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丽 王丹丹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开展社会教育的知识提供者,是助力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双减”政策的发布是教育界的一场变革,并且为图书馆事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新契机。文章研究了中小学生阅读现状以及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继而阐述“双减”政策下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阅读推广活动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阅读推广策略。
[关键词] “双减政策”;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双减”政策使中小学生的学习安排发生了明显变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增多,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受到重视。减负是为了更好地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就要求社会层面进一步建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设施,以求更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助力,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2]。
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不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3]。“双减”政策中也提到“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4]。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认定公共图书馆具有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5],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教育也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能。那么在“双减”政策下,当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参与阅读活动,他们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基于此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承担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提升服务能力,不断优化阅读推广活动,以此来推动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及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
(一)未成年人阅读现状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从图1来看,2022年0至8岁儿童图书阅读率为73.5%,9至13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9.2%,14至17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90.4%[6]。综上所述,从未成年的课外图书阅读量来看,2022年我国的未成年课外图书人均阅读量最大的是9至13周歲的少年儿童,相较于2021年未成年课外图书人均阅读量有所增加。根据以上数据,当下我国未成年人的阅读需求旺盛,呈持续上升趋势。
图1 我国未成年人阅读率
(二)公共图书馆面向中小学生阅读推广现状
公共图书馆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增加中小学生新知识,传播阅读理念,对其进行阅读引导,而且也是基层图书馆推动文化传承,开展服务创新,传承文化内核的重要手段。
从近些年的实践来看,不少公共图书馆都开展阅读推广实践:东莞图书馆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构建了“绘本馆阅读服务体系”,建立了28家绘本馆、44个绘本阅读服务点,深入各个居民社区、小学、乡村、儿童医院等,将绘本阅读融入大众的生活圈;2022年4月,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了未成年人阅读嘉年华系列活动,精心策划了170多场阅读推广活动;2022年8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全国开展“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第十九期),主要服务中小学生阅读,邀请儿童文学研究的专家、高校知名教授、业内经验丰富的图书馆馆长等进行授课。但目前公共图书馆面向中小学生阅读推广总体来看形式仍比较单一,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活动力度不大,推广后劲不足。例如,沿海发达地区普遍重视青少年阅读,并且针对这一群体设有专业的推广委员会与机构,推广较为普遍、集中,与之相对应的内陆欠发达地区阅读推广是较零星、分散的。目前,大部分实证研究表明中小学生阅读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学生学业压力大,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额外阅读;二是学生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缺乏专业指导;三是学生缺少舒适的阅读环境,阅读兴致不高;四是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意识,教育监督缺失。
二、“双减”政策下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阅读推广的意义
教育家陶行知曾写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7]这指出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教育是使人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双减”政策下,学校不仅应做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负担的“减法”,也要做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加法”。因此,学校要提倡中小学生利用“双减”后的更多的空余时间,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增长才干。但同时,学校减少家庭作业后学生如何扩展课外知识的问题也有所凸显,这时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就有所显现。公共图书馆可鼓励中小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阅读,培养阅读习惯,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培养自主独立学习、创新思考的能力,在书本中找寻千年文化的踪迹,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能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8]。因此,“双减”之后公共图书馆进行中小学生阅读推广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能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双减”政策下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阅读推广的策略
(一)大力开展数字化阅读服务
在“双减”和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是不二选择,这样既可以保证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符合时代背景的阅读方式。但是,由于数字化阅读发展时间较为短暂,网络上的数字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对部分中小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指导和内容推荐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而中小学生阅读的一大特点是,喜欢选择图文并茂、戏谑通俗、主题轻松时尚的口袋书,对排除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较弱,而数字化阅读必然伴随电子产品的介入,家长会因此担心孩子的视力和自制力问题。面对这一阅读特点,公共图书馆应完善网站页面,提供便捷的阅读渠道,如设置专门的中小学生阅读网页分区,提供有声读物,引入目前流行的机器人编程;加强数字阅读平台的建设,如引入一定数量的电子阅读器,探索电子读物交互体验场景,通过3D立体等多样化的方式向中小学生呈现适宜且优秀的阅读作品;对筛选后合格的学习网站、软件、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分龄整合,作为数字化阅读资源的补充,为中小学生提供可靠的数字资源和阅读供给。但由于部分小学生年龄较小,纯文字页面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由此公共图书馆也可以招募对儿童教育有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定期开展线上直播,与中小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这能保证中小学生足不出户也可获取优质数字资源服务。
(二)举办美育实践活动
我国现代的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双减”政策正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在此政策环境中,提升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趣,使其追求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开展美育教育活动势在必行。公共图书馆藏书资源种类繁多,古代文献画作丰富,这是现成的审美意识的物化品,也是公共图书馆得天独厚的条件[9]。在开展审美性的实践性阅读活动中,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馆藏中的真迹手稿、古籍小说插图、书法作品等资源举办艺术沙龙,如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举办了2023年“艺术与阅读”美育展览活动。另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与部分地区的艺术场所合作,开展研学活动,让中小学生实地参与体验,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还能锻炼他们的课外实践能力,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文化与艺术的魅力。如美国的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不仅开展研学活动,还在暑期开办“The Great Outdoor”活动,主要是让青少年阅读与自然遗产、野营、户外生存相关的书籍[10]。湖南图书馆在2023年5月启动“吾道南来,湘江北去”的图书馆文旅研学主题活动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实践探索,该活动以“人文湘江”“红色湘江”为主题,以“毛泽东求学之路”为线路图,让中小学生在研学途中深度领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这种研学活动将学习、阅读、旅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中小学生在阅读中畅游、在旅行中快乐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核心素养,体会建筑之雅、阅读之美、学习之乐。
(三)推进馆校深入合作
馆校合作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实践的又一重要形式,这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形式,而“双减”教育改革进一步的深化更有利于两者深入合作,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与学校的合作,以完善教育体系,达成社会教育目标。一是采用学校联网分馆机制。公共图书馆在围绕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学习需要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生的社会特征、身心发展特点,寻找特色馆藏资源,为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合适的书本并展开指导,做到资源链接学校,成为课后辅助性教育者,而学校负责提供场地及阅览书桌等硬件设施,促进双方良性互动。二是开展馆校课程。课程以图书馆藏书为资源,以“导读、阅读、交流”为主体,并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引领中小学生重温经典,走近名著世界,感受名著和经典的魅力,促进精神升华,这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文化意识、文化自觉,而且可以打破馆校双方固有的职能边界,从而构建合作育人的平台。
(四)重视家庭阅读服务
在“双减”政策下,学校响应号召,减少布置作业或取消作业和部分测试。所以,在后“双减”时代,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范围不应仅局限于馆内,而应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扩展。公共图书馆对家长进行阅读指导与宣传,培养家长的阅读意识,讲解阅读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性,使家长意识到自身也处于宣传阅读的重要地位,由此让家庭带动中小学生参与阅读。一方面,公共图书馆通过创设家庭沉浸式阅读体验区、亲子共读区,引导家长在亲子共读时一起选、一起读、一起说,重视固定时间、制定阅读计划等,吸引更多家庭前往图书馆阅读。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邀请儿童心理学专家和阅读辅导专家为帮助家长构建温馨和睦的家庭亲子阅读环境,以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以此增强用户黏性,使家庭阅读活动得以持续进行。
四、结语
在“双减”政策下,学校、家庭、社会都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公共图书馆作为教育教学的关键场地,应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弥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足。公共图书馆要不断优化阅读推广活动,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增强课后育人本领,提供人性化服务,助力教学教研工作,激发家庭阅读意识,加强馆校合作,创新服务方式等,只有将着力点落到真实有效的举措上,才能构建良好的阅读服务生态,最终推动创建阅读型社会,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新一代接班人,真正落实“双减”政策,赋能基础教育。
[參考文献]
[1]张丽敏.“双减”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阅读推广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S1):114-118.
[2]孙梦阳.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3]疏志芳.近代中国对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认识的嬗变[J].图书情报知识,2008(01):45-49.
[4]王铭福.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北京市海淀区小学学校体育途径实施的调查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22.
[5]叶明青.校地共建图书馆的运作模式[J].图书馆学研究,2011(17):31-33,47.
[6]路艳霞.去年我国人均读纸质图书4.78本[N].北京日报,2023-04-24.
[7]沙莎.品陶行知教育思想 构多班英语高效课堂: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高效课堂实践[J].校园英语,2021(48):153-154.
[8]纪文通.减负令下少儿图书馆的职责与服务策略[C]//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著名图书馆学家:金云铭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4.
[9]张方杰.“双减”政策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探讨[J].办公室业务,2021(23):166-167.
[10]钟沁洁.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游客感知价值、满意度、行为意向关系研究[D].成都:成都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