和诗词创作的基地,为其学习体验提供便利条件。
山东各地具有类似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村落很多,都可以因地制宜,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二、乡村文化振兴资源之二:古典文学名著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名著与山东关系非常密切,如《水浒传》《醒世姻缘传》《聊斋志异》等。《醒世姻缘传》的故事发生地分别在德州武城和章丘明水,小说生动具体地描写了这两地乡村的风土人情。根据小说的描写,两地相关的乡村可以打造明清时期的民俗村落。蒲松龄的故居就在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家庄可谓得天独厚,完全可以运用《聊斋志异》这一资源,推进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水浒传》是享誉世界的古典名著,水浒人物和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近年更因水浒影视、动漫、游戏等喷涌般的开发流行而形成巨大的“水浒文化产业”。其中山东“水浒故里”文化带无疑是这一产业所凭借地域的中心,也应该是这一产业开发增长的龙头,可为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据《宋史》、宋元笔记等文獻记载,特别是《水浒传》的描写,宋江等活动的主要区域在山东,其中多数人物、情节涉及今山东济宁市的梁山,菏泽市的郓城,泰安市的东平,聊城市的阳谷、高唐,临沂的沂水,烟台的蓬莱等市县。同时,比小说《水浒传》更早的话本、戏剧等所写水浒人物、故事也大都集中在山东。从而,八百多年来水浒小说、戏曲、曲艺、民间传说等汇聚为水浒文化,逐渐成为山东省内除孔孟儒学之外最重要而突出的文化现象。其与孔孟儒学共同附着于山东地域而又与孔孟儒学有着鲜明区别的独特的文化景观,既是中华传统精神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又是开发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下面略举数例:
今梁山县之安山镇,是《水浒传》所写少数历史上实有之市镇之一。此镇虽久已毁弃,但其方位在《水浒传》中有精确地描写,显示《水浒传》作者熟知此地。《水浒传》写宋江率部攻打东平府两度驻军于此,成为《水浒传》梁山好汉聚集过的市镇之一。因此,梁山县安山镇可考虑建设“水浒故里”景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梁山县寿张集为宋代寿张县旧治,是《水浒传》第六十九回、第七十四回所写寿张县治故地,也可建设相关宋代风格“水浒故里”景观,推动该地域的文旅发展。
郓城县黄堆集为《水浒传》“智取生辰纲”故事发生地。郓城县丁庙乡七里铺村即《水浒传》东溪村,为“托塔天王”晁盖的家乡,郓城县城东部郓巨河西岸可重修九天玄女庙。根据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及《水浒传》的描写,郓城县水堡村为宋江故里。东平县斑鸠镇石庙村是《水浒传》所写“梁山好汉”中“三阮”兄弟之故里。以上各处都可打造为“水浒故里”景观,通过发展当地的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三打祝家庄”是《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毛泽东主席对这一故事了然于胸,在《矛盾论》中说道:“《水浒》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是因为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了方法,从调查研究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三个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的木马计相似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所写祝家庄旧址,据民间传说就在阳谷县城西南12公里的李台镇政府驻地之南,至今村中有盘陀路、凤凰台和时迁盗鸡塔等古迹遗址。相传北宋时这里是繁华之地,右傍大溪,左临官道,为济州到大名府必经之地。庄前林木葱郁,庄后石塔耸立,庄内盘陀路布局奇特,是布置军事阵地的天然地势。打造“祝家庄”景区对于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从物质文化层面来看,《水浒传》中的饮酒最让人神往。小说所写酒类就有荤酒、素酒、透瓶香酒、茅柴白酒、浑清白酒、村酒、老酒、头脑酒等近十种。小说所写酒具最常见的是碗、瓶、角、旋,有时还用杯、盏、盅、壶、葫芦等。这些略显简陋的酒具正好可以烘托出梁山好汉的豪勇粗爽。小说描写了许多动人的饮酒场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时一人便吃了一桶酒。林冲见草料场房屋已被雪压塌,便“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来到山神庙中,把葫芦冷酒提来便吃”。“智取生辰纲”在白胜的两桶酒上做足了文章。武松景阳冈前连饮十八碗酒,带着酒意打死了猛虎。尤其是“武松醉打蒋门神”“无三不过望”,武松一路上见一个酒店吃三碗,一连“吃过十来处好酒肆”,“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然后大闹快活林,将蒋门神打得屁滚尿流。另外,小说中所描写的蹴鞠、博弈、相扑等竞技游艺活动也无不细致生动、脍炙人口。这些民俗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
三、乡村文化振兴资源之三:历史文化遗存
山东还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遗迹资源,充分发挥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下面以大运河沿岸的遗存、遗迹为例做些说明。
大运河在山东境内全长643公里,其中进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的就有8段河道、15处遗迹点,包括临清运河钞关、阳谷古闸群(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戴村坝、邢通斗门、徐建口斗门、十里闸、柳林闸、寺前铺闸、南旺枢纽、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运河砖砌河堤和利建闸。
南旺分水枢纽遗址位于济宁汶上县南旺镇政府驻地附近,包括柳林闸、十里闸、戴村坝、堽城坝、金口坝、小汶河河道、刑通斗门遗址、徐建口斗门等,分水龙王庙明清古建筑群是遗迹最为集中的遗产区。
分水龙王庙建筑群位于古运河河道的分水驳岸处,由于南旺枢纽的重要性,这里历经多年建设,形成了以龙王庙为主的综合性庙宇,其中包括禹王殿、禅堂、蚂蚱神庙、观影阁、水明楼等建筑遗存,附近还有大运河上难得一见的一段砖砌运河河道。可以说是京杭大运河遗产中最为精华的文物遗存之一。
戴村坝位于泰安市东平县彭集街道南城子村附近,大坝上游为大汶河,下游为大清河,大坝拦截的水从此处注入小汶河,也就是三河交汇之处。戴村坝分为三部分:主石坝、太皇堤和三合土坝。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互为利用,互为保护,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独特布局。现在的戴村坝已经建成景区,景区内有戴村坝博物馆,在大坝北端保存有历代石碑数通。
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土闸村的土桥闸,曾是大运河上重要的设施。土桥闸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拆修。此闸两边设置沟槽,只需在沟槽中插入木板,即可调节水位,保障船只顺利航行。2010年8月至12月,考古专家对土桥闸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这是大运河山东段船闸的首次发掘。聊城土桥闸也是大运河上完整发掘的第一座船闸。2011年,土桥闸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阳谷县七级镇是京杭运河畔一个商贾云集的集贸重镇,也是运河古镇和渡口。因古运河渡口码头曾建有七级台阶,故而得名七级渡,后称七级,是“阳谷八景”之一。七级镇历史悠久,据传唐代在此已置村落,时称毛镇。元代在此开河建闸,《中国历史地图集》卷七称元代中书省在此皆设闸官驻守,并设兵营镇守,故七级改称为七级镇。七级镇在城镇改造过程中,于运河河畔发现了十七级台阶和古石板路。据专家初步断定,这是古运河渡口遗址,可能建于元代,被掩埋至少百年以上了。明清时期东阿、阳谷、莘县均于此设置官仓转渡,会通河从镇内穿过。镇市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吊桥名为古渡,为两岸之关键。在河东岸的南北街为东顺河街,中部为商肆,两端是商农杂处,北有运河闸署;在河西岸的南北街为西顺河街,商肆较少,农舍居多,北有仓廒等。自元以来,江南诸省由此入贡,阿、莘、谷县也于此转漕,当时渡口“冠盖风云集,楼船日夜通”。
七级不但是转运漕粮的地方,也是客人往来停留的地方。明代《东海高处士克效墓志铭》记云:“广阳卫指挥,因督运過七级造庐。”明代大才子、戏曲家汤显祖曾多次往来七级,并写长诗纪念。清代著名学者、大书法家包世臣在《闸河日记》中记载他由馆陶登舟沿卫溯汶入闸河(指山东段运河)南返,途经阳谷运河三镇的所见所闻:“……十二里抵七级闸。闸入阳谷境,夹岸俱有市,阳谷、莘县、东阿三县兑漕之水次也。十一日癸酉风略定,连日皆逆风溯流,昨日尤旺,纤挽之劳,几如上峡。十八里至阿城下闸。”描述了当时七级古渡的繁荣景象。
清末民初运河漕运废弛,七级便消失了昔日的繁荣。新中国成立后,七级的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该镇大力实施“大开放,大招商,促进大发展”的战略,使镇经济呈现出了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城镇和水利建设也得到了大力发展。2009年,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全面正式启动,作为大运河沿线上曾经的繁华古镇,七级镇上的古码头、古街等也成为运河申遗的重要部分,而申遗也将再次改变这个古镇的发展轨迹。据了解,七级镇计划再投资16亿元着力打造“运河文化古镇”,突出七级因运河形成的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包括商业文化、城镇文化、漕运文化、市井文化、宗教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上遗存、遗迹都可以深入开发建设,对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一定会起到重要作用。
四、乡村文化振兴资源之四:红色革命文化
近百年来,山东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孕育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沂蒙精神与乡村关系最为密切,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宝贵资源。
沂蒙不是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是指以蒙山和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沂蒙山区是山东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的最早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就是沂蒙山区莒县大北杏村人。1927年春,沂蒙地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沂水支部诞生。此后,许多党的地方组织相继成立。革命战争年代,全区460多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支前参战,3万多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家喻户晓,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从民族苦难中、从战火纷飞中、从顽强奋斗中走来的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具有跨越时空的意義,是一种永不歇息的历史传承。沂蒙军民用生死与共的实际行动,树起了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昭示和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必须植根于人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沂蒙红色革命文化在许多乡村保留着遗址或遗迹。成立于1938年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于1939年随八路军115师挺进山东。1940年1月5日,校部历时43天,行程1500公里,转移到山东抗日根据地沂南中心区的孙祖东、西高庄一带。此后的六年,校部扎根沂蒙山区办学,经常流动于沂南、蒙阴、临沭、莒南、费县等广大乡村,这些乡村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建立纪念馆,供人们参观学习。
1939年至1945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山东纵队三支队宣传队、山东“姊妹剧团”等剧团进入山东,曾在沭水县刘庄乡渊子崖村举行八大剧团联合公演,在博兴县六区颜家坊举行观摩演出。这些剧团活跃于蒙山、沂水、孙祖、垛庄一带。莒南县的剧团有143个,沂南县有110个。在渤海区,仅以三分区10个县不完全统计,就有1607个,这些剧团演出了大量的新剧、秧歌剧、民间音乐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资源。
1940年10月,抗日战争处于最困难的阶段。位于沂蒙山区费县北部山区的马头崖乡白石屋村诞生了《沂蒙山小调》,很快便传遍了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各抗日根据地,受到了广大军民的普遍喜爱。以后又流传到华北、东北各抗日根据地。群众盛赞“南有《茉莉花》,北有《沂蒙山小调》”,这首歌成了久唱不衰的红色经典歌曲。《沂蒙山小调》已经蜚声国内外,许多优秀的歌曲和器乐曲都是根据它改编创作的,像舞剧《沂蒙颂》的音乐、吕剧《补天》的音乐、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等。2006年3月,在首届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征集大赛中,由《沂蒙山小调》改编成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取得第4名,实现了山东省30年来大型交响乐在全国获奖零的突破。费县马头崖乡白石屋村应当以此为契机,以这一佳话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沂水县城西四十余里的王庄——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驻地创刊。最初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机关报。1945年冬至1949年春改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后为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出版至今,是中国共产党现存党报中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之一。云头峪村原建有《大众日报》创刊的纪念堂、纪念碑,现纪念堂已迁往王庄村沂蒙山革命根据地。
山东新华书店于1944年7月6日,在莒南县洙边镇后净埠子村正式成立。旧址一直保留,并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于2002年9月27日被临沂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由山东省新华书店投资,莒南县新华书店负责施工,对旧址按原貌进行了修复和维护。修复后的旧址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成3院26间房屋。2004年6月,山东新华书店旧址被临沂市委批准为“临沂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莒南县教育局列为“全县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山东新华系统职工思想教育基地”,同年7月,又被列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成为发扬光荣传统、弘扬新华精神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堂。新华通讯社山东分社于1941年6月28日创立于山东省临沭县利城村。
1946年11月,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青年团的提议,中共中央华东局青委首先在莒南县金沟官庄进行建团试验。1946年10月24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在这里建立。金沟官庄团支部的成立,推动了山东青年团组织的发展与壮大,标志着山东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开端。
1939年,沂南县马牧池乡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兴办战地托儿所,主动承担起抚养烈士和将帅后代的重任,先后有41个孩子在托儿所生活上学,其中包括徐向前的女儿和儿子、罗荣桓的女儿等一大批革命后代。由于缺少粮食,她自己的四个亲生骨肉因为营养缺乏先后夭折,而她所抚养的孩子全部活了下来,她被誉为伟大的母亲、“沂蒙红嫂”。2010年5月17日,战地托儿所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正式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山东沂南换于红军小学”。红军小学的发展受到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学校也因此成为沂南县打造红色品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革命战争年代,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全国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雄群体至今让人动容。“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成为沂蒙精神的内涵。
山东不仅是农业大省,而且还是文化大省。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但文化振兴并非仅仅停留在精神领域,它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等有着密切关联。认真汲取儒学文化、齐文化、墨家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红色革命文化,就一定能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使乡村振兴事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作者单位:1.山东大学文学院;2.山东省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3.山东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