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摘要]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對科技创新具有促进作用。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水平人才,高校是科普的重要担当者和主要参与者。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虽然积极推进科普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传播形式单一,体系化和机制化不足、以教师为主而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普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软硬件等,其可以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围绕搭建线上线下的高校科普体系、完善高校科普活动的组织机制、增强科普展示的沉浸效果、提升科普传播的创意形式开展科普工作、加强科普传播,从而提升高校的科普传播水平和科普服务能力。
[关键词]高校;科普传播;资源优势;提升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发挥着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重要作用[1]。高校开展科普工作、加强科普传播,有助于完善国家科普体系、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助推科技强国建设。
一、高校加强科普传播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教育和科普相互促进
科普是面向社会大众开展的科学教育,是以学校为阵地的科学教育的延伸。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是衔接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的枢纽,也是国家科普和科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水平人才,而在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中,高校需要具备科学理念,专业人才需要培养科学和人文综合素养,从这个方面来看,科普又反向促进了高校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二)高校是科普的重要担当者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是科普的重要担当者。高校要主动发挥社会教育和社会服务职能,这既是现代社会赋予高校的责任与义务,也是高校与生俱来的使命与担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规定: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高等院校等团体机构应当组织和支持科技工作者和教师开展科普活动,进行科普宣传[2]。
(三)高校是科普传播的核心主力
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创新型高水平人才,这些人才是科普人才的重要组成。高校的专业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科普工作的主力。高校的各类学科的教育资源,是科普知识资源的宝库。高校可以将丰富的科普资源开发成形式多样的科普产品,为社会公众、青少年等提供科普服务。而且,高校开展科普活动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师生的科学素养,而且有利于高校孕育更多的科研成果。高校开展科普工作,加强科普传播,既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又能为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二、高校加强科普传播的实践现状
(一)科普资源丰富,但科普传播形式单一
高校主要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或走进中小学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科普讲座,或者在科技馆、展览馆内举办培训班、报告会等,整体而言科普传播形式比较传统、单一,传播的范围和效果都比较有限。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科技传播、知识付费兴起,新媒体正在成为高校开展科普教育的新渠道和新平台。已经有部分高校教师通过微信、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方式积极参与科普传播,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发布兼具专业性、生动感的普法视频,在社交网络走红。但这样的科普网红教师数量较少,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科普教师更少。高校参与和促进科普传播的渠道、方式和形式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创新。
(二)科普活动以短期为主,未形成体系化
高校主要以组织培训班、举办科普讲座等形式开展科普工作。如中国科协每年都举办“科学营”活动,即组织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到重点高校开展为期一周的科学体验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科普传播效果[3]。但整体而言,高校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度不高,未形成体系化和有效机制。高校是科普传播的重要机构,但我国诸多高校内部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工作部门,未将科普传播转变为自身的常态化工作,既缺乏对科普服务工作的整体规划和组织机制,也没有和各地科协、科技和科普部门建立有效联系,导致高校科普工作流于形式。
(三)科普主体以教师为主,大学生参与度较低
教师是高校科普工作的主体,主要以发表科普文章、出版科普图书等方式参与科普工作,但整体而言,高校教师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高校教师从事科普工作既不算工作量,也不被认定为科研或教学成果,因而缺乏坚持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数教师都是基于学校安排被动参与或临时兼职,无法持续投入到科普工作中。另一方面,高校最主要的群体—大学生们对科普传播的参与度低。高校宣传力度不够、参与渠道不够畅通、激励奖励不到位,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参与科普传播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大学生所受的高等教育使其已具备参与科普传播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大学生作为具备创新精神、综合素质较高的科普中坚力量,有责任投身科普传播。
三、高校加强科普传播的资源优势
(一)人才资源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研阵地,拥有丰富的人才、技术、软硬件等资源,既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又能为科普传播提供有力支撑。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人,而高校最突出的资源就是人才资源。高校的师生既是科普教育的接受者,又是科普活动的组织者和发起者。高校教师是拥有各学科背景的科技工作者,高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相对社会其他群体较高,并且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此外,高校大学生投身科普活动,既能最大限度地扩大科普传播范围,还能提升自身活动组织和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二)技术和软硬件资源
高校为了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建有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展览室、科研中心等。一些特色专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其标本室里有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一些理工类高校如北京理工大学等,其拥有前沿的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等;而中国传媒大学的广告博物馆拥有非常丰富的影像资料和专业的视听设备。高校将这些科技资源用于科普活动,能够极大提升科普宣传的力度与效果。高校博物馆植根于深厚的高校环境、具有坚实的学科支撑、依靠强大的智库资源,在馆藏资源丰富性、教师学术性乃至学生参观便利性方面拥有很大优势[4]。有实力的高校还结合其学科和专业优势,建设地质馆、天文馆、生物馆、植物馆、医药馆等主题场馆,为促进高校的科普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和空间资源。
(三)交流合作资源
高校是人才资源的聚集地,其定位就是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地方建设、促进行业交流。很多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都积极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校企合作既能发挥高校的公益性和影响力优势,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又能让高校获得外部的资源支持,提升科普传播质量和效益。高校和政府部门、企业合作推进科普的方式主要有:合作开展科普研究课题、策划制作和落地实施科普影视和会展等项目、联合举办科普类的赛事活动等。例如,科技部、财政部等联合诸多高校每年举办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就是鼓励科技创新应用和转化的高校赛事,联动了高校师生、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借助赛事平台和项目演示,能够很好地带动科技创新和科普传播。
四、高校加强科普传播的主要策略
(一)发挥教学科研优势,搭建线上线下的高校科普体系
高校为了开展和实施教学与科研活动,在明确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要开发设计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配套。科普是一种依托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活动,但现有的科普资源,除了大众化的读物和影视作品外,在专业的课程和教材上比较欠缺,科普资源没有形成专业化和体系化,而这恰恰是高校开展科普活动的最大优势,也是高校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在线上,高校要组建教师队伍,将科普传播作为重要而紧急的研究主题,研发和推出系列化、特色化的科普课程和教材,其还可邀请高校外的专家、学者和文化科技企业负责人,共同研发科普课程,合作撰写科普教材,增强课程和教材的适用性。这些课程和教材可以先在高校内部使用,再逐步面向全社会推广,并且要不断更新优化,从而引领科普传播的专业化发展。在线下,高校需要加大对高校的实验室、科技孵化器、科技展馆、博物馆等场地的资源共享、科学利用和有序开放,充分发挥这些场所在教学科研之外的科普价值,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贯通,建立高校主导、产学研协同、社会化应用的高校科普体系。
(二)加强高校组织管理,增强科普服务的机制化
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自身科普资源包括软硬件等各种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管理。高校的实验室、图书馆、展览馆等场所在满足校内需求的基础上,可以面向社会公众定期开放,这样既可以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又可以建构高校的高科技形象。另一方面,高校要优化人力资源的组织和鼓励机制。高校师生作为科学传播的主体,是科普活动的主要力量,高校可设立科普部门和由师生组成的科普协会,持续开展科普活动,增强科普服务的机制化。
高校还可以联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搭建产学研的科普联盟或基地,联合举办大学生科技节、科技展、科普赛事等活动,创新科普活动的组织形式和传播方式。比如中国科协每年举办科普征文、科普视频评选等活动,在发动高校学生参与上取得了较好效果,但这些赛事的科技特色不够突出。高校可发挥在信息、技术、理工、生化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组织更具科技特色、更多样化的科普活动,增强高校科普对科技创新、科技传播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提升沉浸式科普
效果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转化应用,高校在利用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等空间场所开展科普活动时,要加强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搭建沉浸式的场景,吸引青少年和社会公众来参观和学习,从而提升科普传播效果。随着虚拟现实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强调视听交融、个性交互、全身心体验的沉浸式传播已经成为热点,也由此形成了沉浸式展览、演出、文旅等数字经济新业态[5]。
当前,我国诸多科技馆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战略,推出数字展、云展览、虚拟现实展等,在沉浸式科普上积极探索,取得了大量优质成果。高校人才和技术资源丰富,其可以在沉浸式科普活动上做更多创新和投入。在资金支持和项目实施上,高校既可以申请政府部门的资金扶持,又可以和当地企业联动,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推出科普项目。
(四)激发师生创意力量,提升科普传播力
虽然强调科技知识是科普传播的核心,但科普的形式需要生动形象,因此高校在科普传播中应强调文化元素的融入。高校中有很多人文社科专业,比如汉语言文学、影视艺术专业等。这些人文社科专业的师生,具有创意策划、艺术创作和媒体传播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善用新媒体创意形式进行科普产品的开发设计。人文社科专业的师生积极参与到高校科普活动中,能让科普从简单生硬的宣传式、说教式推广转变为生动的故事化、艺术化演绎,让科普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更加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6]。高校可以在科普管理部门的带领下,依托科普项目或者科普活动,发动影视类、艺术类、新闻类、文创类专业的广大师生参与,拍摄制作科普类的纪录片、影视剧、短视频等,再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真正让科普走进网民和年轻大众;还可以让师生们结合专业技能,创建科普网站,创作和发布科普故事,运营科普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开展在线科普直播讲座等,通过丰富多元的科普传播形式,进一步提升科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參考文献]
[1]李成范,周时强,刘岚,等.高校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7(22):190-192,195.
[2]王慧琳,梁智娟.高校开展科普活动的现状研究[J].科技视界,2020(30):1-4.
[3]谢晓东.论如何构建高校科普生态系统[J].科教文汇,2021(34):21-23.
[4]黄炎,刘先国,刘安璐.高校博物馆科普教育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22(32):27-30.
[5]孙玉超,师文淑.全媒体环境下中国科普影视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推进路径[J].科技传播,2022(15):20-24.
[6]步海洋.论高校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J].人力资源,2019(22):130-131.