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君
【摘要】 目的 分析双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南昌三三四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收录且符合标准的11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8例,术后均给予补液、抗感染、下肢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仪治疗,联合组施以双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持续治疗5 d,比较2组应用效果。结果 联合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13.79%(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第4天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4天凝血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有所降低(P<0.05),其中联合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第3天、第5天,大、小腿围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调控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患者下肢肿胀,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积极意义,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关键词】 剖宫产; 低分子肝素钙; 双下支气压治疗仪;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25-0068-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5.022
随着社会及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剖宫产成为许多女性分娩的首选方式。再加上三孩政策的实施,剖宫产产妇数量明显增多,随之而来的术后并发症也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作为剖宫产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及产妇生命。而孕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血液处于相对高凝状态;妊娠晚期子宫压迫腹腔及腹腔静脉,致腹腔压力升高;剖宫产手术操作导致静脉壁损伤,在凝血机制改变及术后卧床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全血黏度改变,血流减慢,易促进血栓形成,进而影响术后康复[1-2]。现阶段临床主要采取气压治疗仪或抗凝药物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术后干预,但单一使用效果不佳,仍有部分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降低该症状的发生概率,本研究对符合标准的116例剖宫产产妇施以双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干预,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严格按照入组标准,筛选出南昌三三四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录的116例剖宫产产妇,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8.78±1.45)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0±0.76)周;孕前体质量指数18.5~24.9 kg/m2,平均(22.13±1.30) kg/m2;手术时间41~65 min,平均(54.14±5.20)min;合并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耐量异常依次为7例、4例。联合组,年龄21~38岁,平均(28.09±3.11)岁;孕周37~41周,平均(39.38±1.01)周;孕前体质量指数17.8~25.5 kg/m2,平均(28.01±2.56) kg/m2;手术时间43~69 min,平均(55.19±6.11) min;合并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耐量异常依次为3例、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剖宫产;足月妊娠;已知晓研究目的,并签字确认。排除标准:双下肢皮肤破损或溃疡;双下肢存在重度感染且未得到良好控制;严重肝肾等功能不全;既往下肢深静脉血栓史,并持续应用抗凝药物;对研究药物不耐受;凝血功能异常。
1.3 方法 2组均给予抗感染、补液、下肢按摩等治疗。下肢按摩从术后2 h开始,从上到下,由轻到重,反复揉捏雙下肢,1次/d,10 min/次。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可视情况指导产妇开展活动操,如踩关节活动、双下肢抬高运动等。
对照组仅用双下肢气压治疗仪治疗。仪器为空气肢体压力治疗仪AP1200b,压力40~200 mmHg(1 mmHg=0.133 kPa),使用时间1~40 min。使用方法为接通电源,将治疗套筒套入患者下肢,压力强度宜循序渐进,加压方向从脚踝至大腿。术后8 h开始,每隔10 s加压充气1次,充气时间1 min。2次/d,10~20 min/次,治疗时间持续5 d。
联合组采用双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气压治疗同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0,1 mL∶5 000 U)。用法用量为术后24 h,注射部位为脐周上下5 cm或左右10 cm,1次/d,2 500 U/次,或遵医嘱。治疗时间为连续5 d。注意事项为定期检测产妇血常规、凝血功能。
1.4 观察指标 (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下肢深静脉发生情况包括形成率和持续时间。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3]及下肢深静脉造影或超声检查,出现下述症状及征象即可确诊:肢体突发肿胀、疼痛,按压时疼痛加剧;浅静脉曲张;血栓部位充盈缺损等。由专人统计2组不良反应。(2)血小板计数。观察时点为术前及术后第4天。参考值(100~300)×109/L,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3)凝血功能指标。观察时点为术前及术后第4天。D-二聚体,参考值<0.5 mg/L;纤维蛋白原,参考值2.2~3.8 g/L;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参考值32~43 s;凝血酶原时间11~13 s。第1项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后3项运用血凝仪检测。(4)大、小腿围差。记录2组术后第3天、第5天的肢体肿胀程度(大、小腿围差)。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不良反應情况 如表1所示,联合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χ2=3.940,P<0.05)。联合组仅1例出现皮下出血,经处理后好转;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出现。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血小板计数 2组术前及术后第4天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凝血功能 2组术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4天凝血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第4天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大、小腿围差 2组术后第3天、第5天大小腿围差比较,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行剖宫产产妇发生风险较高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以下因素综合所致。(1)血液高凝状态。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大量增多,孕晚期可增至非孕期的1 000倍,从而导致凝血机制改变,血液流速减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此种状态可一直持续到产后数周[4]。(2)血流减慢。在增大子宫的压迫下,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有研究表示,从妊娠25~29周开始至产后6周内,孕产妇下肢静脉血流速可降低50%[5]。再加上剖宫产手术中麻药的使用及术后卧床等,使得下肢静脉丛壁松弛,静脉丛内淤血,加剧血栓形成。(3)静脉管壁损伤。剖宫产手术导致静脉管壁损伤,使胶原纤维暴露,抗凝蛋白减少,血小板凝聚作用增强,促进血液凝固。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使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较高。若不尽早预防和治疗将引发肺栓塞,进而威胁产妇生命健康。
D-二聚体是反映机体高凝状态的常用标志物之一,浓度增高提示血栓前状态。在健康人体血浆中含量很低,只有纤溶活性亢进和高凝状态时才会大量产生[6-7]。作为纤维蛋白前体的纤维蛋白原是构成纤溶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不仅参与血小板聚集,而且分解形成的纤维蛋白单体是血栓的重要成分。当机体纤溶活性增强时浓度上升。妊娠女性由于生理性变化凝血系统亢进,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引发纤溶亢进,进而导致血浆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8]。通过观察上述指标含量变化,可了解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术前2组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值,符合上述推论。术后第4天该指标下降,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庞迤[9]的研究一致。血栓形成与凝血酶活性强弱有密切联系。低分子肝素钙分子量小,抗凝血活性因子Xa(FXa)作用强,不仅能抑制凝血酶活性,还参与血小板聚集,并降低暂时性血小板凝块转变为永久性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的发生率,以达到抗血栓的目的,是临床治疗静脉血栓的常用药物。与普通肝素相比较,抗FXa与抗凝血酶的活性高达2~4倍,抗血栓作用远大于普通肝素。而气压治疗是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依次加压放气,能够促进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的释放,使血管舒张,肢体血液回流速度加快,改善下肢水肿的情况[10-11]。两者联合使用,可加快血液回流,抗血栓效果更强。因而接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联合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单纯气压治疗的对照组,术后第3天、第5天联合组产妇大、小腿围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双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改善下肢肿胀情况,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分子肝素钙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原因,低分子肝素钙对抗凝血因子Ⅱa 及其他抗凝血酶作用较弱,在抗血栓过程中不会被血小板Ⅳ因子所中和,并对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抑制作用影响较弱,因而不会增加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组术后第4天,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前者虽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但根据低分子肝素钙的药理作用特点,按规定剂量服用,造成影响较小。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而低分子肝素钙主要作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在推荐剂量下,对其影响可忽略[11]。2组术后第4天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猜测可能与观察时间有关。低分子肝素虽可诱导血小板减少症,但多发生于用药5 d后,而本研究评估了术后第4天的2组血小板计数情况,在此时间血小板减少可能尚未出现。
综上所述,双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1] 刘宏艳,阮仕珍.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在子宫全切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2):321-322.
[2] 史作磊,王辉,于剑,等.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策略分析[J/CD].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1,13(2):150-152.
[3] 乔艳妮,杨洁.拜阿司匹林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剖宫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海南医学,2019,30(15):1956-1959.
[4] 黑国真,蔡蕊,李昱,等.血小板聚集率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及其可能机制[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7):3147-3150.
[5] 杜燕平.妊娠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孕产妇的护理[J/CD].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1):134-135.
[6] ITOGA N K,ROTHENBERG K A,DESLARZES-DUBUIS C,et al.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radiofrequency and laser ablation of the lower extremity veins[J].Ann Vasc Surg,2020,62:45-50.
[7] ZHANG W J,SU Y,LIU L,et al.Fibrinolysis Index as a new predictor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traumatic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J].Clin Chim Acta,2020,511(2):227-234.
[8] 张雯,杨慧,罗青清,等.常用实验室指标与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37(1):117-121.
[9] 庞迤.低分子肝素对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9):4448-4450.
[10] 朱梦春,杨玉金,王苹,等.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治疗时长对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护理研究,2020,34(2):329-332.
[11] 张峰,陈雁南,杨立,等.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eta-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18,41(4):676-681.
(收稿日期:202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