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分析

2023-09-29 04:14周海燕黄珍霞彭琴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21期
关键词:互联网

周海燕 黄珍霞 彭琴

【摘要】  目的    分析“互聯网+慢性病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社区常规慢性病管理,观察组采取“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对比2组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评分、血压达标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2组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提升其自我管理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患者; 互联网+慢性病管理; 血压达标率; 心脑血管事件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on the rate of blood pressure compliance in community hypertensive patients

Zhou Haiyan1,Huang Zhenxia2,Peng Qin1.1 The Longhua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Guangdong  518110; 2 The Guangzhou Xinhua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5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Internet +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on the rate of blood pressure compliance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16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to 8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took community routin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Internet +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blood pressure values, self-management scores, blood pressure compliance rates,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pressure values and self-managemen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y were all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is group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blood pressure complia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Internet +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will help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blood pressure compliance rate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improve their self-management level, reduc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and have the prospect of promotion.

【Key Words】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ternet +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Blood pressure compliance ra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21-0030-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1.010

社区是若干群体或组织组成的大集体,为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容纳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单元[1]。我国为全世界高血压高发国家之一,总体发病率约为37.2%,而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分别为36.0%、22.9%、5.7%,防控形势不容乐观[2]。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近年来其导致的病死率、致残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态势[3]。有研究指出,高血压导致病死率、致残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与血压控制效果不佳有关,根本原因则在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4]。以往社區采用的慢性病管理监督力度不足,患者依从性差,使得血压达标率处于较低水平。“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作用,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将其应用于慢性病管理领域同样符合时代发展潮流[5]。本研究分析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取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7.59±2.41)岁;病程1.5~7年,平均(3.85±1.05)年;高血压分级:一级高血压45例、二级高血压30例、三级高血压5例;合并症:糖尿病24例、冠心病15例。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7.64±2.36)岁;病程1.17~7年,平均(3.77±1.09)年;高血压分级:一级高血压42例、二级高血压32例、三级高血压6例;合并症:糖尿病21例、冠心病12例。纳入标准:(1)社区常住居民或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的流动人口;(2)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且认知功能良好,能够熟练操作微信;(3)知晓本研究方案内容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合并严重的精神障碍或者认知功能障碍者;(3)已经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者;(4)需入院接受规范治疗者。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社区常规慢性病管理,由当值的社区工作人员每隔2~4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隔3个月进行1次上门随访。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近期血压达标情况(有无平稳达标、晨起达标以及长期达标),掌握其饮食、戒烟戒酒、运动锻炼、服用降压药物情况,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必须低钠饮食,利用汤勺得知每天摄入的钠盐最大量,增加含钾丰富的食物摄入量以辅助降压,食物类型包括豆类(小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等)、豆制品(豆腐)、食用菌(香菇、木耳)、绿叶蔬菜(芹菜等)、鱼类(金枪鱼、比目鱼等),遵循少食多餐原则进食且平时尽可能于家中就餐,以利于控制脂肪、食盐、糖的摄入量。配备血压计并指导正确的监测方法,定期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指正以及教育,转变患者错误认知,强调以上事项对控制血压、遏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意义。干预12个月。

1.2.2    观察组    采取“互联网+慢性病管理”,除了常规的电话随访与上门随访外,由社区1名医师、3名护师或者是护士组建慢性病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组患者的管理工作。将患者加入到统一的微信群之中,叮嘱其每天通过微信群告知慢性病管理小组血压控制情况,由小组成员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绘制每个患者的血压变化曲线,评估其血压控制效果。借助微信平台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管理,具体方案如下:(1)对于血压平稳下降的患者予以鼓励,通过微信叮嘱其继续执行原有的慢性病管理方案,包括合理膳食、适度运动、遵医嘱用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2)对于血压快速下降的患者,由小组成员及时通过微信群与之沟通,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包括具体的药物名称、是否联合用药等,由社区医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工作经验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督促患者按照更新的用药方案用药。如有必要则采取上门随访的方式现场与患者沟通,共同了解药物代谢相关知识,重点纠正患者存在的“越快越好”的错误降压观念,告知正确的血压达标标准为数周至数月内血压降低至目标水平,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血压下降速度过快、超过人体自身调节作用的危害性告知患者,如加大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是会引起严重的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3)对于血压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由慢性病管理小组对患者进行科学评估,重新制定干预方案:①用药管理。重新选择降压药物或者是采取联合用药的策略控制血压,漏服药物的患者根据漏服时间距离下次用药时间长短决定是否补服,若漏服用药时间距离下次用药时间小于2次用药相隔时间的1/2则足剂量补服,反之则不补服,下次足剂量用药。用药期间不得擅自更改用药剂量,如需调整需要征求社区医师意见。②饮食管理。通过微信群共享典型案例的饮食结构特点,以便于患者能够借鉴参照,并与小组成员进行在线交流,探讨适宜自身的个体化膳食方案。③运动管理。经常开展有氧运动,包括快步走、太极拳等,熟练掌握终止运动的条件和指征,科学锻炼。④自我监测与管理。在自我监测发现异常时及时借助微信群反馈给慢性病管理小组,明确自身的血压水平以及相应血压达标标准,了解有无其他健康危险因素以及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在慢性病管理小组指导下消除或者是规避危险因素。若患者存在血压波动剧烈、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肢体乏力、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告知慢性病管理小组上门处理,或者是由家属陪同前往医院接受进一步诊治。干预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    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于干预前、干预后由指定人员借助水银血压计测量。

1.3.2    自我管理评分    于干预前、干预12个月时利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暂定版[6]评估,包括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情绪管理、用药管理、病情监测6个维度,总分165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3.3    血压达标率    血压达标判定标准[7]如下:患者耐受下以控制在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为达标;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以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为达标;65岁及以上患者以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为达标。于干预12个月时统计。

1.3.4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心脑血管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干预12个月时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予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予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为85.00%(68/80),高于对照组的70.00%(5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2,P=0.011)。

3    讨论

高血压已经成为当前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8-9]。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超过2.7亿人,每年约有200万例死亡患者与高血压有关[10]。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仅有23.8%的患者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总结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低的原因在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低、不遵医嘱的行为屡屡发生,使得病情反复或者恶化[11]。

王力等[12]研究发现,实施“互联网+全程慢性病管理”模式干预的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较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更低,表明该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与已有研究相吻合。但与之不同的是,本研究还从自我管理评分、血压达标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探讨了“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效果,结果发现该护理模式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以及血压达标率,降低了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总结原因在于“互联网+慢性病管理”中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小组负责患者的管理工作,人员固定,避免了不同当值人员交接不畅带来的一系列不便,能够为患者提供连贯性的医疗服务。线上、线下交流和管理手段有助于强化医患/护患之间交流,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并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促使患者处于全程管理之下。针对血压平稳下降、血压快速下降、血压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分别提供相应的管理措施,凸显了个体化原则,为最终干预效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运用的“互联网+慢性病管理”依托于微信平台,而在实际工作中并非每名高血压患者均能够熟练使用微信,使得患者纳入条件受到一定限制,成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故在今后工作中,一方面需要不断摸索、创新“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平台建设,另一方面则需扩大高血压患者纳入条件,以便于获得更加科学的研究数据。

综上所述,“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幸.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1,26(1):96-98.

[2] 张丹薇,崔建兰,吴超群,等.我国西南地区年龄35~75岁成人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现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3):235-241.

[3] 董昱,王桦,檀春玲,等.我国老年人四大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对伤残调整生命年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9,32(10):59-61,65.

[4] 王永馨,李小菊,井明霞,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4):503-508.

[5] 颜梅,莫李婵,符岳,等.基于“互联网+”的高血压干预策略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3):55-58.

[6] 马林,王福利,李雅钗,等.健康教练技术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9):2462-2466,2471.

[7] QAFFAS A A,HOQUE R,ALMAZMOMI 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big data analytics for chronic disease monitoring in saudi arabia[J].Telemed J E Health,2021,27(1):74-81.

[8] 吴启,温宇明,黄祖华.佛山市社区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档案的建立[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2):146-148.

[9]   OMBONI S,CAMPOLO L,PANZERI E. Telehealth in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nd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of-medical-things:the tholomeus experience[J].Expert Rev Med Devices,2020,17(7):659-670.

[10] 张辉,徐忠良,王德征,等.2015年天津市高血压患者死亡特征及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9):680-682.

[11] 刘政,王锡榜,周艳红,等.互联网+医生的社区高血压患者慢病管理模式效果[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0,27(2):156-161.

[12] 王力,陈康,魏文志,等.互联网+全程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慢病的疗效研究[J].河北医药,2018,40(12):1803-1806.(收稿日期:2023-04-16)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