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
摘 要 完成作业是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巩固知识、培养习惯、掌握方法、提升思维品质、发展核心素养等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作业设计。要落实好新课标理念,作业设计应该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指向单元教学,指向语言实践活动,指向学生的生活实践。
关键词 新课标 核心素养 作业设计 高中语文
在新课标追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作业设计,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为例,谈几点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高中语文作业设计要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核心素养为本,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所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应该成为我们进行作业设计时努力追求的方向。作业是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应该让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成为一次指向他们思维发展的学习实践活动。我们设计出的作业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推理分析、解释说明,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探索。
比如《百合花》和《哦,香雪》的教学。一般情况下,针对小说叙述性的文体特征,我们设计的作业可能是概述这两篇小说的内容,或者是用简单的话讲述这两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这样设计的用意是让学生通过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促进他们语言构建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然而概括能力仅仅属于低层次的思维形式,这样的作业并不能延伸到对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叙事角度的不同,不同视角讲述故事的叙述效果不同,我们可以设计课堂导学型作业。如,假如你就是《哦,香雪》中的主人公香雪,请从你的角度概括叙述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再如,尝试从《百合花》中的“我”、新媳妇、小通讯员等人物的视角出发,概括叙述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哦,香雪》使用的全知视角与香雪讲故事的限知视角之间有所不同。学生在《百合花》中更换人物讲述故事,讲述的故事内容就会产生差异,例如新媳妇无法讲述故事前半部分“我”与小通讯员前往卫生所路上的故事情节,而小通讯员无法讲述故事后半部分新媳妇献被子的情节,这样他们就会发现同样是第一人称叙事,选择不同的人物讲述故事,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发现问题才能思考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这是通往高阶思维的路径,富有启发性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能力。
二、高中语文作业设计要指向单元教学
我们习惯上把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这种分法已经反映出作业和课堂之间的紧密关联。作业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溶解在教学的进程中,因而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该围绕课堂教学展开。新课标追求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倡导单元教学;新课标追求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引导者,这些都让我们感觉到课堂时间太短,容量太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业其实是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环节设计不同功能的语文作业,来支持和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推进学生学习的进程。
单元教学将教材中的整个单元作为教学的单位,而每一个单元选入的篇目又相对较多,课堂上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的好坏又都受制于学生对教材篇目的熟悉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课前预习。在确定好单元教学的主题后,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作业,让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在课前完成对教材篇目的阅读任务。比如,我们确定第一单元的一个单元主题是“诗歌意象”的话,我们设计的课前作业就是:阅读第一、二课六首诗歌,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分析每一首诗歌分别使用了哪些意象。再如,我们确定的第一单元的另一个单元主题是“青春风采”的话,我们设计的课前作业可以是:阅读《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谈谈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谈一谈你喜欢的原因。
三、高中语文作业设计要指向语言实践活动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关键知识,语文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工具型、人文性特征,学科关键知识显得复杂而分散,好像很难直接一下子把握。每一个学科有自己的特点,作为语言类学科的语文,在知识上更讲究循序渐进的积累,语言类学科的所有知识又都建立在語言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传统语文教学所讲的听说读写正是语言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其中的“读”更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承载着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承载着学科关键知识。
与以前的教材相比,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一大变化是取消了每一课的课后思考题,代之以“学习提示”,在每一单元的最后设置了“单元学习任务”。这一变化是对教材作业系统的重大调整,释放出淡化习题,重视任务与淡化单篇,重视单元的信号。即便如此,统编教材依然在“学习提示”部分指出了需要背诵的篇目,新课标也在附录部分提出了72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这都提醒我们要重视“读”的语言实践活动。要求背诵的篇目,一般都是经典文本,经典文本具有的审美价值,是需要长期的咀嚼才能感知的,背诵作为知识积累,为我们长期的涵咏咀嚼提供了可能。比如统编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有《沁园春·长沙》《梦游天姥吟留别》《赤壁赋》《师说》等,我们要按照教学的进度,将其设计为课后作业。除了需要背诵之外,统编教材的“学习提示”中反复出现了“朗读”一词,这也应该是我们设计作业的一大考虑内容。
四、高中语文作业设计要指向生活
新课标指出“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应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意识,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机会。”这提醒我们,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学习资源,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学习的资源。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资源,发现这些资源,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这些资源,这就需要我们的作业设计能够指向学生的生活。指向生活的作业,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的作业,是他们积极主动、乐于完成的作业。指向生活的作业,能够促使学生调动所学的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解决生活实践中遇到的的问题,这也是新课标努力的方向。
比如,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该单元的一个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提升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在学习完该单元之后,我们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的作业可以是:我们生活在自然之中,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美景,根据你的理解选择一处你心中的美景,制作一个三到五分钟的短视频,并配上音乐与相关文字。美景并不一定在于名胜,心之所属,能触动自己的便是心之美景。设计这个作业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身边的美景,锻炼学生语言文字的建构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小说的片段,让学生选择角色进行排演,将其改变成情景剧。这样设计的作业具有真实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方法和实践力、创造力。
[作者通联:四川渠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