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霞
(白银市会宁县枝阳初级中学 甘肃 白银 730799)
“双减政策”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更自主的学习环境下不断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一种教学模式。数学学习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供学生的数学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之中,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手法,并紧跟教育改革的理念,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教育部门规定要使45 分钟内的数学课堂效益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在课程设计中设计定量的作业量。然而根据调查不难看出,在当前的数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理念落后、作业题量大等问题。为了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卸下沉重的学习负担,还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落实好“双减政策”,优化课程教学结构,以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只有全面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根本效率和质量。
“双减”是我国教育领域中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他们的意见》;2021 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以明确坚决杜绝公共场所刊发校外培训广告的行为之后,教育部门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落实好教学减负的工作,减少书面作业的设置,杜绝占用学生日常休息的时间,让教育真正回归本源,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1]。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校内外培训机构治理,以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缓解家长、教师的焦虑情绪,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在“双减政策”之下,更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遵循教育和学生发展的规律,提高课内教育的质量。学生在课堂之中打好基础,也就不需要通过课外培训的方式来学习数学了。同时还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坚持依法治理,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杜绝地铁、公交站刊登补习班的相关广告。落实关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规定,对重点问题先行事以确保商检工作平稳运行。在“双减政策”之下,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设置更科学的数学作业,完善课后服务环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教育回归本源,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家庭教育支出过大等问题,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的满意度。
当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备课不够充分、课堂纪律性差。在“双减政策”之中,教师为了提高课程的创新性,往往将更多种多样的内容融入课堂,这样的改革模式存在“形式化”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新型数学活动之下无法探求到问题的本质,学生在探讨中缺乏纪律性,这不利于课堂效率提高[2]。
同时,教师课堂讲授时间过长,学生缺乏练习的时间。在“双减背景”之下,就是要求要将教育回归本源,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是,当前的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法进行授课,为学生预留的实践时间过短,这使得数学教学的效率不够。除此之外,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盲目扩充、不分主次的现象,在教学中,以练代讲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中,仍然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束缚,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进行授课,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传统的机械化过于繁重,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这样的形式是初中数学教育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同时,初中学习相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难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承上启下的初中学习阶段,教师需要不断锻炼学生的思维,通过增效、减负的手段让学生逐渐适应初中数学体系的学习,以提升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但是大部分初中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初中阶段,学习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学生无法适应中小学数学学习差异的冲突,不能接受自己成绩逐渐下降,这使得初中教学效率越来越低。在教学中,教师忽视了“以学生为主”教学原则的落实,没有关注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样的教学现象,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3]。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因材施教,以提高班级整体的数学教学。
3.1.1 备好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是规范性教学的指导文件,是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教师在备课之前仔细学习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凸显教学目标,以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都能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教材是教学的蓝本,为此,数学教师在开课以前需要认真钻研教材,理清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通览全书,根据教育的三维目标,设置可靠的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性,在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比较有限。再加上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的难度有所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厌学的心理,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教师在课前预设时需要针对教材编写的意图,统揽前后,适当增补学习资料,以让学生主动理清知识前后的关系,对所学的知识了如指掌。数学教材的章和节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在学习数学时理清它们的本质区别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理念是什么,并且能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进行新旧知识的连接,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的《有理数的加法》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加法法则,体会加法法则的意义,并且经历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过程,体验数的运算探索过程,感悟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技巧[4]。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是学习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异号两数加法的法则。然后在正式教学时,为了给学生留出更多思考的时间,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法,将本章节的基础知识以微课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然后在正式授课时,教师就可以以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共同研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够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3.1.2 了解学生需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双减政策”之下,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之中融入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实现课程的减负增效。在传统的教学之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在课程之中更重视理论知识的分析与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教学计划,但是却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了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除了研读教材之外,更需要在课程之中充分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杜绝出现“满堂灌”的教育现象[5]。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通过查阅档案、面对面交流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摸清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弄清每一位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笔者所授课的两个班级中,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一班的学生整体比较内向,虽然整体教学效果不错,但是缺乏敢于表现的学生;二班课堂氛围比较热情,但是这个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较大。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不能统一地进行相同形式的教育。在面对一班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鼓励、多分配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其他教学形式勇敢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一般学生的课堂氛围增强。面对二班学生教学时,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少教、多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分层化的小组探究模式,来进行数学问题讨论。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任务分层的模式展开授课,如,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设置基础任务、发展任务、选择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得不同班级的学生共同进步。
3.2.1 创新高效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教学情景的创设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举措。例如,教师在教学之中可以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将一系列有意义且高质量的问题引入课堂,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互动的效率。在“双减政策”之下,还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模式,结合所学的知识,灵活创建高效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由于学生的年龄特性,在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主控制能力较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容易受到其他与学习无关的因素影响,这样的现象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足。为此,教师在教学之中需要抓住“双减政策”的要求,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当中。创设趣味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通过观察,感受来进入数学知识探究之中,以发展学生的敏捷思维来陶冶学生的情感动机,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的内容《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情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问题:“如图,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51 克、45 克的食盐,应该从盘A 内拿出多少元放到B 盘内,才能使两盘所成的食盐质量相等?”以此问题为课程导入的开端,让学生通过思考,结合填表来探索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构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等量关系来建立方程,以转化数学问题,让清楚弄清题意得出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6]。
3.2.2 运用小组合作教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法,在开展合作学习最好的时机,就是在一定数量的学生遇到困惑,而且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时。为此,教师在教学之中就可以把合作学习融入到数学课堂之中。数学课程标准对于有效学习的定义是“不要依赖单纯的模仿记忆,而是通过主动实践来产出经验,让学生开启自主式的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之中,灵活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以优秀补困,促进全班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发展,以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之中必须要针对课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给出恰当的建议,并且合理安排小组成员进行探究,在小组参与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适时介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以提高全班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给予学生切实有效的帮助,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之间类似于一座“孤岛”,在课堂上的交集频率较少,受到应试思维的影响,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完全将精力放在知识的分析和讲解上,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思维被固化了,这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为了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到数学活动研讨中去,教师就可以利用小组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理分配的形式,与其他同学共同配合,以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
数学课堂练习也是提高数学教学的关键,灵活运用好课堂练习的环节,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课堂的练习题必须要优化、设计。不同于课后作业,在课堂中的小练笔需要更加简洁并突出重点。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完成课堂练习环节的设计。
首先,基本练习和辨识练习的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空谈创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不现实的,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在课堂练习中,教师需要着重关注基础性的练习和辨识训练,让学生具备解答基础问题的能力,且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之下,加强便是训练以题为载体,转化条件与其他题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其次,综合练习设计应用型问题练习。综合性练习顾名思义是要突出数学知识点的应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育和实际应用相互剥离,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让教育回归本源,教师在教学之中务必要设置与生活相关的应用型习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实践中从固定的思维定式摆脱出来,从而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发展练习、类比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围绕着一定的学习目标编排一组环环相扣,且具有一定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迎难而上。
完整的课后反思环节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重中之重。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自我观察水平来使教学技巧更上一层楼的方式。例如,笔者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每当开学的时候都会自己准备一本“反思笔记”,根据教学完成二次备课的时间,进行教学复盘。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生的建议,将教学中不足和点睛之笔罗列出来,并进行深刻的反思。落实好教学反思也是自我学习的一部分,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为了辅构建出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每节课后进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勤于反思,坚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与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同时,在教学之中,更要通过课后作业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双减政策”之下,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作业设计中,教师摒弃大量的、复杂的书面作业,而是采用更多时间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以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双减的背景之下,初中教师更需要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重,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创设法小组课堂等教学模式,以丰富教学手段,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