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工具单为引领的阅读教学研究

2023-09-28 08:16蔡天禾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工具课文阅读教学

蔡天禾

高效课堂依赖于课堂教学工具的创新开发与应用。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创新使用教学工具——问题工具单,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和单一性,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思考时间,推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进程。笔者就问题工具单的特点,探究其渗透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一、结合课程目标,生成“个性化”学习目标

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工具单可以设计为提纲挈领式的过程性问题,引领整个教学过程。

例如,教学《祖父的园子》一課,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课文的哪些句子或段落可以看出祖父的园子很美丽?祖父对于“我”的“捣乱”行为,表现出什么态度?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这些问题都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一个设计,从知识性、人文性等方面出发,且重视文字的积累、阅读鉴赏与应用。由此可见,以问题工具单引领的阅读教学,强化了工具性功能,符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特点,围绕阅读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学情等,开发设计工具单,体现了教学工具的科学性,是可取的。

二、明确问题分类,生成“问题化”知识体系

根据阅读“问题”的不同,教师应创新使用不同的问题工具单,如依据课型的不同,可以选择问题导读评价工具单、问题生成单、问题解决评价工具单和问题扩展评价工具单。

例如,教学《尊严》一课,教师可以预设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尊严》这篇课文中描写人物哈默语言、肢体动作和外貌的一些句子,阅读这些句子,尝试分析哈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个问题,理解文本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100%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第三个问题,关于课文题目的生成原因,即课文为什么叫《尊严》而不是别的名字。教师构建语文阅读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走进课堂,通过上述系列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该过程使得教学内容问题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在“问题”推动下,学生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如“十分惬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哈默会成为石油大王,等等,学生自己设问,自己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这一思考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杰克逊和哈默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可见,教师引导学生在“问题”线索下,从理解“尊严”这个题目到逐渐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识,对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整合学科要素,注重“多元化”评价设计

教师开发设计工具单的前提依然是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有效利用好作业设计这一内容。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教材阅读内容都是教育专家智慧的结晶,教学的重难点都会在教材和课后习题中有所体现。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复述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北京的春节描写的民风民俗画卷,领会文本的写作方法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文本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课上对阅读内容进行的多角度评价,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逻辑。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学生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设计课后作业。例如,作业题中关于词语的推敲和运用,“翡翠”“万不得已”“张灯结彩”……这些都是对《北京的春节》阅读的深刻理解。教师以这样的问题工具单设计课后作业,在尊重统编教材编者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培养学生思考和评价能力都是有帮助的。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工具单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教材阅读内容和作业题的编排情况,对课后习题的设计要做到优中选优。相反的是,学生上课完成阅读工具单之后,下课后再完成相同的阅读书写作业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学生的课余时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以问题工具单引领的阅读教学,一定要合理利用任务工具和评价工具设计作业。

又如,教师以问题工具单设计阅读扩展训练,应该结合阅读教学重点,适当设计一些扩展练笔作业。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基础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不能硬性规定学生读多少篇文章,学生阅读的篇数多并不等于阅读质量高。在阅读中,学生采用何种阅读方法,怎样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整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时,教师首先要预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生成有价值的问题。作业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教师要有意识地采用问题工具单结合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合适的阅读策略,因材施教,不断创新,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工具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背课文的小偷
“巧用”工具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