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体温管理用于危重症转运新生儿中的效果评价

2023-09-29 03:02吴祥岭张震李兴霞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21期
关键词:并发症满意度

吴祥岭 张震 李兴霞

【摘要】  目的    探析集束化体温管理用于危重症转运新生儿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危重症转运新生儿,根据入院时间划分对照组(2020年1—6月)和观察组(2020年7—12月),各30例。对照组患儿在转运过程中应用常规保暖措施,观察组患儿应用集束化体温管理,对比2组转运效果。结果    观察组正常体温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培养箱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颅内出血、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命体征各项波动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危重症转运新生儿应用集束化体温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体温情况,使患儿家属更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危重转运新生儿;集束化体温管理;体温情况;并发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21-0064-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1.021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和急诊转运医学的协同发展,新生儿转运医学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新生儿转运医学是指将一些病情危重的新生儿从基层医院向三级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转移或将早产儿由产科病房转运到新生儿监护病房,不仅仅是一个运送患儿过程,更是一个连续监护、诊断和治疗过程[1-2]。在危重症新生儿转运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差变化比较大,患儿容易出现低体温,导致新生儿呼吸暂停、颅内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硬肿症以及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对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需要在危重症新生儿转运过程中加强保温护理,维持其生命体征的正常。常规保暖护理措施缺乏对新生儿保温护理的针对性,使用效果受限[4]。本次研究以危重症转运新生儿为例,探析集束化体温管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60例危重转运新生儿纳入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将患儿划分为对照组(2020年1—6月)和观察组(2020年7—12月)。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胎龄24~38周,平均(30.82±2.33)周;出生体质量2.1~3.5 kg,平均(2.67±0.32)kg;日龄2~10 d,平均(5.55±0.52)d。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胎龄24~38周,平均(30.46±2.56)周;出生体质量:2.2~3.3 kg,平均(2.76±0.28)kg;日龄3~10 d,平均(5.34±0.48)d。2组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均接受转运;(2)临床资料完整;(3)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的内容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免疫性疾病;(2)先天性疾病;(3)中途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保温护理措施。急救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开启转运系统,接到新生儿后用温暖的毛毯进行包裹,让新生儿头戴毛绒帽或者绒布,询问病情,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观察组行集束化体温管理:(1)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结合相关文献循证依据制定危重症新生儿的保暖操作流程,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学习,讲解转运新生儿时预防低体温的相关知识,学习集束化管理,规范保暖操作流程,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新生儿转运过程中集束化护理措施的全面落实。(2)转运前温度控制。转运前提前半个小时对转运暖箱进行预热,提前15 min将医疗舱内的温度调节成26~28 ℃,并根据新生儿 体质量、体温、日龄合理设置暖箱温度[5]。(3)转运前评估新生儿生命体征。到达医院后评估生命体征,掌握胎龄、阿普加(Apgar)评分以及体质量,通过STABLE救护模式稳定病情,并对婴儿包被、毛毯、婴儿帽、湿巾、纸巾、尿裤、监护仪的经皮氧饱和度探头、体温表、听诊器等提前预热[6-7]。针对低体质量儿、早产儿以及转运时间较长的患儿使用预热好的聚乙烯塑料袋或聚乙烯塑料薄膜进行包裹取暖。开始转运前,需要再加一层聚乙烯塑料薄膜或者羊毛帽包裹头部进行保暖。(4)转运过程中保暖措施。将患儿置于暖箱内,通过心电监护探头、氧饱和探头、贴肤探头判断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在保暖状态下可将患儿抱入怀中,减少路途颠簸。在将新生儿置入转运箱以后,需要使用約束带固定患儿四肢,在“鸟巢”环境内利用棉质包被和毛巾来对新生儿的躯干和手脚进行填充,增加安全感[8]。各项操作集中进行,尽快完成,避免暖箱门反复开启,减少体温流失。各种操作均从侧内门进行,例如吸痰、穿刺、采血、气管插管等,期间需定期监测体温,掌握患儿体温变化。使用呼吸机、气道正压、高流量给氧等装置时,均需要对这些装置进行加热湿化,调整至合适的湿度与温度。进行头罩给氧时,需要用小毛巾或帽子来对患儿头部进行遮盖,避免散热。输液时,需要先对液体进行预热,温度控制在32~35 ℃。转运期间对新生儿体温和箱温进行密切监测,做好转运护理的体温记录[9]。可使用肤温传感器粘贴于尿不湿遮盖处、脐周测量腹部体温,或者使用耳道式体温计测温,早产儿可对背部、肩胛部、腘窝、颈部进行体温监测。转运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取得联系,要求工作人员做好准备,确保患儿能够直接进入保暖箱,可立即得到抢救。(5)规范转运管理系统。要求救护车医疗舱以及保暖箱内配备功能完善的温湿度测量剂。定期对保暖箱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做好记录。要求护理人员在遇到患儿体温异常的同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定期组织转运团队进行专业培训。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转运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呼吸暂停、颅内出血、器官功能障碍等。

对比2组新生儿的体温情况,32 ℃以下为重度低体温,32~<36 ℃为中度低体温,36~<36.5 ℃为轻度低体温,36.5~37.5 ℃为正常体温[3]。

记录所有新生儿的培养箱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

观察生命体征指标,包括新生儿的心率波动值、体温波动值、血氧饱和度波动值。

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9,效度Scale-CVI指数为0.93),主要内容包括抢救技能、抢救水平、服务态度、转运安全性以及转运速度等,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一般满意(60~89分)以及不满意(0~59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新生儿体温情况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正常体温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新生儿培养箱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培养箱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新生儿心率波动值、体温波动值与血氧饱和度波动值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心率波动值、体温波动值与血氧饱和度波动值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2组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    讨论

新生儿体温主要是通过散热以及产热来实现平衡,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够完善,棕色脂肪含量较少,体表面积大和皮下脂肪薄,导致新生儿保温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早产儿,本身血液循环慢和新陈代谢低,机体产热严重不足,容易被环境影响导致出现低体温。而危重症新生儿的转运往往时间长并且路途远,新生儿容易大量丢失热量,导致低体温,对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威胁。因此需要加强对此类新生儿的体温管理,维持其机体热量[10]。以往临床多采用传统的保温护理干预,利用温暖包被或毛毯包裹,给患儿带上毛线帽,之后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但整个护理流程中并未考虑到周围温度环境问题,导致患儿转运中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出现低体温,尤其是寒冷季节,转运路途远、时间长,患儿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热量快速向周围环境传导,再加上患儿容易受低血糖、感染、窒息与颅内出血等因素影响,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增加氧耗,消耗自身能源物质,从而出现低体温。因此,临床应加强转运较远危重症新生儿体温护理干预管理,对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研究观察组新生儿在采用集束化体温管理后,相较于采用常规保暖护理的对照组,新生儿体温状况明显更优,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提示观察组体温保护效果更佳。集束化体温管理对新生儿转运过程中的体温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将体温的平衡管理作为转运重点,每个环节都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来维持新生儿体温。如暖箱温湿度和医疗舱温度的提前调节、预保温和局部保温、恒温加温输液等综合措施,都能够维持新生儿体温的稳定,避免出现低体温。另外恒温湿化氧疗还可以让新生儿机体的热能消耗降到最低,氧气通过加温,氧分子的弥散能力明显增强,有利于新生儿呼吸循环功能的正常维持。随着整体环境温度的提升,分子动能增加,新生儿机体各种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将吸热作为正效应来完成各项活动,能够让保温效果显著提升。观察组在体温管理中还借助恒温仪使新生儿的输液温度提升到了 32~35℃,能够避免常温输液温度太低对新生儿造成刺激,在预防低体温,改善血液循环的同时,还不会对药物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具有足够的安全性[11]。本次研究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可见集束化体温管理可让患儿家属更满意,与万兴丽等[12]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在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应用集束化体温管理的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新生儿体温情况,降低并发症及缩短新生儿治疗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施秋月,郭舜萍,陈翠平.新生儿出生后黄金2小时体温集束化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9):177-179.

[2] BRENNER S,EICH C,RELLENSMANN G,et al.Recommen-dation on temperature management after cardiopulmonary arrest and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childhood beyond the neonatal period:statement of the German society for neonato-logy and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medicine(GNPI) and the scientific working group for paediatric anaesthesia (WAKKA)of the German society of anaesthesiology and intensive care(DGAI)[J].Anaesthesist,2017,66(2):128-133.

[3] 卢淑亚,王洁,赵迎娟.集束化体温管理模式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5):144-146.

[4] 刘瑛.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在低体温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1):2013-2016.

[5] 唐明星.危重新生儿转运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122-123.

[6] WAGNER M,LIM-HING K,BAUTISTA M A,et al.Comparison of a continuous noninvasive temperature to monitor core tem-perature measures during 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J].Neurocrit Care,2021,34(2):449-455.

[7] 蘇亚梅,盖建芳,刘晓丹,等. 集束化护理对低体温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复温结局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3):2381-2382.

[8] 郭永丽,江惠玲,方秀丽,等.集束化体温管理模式在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8):95-97.

[9] 王巧洪,王婉洪,叶晓丹,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6):67-69.

[10] 江敏,肖忠清,程婕,等.集束化体温管理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4):72-74.

[11] 吕艳云,宋珍,蔡正菊.新生儿转运系统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1,27(12):91-93.

[12] 万兴丽,苏绍玉,唐军,等.早产儿出生后黄金小时体温集束化管理对入院体温及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8,20(8):613-617.

(收稿日期:2023-04-27)

猜你喜欢
并发症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相对收入、收入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