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党到社会:社会整合理论视角下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的生成机制

2023-10-04 22:46孙军仇赟
行政与法 2023年9期
关键词:政党优势中国共产党

孙军 仇赟

摘      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展示出强大的组织优势。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并不局限在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内部,还表现在通过严密的组织体系所释放出的社会整合能力。基于社会整合理论视角,将党的组织优势的生成机制置于政党和社会的互动空间中加以审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的制度逻辑。依托组织优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建构起行之有效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党组织领导下的社会动员机制”“党组织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工作机制”“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五大社会整合机制,并分别呈现出利益整合、事件整合、组织整合、跨级整合和示范整合等五重面向。

关  键  词: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社会整合;政党政治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23)09-0014-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百余年的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独特的组织优势,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不仅体现在强化自身建设和领导国家建设两个层面,还表现为对社会层面的高效整合能力,通过建构若干行之有效的社会整合机制展示出政党与社会双向互动的政治逻辑和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

一、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人类迄今为止的政治实践表明,政党、国家与社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三大主体性力量,三者間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现代政治运行的基本分析框架。其中,政党是现代政治特有的组织形式,构成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力量。作为联结国家与社会的关键环节,政党通过自身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将社会大众的利益诉求输入国家政治系统,成为现代政治得以有序运转的枢纽和齿轮(见图1)。而就政党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政党植根于社会,其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中“部分”利益的代表,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监督和制约。社会的基本形态结构决定和影响着一个政党的活动空间、运作方式和作用发挥。[2]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是支持政党汲取政治资源和执政力量的基础,政党必然要通过利益聚合功能和政治表达机制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及其整合。质言之,政党功能的最终目标也正是在于实现整个社会的整合。[3]

从现代性演进的规律来看,人类社会的变迁始终与“分化—整合”的过程相伴随。如果说现代化促进了社会分化,社会整合则通过民力的聚集和民心的聚合使社会系统内部不同要素和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关于阶级理论和共同体思想的论述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整合思想,并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视作社会整合的根本动力机制。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是分散的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相互作用的统一完整的有机整体,“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4]。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针对19世纪后期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失范现象正式提出了社会整合理论。在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范畴中,集体意识被视为实现社会有机团结的基础,由此他将集体意识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5]。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其构建的AGIL理论中同样强调了社会系统的整合功能,他把行动系统分为4个密切关联的子系统,其中的社会系统就具有明显的整合功能。在帕森斯看来,社会整合就是维持社会系统内各系统之间的均衡和稳定,即“调整和协调系统内部的各套结构,防止任何严重的紧张关系和不一致对系统的瓦解”[6]。

从社会整合的视角审视政党功能,政党实际上就是一个发挥整合功能的政治组织,旨在通过一定方式将社会分散的、多元的和异质的要素纳入到既定的结构性框架之内,[7]美国政治学家李普塞特因此将政党视作“冲突的力量和整合的工具”[8]。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研究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时也强调了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认为强有力的政党能够以制度化的公共利益取代四分五裂的个人利益,从而成为维系各种社会力量的纽带,[9]理想的状态是“社会在党的组织和整合下凝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合与国家对社会的整合最大的不同在于,政党不是通过规范和制度对社会进行机械性的组织和整合,而是通过信念、信仰和政治影响力对社会进行有机性的深度组织和整合”[10]。换言之,社会整合不是社会控制,政党既不追求支配管控社会,也不致力于向社会赋权,而是透过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扩展引领社会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合理关切。[11]这里潜在的逻辑在于,政党虽然追求对社会的领导,但在政治学意义上,这种领导主要体现为政党依靠自身组织优势整合社会,后者在政党的有效组织和整合下凝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社会整合能力的强弱因此成为衡量和检验政党能力的重要标尺,为政党组织优势的体现提供了重要参照系。

由于西方政党在本质上是部分人利益的代表,政党以支持它的部分选民“利益至上”的观念与其他政党展开“零和博弈”,这使得西方政党治理下的社会内部具有不可调和的对抗性矛盾,无力从根本上团结和整合社会。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政党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掌握国家政权,并依托严密完整的组织网络广泛分布和嵌入到社会之中,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这种政治优势是其他政治主体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同质性强且高度机械整合的社会出现了明显分化,随之产生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矛盾尖锐化等问题,亟须一种重新肯定集体性力量的社会整合机制和一个具有强大组织力的超能型整合主体[12],这个整合主体只能是中国共产党。这是认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事实和客观前提,也是理解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的重要理路。正如有学者提到:“最大限度地代表社会、动员社会和整合社会,是党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之道。”[13]因此,在分析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的生成机制时,还需要深入考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外显功能,也即社会整合能力。这一能力至少呈现出利益整合、事件整合、组织整合、跨级整合和示范整合等五重面向,以确保将最广泛的社会力量有效整合,维系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良序运转。笔者认为,这种阐释路径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是理解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生成机制的重要进路,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的制度逻辑。

二、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的生成机制——基于社会整合的分析进路

机制的本意是指机器的构造与运转原理,后泛指能够促进、维持和控制系统运行的内在工作方式和变化规律。在社会科学领域,机制是动员和挖掘人力物力资源的重要手段,能够把分散的、微弱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集中的、强大的力量。[14]中国共产党依托组织优势,对社会进行整合同样依赖于机制作用的发挥,并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通过对社会力量的吸纳、嵌入与有效回应建构起行之有效的若干社会整合机制,以支撑起政党与社会间的交互聚合,党的组织优势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充分释放和彰显(见图2)。

(一)利益整合: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利益整合是社会整合的重要内容,“政党整合社会利益的能力,决定着政党力量的强弱,也影响着政治体系的稳定性”[15]。在我国,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切身利益。着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成效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也是其社会整合的价值初衷。社会治理涉及方方面面,难点和重点在基层,与人民群众利益最为直接的相关事务也大多集中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和“微细胞”,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党和政府治理效能的“晴雨表”。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体现的正是利益整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为因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以及愈演愈烈的内外部压力和挑战,提出了治理这一概念,即“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16]。相比于西方政党的“选举中心论”倾向,中国共产党具有鲜明的治理型政党特征,其所具备的组织优势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方面的作用表现得亦格外突出。中国共产党采取设置基层党支部的方式将党的组织神经末梢嵌入基层,并发挥其领导和统筹作用,以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与西方治理的“多中心”主体不同,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虽然多元,但发挥领导作用的只能是党的组织,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合作互动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展开。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最大特点和优势也在于必须遵循“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功能,从而在激发党的组织优势过程中不断彰显治理效能。实践中,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地位也是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正在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

以社区治理为例:党建嵌入不仅有助于破解城市社区治理困境,而且顺应了转型期创新城市社区治理的必然趋势。[17]社区是人们在一定生活空间内形成的以一定区域为单位的社会共同体,是人们自由选择的“居住单位”,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自主性。[18]然而,长期以来社区治理一直存在人才匮乏、资源不足,多元主体合力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社区党组织作为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联系基层社会的纽带,兼具政治权威和群众基础,对于宣传、动员和团结社区群众,有效统合各类主体的治理功能,化解社会矛盾,满足社區群众的利益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层社区都在努力挖掘党的组织优势,采取以党建工作为牵动,通过构建纵横联动的党建网络,推行由党组织“一核”领导,各类驻区单位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模式。这一机制旨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有意识地激活和挖潜党的组织优势,通过“一核”与“多元”间的直接互动与合作共治构建起具有显著利益整合特点的基层治理网络,有效解决了社区治理中的人力和组织资源匮乏以及社区行政化等治理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二)事件整合:党组织领导下的社会动员机制

从政治学视角看,“动员”一词具有自上而下的支配性和主导性特征,是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常见现象,能够深度型塑现代政党与社会的关系。西方学界沿袭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视角将社会动员视为从传统向现代的一种转变,其致力于对分化的社会进行再组织,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聚合能力。作为高度组织化的力量和治理单元,政党也是社会动员的重要政治主体。党组织领导下的社会动员机制,可以理解为政党利用自身掌握的权力资源,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发展目标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19]

在我国,社会动员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彰显组织优势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组织力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向下植根,组织向下发展看起来只是组织层级的伸展,背后却是巨大的人力动员。[20]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党组织领导下的社会动员与政治社会化的实践密切相连,充分体现了事件整合的特点。所谓事件整合,是指党组织在特定条件下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通过对自身组织资源的深度开掘广泛发动社会成员,形成群众参与合力,这不仅能够使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转变,也有助于工作目标的达成。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来看,不论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或是文明城市的创建,亦或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金融诈骗等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特点的事项任务,都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托组织优势突破部门壁垒和资源界限、发动各方面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体现出鲜明的事件整合特征。

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下简称“创城”工作)为例:“创城”工作是反映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就地方政府而言,“创城”工作不仅是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对党组织社会动员能力的集中检视。就城市居民而言,“创城”工作事关其切身利益。因此,紧紧依靠群众,持续发动群众,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精神和主力军姿态共同参与“创城”工作,便成为各级党组织发挥组织优势开展社会动员的重要抓手。从各地实践来看,“创城”工作以社会动员的方式发动,凭借着党的组织网络,动员触角遍布城乡各处,充分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自觉主动地成为“创城”运动的参与者、宣传者、监督者和管理者。不少城市在基层党组织的牵头下成立“创城”督导队,组织广大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以及热心市民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上门入户宣传、化解邻里矛盾、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维持交通秩序等志愿服务,并积极建言献策、反映问题,为“创城”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组织整合:党组织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工作机制

中国共产党不仅依靠自身组织体系直接联系人民群众,还通过组建与各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群团组织构建起链接各方面社会成员的组织网络,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凝聚力量、夺取胜利的重要方式。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组建工会、农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等各类群众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党和国家机构设置中建立了许多由党直接领导的群团组织,诸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台联、工商联等。这些群团组织兼具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肩负着党和政府联系某个方面特定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与党的组织体系共同构成了协同共生的“轴心—外围”结构。[21]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组织大量产生,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重构,群团组织作为党联系社会各界群众的重要组织载体,覆盖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知识分子等各个社会阶层,进一步密切了与特定群众的联系,使组织动员和社会整合形成了多元协同的主体配合,成为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重要组织依托,[22]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工作机制因此呈现出组织整合的鲜明特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群团组织利用自身“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将分散化的社会力量以及随之产生的多样化利益诉求及时提取并传导至国家层面,助力执政党实现对社会的有机整合。

为更好实现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群团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了党建带群建的工作机制,以实现党对群团工作的统一领导。党建带群建是指通过组织联建、工作联动、资源整合等方式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推动群团组织更好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确保群团工作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同步前进。[23]群团组织有着深刻的社会属性,具有天然的“亲社会”的组织特征。中国共产党正是立足于群团组织的社会属性,通过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要求群团组织在植根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生机与活力,持续激活社会功能,发挥群团组织联结政党与社会的应然作用。

以工会组织为例: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并不能覆盖所有职工群众,通过建立工会组织去联系更广泛的工人阶级,实际上就是通过组织联建整合社会的过程。近年来,各地工会组织为贯彻落实群团组织改革要求,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把工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以党建带动工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整合力,以更好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跨级整合: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政党活动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在任何社会,政党民意基础的多寡都来自于对群众诉求的积极回应和有效解决,只有争取到群众支持的政党才是具有领导力和整合力的政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将人民群众视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脉根基,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具体化为党的群众路线,并将其作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政治优势。

直接联系群众是开展群众工作的首要环节和基本前提。凭借在基层社会的广泛覆盖面、组织严密度和资源整合力,中国共产党在联系群众方面具有天然的组织优势。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这一制度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直接而非间接地与群众接触,直接进行信息交流并形成正向反馈措施和完整工作闭环的工作机制,具体包括建立基层联系点、调查研究、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征集群众意见等项制度。从社会整合角度来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的最大特色在于依托党的组织优势,采取纵向跨级整合的方式,“一竿子插到底”,以打破官僚制带来的科层壁垒。也就是说,不论什么级别的领导干部都要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做到深入基层、掌握实情,化解民困,为党的事业扎牢“群众根基”。

以基层联系点制度为例:在基层工作实践中,作为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机制,建立基层联系点既是领导干部转变工作方式与方法、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有效形式,也是激活群众力量,倾听民声、集中民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基层联系点制度并非大包大揽或取代职能部门,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社情民意和为群众排忧解难上。不少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对领导干部到联系点的频次、时长、效果和考核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有的地方还建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职能部门跟进的系统工作机制。实践表明,基层联系点制度是党的组织优势在基层落地的生动诠释,有助于领导干部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助于更好地察民情、访民意、汇民智,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五)示范整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

党员是政党的最基本要素,政党的政治功能主要通过党员来完成。拥有一支对政党政治理念和组织使命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强大执行力的党员队伍,是任何政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尤其强调党员对政党理念的高度认同以及由此驱动的一致性政治行为,其集中了数量众多的先进分子和各方面优秀人才,这是党的组织优势的内生动力,也是中国社会具有强大内聚力和发展活力的重要政治基础。[24]《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804.1万名,不仅队伍规模进一步壯大,队伍结构也持续优化,基本覆盖了我国所有的阶层、群体和职业人群。作为共产党员,无论身处何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既是党员的权利,更是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是中国共产党彰显组织优势、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又一重要机制,具有典型的示范整合特征。因为共产党员在人民群众中所起到的示范效应和模范作用代表着一种政治荣誉,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所独具的政治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讲,党的领导正是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党员按照党章要求,在生产、工作、学习等一切社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为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25]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形成了在职党员进社区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着力激发共产党员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拓展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域和空间。

以在职党员进社区制度为例:该项制度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优势向社区党建优势转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途径。在职党员进社区是指在社区居住、党的组织关系隶属所在单位党组织的在职党员都要到社区报到,由社区党组织登记在册,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以往,社区治理存在部分党员找不到发挥作用的平台载体的现象,“有劲使不上”,特别是在基层一线需要的时候,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群体未能有效组织起来。由于党的组织边界严明,党员始终对党具有强烈的组织意识和身份认同,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制度通过将党员身份这一人格化要素嵌入社区治理,有效整合了分散在不同条块部门的在职党员力量,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资源整合与配置能力,为提升社区治理增添了有力支点。[26]事实上,居住在社区的党员本就具有居民和党员的双重身份,通过参与社区治理,既能够因其“在地化”的社会角色与社区群众打成一片,又能够因其党员的政治身份而具有一定的行为示范和政策传导功能,从而有效激发党的组织活力,调动社区在职党员的积极性,形成“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的联动响应机制。

三、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机制是党的组织优势得以发挥效能的重要实现途径。依托这一机制,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始终保有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进而形成强大的政治势能。这种能力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实现有效领导和稳定执政的重要政治基础。为更好发挥这一政治优势,进一步提升社会整合效能,有必要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的实践经验加以提炼总结。

(一)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驱动社会整合

利益是政治行为的动因,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讳言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利益满足是社会整合的核心驱动,“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7]。作为沟通国家与社会的桥梁,政党进行社会整合的根本问题便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以人民利益为中心驱动社会整合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的内在动力和价值追求。不论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还是党组织领导下的社会动员机制及群团组织工作机制,亦或是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都是中国共产党凭借自身的政治资源和组织优势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而建构的社会整合机制。

(二)坚持以组织体系为基础保障社会整合

在任何社会,有效的社会整合都依赖于相应的组织化体系。“无论是政党的整合能力,还是政党其他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机制。”[28]尽管现代政党都有从全国到地方的各级组织,但不同政党组织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却大不一样。“组织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观点。严密的组织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发挥的重要基础,保障了党的社会整合机制的有效发挥。“党的组织网络和组织化力量是其执政能力的根本保证,是执政党提升社会治理绩效和有效整合政治资源的基本保障。”[29]中国共产党实行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自上而下垂直式的领导,形成了以党组织为主体、以干部为骨干、以党员为基础的牢固的“洋葱圈”式的组织体系,逐层向心包裹,并依托若干“外围”组织实现了党的组织向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延伸。这种组织体系不仅能够迅速把党的决策传达到社会各个层面,而且能够高效调动各类资源,及时识别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有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政治力量的有效动员。

(三)坚持以多种方式为手段实现社会整合

中国共产党作为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政治组织,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协同推进社会整合目标的达成。从组织优势的角度审视,这种整合方式是多元的,既体现在以党组织为主体、以目标利益和紧要事件为导向发动社会整合,也体现在以党员干部为主体、以跨级联系和示范引领为牵引带动社会整合,还体现在以党的群团组织为主体、以组织联建和党群共建为载体推动社会整合。所谓以目标利益和紧要事件为导向发动社会整合,是指党组织依托自身的组织优势,在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动员过程中把增进群众福祉、发动群众参与作为社会整合的主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所谓以跨级联系和示范引领为牵引带动社会整合,是指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作为社会整合的主体力量,依托相关制度直接与基层群众建立联系,听取群众意见,破解群众难题,凸显党员干部的先鋒模范和典型示范作用。党的群团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外围组织”也是社会整合的重要主体,同样依托党的组织体系,以组织联建和党群共建为载体,推动实现对特定群体的社会整合。

(四)坚持以民族复兴为目标引领社会整合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整合有着清晰和确定的目标定位。这个目标定位是由党的最高纲领和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所决定。党的最高纲领是指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即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基本纲领并非一成不变,其主要体现一定时期的阶级利益和要求。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也是社会整合的目标所系。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荣光,是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共识性的奋斗目标。在这一伟大目标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凭借自身的组织优势有效整合各方面社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磅礴合力。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与社会整合具有密切的实践关联。一方面独特而强大的组织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其他政党无法比拟的超强社会整合能力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社会整合能力的彰显也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的直接体现和综合反映。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建构起若干行之有效的社会整合机制并积淀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断完善社会整合机制,提升社会整合效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实现。

【參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1.

[2]张浩.社会资本、政党权威与现代国家构建[J].天府新论,2010(6):11-17.

[3][15]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0.

[5](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42.

[6](美)安东尼·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葛云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14.

[7]王邦佐,罗峰.从一元转向多元——关于中国执政党政治整合方式的对话[J].探索与争鸣,2003(7):9-10.

[8](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36-137.

[9](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19-24.

[10]林尚立.党与社会:从组织整合到政治整合[A]∥冯小敏.党建研究内部文稿(2000-2004).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28.

[11][18]林尚立.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2):58-64.

[12]陈秀红.从“嵌入”到“整合”:基层党组织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行动逻辑[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5):64-72.

[13]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基础与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132.

[14]宋雄伟,刘娜.论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的形成机制——基于“组织领导—吸纳整合—监督保障”的分析框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3):44-51.

[1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

[17]宋辰熙.以基层党建夯实城市社区治理之基[J].人民论坛,2019(21):84-85.

[19]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271.

[20]黄道炫.如何落实:抗战时期中共的贯彻机制[J].近代史研究,2019(5):72-87,161.

[21]苏文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机制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21(11):16-28.

[22]杨柯,唐文玉.“群社协同”: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以H市妇联协同女性社会组织为例[J].思想战线,2022(2):117-126.

[23]张加华.坚持党建带群建 推进党的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J].机关党建研究,2020(10):43-45.

[24]周敬青.中国共产党独特而强大的组织优势[J].红旗文稿,2019(21):38-39.

[25]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1:340.

[26]吴灵,高敏.在职党员如何嵌入城市基层治理——基于W市在职党员进社区的个案分析[J].行政与法,2021(10):56-64.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28]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07.

[29]唐皇凤.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中国经验及其理性审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3-110.

From Party To Society——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of the CP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eory

Sun Jun,Qiu Yun

Abstract:Since its founding,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demonstrated strong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s in leading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not limited to the internal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itself, but also manifested i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released through the strict organizational syste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eory,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Party's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in the interaction space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society,and it is helpful to ful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transforming the party's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into a winning advantage.Relying on the Party's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established five effective social integration mechanisms in long-ter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the Party building and guiding soc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at the grassroots level,the social mobiliza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Party organizations,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group organizations,the mechanism of direct contact between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with the masses,and the mechanism of Party members playing a vanguard and exemplary role.There are five aspects:interest integration,event integration,organization integration,cross-level integration and demonstration integration.

Key words:CPC;organizational advantage;social integration;party politics

猜你喜欢
政党优势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矮的优势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画与话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