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 叶思雨
[摘要]在媒体数字化与人口老龄化并行的时代,老年群体在共享数字生活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而跨越数字鸿沟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一环。文章分析老龄化社会“银发一族”数字鸿沟的形成,探析该数字鸿沟形成的影响因素,并认为要消弭老年群体数字鸿沟,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家庭、新媒体、企业和个体诸多层面的协同效应,切实解决老年群体应用智能技术的难题。
[关键词] “银发一族”;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消弭路径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在数字化浪潮下,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或主动或被裹挟地进入互联网时代。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50 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25.8%,经分析发现,老年群体之间形成明显的数字鸿沟。同时,老年群体和青年群体在新媒体接触和应用能力方面相差甚远,数字鸿沟进一步表现为数字代沟[1]。数字鸿沟的持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老年群体难以融入现代社会,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在深入探讨当前我国老年群体数字鸿沟形成的基础上,提出消弭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对策性建议,以助力老年群体享有更加普遍的智能化服务,并深度挖掘老年群体市场潜力,有效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一、老齡化社会“银发一族”数字鸿沟的形成
数字鸿沟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行业、企业、群体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占有和应用程度不同而形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2]。研究表明,如果老年群体能对互联网善加利用,对遏制自身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具有显著效果。一方面,互联网能加强老年群体与外界的联系,维系亲情和友情,使老年群体找到精神慰籍,降低孤独感;另一方面,互联网能助力老年群体进行学习、娱乐,调节身心,保持积极心态,提高幸福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老年群体在接受、使用新媒体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表现在:在接入端,老年群体无论是使用台式电脑,还是使用无线上网,都显得力不从心;在使用端,老年群体对搜索引擎、微信等应用处于劣势;在知识端,老年群体存在数字媒介素养薄弱,甚至难以辨别信息真假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网络诈骗的重灾区。可见,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已形成,老年群体亟须跨越新媒体技术门槛,形成适应技术变化和未来信息社会的能力。
二、“银发一族”数字鸿沟形成的影响因素
探析
(一)老年群体对新媒体的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老年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源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新闻、资讯服务、养生保健和娱乐等信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而这种单向传播型媒介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年群体的性格形成,使老年群体潜意识地认可传统媒体。当前,新媒体是以建立关系为核心的双向传播平台,这虽然使老年群体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表达、交往、行动等权利和空间,但是也使老年群体面临重构社会关系以适应媒介变革的问题。老年群体受限于自身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尚未意识到新媒体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一般也很少接触网络和新媒体,不敢或不愿尝试新鲜事物,缺乏自信心,消极地应对甚至抵制新媒体,再加上智能手机、上网费用昂贵等因素,老年群体会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等,将网络的不足放大,甚至放弃与新媒体接触,从而造成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出现并长期存在。
(二)身心健康和认知障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受限于老年群体的身体原因,老年群体在使用新媒介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例如:老年群体对色彩的感知有所弱化;在一定程度上不便于长时间灵活使用键盘、鼠标等;较难理解复杂的网站操作步骤,并会产生来自老年群体自身的心理落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85%的老年群体存在程度不一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不利于他们应用新媒体进行媒介接触。另一方面,老年群体作为“数字移民”,在学习新媒体使用技能时存在较大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网络技术也让老年群体容易产生技术焦虑感,甚至畏惧心理。
(三)适老化数字技术产品的缺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智能设备逐渐普及,这虽然从客观上促进老年群体接触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在老年群体中的普及,但是老年群体使用网络和新媒体的成效仍有待加强,适老化数字技术产品有待产出。比如,老年群体在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过程中,会在功能操作、手机系统设置,以及App下载等方面遇到问题。此外,互联网虽然扩大了老年群体感知世界的范围,但是老年群体仍需要加强数字技术驾驭能力和信息甄别能力,其尚无法有效应对隐私泄露、网络诈骗和财产安全等网络风险,且对互联网所提供的服务信任程度有限。
(四)新媒体对老年群体的忽视
相较其他年龄段,老年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会被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等忽略,特别是在以青年群体为主要用户的新兴媒体中,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我国面向老年群体的网站近半数由政府和媒体机构主办,主要提供四类服务:信息获取、通讯交流、商业、娱乐,然而其存在提供的信息数量较少且内容质量不高,内容更新不及时、界面操作不友好等问题。此外,部分新媒体完全面向青年群体,主要聚焦青年群体喜欢的事物,内容产品鲜有涉及老年群体,不利于老年群体利用新媒体来获取信息服务。可见,目前适合老年群体身心的媒体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这使老年群体处在媒体传播的“信息孤岛”中。
(五)家庭环境的影响
当前,家庭环境的影响对老年群体使用新媒体至关重要。老年群体尝试使用新媒体会受到周围亲友,尤其是作为青年一代的儿孙影响和鼓励。目前,部分家庭成员会为老年群体购买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可见,家庭成员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支持,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老年群体接触和使用新媒体的热情。此外,老年群体在上网或使用新媒体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最有可能向家人和朋友求助,倘若无人提供帮助,则会严重挫伤老年群体使用新媒体的积极性。实际上,虽然新媒体操作相对复杂,但是老年群体并不排斥新媒体,如果家庭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指导,那么老年群体对新媒体的使用也不会陷入没人教、忘得快而不敢使用,或处于网络风险,缺乏分辨应对能力的困境。因此,家庭环境会直接影响老年群体使用新媒体和学习数字技术。
三、消弭“银发一族”数字鸿沟的路径
(一)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提供法律保障
老年群体作为重要的社会成员,理应受到关爱和尊重,并享有适当的公共服务,这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标志。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要在顶层设计时发挥主导作用,高度重视老龄群体,为他们在信息时代的生活提供便捷,使他们享有较高的生活品质。具体来说,政府层面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第一,以新基建为契机,进行适老化信息技术建设,针对老年群体出行、就医、购物、文娱、办事等场景提供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并为有应用智能技术困难的老年群体保留传统服务方式,坚持双管齐下,最大限度地惠及老年群体;第二,发挥市场引领作用,制订《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出台智慧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引导市场资源向老龄产业产品、服务、人才倾斜,促进老龄产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第三,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敬老、重老、爱老的社会氛围,鼓励老年群体积极融入新媒体环境,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老年群体信息需求,提升全社会信息服务适老化水平;第四,注重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对老年群体的信息服务保障;例如,為了便利老年群体正常出行,简化相关流程、优化代办代查等适老化信息技术服务;第五,加快完善老年群体隐私保护相关立法,重点完善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为老年群体享受智能化公共服务提供法律保障。
(二)社会和家庭层面: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年轻家庭成员文化反哺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会和家庭层面要构建以发展型为特质的老龄社会服务体系:首先,加大强宣传力度,鼓励老年群体积极接触新事物、拥抱新技术,借助传统媒体宣传互联网相关知识,提升老年群体的网络安全意识、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其次,大力倡导并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依托老年大学、图书馆、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等为老年群体提供数字技术培训和网购课程,提高老年群体数字使用技能;再次,通力打造智能化应用场景,兼顾老年群体的特殊困难,担负为老年群体排忧解难的义务;最后,充分提升年轻家庭成员文化反哺效能,用心关爱家中老人,主动给老人购买合适的智能设备并耐心指导操作,提升老年群体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兴趣,消除他们对智能社会的陌生感、恐惧感,从而融入数字社会。
(三)新媒体层面:关注和挖掘老年群体信息需求,提供优质内容产品和服务
新媒体行业必须准确地研判市场,把握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媒介产品。市场调研形式应灵活多样,既可以进行实地调研、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又可以借助新媒体,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同时,老年类新媒体也应当明确市场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做好某一垂直领域专业新媒体,如钓鱼、下棋、养鸟等,并在面对老年群体用户时,适当分配好信息内容中专业性与通俗性内容的比重,适应老年群体的理解需求。此外,老年类新媒体还要以互动社交为基石,创建集资讯、社交、活动、商城等于一体的全业态服务模式,打通线上线下互动渠道,做好平台建设和运营,尽可能激发老年群体的参与热情,并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杜绝老年群体隐私泄露、网络诈骗等不良行为,形成良性的行业发展态势。
(四)企业层面:开发适老智能应用和终端设备,降低老年群体获取信息成本
目前,国内适老化智能产品开发和服务有待完善,老年群体应用信息服务困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开发贴合老年群体实际需求的智能产品和服务,对企业来说既是社会责任,又是市场机遇。企业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快研发各种适老智能应用,如“一键叫车”“一键呼救”“刷脸支付”等;二是加强设计开发智能辅具、智能家居和健康监测、养老照护等智能终端,持续优化升级各类智能终端设备的适老化功能,使老年群体居家养老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三是照顾老年群体特殊情况,精准服务老年群体,尤其是电信类企业要合理降低老年群体使用手机、宽带网络等服务费用,并整合优化通信、流量、网络电视等服务,为老年群体量身打造专享版电信服务套餐;四是研发适用于老年群体的智能手机,为老年群体提供良好服务,尤其终端厂商可以专门在产品的使用步骤、操作界面、字体大小方面设计上兼顾老年群体的感受,推出更加智能、操作更简便的产品,并实施数据的多级加密保护,使老年群体的个人隐私得到安全保障。
(五)个体层面:树立积极老龄观,主动融入数字生活
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应惠及全体人民。然而,老年群体“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新媒体的问题较为突出,无法充分参与并享受数字化生活[3]。因此,树立主动学习的态度是老年群体克服网络科技畏惧感、陌生感,加快融入数字社会的关键。老年群体应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转变观念,主动了解和学习互联网及相关智能产品的使用技能,正确直面自身学习新媒体技能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坚定学习数字技能的信心。此外,除了社区、家庭给予关爱与帮助,老年群体还应当行动起来,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避免出现网络谣言、资金受骗以及心理抗拒等问题。
四、结语
在媒体数字化与人口老龄化并行的时代,互联网在给“银发一族”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形成数字鸿沟问题。要消弭“银发一族”的数字鸿沟,政府、社会、家庭、新媒体、企业和个体必须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切实解决老年群体应用智能技术的难题。
[参考文献]
[1]余晓阳,张金海.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与新媒体的平台化发展: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经济学分析[J].新闻界,2012(05):61-66,80.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张乐.助力“银发族”乐享数字生活 构建共建共融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会[J].中国社会工作,2020(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