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艳芬
统编教材入选了许多古诗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古诗文学习,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学习古诗文,从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积累优秀的语言表达方法,提升语文素养。
古诗文是一种远离当下学生生活的作品,又是以文言文为载体,再加上作者都是“合为时”“合为事”而创作的,总会打着时代与作者的情感印记,学生学习起来难免有隔膜感。为了有效消除这种隔膜感,教师要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即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古诗文涉及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背景,初步把握古诗文的内涵。
比如,教学陆游的《示儿》一诗,这是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另两首诗是林升的《题临安邸》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该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出学生学习古诗文时要借助资料了解作品涉及的背景。那么,学生学习《示儿》需要查阅、搜集哪些资料呢?首先是陆游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示儿》这首诗的。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到陆游是在临终前写了这首诗,通常被认为这是他的绝笔诗,诗人一定有重要的事情想说。從诗句内容看,陆游在诗中说的最重要的事不是家产的分配,而是心中一直牵挂、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九州同”还没有实现,所以嘱托儿(孙)哪一天王师北定中原了,一定要告诉他。其次是陆游为什么要写下这样的诗。学生通过搜集与查阅资料发现,当时的南宋处在山河破碎、金兵入侵的危难时期,统治者却不思进取,甚至有人一味要求投降求和。这样的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叠加,学生从中懂得了诗人刻骨铭心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从文字本身去了解、把握古诗文的大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编者深谙这一特点,在古诗文课文中一般都安排了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插图,以此帮助学生从中了解和把握课文大意。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察插图,充分运用插图把握古诗文的内容。
比如,教学《司马光》一课,这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用3 0个字就讲述了一个故事,三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看到的内容。有的说插图中的大“缸”是口小腹大的,有的说是穿红衣服的小男孩把“缸”砸破了,救出了落水的小孩,有的说“缸”里的水很多,水流得很急。在观察和表述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句子大意,学生就不觉得有难度了:他们知道了那种口小腹大的“缸”原来叫“瓮”,他们知道了那个穿红衣的小男孩叫司马光,他们知道了小男孩失足掉进瓮里时,一同玩耍的其他孩子都跑开了,是司马光用石头把那个大瓮砸开,水哗啦啦“迸”出来,落水的小男孩才得救的。最后,教师让学生以插图为支架,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故事,学生把文言文课文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尤其是司马光双手举起大石块,朝着瓮狠狠地砸去,“砰”的一声响,水“哗哗”地流出来了……这些内容学生说得绘声绘色。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学生学习文言文就不觉得怎么难了,有效消除了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入选教材的古诗文都是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是源于生活的,体现了时代精神与作者的情感。在教学古诗文时,当学生与古诗文之间存在隔膜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用结合,这样才能让古诗文在学生的心灵世界扎下根来。
比如,教学《春晓》一诗,因为全诗的语言明白如话,学生读上几遍就能够背诵出来,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就理解了这首经典名诗。教师需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表达,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春天的早晨,自己睡在床上的感觉是怎样的,与冬天和夏天早晨的类似情景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说春天早晨特别好睡,不冷又不热,睡得特别舒服,到处都响起的鸟鸣不是把人吵醒了,反而像催眠曲一样,让人睡得更加香甜。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之,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进行感受,为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