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角下的传统农具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2023-09-30 04:52邓晓霞
美与时代·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设计文化传承

邓晓霞

摘  要:传统农具作为记录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核心要素。随着机械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農耕模式逐渐被工业化生产和加工模式所取代。结合传统农具研究现状以及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分析,归纳总结出传统农具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坚持文化传承和创新设计相统一,坚持设计引导和满足需求相统一。基于文化传承视角进行传统农具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探索传统农具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以文创产品为载体,拓宽传统农具文化传承渠道,促进中华农耕文明的推广和传播,同时激发大众对乡村文化的探索欲,带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传承;传统农具;文创产品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22年度科研项目(NDYB2022-08)研究成果。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们正经历着从文化觉醒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巨大转变,与此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类文创产品设计也开始大量涌现在公共视角之下[1]。近几年,政府逐步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建设。随着机械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耕模式逐渐被工业化生产和加工模式所取代,而用来耕作的农用器具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目前我国对传统农具的保护和传承模式以博物馆收藏和展示为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和创造活力”,为文创产业的发展和文创产品的开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传统农具与文创产品的结合,既能为文创设计提供新的文化素材,也能让传统农具以另一种形式重生,使农耕文化在新时代里继续绽放光彩。

一、传统农具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传统农具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领域:一是在农业学、考古学领域,主要关注农具演进史,把传统农具的功能、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按照时间脉络用图式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代表性的作品有王星光的《中国传统耕犁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等。二是在民俗学领域,在民俗志、风俗志等资料中详细记载了各个地区传统农具的形制、用途等,仅是资料描述与事项的堆砌[2]。三是在文创产品设计领域,由于我国的文创研究起步时间较国外要晚,行业整体发展不平衡,目前与传统农具相关的文创设计案例基本都是以室内装饰或实物陈列为主,物品本身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国外对传统农具的研究也以采集和图文记录为主,例如普雷姆·K.孙达拉姆等人撰写的《乔塔纳格布尔高原部落农民使用的传统农具》等,主要有对传统农具图片的展示及相应的功能介绍。

目前国内外对传统农具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对农具资料的记录和整理,对传统农具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性发展和应用关注不足。文创产品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新兴载体,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北京故宫的文创产品数量达到了1万多种,文创收入超过15亿元。随着大众审美素养的提升,当代审美与艺术往昔的纯粹精神性日渐淡化,趋于生活化、通俗化、实用化,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构成了生活美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在年轻的消费群体中有着广泛的体现。青年群体进行日常消费时,非常关注产品的文化性和创意性,文创产品成为传统文化和年轻人之间的纽带,故宫文创就是借助文创产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3]。文创产品设计使传统农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让没有接触过传统农具的年轻人有机会了解和认识传统农具,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并思考如何在新时代发扬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传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尤为重要。

二、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分析

(一)关注生活需求,文创产品生活化

好的文创产品关注现代人的日常需求、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传播中国故事。传统文化蕴含民族文化基因,现代文创产品设计肩负传承历史文脉、民族精神的使命,需要接受当代不同生活方式与文化形态的启示与重构[4]。现如今,生活美学已经成为全球美学发展的大势所趋,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与人们生活的紧密结合,让所有的消费者都有机会使用文创产品,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文创产品的价值也在于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出发,应用文化创意的思维方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让人们从观赏或使用心爱之物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二)关注青年群体,文创产品潮流化

青年群体是诸多群体之中最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让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动和号召年轻人,为文化传承创造一种全新的可能。青年群体是文创类产品的消费主体,聚焦青年群体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是设计创新、获得市场价值认可的重要突破口[5]。他们追求时尚与个性,喜欢感性消费,是狂热的时尚爱好者和推崇者。文创产品设计需要设计者认真感知当代社会潮流,尤其关注青年群体的喜好和追求,及其背后反映的消费者心理,把握机遇,打通传统文化从过去到现代,以及未来的传承脉络。

(三)关注市场动态,文创产品商业化

文创产品设计需要通过市场流通将文化情感与功能体验传递给用户。一般来说,文创产品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与消费者连接,一种是设计师与传统手工技艺匠人合作的设计作品,另一种是运用现代生产工艺和技术可以批量化生产的文创生活用品。在现代商业社会背景下,成熟的流通商品往往更具竞争力和生命力,能在复杂的市场条件中生存并获得欢迎,需要具有相当的价格优势、功能优势、文化优势、营销优势[6]。设计者在文创产品设计时应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让产品设计有利于批量生产,节约能源并降低材料消耗,有利于产品的运输和包装、销售和维修等,提高生产效率,让产品成为高附加值的商品,获得消费者的关注,与消费者形成良性互动(如图1)。

三、文化传承视角下的传统农具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文化性是文创产品的核心要素,文创产品设计也应着重考虑如何体现其文化内涵的厚度和深度[7]。传统造物研究是文创产品设计的基础,针对传统农具原型,文创产品设计实践要充分挖掘每一件传统农具的美学特征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当代审美意识和生活方式相结合,引起青年群体的关注,使文创产品生活化、潮流化、商业化。以下从农具的制作技艺、造型、功能和材质四个方面阐述传统农具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如图2)。

(一)农具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农具制作技艺的传承在日常生活物品设计中的体现以木器制作技艺、竹编制作技藝居多,应用也较为广泛。一般来说,传统技艺的传承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完全运用传统的工艺技法,抱朴含真,让传统技艺得到完美传承,用最天然的材料和最自然的技艺去打动人;其二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及审美需求,运用新工艺和新材料进行设计创新,演变成传统技艺在当代背景下的延续。例如东阳竹编传承人何红兵与荷兰设计师Eric一起创作的系列作品竹灯(如图3),其中一款竹灯的造型酷似甜甜圈,色彩搭配经典时尚、简洁的线条极富现代感,柔软的灯光也散发出温馨的气息。这种传统的技艺往往具有一种让人内心平静的文化力量,在忙碌且浮躁的现代生活中能抚慰人心,温暖且治愈。文创产品赋予了传统工艺文化价值,开拓了工艺的发展和营销的道路,对振兴文化产业有重要意义[8]。

(二)农具造型的保留和升华

在传统农具文创产品设计中保留农具的主要轮廓和基本框架,可以帮助消费者快速识别农具原型。近30年来,中国有2.6亿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保留传统农具的基本造型,容易引发人们对于农村生活的集体回忆。这些记忆,人们可以获得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觉得这些回忆温暖而亲密,触动人们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乡愁。承载着特殊记忆的物品,可以帮助人们唤醒往事,这种心理感受拉近了人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可以让人们对产品产生兴趣,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农具造型的保留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将传统农具做成微型农具,除了装饰功能,还可以根据其自身结构选择性地开发一些新的小功能,如储物功能等;另一种是对农具原型进行造型提炼,保留造型的主要特色,结合设计需求对农具的局部进行升华和改造,使其整体外观更为现代和时尚,贴近现代生活。

(三)农具功能的延续和扩展

传统农具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融入现代生活还需结合现代人的实际需求对其功能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受经济因素制约,他们一般选择租住或购买小户型住宅[9]。小户型住宅中的空间非常有限,延续采用传统农具设计中的一物多用设计原则可以帮助人们减少日常生活物品的数量,节约室内空间,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缓解人与空间的紧张关系。

农具功能的延续和扩展方案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结合农具原型自身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创意构思。一般来说,大型的农用工具因造型结构较为复杂,可将其简化成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创意笔筒、闹钟等小件物品。小型的农具如簸箕、箩筐、锄头等物件可以根据各自的功能及造型特色,分别设计成收纳盒、落地灯等物品,也可以在保留农具原型部分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开发新的功能,继续延续传统农具的设计美学,物尽其用,节约空间和资源。

(四)农具材质的继承和延伸

现代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农具设计的造物哲学相一致。从传统农具设计选材的思路出发,文创产品材质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物品本身的功能属性和使用对象的心理需求。在设计实践当中,我们可以继续使用农具原型所用到的材料,也可以从可持续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选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实现产品局部零件的可替换式设计,满足人们对产品的多重功能需要。比如考虑使用容易清洗和替换的针织或棉质材料,通过融入流行和时尚元素给用户提供多元设计方案,既能减轻传统材料如木、竹、石材物品带给人们的坚硬和冰冷感,又能通过替换零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四、结语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农业生产条件多样,农具的种类和功能也因此多样化[10]。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实践时,可针对某一件农具原型对其造型、功能、材质以及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更具体深入的分析,提炼出相应的文化元素和设计符号,并根据农具的自身特色选择最适合的日用品类别进行创意设计,最后进行推广。设计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设计某种强大的功能或某种优美的造型,更多的是为消费者设计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合人类生活习惯的,承载传统文化底蕴的,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并且能让人、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如何准确地提炼文化元素,并在现代设计中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对每一位设计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为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转型设计和研究注入力量。

参考文献:

[1]乔宇,尹建伟.基于设计艺术学视角的传统文化应用研究[J].美术观察,2021(4):78.

[2]丁庆康.村落语境中传统农具当下境遇的调查研究——以通渭县丁家店村为例[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20.

[3]张成.文创给了传统文化一副青春面孔[J].台声,2019(5):97-99.

[4]李翔宇,李轶南,鲁红雷.基于当下流行风格的敦煌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1(18):356-357.

[5]王佳春,曹磊.基于非遗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22(12):324-331.

[6]章莉莉.非遗手工艺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创新[J].上海艺术评论,2016(5):44-47.

[7]程辉,邱筱,刘炳建,孙煦,李洋.国内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综述——基于对《包装工程》所刊发的文创产品设计主题论文的分析[J].包装工程,2022(12):339-347.

[8]邱保金.文化传承视角下键盘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1(22):317-323.

[9]张玮玮,晋慧斌.小户型住宅家具的折叠结构设计与功能拓展[J].林产工业,2020(8):95-97.

[10]杨森.基于感性工学的四川农具设计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21.

作者简介:邓晓霞,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品艺术设计及其相关领域。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设计文化传承
哈尼族图形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手绘插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及营销探究
民间美术视觉符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多感官体验视角下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
景德镇创意陶瓷产业发展与“一带一路”旅游业文创产品开发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