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华
基于单元主题的比较阅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文综合素质,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重构和教学组织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灵活转变教学策略,促使主题单元教学的有效性得以稳步提升。教师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合理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教学设计更加贴合学情,达到预期的对比阅读教学效果。
对相同主题的单元文章,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和文体、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其差异点,在感性阅读中形成理性认知。
如统编教材的编者围绕“春天”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等四篇课文,虽然文章体裁、内容、篇幅区别较大,但是都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对《村居》和《咏柳》两首古诗采取对比分析的阅读方式,使其能想象诗中描写的春景,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自主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村居》是晚清诗人高鼎晚年闲居农村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所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时间与自然景物,勾勒出一幅明媚的春景图。诗的后两句写了人物的活动,纸鸢、东风、儿童等要素,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全诗有景有人有事,语句清新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作为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整首诗构思巧妙,借助对柳树的赞美,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天的无穷创造力。“裁”字用得巧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像是裁缝把柳叶的形状裁剪出来的,感觉春风都在用心地裁剪柳叶。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整棵柳树的形状、颜色,写的是实景,是对静物的描写,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愛之情。后两句描写早春二月杨柳,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通过赞美柳树和春天,表达对春天的无限热爱。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两首古诗都是描绘春天的美景,传达出春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在教学中,教师循着“认知—实践—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读诗句,欣赏韵律美;读画面,品味意境美;读心境,体味情感美。学生反复诵读,真正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深理解记忆。教师将学生带入诗歌描绘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去品味与感悟、想象、融入,才能真正体会那景那情,真正与诗歌、诗人产生共鸣。
同单元主题,不同文本的表达方式和思想主题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对比阅读的方式,深入了解不同文章在选材和构思等方面的特色,从而有更全面的阅读体悟。
如统编教材的编者围绕“狐狸”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等几篇文章,教师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从不同的作品中感知个性迥异的狐狸形象,有利于拓展多元的价值认知。一是辩证看待狐狸的狡猾。《狐假虎威》讲述了一只狐狸撞上外出觅食的老虎,想出办法迷惑老虎,最后机智逃生的故事。《狐狸分奶酪》讲述了两只小熊为了分一块奶酪而拌嘴,狐狸便假借着帮它俩分奶酪,结果自己把奶酪吃掉的故事。两篇文章中狐狸都是狡猾的形象,但《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急中生智,而《狐狸分奶酪》中狐狸则贪婪自私。虽然都是表现狡猾的狐狸形象,但不同的事情和处境,文章体现的主旨思想和价值认知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发现,相同素材的文章,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认知。强烈的观念冲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思辨。二是拓展多样的狐狸形象。通过对比阅读教材中“狐狸”主题文章,学生获得了多元的价值认知。教师可围绕“狐狸”主题,拓展阅读素材,提供更多狐狸相关的绘本故事,展现多样狐狸的个性。绘本中的狐狸形象多样,包括善良、天真可爱、聪明等形象,如日本作家安房直子《狐狸的窗户》、新美南吉《小狐狸买手套》等绘本中的小狐狸形象,超出了学生的固有认知,为其带来了全新的阅读感受。三是构建学生心中的狐狸。教师通过多样的阅读素材拓展学生的文化认知和视野,引导学生以自身个性和生活经验,建立个体独特的经验和价值观念,实现所学知识的吸收内化。对比阅读“狐狸”相同主题的群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构思狐狸的故事,表达自己心中的狐狸形象。
在对比阅读中,梳理文本的语文要素,归纳丰富的语言知识,能够为学生积累阅读体验和写作技巧。在学习相同主题不同题材的文章时,学生就会自觉对照和比较分析,轻松掌握文本中的文化气息,形成自己的阅读体会。
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自然,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自然秘密”这个相同主题的文章时,学生就会自主对比写作手法等,对文章中的语文要素理解更加深入和轻松,为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美丽的大自然”主题的文章、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大自然的奥秘”主题的文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观察,语文要素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学习规律,鼓励探究学习,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又如,学习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该单元围绕“细心观察”的主题,编排了《花钟》《蜜蜂》《小虾》等三篇课文。这些课文兼具科普文章的严谨科学、文学色彩,生动有趣的遣词造句更易激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和对自然万物的热情。其中,《花钟》围绕“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顺序,写了有关花开放时间不同的表现、缘由和有趣发现,启发读者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蜜蜂》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而做了一个实验的事情,传递了文章中主人公认真探索的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小虾》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文章主人公对小虾外形与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对小虾的热爱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观察到的事物描述出来,锻炼了表达能力。
总之,在主题单元群文教学中引入对比阅读的教法,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全局观的角度去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等构成要素,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轻松把握语文要素,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