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康莉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投标阶段,一些建筑企业往往会降低对招标单位的要求,尽可能满足招标单位对于合同的约定要求。这种情况下,无疑会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加上建筑行业的特殊性,会严重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 应收账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9-268-03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大幅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经济的发展,在带动建筑行业迈向新台阶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剧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能够中标,一些企业风险意识相对薄弱,忽视了对业主单位信用状况的调查,在合同约定及签订时一再退让,这种情况下,将会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加大后期回收难度,导致坏账等概率倍增,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与发展。为此,需要重视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一、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1.应收账款占用资金量较大。理论上来讲,赊销业务产生的欠款都应该如数收回,但是由于企业自身对购买者一方没有指定严谨的信用政策,宽松的信用制度直接会影响到建筑单位本身的资金运转。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应收款项在企业账目中滞留形成坏账,收回一事遥遥无期,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差,甚至亏损。无论在哪个行业,一个企业一旦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耗费大量资金,相对应的资金就会有收不回的风险,企业将遇到前所未有的资金困难问题。就建筑公司而言并没有太多现金的流入,但是迫于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赊销产生的相关预缴税金和费用确是真实存在的。没有真实的收入反而有真实的费用支出。
2.营运周期太长。营运周期是由存货与应收款项的周转天数相加得来的,这项指标所包含的周期是从收到存货一直到销售之后取得收入,在建筑企业指的是从获得工程承包权到完工收回工程款。这个期间跨度越长,就说明资金的周转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营运周期的长短还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盈利的能力。营运周期过长,另外的一个原因是购买者一方的收账期不一致,有长有短,必然会延长应收款项的收回周期,使建筑单位的大量资金都累积在流通领域,资金循环效率低,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会受到阻碍,企业的机会成本不断增加。公司的负责人单方面重视产值的增长率,把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等都与其直接挂钩,根据工作成果来判断工人工资多少。因此只是关注产值,却没人担心资金能否收回,导致了应收款项的追讨变得举步维艰。
3.资金回收意识不高。“重生产、重产值”是许多建筑企业领导普遍关注的重点,而对应收款项的管理却相对滞后。应收款项逾期之后,最大的危害就体现在坏账风险上。应收款项发生之后,只是任由它挂在账面上不管,未对其能否及时收回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陈年旧账。应收款项在逾期之后才想办法去被动催要,拖延时间越长,收回的难度就越大,甚至形成坏账损失,影響企业的正常经营,导致破产。对于应收的款项,企业没有足够重视,遇到不能及时收回的工程款项,不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企业抓不住回收的最佳时机,使得大量逾期的账款存留下来,对于以后的企业经营形成障碍,损失不可估量。
4.施工中垫付资金情况普遍。在企业结构中,现金相当于企业的“血液”,如果企业的现金出现短缺,其“性命”也会堪忧。建筑企业账目中的应收账款不断大量地增加,客观来讲需要高额的现金来支撑其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不加以限制地进行赊销业务,在短时间内使企业的收入出现大幅上升现象,盈利也增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现金流入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会减少,动用有限的资金来支付各项费用,势必会加剧资金紧张的局面,企业日后的发展会更加困难。长此以往,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变得一片混乱不堪。真实的经营状况被掩盖,对于日后的生产计划、销售计划、采购计划、成本预算、现金管理等都会造成影响,既定的生产目标不能实现,经济效益达不到鼎盛。
二、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原因
1.客户信用管理意识不强。基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建筑企业投标过程中未能对业主的信用状况提前进行调查分析,尤其当公司的大多数业主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时,信用的问题往往就不会再考虑了。在大家的心目中,总会主观地认为国家或政府性质的机关最有保障,不用担心款项收不回来。但没有考虑到,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搞好业绩,做好形象工程,盲目地做出决定,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撑,欠款的偿还遥遥无期。在我国建筑行业当中,施工现场比较分散,实际工作起来,有很多地方管理不到位,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承包业务,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情况不重视,认为与自己无关。等到事情真的发生了才追悔莫及,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2.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能立于不败之地,许多建筑企业都不择手段,竞争也变得越来越不规范。建筑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门槛是比较低的,近几年来,建筑企业越来越多,“僧多粥少”的局面逐渐形成,而且它的流动性也较大。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使得建筑单位几乎没有时间去分辨出优质的客户,片面地只关注数量,而非质量。竞争的时候竞相压价,垫付资金,场面混乱,为日后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3.应收账款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根据企业相关规定,各个项目都要定期上缴工程款,以此加速企业资金的流动。一个员工上缴的数量是评判他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建筑内部实行“谁负责谁清收”,把责任落实到人,但是,公司的绩效考核不够明确,管理应收款项催收工作的员工们没有工作激情。如果遇到项目负责人更换的情况,以前他留下的问题渐渐地就会不了了之。因此对于应收款项的管理工作不重视,是各种问题频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4.应收账款分析不到位。将应收的款项挂在账面上,却分析不及时、不到位,对于企业而言,存在很大的风险,且较为隐蔽。通常来讲,最难回收的当属那些陈年老账,拖欠的时间越长,预期的实现价值就会变得很少,收回的可能性也会一降再降。应收款项的分析滞后,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及时分析了解应收款项,尽快采取措施,会省下很大一部分精力,企业又可快速投入到新项目。
三、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健全一个相对独立的信用主管的部门,不管面对的建设单位的身份是国家还是政府亦或是私人的股份企业,建筑企业应该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客观地评价每一位业主,承包项目前,要慎重考虑。不能因为对方是国家机关就放松了应有的警惕,防患于未然总是有效的,建立属于自己的信用管理部门,投标前对建设单位进行信用评价,根据结果再决定是否竞标。建筑企业应收账款连年攀高的现象并非偶然,政府方面虽然很是重视,但由于外界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中信用缺失的情况非常严重。如此严峻的形势,并没有让政府部门退缩,他们从未停止过对信用体系的建立。
2.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前提,加强应收款项的事前控制最重要的前提,拟定好有关工程应收款项的一系列预算指标,并严格按照执行。在项目开始(下转第272页)(上接第269页)前,公司的预算管理部门要根据以前的各种情况对企业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企业可以承受的应收款项最高值。同时,对建设单位也要进行信用分析,企业根据交易的历史記录,对其资金状况、还款能力、信用情况有个精确地了解,尽量不与那些有不良交易记录的客户进行合作,如果有特殊情况的发生,要提前准备好预案。此外,要加强企业内各部门间的合作,严格审核合同条款,合同的签订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审核合同条款时,重点关注进度确认、收款周期等条件,确保应收账款及时确认和快速回收。
3.加大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力度。企业一旦形成应收款项,却不及时催收,企业减少了资金的流入。建筑企业内部其实存在着好多不良的习惯,给应收款项的收回形成了很大的阻碍。一个企业最好的状态是仅仅扣留一些保证金,不存在大量应收。但是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实现,很多建筑企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很难及时将工程款付清,这给建筑单位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为了企业效益不被破坏,建筑企业应对款项的催收提起重视,还可以请求其他机构代收,依靠法律的武器来解决。总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加强应收款项的催收管理,对以后的持续经营是十分必要的。
4.全力做好账龄分析。在工程竣工后的一段时间会相继出现很多应收账款,这个时候信用管理的部门的作用就是对这些应收账款进行一些譬如账龄的分析、催款政策的制定、及时的进行账款的催缴工作等一系列的工作。企业应该对信用管理部门好好地加以利用,使得投标工作风险降低,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保持好。在日常的经营中,企业应该坚持好发展稳定、效益为先的理念,对于账龄较长的,抓紧时间处理,不要影响公司的效益。拖得时间越长,坏账的风险就越大,由此可见,公司的信用管理部门应时刻掌握应收款项的账龄情况,保证及时做到清理欠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是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也是当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科学管理应收账款,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使应收账款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避免由于应收账款造成建筑企业财产损失,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陈丽香.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0(35)
[2] 赵昆.ZX建筑施工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改进研究[D],2019.
[3] 徐燕舞.浅谈如何加强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1)
[4] 奚玉川.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探析[J].现代企业,2020(01):158-159.
[5] 孟香红.施工企业应收款项的管理及风险防控[J].财经界,2019(17)
[6] 万欣欣.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及其防范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