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广东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2023-09-30 15:14:37本刊编辑部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9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教师队伍教研

本刊编辑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优先谋划、优先保障、优先满足,切实加强教师工作统筹,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管理服务,深入推进强师工程实施,有效推动全省教师队伍数量扩增、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一、教师队伍协调发展,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

一是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从2012年到2022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学校)专任教师由115.55万人增至163.48万人,增幅达到41.5%,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数量实现翻一番,幼儿园专任教师增至35.10万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增至0.73万人,初中生师比由16.18:1降至13.83:1,高中由15.93:1降至12.86:1,中职学校生师比由30.17:1降至19.80:1,大批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二是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各学段学科专任教师配备明显改善,小学紧缺学科教师缺额率大幅下降。截至2022年底,小学体育、音乐、美术教师配备数较2015年增幅均超50%,基本满足教学要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63.37%。

三是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全省幼儿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由51.95%提高到89.85%,小学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由29.69%提高到81.70%,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由67.26%提高到94.76%,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比例由6.30%提高到17.89%。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提高到43.57%,具有硕士以上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比增长约14%,达87.38%。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领导,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带动师德师风全面提升。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印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有效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十年来,全省共有53个集体、294人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省委、省政府累计表彰4634名南粤优秀教师、500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243名特级教师。

二是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健全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励惩处工作长效机制。坚持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举办师德征文和微视频征集活动、师德论坛、师德巡讲和专题辅导讲座等,出版优秀师德征文集,注重精神感召,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三是严肃查处师德违规行为。制定出台中小学幼儿园和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工作指引,建立健全涉师德师风事件(线索)核查与报告制度。坚持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零容忍”,强化警示教育,坚持做到发现一起,严查一起;惩处一个,教育一片。

三、健全教师发展体系,推动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

一是推动广东“新师范”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的支持力度,调整优化专科、本科、硕士师范生培养层次结构。改革师范生招生制度,提高生源质量。强化供需对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强化师范生技能培养,提高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推动11个师范院校与21个地市“组队”,共创“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打造教师教育发展共同体。

二是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依托师范院校建设了11个省级中小学(中职)教师发展中心,推动建设149所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有效统筹整合各师范院校以及各地教师进修学校、教研、科研、电教部门等相关职能和资源,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和服务保障。推动建立与学校整体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相统一的校本研修机制,遴选建设了200所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和80所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培育学校。挂牌建设了1351个“三名”(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基本形成以省、市、县教师发展中心为主体,教研基地、校本研修示范校、“三名”工作室等协同发展、互为补充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依托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的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6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3个国家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38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初步形成省、市、区(县)、校分级协作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分层分级分类组织开展教师专业培训,省级按2%的比例开展教师示范培训,市级按10%的比例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县级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大幅增加了教师参加培养培训机会,全面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四、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一是深入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累计遴选982名学员参加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省级培养项目,一大批培养学员成长为各级名教师、名校长,已结业的484名培养学员中,被评为正高级教师176人,获特级教师称号25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成为国家教学名师1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59项。

二是加大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实施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和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每年遴选推荐600人左右到国内高水平大学访学;近年来,新增一批高校珠江学者,他们先后成长为全省高校的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全省共有18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3個团队入选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三是拓宽教师国际视野。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开展地方合作项目,累计选拔815名高校优秀教师出国访学。通过外专局立项组织了44个全省性出国培训项目,培训988人次,涵盖各类教师校长,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

五、加快补齐短板,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快乡村学校优质教师补充。通过深入实施“上岗退费”“公费定向培养”“银龄讲学计划”等系列政策措施,有效补充了一大批优秀乡村教师。截至2022年底,“上岗退费”政策已吸引近6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95%期满后继续在当地任教;全省已招录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约1.26万名,约有2000名公费定向培养毕业生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履约任教;设岗招募了955名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讲学支教,进一步优化了乡村教师队伍结构。

二是大力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由开展“三区”(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教师专项支持计划,调整升级为实施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对口帮扶,每年帮扶双方选派支教跟岗人员不少于2520名。按照“一县一案、精准施训”原则,实施粤东粤西粤北教师全员轮训,分层次、分类别、分学科组织专业培训。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荣誉表彰等方面给予乡村教师更多政策倾斜。乡镇、农村专任教师中小学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由0.49%提高到7.08%,粵东粤西粤北地区小学专任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比例高于珠三角地区;农村初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15.92%,略高于城市初中占比;高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为24.52%,增长速度优于城市。

三是推动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建立健全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长定期交流轮岗刚性约束机制。2018年以来,全省约69.94万名教师参加竞聘,有23.19万名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其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占27.95%,有效优化了县域内教师资源的配置,缩小城乡间师资力量的差异。

六、建设高水平教研体系,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建设。推动184个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加强对学科课程、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学科提质”工作方案,构建学科教研共同体,建设成为“学科提质”的排头兵,带动全市范围内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加快31个县(市、区)教研基地建设,着眼区域教育整体协同发展,开展跨学段跨学校协同教研组织、制度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构建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协同教研共同体,推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教研制度文化,缩小城乡间、校际间差距,推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研究制定“教研强县(区)”工作方案,建设成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推进54个校(园)本教研基地建设,开展学科协同育人、学校整体育人以及学校(幼儿园)教研组织、教研制度机制创新的探索,研究制定“教研强校”工作方案,构建跨学科、跨学校协同教研共同体,建设成为本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校、排头兵,为其他学校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案例和经验。

二是充分发挥教研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南方教研大讲堂”品牌,深入开展“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活动”,深化实施“三科”铸魂工程,创新开展普通高中“双新”实施,举办省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不断带动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队伍整体能力提升。

三是组织开展教研员全员研修。建立教研员全员培训制度和3年一周期教研能力提升研修机制,开设基础能力研修班和骨干专题研修班,实施分层研修,提高教研员的理论素养,切实提升了教研员在课程与教学基础理论、课标和教材理解、考试命题与分析、教育科研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教师队伍教研
2022年全国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科教新报(2023年13期)2023-08-15 11:20:59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